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极品女老板
3729100000146

第146章 一同下象棋

老校长放在膝盖上的手掌,正激动的微微颤抖,因为,他隐约的能够感受到,事情似乎有了一个新的研究发现,甚至关于自己心中的那张纸,仿佛可以轻易捅破了,他似乎看到了的光芒。

张凡看了老校长一眼,脸上洋溢着自信光芒,对于这种光芒,老校长他太熟悉不过了,这种自信,他常常出现。

“本质问题,那就是因为华夏币贬值了。”

张凡看着老校长,道出了《房价只涨不降的折射点》,所反映的本质。

啪!

老校长一听,已经有些浑浊的双眼,像是散发出了万丈光芒,他兴奋的大力拍了下自己的腿,激动的大声道:“对,华夏币贬值,对,你继续说!”

张凡笑了笑,完全能够理解老校长这种老学术家的激动,他继续道:“因为华夏币贬值了,人们发现本来的一百块钱,在几十年前,甚至几年前,同样的可以买一百斤甚至几百斤的大米,可以买供十天半个月吃的青菜鱼肉。而现在,却却大大减半,买个二三十斤的大米,和供一天能够吃的青菜鱼肉,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人们发现以前足够消费的一百块,现在不够完全不够用了。然后就从中开始提高商品价格,但是人们在同等价值的货币上,所消费的物品减少了,就会要求老板涨工资,要求顾客多支付货币。

水泥价格提高了,建材钢筋的价格也提高了,房价自然也提高了,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事儿,可是问题就出在,人们的消费水平降低了,因为钱不够花了,他们就买不起房子,有的好的,只能支付首付,地产商与银行合作,开发了一系列的按揭贷款买房政策。

房价慢慢上涨,人们越来越买不起房子,东西越来越贵,富的那一批人越加富裕,而穷的那批人,却越来越穷,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完全有悖于先富带起穷人的政策了。

这样下去,迟早会崩盘!”

老校长越听下去,眉头皱的越深,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可是在张凡分析下,没想到问题竟然严峻到了这个地步,他倒吸了一口冷气,面容有些严肃。

“那该怎么办呢?”

下意识的老校长向张凡问道,此刻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华夏权威的金融大师,俨然是一副求教的面孔。

然而,这时的张凡,只能无奈摇了摇头。

老校长吃惊的看了张凡一眼,顿了一会儿,最后叹息了一声,的确,这种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危险的层次,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了,张凡能够透彻到如此深的本质上,已经算是非常的不错了,他不奢望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然而,就在这时,张凡犹豫了下,再次开口。

“要想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只不过非常的难办。”

老校长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立即盯着张凡,着急说道:“快说说看。”

张凡点点头,沉声道:“有国家出面,调整汇率,降低货币贬值率,有效控制货币发放的数量,合理安排。另外,再辅助宏观调控,适当的控制一些大头。”

张凡知道自己说的这个办法,从某种意义上直接损害了某些人,说不定自己很有可能招到报复,但这个时候,他感觉自己有义务说出。

老校长点了点头,赞同了张凡的说法,他觉得这个办法的可行性要比已知的办法都要好太多了,说不定还真的能奏效,于是,他快速的拿起书桌上的那把黑色钢笔,将张凡的分析内容以及解决办法记了下来。

张凡有些费解,难不成这位老校长真的这么信任自己,竟然将自己的看法尽数记了下来。

“这……”

“你放心,不会有事儿的,只会给你带来好处,哈哈。”

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的老校长,心情变得更好了。

随即,老校长站了起来,走在书桌一边儿,将白色的宣纸铺好,然后取出了一把合适的毛笔,笑着对张凡说道:“突然有了兴致,有兴趣看我写写字吗?”

张凡自然是笑着答应,也站了起来,道:“好啊。”

“献丑了,哈哈!”

