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3714900000023

第23章 佛教的持物与法器(4)

作为持物,钹代表什么?

钹是用响铜制成的,由两片像草帽一样的铜片构成,钹的中间有小孔,系有彩绸,使用时,一手拿一个,抓住背面的彩绸,双手相合使两面铜片相互击打,就能够发出声音,声音听起来洪亮浑厚。在佛教中,钹主要是在****或者念诵佛经时使用的,通常在诵读完一段佛法后要鸣钹三次,在诵读完一句比较重要的经文后也要鸣一次,在****结束时还要鸣钹。

作为一种佛门持物,钹象征着佛音恢弘。通常把钹作为持物的本尊是乐天。

乐天是音乐之神,也有人把其看作是乾闼婆的变身,其身呈肉色,双手持钹作舞蹈状。

作为持物,佛头应该如何使用?

佛头就是佛陀的脑袋,把佛陀的脑袋作为持物,象征如来具有关照法界众生根性的特德,并且使众生能证得佛果。

通常把佛头作为持物的本尊是不空见菩萨。

不空见菩萨身呈白肉色,左手持光焰、眼、鼻、口之莲花,右手竖掌,双腿交叠盘坐在红色莲台上。这位菩萨具足了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能够看到众生之间的所有相状,能够把三界中的所有恶趣全部清除,并且能够令众生追随善道,达到涅盘的境界。

为什么可以把牙当作佛教持物?

牙就是众生口中用来咀嚼食物的人体器官。把牙作为持物,象征佛陀把众生的烦恼咀嚼殆尽,令其接受无上妙法之特德。

通常把牙作为持物的本尊是如来牙菩萨。

如来牙菩萨身呈肉色,右手竖掌,立于胸前,左手持上置牙之莲花,双腿交叠盘坐在红色莲台上。这位菩萨位于藏密胎藏现图曼荼罗位释迦院中,主要功德是彰显佛陀将众生之烦恼咀嚼殆尽的特德。

为什么可以把人、头和残肢当作佛教持物?

在佛教中,人、头、残肢大多都是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持物出现的。作为一种持物,持有者主要是忿怒诸尊和鬼类诸尊,象征超越生死,使众生脱离生死轮回之痛,达到涅盘的境界。

在诸尊中,以人、头、残肢为持物的主要是诸金刚、明王和鬼类诸尊。

明王部中的大黑天、爱染明王、大威德明王等都以人、头、残肢作为持物,象征斩断众生因无明而导致的生死轮回,得到最终的解脱。

鬼类诸尊中以人、头、残肢为持物者也很常见,例如毕舍遮鬼,位于胎藏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其身呈肉色,外貌看起来像饿鬼,左手持盛血之拿具,右手持人之手臂,他的肚子就像沧海一样辽阔,喉咙就像钢针一样尖利,并且以人的精气、血肉为食。

为什么可以把手鼓当作佛教持物?

手鼓也称为嘎巴拉鼓,是藏密特有的一种打击乐器,是由两片天灵盖骨反扣制成的,在两个天灵盖骨相黏合的狭窄处系有色带。鼓面是用鞣制好的人皮制成的,大多是绿色,在其窄腰处还连接有两个小鼓槌,当手持手鼓摇动时,鼓槌敲击小鼓就会发出声音。

作为一种佛门持物,手鼓象征菩萨的功德犹如大三千恒河沙之不可计量。

通常把手鼓作为持物的本尊是贡噶意新诺布。

贡噶意新诺布身呈白色,浑身毛发都是金黄色,面上有三目,身有六臂,其右侧第一只手臂持钺刀,右侧第二只手臂持如意宝,右侧第三只手臂持手鼓作摇摆状,左侧第一只手臂持颅器,左侧第二只手臂持三叉戟,左侧第三只手臂持钺斧,身上缀满了各种珠宝和铃铛。据说贡噶意新诺布是由观自在菩萨幻化而成的,这位菩萨向一切众生施以福德,令众生长寿无病、财源广进、得大威势等。

另外,把手鼓作为持物的本尊还有六臂大黑天、时轮金刚、战神等。

为什么可以把花箭当作佛教持物?

