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每天读一点世界史
3730100000009

第9章 公元500-1500年欧亚大陆的中世纪文明(2)

其次,蒙古人最基本的武器是比英国人的长弓更具杀伤力的大型混合弓,还有其他的装备包括钢盔、轻便兽皮盔甲、马刀,有时还会有带挂钩的长矛和钉头锤。蒙古马也是身经百战,蒙古人仅在空旷的牧区放牧,马匹在漫长的严冬也无避寒之所,甚至没有干草或谷物作为补充饲料,而这些使得蒙古马虽然体格不高大,却十分能吃苦,并且有很强的适应力。成吉思汗还为军队引进了许多新的技术和装备。

最后,蒙古人还是从事间谍活动和心理战的能手。他们会在战前尽量收集地方所有的情报,并派间谍在敌后方散布关于蒙古势力强大,无坚不摧的谣言,使敌人感到恐慌继而畏战。在战斗中,他们还采用残酷的战术:迫使战俘站在队伍前列向自己人进攻;而攻城时候若是稍遇抵抗,便展开屠城。

13世纪初期欧亚大陆的情况也为蒙古人的崛起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中国已经分裂成为三个王朝,分别是统治北方的金朝、控制南方的宋朝和西北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王朝,没有一个像汉朝或唐朝那样强大的政权可以来制服蒙古人。甚至当时周边的花剌子模和阿拔斯王朝也处于衰落时期。

1205年到1209年间,成吉思汗首先征服了西夏,1211年又占领了长城以北,进而于1213年突破长城防线进入黄河平原。1215年,他已劫掠并占领了北京。1216年辽东沦陷,1218年朝鲜失守,次年喀拉汗国灭亡。并且在1219年到1221年,成吉思汗成功占领了花剌子模。与此同时,成吉思汗因为西夏起来反对他的统治而返回蒙古,指挥了对西夏王朝的征服,并且获得了胜利,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战功。不久以后,他于1227年去世。

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死后王位空缺了两年,最后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继位成为大汗,窝阔台在位期间(1229-1241年)继续对中国和欧洲进行征战。1234年,蒙古人歼灭了北方金朝的残兵,随即进攻南宋。历经45年,南宋最终灭亡。与此同时,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兵15万进攻欧洲西部。1237年秋,他越过伏尔加河中游进攻俄罗斯中部各公国,相继占领城镇,包括现在重要的城市莫斯科。1238年3月,拔都逼近波罗的海沿岸城市诺夫哥罗德,由于担心春雪将骑兵困在泥泞之中,他突然撤兵南下。

1240年夏,蒙古人再次进攻俄罗斯南部,12月占领了俄罗斯古都基辅,对当地的统治极其残暴。第二年,蒙古人继续西侵,进入了波兰和匈牙利,在西里西亚的利格尼兹打败德意志军3万人;然后穿过冰封的多瑙河占领萨格勒布,最后到达亚得里亚海岸。至此,蒙古军队控制了从亚得里亚海到日本海之间的欧亚大陆广大地区。1242年春,窝阔台大汗去世,于是拔都穿过巴尔干地区撤回伏尔加河下游,建立了金帐汗国。

窝阔台的继承者决定完成对中国南部的征服,并推翻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1277年,蒙古军队占领了中国南方大港广州,新大汗忽必烈将帝国首都从蒙古草原上的哈拉和林迁到了北京。之后他又发动了新的战争:从陆路侵略印度支那和缅甸,经水路进攻爪哇和日本。

与此同时,其他的蒙古军队也在中东横行践踏。1258年,蒙古军队占领了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虽然蒙古人势不可挡,但让人意外的是,埃及马木留克军队却于1260年在巴勒斯坦大败了蒙古人,这标志着蒙古帝国在中东开始由军事胜利走向衰败,就如同其在日本和爪哇的类似失利标志着它在远东的衰败一样。由于不能够扩张,蒙古帝国便开始迅速瓦解。

蒙古帝国衰落的首要原因在于人口的劣势上,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少,并且都不太开化,正如普希金所说的,蒙古人是“不懂亚里士多德和代数的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拥有自己的语言和宗教信仰,这一语言和信仰成为帝国统一的强大纽带。而蒙古人则不具备这种优势,并且还采用了比他们更先进的属国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从而丧失了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其建立帝国之后不久就崩溃的根本原因。忽必烈迁都北京,他在中国人设计的宫殿中进行统治,举行复杂的儒教仪式,建立新的孔庙。这些都反映出了这一被同化的过程。

蒙古帝国的毁灭不仅在于文化上受到同化,同时也和王朝内部的争斗脱离不了干系。最初,忽必烈曾与弟弟阿里不哥经历了4年的争夺,才如愿取得了皇位。后来,他控制着突厥斯坦的堂弟海都也与他争位,引发了长达40年的内战,最后以双方相持不下而告终。

