书城历史最幽默·世说新语
3734900000002

第2章 绝世美男录(2)

古人并没有花多少笔墨,只说“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就把无数美男甩出了好几条街。还好潘安仁身体好,换成卫洗马,只怕楼上丢个果子下来就给砸死了。

潘安最难得的不只是美貌与才气并重,他与妻子杨氏十二岁成婚,从一而终,杨氏死后他写下许多深情祭文,并一直没有再娶!如果意念可以伤人,那么杨氏大概是让那些疯狂的女性粉丝们嫉恨致死的吧?

潘安仕途多舛,做来做去,总是在六七品的官职上徘徊,据说他被降职到河阳当县令,广种桃李,绿化搞得很好,有“河阳一县花”的美名。可惜晚年急功近利,加入了一个大型右翼文学社团“二十四友”,最后作为乱臣贼子被惨灭三族,有趣的是,和他一起同上刑场共赴黄泉的,竟是名列“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石崇大官人。

【原文】

孙兴公云:“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拣金,往往见宝。”

【译文】

孙兴公说:“潘岳的文章灿烂如锦绣,没有一处不美;陆机的文章如披沙拣金,常常可以得到宝藏。”

如果你想委婉地夸奖领导的文章写得好,就可以说“如排沙拣金”——一堆沙砾,看得眼睛花了才能找到一点点宝贝。

连璧夏侯湛

【原文】

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

【译文】

潘安仁、夏侯湛两人关系很好,人们时常看见他们在洛阳同行,美貌不相上下,风头一时无二,称之为“连璧”。

美人惜美人,惺惺相惜。

【原文】

夏侯湛作《周诗》成,示潘安仁,安仁曰:“此非徒温雅,乃别见孝悌之性。”潘因此遂作《家风诗》。

【译文】

夏侯湛把自己写好的《周诗》给潘安仁看,潘安仁看了评价道:“不但温文尔雅,还特别表现了孝悌美德。”还因此灵感激发,也写了首《家风诗》。

夏侯湛文采出众,可惜存世不多,他和潘安仁一样都是仕途多舛、不经重用的倒霉孩子,所以两个美人经常腻在一起伤春悲秋,交流文学创作保养心得,也是无可厚非。试看夏侯湛的《长夜谣》:“日暮兮初晴,天灼灼兮遐清。披云兮归山,垂景兮照庭。列宿兮皎皎,星稀兮月明。亭檐隅以逍遥兮,盻太虚以仰观;望阊阖之昭晰兮,丽紫微之晖焕。”确实是文字清丽,令人神往啊!

夏侯玄

无名氏:“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裴楷:“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

【原文】

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译文】

魏明帝曹睿让皇后的弟弟毛曾和夏侯玄同坐,人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棵杂草靠在玉树边”——实在差很大。

毛曾是驸马都尉,长相猥琐,经常找机会亲近夏侯玄,令人生厌。事情的后续发展是,名士的自尊心不容玷污,夏侯玄为明帝给他安排如此不相称的同座表示不满,一脸不爽,曹睿见他板起一张臭脸更是不爽,直接把他给贬了,工资立减一半。

曹睿“天姿秀出,立发垂地”,一个翩翩美君王却频频捉弄朝中的美貌臣子,故意给他们难堪。自古美女相妒,文人相轻,看来美男子之间也有许多这样那样的故事呢!

【原文】

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

【译文】

夏侯玄靠着柱子写字,下起了大雨,突然雷电击中他靠着的柱子,衣服都烧焦了,他依然神色镇定,书写如故。而左右的客人此时却都已经东倒西歪,站立不稳了。

夏侯玄的淡定是出了名的,嗯,这里美称为“雅量”。作为名将之后,夏侯玄可不是花瓶,他继承父亲的爵位,曾担任曹爽的中护军要职,“拔用武官”,“亲格局度,负一时之重望”,“立法垂教,于今皆为后式”。

说不定其实是被电麻了……

【原文】

夏侯玄既被桎梏,时钟毓为廷尉,钟会先不与玄相知,因便狎之。玄曰:“虽复刑余之人,未敢闻命。”考掠初无一言,临刑东市,颜色不异。

【译文】

夏侯玄被捕,交廷尉钟毓审理,审理时,钟毓的弟弟钟会在座,这位贵公子以前曾慕名想结交夏侯玄却惨遭拒绝,这次他特借此机会猥亵夏侯玄,此中种种,难以启齿。夏侯玄却只是冷冷地说:“我即使身陷囹圄,也不会任你摆布。”虽然遭受严刑拷打,百般羞辱,也不吐一言,到东市临刑时,依旧面色从容。