花箭就是用花制成的箭,象征勾摄众生心中仁爱的意思,通常把花箭作为持物的本尊是咕噜咕咧佛母。

咕噜咕咧佛母的相状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四条手臂之状,其身呈红色,面貌姣好,犹如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面生三目,头发是红色的,犹如焰火一般,头上戴着五骷髅冠,身上挂着用人头或者用人骨制成的饰物,其左侧第一只手持弓,右侧第一只手持花箭,左侧第二只手持钩,右侧第二只手持花绳。修行这位佛母之法,能得大福报。

为什么可以把钺刀当作佛教持物?

钺刀是藏密中一种常见的持物,形状类似古代的兵器斧,下端是金刚杵的形状,上端是斧状的刃口和刀身,整个钺刀上雕刻着各种花纹图案,看起来美观而精致。一般制作钺刀的材料是银、铜、象牙、木等。作为一种佛门持物,钺刀象征能除去贪、嗔、痴、慢、疑、恶见六种烦恼。通常把钺刀作为持物的本尊有金刚亥母,其为猪头人身,浑身赤红,左手捧着装满鲜血的颅器,右手持钺刀,象征能砍断烦恼之根。

另外,把钺刀作为持物的本尊还有北方羯磨空行母、金刚空行母、金刚密咒母、黑袍怙主、因陀罗空行母等。

为什么可以把舌当作佛教持物?

舌就是众生口中用来辅助发音、进食的器官。把舌作为持物,象征佛陀传授佛法妙音无所挂碍之特德。

通常把舌作为持物的本尊是如来舌菩萨和金刚语菩萨。

如来舌菩萨的密号为辩说金刚,是胎藏现图曼荼罗释迦院诸尊中的一位。其身呈肉色,左手竖掌立于胸前,右手持上置妙舌之莲花,双腿交叠盘坐在红色莲台上,主要象征佛说真实法之相状。

金刚语菩萨的密号是妙语金刚,是金刚界四个亲近西方无量寿如来的菩萨之一,也是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其身呈肉色,左手握拳放在腰间,右手持如来舌。金刚语菩萨可以加持修行的人,以其六十四种法使佛音传遍十方虚空,三道众生都能得闻佛法,有所得益。

为什么可以把针线当作佛教持物?

针线就是用来缝制衣物的器具,作为一种佛门持物,它象征缝合诸恶人之口、鼻、眼、耳,使其不能害人。

诸尊中以针线为持物的并不多见,主要是摩里支天菩萨。这位菩萨是天部诸尊之一,其身呈金色,有八臂、三面、九眼,以针线作为持物,当他口诵真言时,针线就会发出金色的光芒,能令恶人之口、鼻、眼、耳缝合,使其不得害人。

为什么可以把天杖当作佛教持物?

天杖是一种用于降伏的法器类持物,与檀拿杖有些类似,上部是三个人头,下部是十字羯磨杵,以手鼓作为装饰,并且系有彩色缎带。天杖上部的三个人头分别是骷髅、干人头和新鲜人头,象征着法、报、化三身,彩色缎带代表五部空行。

通常把天杖作为持物的本尊是孔雀佛母。

孔雀佛母是藏密所传诸尊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其身呈红色,象征着引导所有众生皈依佛道,其右手持钩刀,象征斩断一切众生的苦恼,左手持颅器微微倾斜,象征露出甘露,依靠在天杖上,象征佛父。

另外,把天杖作为持物的本尊还有马头明王、焰摩天、金刚亥母、莲花生大士等。

为什么可以把颅器当作佛教持物?

颅器就是经常出现在藏密中的嘎巴拉,是用人的头盖骨制成的,比喻无常,其边缘部分镶金边或者银边,上面有盖,下面有呈三角形的座,每面各铸一个骷髅,其上缀满代表火焰的花纹。颅器中盛放的甘露代表一切福德和智慧资粮。

通常把颅器作为持物的本尊是大威德金刚。

据说大威德金刚是文殊菩萨幻化的忿怒尊。传说阎魔曾经附在圣人身上,使圣人变成牛头人身的怪物,到处作恶,食人肉,饮人血,藏民们苦不堪言。文殊菩萨知道后,就化身成面目狰狞的大威德金刚,制服了阎魔,所以藏民也称其为降阎魔尊。大威德金刚面容看起来很恐怖,有九张面孔,三十四手、十六足,分别以镖枪、祷杵、水齿轮刀、钺斧、矛、箭、钩、杖、三叉戟、轮、五股杵、金刚锤、剑、手鼓、梵天头、盾牌、羂索、弓、肠、铃、人手、尸布、人幢、火炉、带发嘎巴拉、作期克印、三角幢、风帆等作为持物。

另外,把颅器作为持物的本尊还有大黑天、喜金刚、金刚亥母、卡雀佛母、狮面空行母、时轮金刚、黑袍怙主、一髻母等。

为什么可以把普巴杵当作佛教持物?