在忽必烈成为中国皇帝的同时,旭烈兀也成了波斯的统治者。他定都大布里士,建立了所谓的伊儿汗国(意为“附属汗”,即指波斯的蒙古统治者从属于蒙古大汗)。1295年,旭烈兀的继承者将******教定为了国教。同样,高加索山另一边的金帐汗国也接受了当地东正教文化和正统的******教教义的影响。不久之后,只有蒙古草原上的那些蒙古人仍然保持着纯蒙古血统,他们接受佛教的影响,并从此湮没无闻。

******突厥人的复兴

在征战过程中,由于蒙古人的人数太少,于是大批的突厥人被召入伍。随着蒙古帝国的分裂,这些******突厥人立刻占据了显要的位置,如同在蒙古入侵之前他们在哈里发王朝所做的一样。为了控制欧亚大陆中部平原,一批批军事冒险家脱颖而出,其中最着名的是帖木儿,欧洲人称他为塔米兰。1369年,他占领了撒马尔罕,由此向各处出击,首先消灭了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的伊儿汗国,然后打败了俄罗斯的金帐汗国和小亚细亚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甚至还侵入印度洗劫了德里。他决心将首都撒马尔罕建成世界上最好的城市。帖木儿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土从地中海一直延伸到中国边境。1405年他去世之前正准备入侵中国,然而在他去世以后,他所建立的帝国崩溃得比蒙古帝国还要快许多。

继帖木儿之后,******突厥人在印度和拜占庭的扩张发生了显着变化。13世纪,在蒙古人胁迫下,德里的突厥人苏丹仅控制着印度北部。14世纪,随着这一胁迫的解除,印度突厥人开始向南扩张,沿半岛抵达吉斯德纳河,占领了三分之二的印度半岛领土。然而帖木儿的侵略使得印度北部和中部形成了许多小国,这些小国都由突厥人统治,但没有任何一个能够有足够的力量恢复苏丹的统治。与此同时,******教势力的扩张导致印度教教徒的反抗,结果印度教教徒建立了印度教大国维查耶那加尔,其领土包括吉斯德纳河以南的整个印度地区。16世纪,另一个******突厥人王朝莫卧儿帝国从外部强行统一印度半岛,这里被分裂成了一盘散沙。

这些来自中亚的入侵者,最初是乘塞尔柱帝国衰微之际进入的。1299年,土耳其人的首领奥斯曼宣布脱离塞尔柱君主的统治而独立,并将这个国家从一个地位低下的小国发展成为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伟大的奥斯曼帝国。

1340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完成了对拜占庭的征服,并渡过了达达尼尔海峡,首次插足欧洲,于1354年在加利波利建起了一个要塞。在1362年他们占领了阿德里安堡和1384年夺取索菲亚之后,奥斯曼土耳其人包围了君士坦丁堡。然而,1402年,帖木儿却打败敌人并且俘虏了他们的苏丹。在此后的几十年,奥斯曼土耳其人被迫转移。

然而帖木儿也只是昙花一现,1405年,帖木儿的去世使得奥斯曼土耳其人获得自由并且能够继续对外侵略。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终于攻陷君士坦丁堡,结束了长达1000年的拜占庭帝国历史。15世纪末,除了几座沿海堡垒由威尼斯控制以外,奥斯曼土耳其人已经统治了多瑙河以南的整个巴尔干半岛。

突厥人和蒙古人入侵的意义

在公元1000年至1500年期间,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活动使得欧亚大陆上出现了新的势力平衡,而在这之中,******教是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在15世纪后期,******教在西方开始海外扩张之前就已经在陆地上开始朝四面八方扩张。奥斯曼土耳其人正在渡过多瑙河进入中欧;而除了东部边缘地区之外,中亚其他地区已经完全皈依了******教;莫卧儿人则正要开始对整个印度半岛的征服。除此之外,******教从两大中心稳步传入了非洲内地:从北非沿岸穿过撒哈拉沙漠传入西非,从东非沿岸的阿拉伯殖民地传入内地各国。

阿拉伯商人和印度商人还将******教带入了东南亚。这里和非洲等一些文明程度较低的地区一样,由于******教仪式简单且适应力强,故而让本地人皈依******教是比较容易的。所有要成为******的人只要反复念诵着:“我证明,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而新增加的仪式通常会尊重和遵照当地的习俗和传统。因此,******教的信仰传播靠的不是剑,而是商人的融入和潜移默化等方式来传播。到15世纪末的时候,******教已经向东传播到了菲律宾的棉兰老岛。

