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游牧民族匈奴有骑兵优势,他们有取之不尽的马匹。而汉帝国为了获得马匹,不得不与游牧部落进行交易。但是汉王朝有弩这种决定性的武器,这种弩上装有钩弓弦的机栝,扣动扳机就能发射,比起普通的弓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由于这种先进的武器和汉帝国的丰富资源,汉朝的疆域规模已经与现在的中国非常接近了。
汉朝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皇帝拥有一切世俗的权力,还要对国家的繁荣负责。皇帝下面是两名丞相,他们相当于现代的总理和首相。他们对皇帝负责,是政府实际运作的指挥者。丞相之下还有九卿,九卿分别负责管理宗教仪式,宫殿警卫,照管御用车马,惩治罪犯,接受外国的朝拜进贡,记录皇族的名籍,征收国家赋税,管理国家财政。
除了中央政府,下属还有很多的管理机构。基层官员负责征收税捐,捉拿罪犯,养护公共设施。与总人口相比,官员的数量很少,他们的作用主要是征收捐税、保护国家不被侵略和巩固王朝不被内部颠覆。
中国在近代以后因为科学和工业的落后受到外国侵略,但是在汉朝情况则完全相反。中国的科技发展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技术并驾齐驱,甚至不少方面还处于领先地位,这种优势一直维持到最近的几个世纪。汉朝时中国最重要的发明有水力磨、铸铁技术、造纸术、陶器上釉术等。
汉朝在文学方面的最伟大的成就体现在史书的撰写上。公元前1世纪,汉朝出现了一部比以前任何一部着作都要全面的历史着作——《史记》。史记是由司马迁父子共同创作。司马迁写了这部着作的主要部分,因为司马迁是史官,拥有阅读国家藏书和档案的权力,并且他还周游全国各地,利用各地的藏书作为资料,对他所能接触到所有史料进行汇编,从而写出了这部史学巨着。在如实整理史料的同时,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人物和事件,他会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史学家都相信天命,认为皇帝只要具有公正、仁慈和真诚的美德就可以继续统治。当皇帝失去美德,变得暴虐的时候,他就会被剥夺所谓的天命;在这个时候发动叛乱并不是不忠的罪行,而是替天行道,帮助上天给予惩罚。
慢慢的,当汉朝的皇帝失去了那些美德,汉朝渐渐也走上了衰落的道路。
帝国的衰落
人们谈到中国的历史往往都是解释成一再重复的王朝循环,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在不同的时期,循环的背后会有一些根本的变化。王朝的兴替确实是一种循环:由一个有才干的君王创立一个王朝,在安逸宫廷中成长起来的儿孙变得软弱无能,直到一次成功的起义推翻王朝,重新开始循环。
王朝的循环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管理的循环。从王朝建立开始普遍具有安宁和繁荣,社会安定导致人口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但是野心的膨胀和现实的压力势必会让皇帝们承担更多的义务,他们把财力分散到各个方面去,导致财政上面出现困难。为了解决这种困难,统治者会提高赋税。而赋税多数是由农民阶级承担,赋税的增加让他们无奈之下只能出卖自己的土地,成为佃农。当过大的贫富差距影响了社会安定,这时边防就会被忽略,游牧部落会越境前来劫掠。当这种内乱和外患相结合,已经腐朽的王朝便会最终崩溃。
好战的汉武帝通过战争把汉朝的国土扩张到中亚地区,扩张的过程中也把国家的资源消耗殆尽。为了应付危机,汉武帝采取了很多措施,如货币贬值,卖官鬻爵和重新垄断盐、铁、酒的交易。这些措施并没有拯救国家的经济,在他去世大约100年的时候,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公元9-25年,汉王朝被王莽暂时的窃取了。王莽在位期间大胆地处理了经济问题,下令将私有地产收归国有,重新分给农民。这些改革让富裕家族疏远了他,他们开始激烈的反对王莽。同时黄河下游的洪灾让数百万的平民无家可归,他们不得不加入盗匪的叛乱活动。游牧民族也趁机入侵中国,洗劫了长安,杀死了王莽。
王莽之后的统治者是西汉皇帝的远亲刘秀。东汉的状况跟西汉基本相同,在东西两汉交替的战争中,很多旧贵族和大地主被消灭。所以在东汉刚刚复兴的时候,税收是足够的。但是随着后来经济情况的恶化,赋税继续加重,农民起义就再次爆发了。一些农民逐渐变成职业军人,他们忠于自己的将领,而并非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的无力,也使得贵族和大地主开始公然蔑视政府,他们拒绝纳税,并不择手段地扩大自己的地产。大家族把庄园改造成了要塞,驱逐当地官员,接替政府的统治。公元220年,东汉在农民起义、军阀政变、游牧部落的袭击中灭亡了。中国开始陷入一个长期混乱的局面。
六、古典文明的终结
在古典时期,伟大的希腊、罗马、印度和中国文明统治了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区。边远的游牧民族最终毁灭了这四大文明,并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些帝国的衰微与崩溃有着共同的根源:技术停滞不前,生产力发展受阻。这让古典文明在面对蛮族猛烈的进攻时软弱无力。