曹氏集团最终被司马集团吞并,一个新时代的开创也意味着无数的鲜血要涌入大地。“如果我真要死在司马氏手上,那就算是天命吧!”大难临头,放弃逃走的机会,夏侯玄挺身向前,和朝中挚友发动反攻,不幸败露,终于沦为阶下囚,被腰斩,灭三族。

夏侯玄从始至终不失名士风度,不枉为名将之后,虽是文人却一身阳刚正气,令人神往;同样视死如归的还有嵇康,临死还弹一曲《广陵散》,死了都要耍帅!后来赴刑场的名士们都以这两位为楷模,“虽无嵇生琴,庶同夏侯色”。

玉人裴楷

【原文】

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译文】

裴令公仪容俊美,即使脱去华服,披个破麻袋,弄个鸡窝头也难掩优雅气质,当时被称为“玉人”。见过他的人说:“见到裴叔则,就像走进一座玉山,到处都光彩照人。”

天生丽质难自弃!网络红人你们卸了妆再自拍无PS试试看!

【原文】

裴令公有俊容姿,一旦有疾至困,惠帝使王夷甫往看。裴方向壁卧,闻王使至,强回视之。王出,语人曰:“双眸闪闪若岩下电,精神挺动,体中故小恶。”

【译文】

美男子裴楷有一天病得很厉害,晋惠帝让王衍去看看。裴楷正面朝墙壁躺着,听到皇上派人来了,勉强转身观望,王衍顿时被这一眼给电到了,出来后对人说:“眼睛闪闪动人,像会放电,精神还好,就是身体确实有些不舒服。”

那时,河东裴氏是与琅琊王氏齐名的豪门,裴楷是与王衍齐名的美男子,但是和只会夸夸其谈的王衍相比,裴楷的工作能力更为出众,成为司马炎的近臣,还参与过西晋法律的制定,审事周全,进退有度。

裴楷和王衍是好友也是远房亲戚,有次裴楷盖了个别墅,王衍称赞了几句,裴楷索性就送给了他。

【原文】

裴叔则被收,神气无变,举止自若。求纸笔作书,书成,救者多,乃得免。后位仪同三司。

【译文】

裴楷被收押,神色不变,举止从容。要来纸笔写了封信,许多人就来救他,于是被赦免。后来官至仪同三司,相当于总理。

裴楷当官一路小心翼翼,既不搞个人集团,也不趋炎附势,西晋末跟着司马炎混,算是站对了边,后来局势太混乱,他就自发去当傻太子的老师,但即使是这样小心,儿女也难免有一两个站错队的,还是免不了被拖下水,卷入了朋党之争。曾经为了躲避楚王的追杀,领着一家老小几百口人,一晚上换了八个藏身之地,当年阿拉法特躲特工追杀一晚也不过换了三个地儿!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隔天楚王就倒了,裴楷升官了,可是他已经累了,不过皇上却还不愿意放他回家种田。没过多久,裴楷病逝,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政权交替,一场腥风血雨随之而来,昔日叱咤风雨的同僚死得更加凄惨。

弘治凝脂

无名氏:“标鲜清令,盛德之风,可乐咏也。”

桓伊:“弘治肤清,卫虎奕奕神令。”

【原文】

杜弘治墓崩,哀容不称。庾公顾谓诸客曰:“弘冶至赢,不可以致哀。”又曰:“弘治哭不可哀。”

【译文】

杜弘治家祖坟塌了,他的表情不够悲伤。庾亮环顾众宾客,对他们解释道:“弘治身子太虚弱,不能伤心过度。”又说:“弘治不能哭得太伤心。”

【原文】

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时人有称王长史形者,蔡公曰:“恨诸人不见杜弘治耳!”

【译文】

王羲之见到杜弘治,赞叹道:“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真是神仙一般的人儿!”当时有人夸王蒙长得美,蔡谟说:“可惜的是你们没见过杜弘治呀!”

古人总是会用“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或者“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来形容一个男子长得俊美,寥寥几笔,却神韵十足,想必这位杜美男一定精于保养,才能让皮肤至白至嫩,像凝固的油脂一般晶莹剔透。在那个十分注重外表评价的年代,王羲之生长在美男云集的豪门中,本身就是个翩翩美少年,这段凝练的赞美,可以说评价颇高。那时人手一套《老庄》,《庄子·逍遥游》里写姑射山上的仙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人间烟火,出门乘云御龙,这种出尘脱俗的美正是魏晋男子们追求的最高目标,所以他们使劲儿保养皮肤,涂脂抹粉,使自己肤白胜雪,任轻薄宽大的衣袖在风中摇摆,手里拿个麈尾,慢悠悠地走路,仪态万千,一开口玄玄道道。所以夸一个人像神仙下凡,算得上是最高赞誉了。王蒙也是王家出名的美男子,有人也曾说他有仙人之姿,蔡公却说杜弘治比王蒙还要美,可想而知,杜弘治该有多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