在五个世纪中,******教传遍了欧亚大陆,领土几乎增加了两倍。7世纪和8世纪,******教在扩张初期已经将地中海变成了******世界的内湖;而到晚期的扩张阶段,整个印度洋都成为了******世界的内湖。这意味着,当时从亚洲运往欧洲的所有货物,实际上是通过******所控制的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在1240年后的几十年里,蒙古帝国虽然使得欧亚大陆之间的安全旅行和贸易成为可能,但这几十年只是******教扩张中的一个小插曲,在这一段时期,******突厥人控制着中亚和中东,在中国和西方之间筑起了一道屏障。到1500年的时候,******教的扩张已经成为了一股世界性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事务的进程。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还促进了欧亚大陆间的相互影响。在技术领域里,由于蒙古统治下的和平时期,一大批的中国发明开始广泛传播,包括火药、丝绸、机械、印刷术和高铁炉等。在伊儿汗国统治下的波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被东西方同时影响的情况也随处可见。据了解,中国炮兵在蒙古军队服役之际曾去过波斯;有中国人曾在波斯传播过天文学原理;在伊儿汗国的朝廷里,也曾有过中国医生;中国的艺术家曾对波斯的微型绘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欧洲的影响则主要是表现在贸易和外交领域之中。意大利商人们聚居在首都大布里士,生意十分兴隆,伊儿汗国还从他们中间征募过一些使者和翻译出使欧洲。其中就有着名的马可·波罗,他护送一位蒙古公主从中国来到了波斯与大汗完婚,之后又继续向着威尼斯航行。

这种互相影响所提供的机会,充分被欧洲形成的新文明所利用。尽管******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但它却非常善于接受已经形成的伟大文明,这引起了******教的教义和希腊唯理论哲学及科学之间必然、内在的紧张关系。哈里发马蒙(813-833年在位)早年曾经大力支持希腊古典名着的翻译,信奉唯理论者的学说认为《古兰经》是人创造的,并不是永恒的。但他的继承者们则相反,他们支持保守的神学家,指责所有科学和哲学的揣测。

中世纪早期,蛮族入侵之后,这种经院哲学在西方也十分盛行。罗马教皇统治文化生活之际,神学被公认为是各门科学之首。而在******教世界,随着十字军、柏柏尔人、贝都因人、塞尔柱人和蒙古人等蛮族的一系列入侵,人们在面临巨大灾难之际,为了寻求安慰,只得求助于宗教信仰。

******教着名的神学家加扎利(1058-1111年)在《哲学的矛盾》一书中攻击了所有的世俗学派。他争辩说,神的启示是真理的最终源泉,理智应用于摧毁信任本身。伟大的历史学家和社会学之父伊本·赫勒敦(1332-1406年)的着作也反映出了正统经院哲学的影响之广大。

而正是由于经院哲学的阻碍,******世界中的智力与创新的发展停滞了。在欧洲思想极度活跃的时期,******教却满足于死记硬背的教科书。公元800至1200年间,******世界远远超过西方,但是到16世纪的时候,这种差距已经消失了。此后,西方迅速发展,将******世界远远丢在了后面。

西方和欧亚大陆之间的其他文明也大都如此,其原因在于,只有西方完成了向近代思潮的重大转变。印度和拜占庭在******教的征服之下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中国人则由于强烈的民族优越感而固步自封。而俄罗斯在1480年推翻蒙古统治后,长久的创伤却依然存在,蒙古人的思想和习俗已经为莫斯科大公国和东正教的****主义奠定了社会基础。

在这一整体保守的格局之中,西方却是一个例外,只有西方出现了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文明,这一文明传遍了全球。如前所述,蛮族的入侵造成了毁灭性的冲击,同时也是西方独特性的原因所在:它埋葬了古典文明,使得新的观念和制度得以生长。而******教世界的文明、儒家文明与先进的西方文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传统的拜占庭文明

拜占庭是欧亚大陆上从古典时代一直毫不间断发展到近代的少数几个传统文明之一。但是传统的中国文明得以持续到1912年,拜占庭则于1204年就已崩溃,之后又于1261年得以部分恢复,苟延残喘到1453年最终灭亡。其原因在于拜占庭地理位置最易遭受攻击,持续遭遇着一系列的侵略,所以其文明最先遭到了灭绝的命运。

拜占庭的出现

在帝国统治的持久和范围方面,没有任何一个西方国家的首都能够与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辉煌相媲美。

君士坦丁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当时它是希腊城邦迈加拉的移民所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希腊文名为拜占蒂翁,拉丁名字是拜占庭。它所处位置非常重要,但在以后的1000年中它只是一座二流的商业城市。其原因便是蛮族色雷斯人的存在,切断了它同内地的联系。后来,图拉真皇帝及其继承者们的征服使内地处于罗马帝国的控制下,结束了它的不利状况。因此当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的时候,它的陆疆及水域都已经达到了非常稳定的地步,甚至在导致西罗马灭亡的蛮族进攻面前也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