游牧民族的入侵在不同的地区造成了不同的影响,而遭受破坏最严重的西方却是最先走向近代,走向世界前列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本章将阐述说明。
古典文明的衰落
古典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发展的停止。在文明出现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技术就已经明显成熟,在这一时代人们发明了一系列提高生产水平的工具。但是在城市革命之后,发展进程明显受阻。
而发人深省的是,只有战争提供的动力才能抵消当时在技术上的萧条状态。希腊人发明了精巧的带有棘轮的石弩,靠滑车驱动的轮式攻城车,以及被称为“希腊火”的汽油燃烧剂。但这些东西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无法解决经济上的麻烦。
既然劳动生产力没有得到提升,那么各国只能靠开垦荒地,或者征服和剥削来增加财富。当时虽然并不像现在这样土地短缺,但是能够产粮的富饶土地已经不多了。于是,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造成的压力与日俱增,最终导致农民暴动,招来蛮族入侵。最后的结果不是统治者被农民起义军推翻,就是国家被外来的蛮族摧毁。这就是近代之前帝国文明的循环。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发展技术,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这样帝国的统治者才可以高枕无忧。当统治者只知道通过剥削来获得财富,而不去研究新的生产技术的时候,技术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奴隶制也是让技术停滞不前的原因。利用奴隶进行劳动更为简单,成本更加低廉,而且奴隶制也让人们对于劳动持否定态度。另外,在奴隶制不盛行的地区,也有轻视劳动者的观念,认为学者高于生产日常生活用品的工匠,学者应该与工匠相分离。伟大的科技和工业革命需要学者的思维与工匠的经验知识相结合才能完成,这样的观念阻碍了技术的发展。
社会出现学者高于工匠的等级观念,让知识分子对技术的发展没有了兴趣,而工匠也缺乏改善技术的动力。技术停滞成为了必然的现象。古典文明时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改变这种状况,所以古典文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
蛮族的入侵
3-6世纪,欧亚大陆遭受了蛮族的入侵。这个时候的入侵结束了古典文明,迎来了中世纪文明。
游牧民族一般是逐水草而生,欧亚大草原的西部的水源更加充足,土壤更加肥沃。东方的游牧民族被这些所吸引,从中国附近,沿着横贯欧亚大陆中部的草原走廊开始向中欧的匈牙利平原入侵。众多游牧民族到达今匈牙利之后不再四处迁移,而是以匈牙利为根据地,侵扰周围的欧洲国家。
游牧民族与其他文明中心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这是蛮族入侵的一个基本原因。在许多文明中,游牧民族都充当着奴隶或者雇佣军的角色,这会增加帝国首都内发生军事政变或者蛮族雇佣军的部落同胞入侵的风险。而导致蛮族入侵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游牧民族定居地点渐渐变得邻近于帝国边境。
当游牧民族定居以后,他们的生产方式从畜牧业转向农业。这个时候会带来人口的增加,直接使经济、军事的力量都随之增长。当帝国的大厦开始摇摇欲坠的时候,游牧民族就会利用日益增长的力量推倒将倾的帝国。此外游牧民族的进攻还有一个特点,当他们无法攻破一个地区,往往就会转向另一个方向入侵。例如当他们无法攻破中国的长城或击败其他更强的部落,他们的联盟则开始向西入侵,最终形成了大规模的蛮族入侵。
游牧民族侵略的脚步遍布欧亚大陆,中国的汉朝,印度的笈多王朝和伊朗的萨珊王朝均遭到过入侵。罗马帝国因为地处蛮族入侵的路线上,所以经常受到沿线各民族的围攻。
由于入侵者的组成不同,入侵所造成的后果也各不相同。在中国,羌人的入侵令东汉王朝元气大伤,终于分裂成三个国家,成为三国鼎立的局势。经过几十年的战争,长江以北的魏国吞并了南部的吴国和西部的蜀国,于265年建立了晋国。晋国统一中国后不久,新兴的游牧民族再次占领了中国北部,晋国王室逃到了南京。中国至此出现了南北分裂的局面,直到589年隋朝统一中国,延续了几个世纪的乱世才结束。
与中国情况相似的罗马帝国在政治、文化、种族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中国北方却没有发生这种变化。因为当时中国北方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它吸收消化了外来的游牧民族,不会出现较大的变革。而在乱世之中,北方居民逃到南方,把南方的居民同化了。这样由北到南全部都中国化了。所以隋朝统一了中国以后,中国马上就可以回到和汉朝一样的历史进程上来。
