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为官修养: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3723500000009

第9章 官德修养:领导干部的“立官”之本(2)

同样面对群众的生死存亡,一个是能救不救,亵渎了天职,一个是舍己救人,弘扬了正气,一个让人极端愤怒,一个令人拍掌叫好,两起事件,一反一正,鲜明的对比中折射出官德的分量。见义勇为,是一个普通人起码的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更是一个官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真实体现。我们当官干什么,两个字就是“为民”,就是服务人民、奉献人民。如果把这个基本的原则都失掉的话,这官还算什么东西呢?当官无官德,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人民的利益之上,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袖手旁观、能救拒救,这样的官还叫“官”吗?他只能横遭人民的痛斥。相反,素昧平生,路见险事,挺身而出,拔刀相助,见义勇为,体现了一个领导干部本能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官德,这样的官人民才喜欢、人民才爱戴,得到的是掌声和信任。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人伦道德和思想感情的民族。我们评价任何人,道德都是作为一条重要的标准来使用的。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人们都是用道德这一标准来衡量每一位为官者,只不过是不同的社会和时代对官德的要求内容不同罢了。今天,我们党在选拔任用干部的问题上官德的高低是一条重要的标准。我们党历来把干部的“德”放在第一位,考察任用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德才兼备。

凡是官,无论是高层的,中层的,基层的,其手中都掌握着大小不等的权力。需要指出的是,权力并不等于权威。权威是有威望的权力。官的权威表现在为官者与百姓的关系上,它既反映为官者的权力和威望,也反映着老百姓对这种权力和威望的认可和服从。一定意义上讲,为官者的权力是通过法定权实现的,而其威望则凭借为官者品德人格和意志诸因素去得到。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百分之百的领导者在群众中都享有权威,他们的所作所为给群众的印象也并不都是满意称心的。因而,有的领导干部在职时,仅仅只能凭借权力中的法定权去主观地、强制性地展开效率低下、群众口服心不服的领导或管理活动。显然,这种领导或管理活动很难达到最佳状态,当然,也就难以实现领导的目标。一旦这些领导者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没有过去的权力了,群众对他们的态度就由原来的口服心不服转变成了不理不睬。领导干部如果官德成了“短板”,即使再有权力,群众也不会心服口服,执行命令就缺少主动性、创造性,最终影响工作的开展,影响和谐。

官德问题绝不是小问题、细节问题,而是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灵魂,直接关系着党的形象,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领导干部只有讲官德,对党才会忠心耿耿,对工作才会尽职尽责;只有讲官德,才会正确行使权力,遏制住欲望不让其“膨胀”;只有讲官德,才会严以律己,约束住自己不去“放纵”;只有讲官德,才会心怀为民之责,为百姓掌好权、用好权。时刻严守做官底线,不羡权力,不慕钱财,不求奢华,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事业、人生,以公心对待权力。

从政修养

自觉强化权力就是责任、掌权就是奉献的观念,正确处理好权力与义务的关系,把权力当做一种责任、一种约束、一种考验,谨慎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官德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进而在党内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气。

取信于民成就为政之德

自古以来,人都会死,失去人民的信任,国家就不保了。看来,在孔子眼里,为政最紧的的不是军备,不是粮食,而是取信于民,这是为政之德的根本所在。

1860年,亚伯拉罕?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林肯的当选,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他们当然不愿意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的人当总统。为了重新夺回他们长期控制的国家领导权,他们在林肯就职之前就发动了叛乱。1860年12月,南方的南卡罗来纳州首先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接着密西西比、佛罗里达等蓄奴州也相继脱离联邦。1861年2月,他们宣布成立一个“美利坚邦联”,推举大种植园主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还制定了“宪法”,宣布黑人奴隶制是南方联盟的立国基础:“黑人不能和白人平等,黑人奴隶劳动是自然的、正常的状态。”

1861年4月12日,南方联盟不宣而战,迅速攻占了联邦政府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林肯不得不宣布对南方作战。林肯本人并不主张用过激的方式废除奴隶制,他认为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先限制奴隶制,然后逐步加以废除,而关键是维护联邦的统一。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北方政府根本没有进行战争的准备,只是仓促应战,而南方则是蓄谋已久,有优良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军队,所以,尽管北方在多方面都占有优势,还是被南方打得节节败退,连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叛军攻破。北方在战场上的失利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了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这时林肯才意识到,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就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废除奴隶制、解放黑奴。

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宅地法》,规定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这一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隶主夺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大大激发了农民奋勇参战的积极性。1862年9月,林肯又亲自起草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草案。1863年1月1日正式颁布《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即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解放的黑奴可以应召参加联邦军队。宣布黑奴获得自由,从根本上瓦解了叛军的战斗力,也使北军得到雄厚的兵源。内战期间,直接参战的黑人达到18.6万人,他们作战非常勇敢,平均每三个黑人中就有一人为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1863年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纲领性口号,从而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

这两个法令的颁布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最终导致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其根本原因,在于林肯走的是取信于民的路子,他颁布和实行的两部法令就是将实实在在的利益明白无误、确凿无疑地告诉农民和黑奴们,从而用诚信赢得了民心的拥戴与民力的支持,于是他所代表的北方政府就立于了不败之地,胜利也就水到渠成了。南北战争被称为继独立战争之后的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林肯成为黑人解放的象征。由于他的卓越功绩,1864年11月8****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

不难看出林肯的成功取决于他的取信于民,而他的这种崇尚诚信,是他一贯的信条,也正是靠了这一信条,才使他赢得了第一次竞选总统的胜利。

美国总统大选前夕,形势对林肯十分不利。他的对手民主党在南方蓄奴州的选票万无一失,只要争取到不多的几个北方州,就可稳操胜券。民主党的内定候选人是道格拉斯。道格拉斯信心十足。他租用了一辆豪华列车,供竞选之用。他在最后一节车上安置礼炮一尊,每到一站就鸣礼炮32响,然后乐队奏乐,十分排场。每到一站,他还要乘一辆六轮马车去南镇中心发表演说。前面有彪形大汉骑骏马开道,后面则是许多马车,满载着红男绿女,吆五喝六,不可一世。道格拉斯叫嚷:“我要让林肯这个乡巴佬闻闻我的贵族气味。”

林肯没有马车,更不用说专列;他买票乘车,每到一站,坐的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耕田用的马拉车,在演说中,他常说:“道格拉斯参议员是闻名世界的人,是一位大人物。他有钱也有势,有圆圆的、发福的脸,他当过邮政官、土地官、内阁官、外交官等等。相反,没有人会认为我会当上总统。有人写信给我,问我有多少财产。我只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租有一间破旧办公室,室内只有桌子一张,价值二元伍角,椅子三把,价值一元。墙角里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设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

众所周知,最后,贵族气味十足的道格拉斯没有成为美国总统,而一无所有的乡巴佬林肯却如愿以偿,当上了美国总统。林肯是以真诚和坦率赢得了人民的信任,登上了总统的宝座。有人认为,林肯竞选之胜,是胜在了他的才干上。这种看法有道理,但却是片面的。林肯固然有能力,道格拉斯不也一样有能力吗?况且,林肯的政绩为民众广为了解的是他当了总统以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