老校长将墨研好,开始下笔。

老校长站着,微微弯腰,先是凝神静气,然后微微呼出浊气,这才提笔挥毫。就这么一下,张凡整个人就觉得,心突然沉静了下来,全身心的投掷在老校长的笔锋上。

横幅第一个字,一个宝盖头出来了,张凡一看就知道老校长写的是繁体字,但至于写的是什么字,暂时还看不出来。

接着,老校长笔锋一转,下笔有神啊,似乎就这两三秒的时间,一个繁体‘宁’字跃然纸上,让张凡心中不由的赞叹一声好。

继续,老校长恍若忘记了身旁还有个人存在,自顾自的写着,宛如往常练习一般。老校长显然是个很擅长书法的人,一般而言,善于跟数据打交道的人,是很少会通书法的,数据通理,书法通文,一个是理智,另一个则是情感,两者其实有些矛盾。

张凡有些惊讶,老校长居然能写出这么一手好字,完全想象不出,这位经常忙于研究金融的大师,居然还能写出这么好的字。

只见,老校长提笔如有神助,下笔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毫不停搁,看的张凡都紧张了起来,心不由得跟着笔尖不敢松气,生怕影响了对方的笔锋。

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等老校长在最后一个字上,着重点上一点后,这才舒了口气,显然有些耗神。

这条横幅有四个字,从书法字体上属于行草,有行书的美感,也有草书的豁达畅快。手笔后,将毛笔放在笔砚上,老校长转过头来,脸色红润的笑看着有些惊讶的张凡,问道:“张凡,你能认出这是写的什么字吗?”

老校长略微挪了一小步,好让张凡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其实在老校长在写第三个字的时候,张凡已经猜出老校长所写的字,既然老校长如此发问,自己只好如实回答。

看着眼前宛如活过来的字迹,张凡心中也是暗赞一声,随即说道:“老校长您写的是‘宁静致远’这四个字。”

说完,张凡转过头,虽然知道自己没错,不过他还是想看看老校长的表情。

老校长满意的点下头,指着眼前的字迹,又道:“那你知道这四个字的含义吗?”

“略知一二吧,呵呵!”

张凡有些难为情的说了下。

“哦?但说无妨!”

老校长期待的看着张凡,显然张凡的表现又让老校长有些吃惊,也难怪,随着社会的发展,节奏的加快,已经很少有人会写书法了,特别是年轻一辈,更是少之又少,对于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如此逐渐丢弃,无奈之余又只能感到惋惜。

张凡能够略知一二,也算是一个惊喜了,能说一点是一点,老校长如此想着。

张凡托着下巴,稍作思考,就说道:“宁静致远,是一个成语,最早是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当中,又与诸葛亮为最,也难怪,诸葛亮名声更为大噪,所以大部分人一般是从诸葛亮这知晓的。”

老校长有些吃惊的点点头,能说到出自谁手年代,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略知一二了,老校长的眼神越加的期待起来。

“诸葛亮著有《诫子书》一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他儿子的要求。”

听到这儿时,老校长便更吃惊了,也开始重新打量起张凡起来。

“在《诫子书》一书中,就写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是诸葛亮对他儿子的期待。”

老校长暗暗吃惊,没想到这一高中生,既然能知道这么多,连诸葛亮写给他八岁儿子的文章都能脱口而出背了出来,而且还能精确到对方年龄缘由,实则不易啊。

张凡继续说道:“宁静致远的通俗含义,大概是说心里如果有杂念,就不能达到成功的境界。想要成功就要心无旁骛的专心做一件事情。

从某种程度来说,宁静致远还可分开理解。

宁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恬和、安宁,如一泓秋水,映着明月。古语说:“静若处子”,一个“静”字足见少女的天生丽质,清纯可爱。宁静不是平淡,更非平庸,而是一种充满内涵的幽远。

“于无声处听惊雷”和“此时无声胜有声”,可见宁静的气势和力量。庄子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要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养和理智,更有机会和智慧来处理面对的一切。

致远,是一种思想和目标的坚定,犹如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境,通达远大的理想,和事业上的抱负。总体而言,宁静致远,则就是说,倘若不静下心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就很难达到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