印度受到侵略较晚,但是却遭受了相对猛烈的进攻。在公元6世纪前叶,笈多王朝崩溃。而对于后半个世纪的历史我们一无所知,只知道入侵还在继续,却不知道具体情况是如何的。印度最强大的入侵者拉杰普特人属于军事贵族,他们很容易就接受了印度的种姓制度,成为了刹帝利武士贵族,逐渐被印度人吸收同化。因此与中国一样,印度在遭受蛮族入侵之后,历史进程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欧洲的情况则与亚洲完全不同,欧洲的入侵者多是日耳曼人。这些日耳曼人由多个部落组成,他们使用相同的语言,可以自由沟通。但是他们的统一意识却并不强,经常互相争斗,给了罗马帝国喘息的机会,但是最终西罗马帝国还是毁灭在蛮族手中。大约与中国隋朝同时,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和法兰克国王开始重新统一欧洲。
法兰克人最开始只是历史洪流中默默无闻的小角色,直到墨洛温王朝的国王当政,法兰克人才成了西方最强大的民族。墨洛温王朝最杰出的国王克洛维联合法兰克各部落打败了罗马人、拜占庭人和西哥特人,他把从比利牛斯山脉经高卢到德意志的大片领土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大王国。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皈依了天主教,获得了教皇的支持,而且当地罗马人也因此给予了援助。一时间,墨洛温王朝几乎有了重建西罗马帝国的可能,甚至有机会建立比西罗马帝国版图更大的国家。
东罗马的统治者同样有恢复帝国的野心。西罗马帝国灭亡了,而东罗马帝国却依靠强大的海军和丰富的财源在这场蛮族入侵中安然无恙。蛮族的侵略虽然摧毁了罗马城,却拿东罗马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毫无办法。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才被突厥人攻破,这之前的几个世纪里,东罗马帝国产生了一种由希腊、罗马、基督教和东方文明混合而成的文明。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腊殖民城市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西罗马灭亡后,日耳曼人成了那里的主人,他们在原罗马帝国的西部成立了日耳曼王国,而拜占庭的王权自然只能影响到原罗马帝国的东半部。这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大帝无法接受的。查士丁尼大帝决定恢复罗马帝国。在接下来的20年时间里,通过南征北战,整个地中海变回了罗马的内湖。
在查士丁尼大帝努力恢复罗马帝国的同时,蒙古的内乱迫使避难的游牧民族部落沿着入侵欧洲的路线缓缓西行,他们就是阿瓦尔人。他们像匈奴人一样以匈牙利为基地向四面八方扩张。阿瓦尔人把日耳曼民族中的伦巴第人赶到了意大利,伦巴第人又把拜占庭人从亚平宁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驱逐出去,就此,查士丁尼恢复罗马帝国的梦想粉碎了。
8世纪中期,墨洛温王朝被加洛林王朝所取代,加洛林王朝的第二代继承人查理曼大帝不停地扩充疆域,他征服了德意志北部,打败了匈牙利的阿瓦尔人,吞并了意大利的伦巴第人王国,赶走了越过比利牛斯山脉北上的******。8世纪时,查理曼大帝成为西方无可争辩的征服者。但是查理曼大帝也没有实现恢复罗马帝国的梦想,在他死后,******海盗和维京人迅速地掀起了一波入侵的浪潮。马扎尔人也效仿匈奴人占据了匈牙利平原,开始侵袭周围的各国。这些侵略者一味的掠夺,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加洛林王朝也在三方夹击下土崩瓦解。欧洲迎来了最为黑暗的时代。
西方独特的历史
欧亚大陆在古典时期到中世纪过渡的阶段,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入侵,不过欧亚大陆各地区受到的影响却截然不同。中国南方和印度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并没有受到入侵。拜占庭帝国因为实力的强大击退了一批又一批的侵略者。波斯在萨珊王朝时期打击侵略者也非常成功。但是因为波斯与拜占庭之间的战争令双方两败俱伤,导致后来阿拉伯人的入侵变得轻而易举。
中国北方和印度北方虽然都遭到了侵略,但是仍保留了古典时期形成的文明。与中印相比,西方的独特性显得更为突出,不管是从语言、宗教、生活方式、科技水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大古典文明中,只有西方古典文明没有延续下来,被崭新的东西取代了。也正因为如此,西方的发展没有受到古典文化的束缚,这让他们在近代跑到了世界的前列。
历史就是惊人的相似。古代时期几千年里,中东一直是文明的核心,许多发明都是由此传播出去。但是到了古典时期,中东却被欧洲、印度和中国远远地落在后面。根本原因恰恰是因为中东在公元前2000年第一次蛮族入侵中幸存了下来,而边缘地区的古代文明则被毁灭,为新的古典文明的出现扫清了道路。
古典文明向中世纪的过渡也是如此。但是这一次没有幸存下来的只有西方而已。因此西方就可以毫无束缚,奋勇向前,在新的时代发展新的技术、新的制度、新的观念。到了近代,这种新的文明战胜了全世界停滞不前的古典文明,展示出了它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