普巴杵也称为金刚降魔杵,主要来源于古印度的兵器,前端是金刚杵,后端是铁制三棱杵,中间是三个佛像,分别作出笑、怒、骂状。根据古印度的传说,有一位仙人死后,其骨骼化为了金刚骨,于是帝释天用他的骨骼制成了普巴杵。作为一种佛教持物,普巴杵象征着能降伏所有烦恼和魔怨。通常把普巴杵作为持物的本尊是普巴金刚。

普巴金刚身呈蓝黑色,生有三头九目,身上有六只手臂、四只脚。右侧第一只手持九股金刚杵,右侧第二只手持五股金刚杵,右侧第三只手持三叉戟,左侧第一只手持般若智焰,左侧第二、三只手合持普巴杵。普巴金刚能斩断所有外道众生的恶念,消除灾难,也能灭尽所有自心与外相之障。

法器是什么意思?

法器也称为佛器、佛具等,在寺院所有的佛坛中,以及在祈请、供养、修法、****的各种佛事上所有的器具,包括念珠、锡杖等,都被称为法器,另外,能够帮助人们修行以达到成佛的道场、供养佛、修正佛法的资具,也同样被称为法器。

所以,法器是修习佛法的器物,是僧人们实践佛教礼仪和佛教生活的器具,与修行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佛教中,法器主要有哪些?

佛教法器总的来说是按照用途进行分类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作为供养之用,即在佛教信徒的活动场所中出现,专门用来供养菩萨的佛教用具,包括香花、灯、香火、香炉、阏伽器等。

二是作为庄严道场之用,也就是在佛教信徒的活动场所中出现,能够使场所显得庄严肃穆的佛教用具,包括须弥坛、佛坛、幡、盖等。

三是作为修道者诵持佛法或者集会之用,包括钟、鼓、磬、木鱼、云板等,它们能够在集会或者诵持佛法时发出声音,使道场显得更加肃穆。

四是用来放置东西的法器,即在佛教徒修行时,能够收藏和装置其物品的器具,包括舍利塔、佛龛、经箱、戒体箱等。

五是作为密教之用,即在密教徒修行时使用的法器,包括曼荼罗、金刚杵、金刚铃、法螺、护摩器具等。

六是作为禅门使用的法器,即为刚开始修习禅门的人准备的器具,包括竹篦、拂子、如意、蒲团等。

七是作为藏密特别之用的法器,即在西藏密教中特别使用的法器,包括哈达、食子、唐卡、八吉祥、七宝、颅器、嘎乌等。

八是古代僧人生活用的法器,即古代僧人们随身携带的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具,包括三衣、钵、手巾、澡豆、念珠、齿木、头巾、滤水囊等。

在法器中,洒水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洒水器是用来盛放香水的法器,和形式相同的涂香器合称为“二器”,主要用来供养诸佛。

洒水器的体形比较小,是由带有高角的台、碗和盖构成的。其中碗上多以成组的带纽图纹为装饰,盖上凸起,上面有宝珠形的按钮,多数都是铜制的。其主要作用是装盛香水,净化道场,象征涤除众生的身心尘垢。

在法器中,须弥坛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须弥坛的形状大小都各不相同,有的呈四角形,有的呈八角形,有的只有一层高,有的是两层高。

用木、砖或者金石等物体构筑的须弥山形的佛坛,主要是用来安置佛像的。早在古印度,用须弥山形为台座安置佛像就已经出现了,例如印度鹿野苑博物馆所藏的笈多时代的石佛像,日本的大和****寺安置药师的须弥座。以及在我国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和十八年(公元441年)、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刻的铜造释迦牟尼像等,都被安放在须弥坛中。

在法器中,幡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幡是旌旗的总称,和“幢”都是供养佛菩萨的庄严具,象征佛和菩萨的威德。在佛经中,主要用幡作为降魔的象征。例如,《观心论灌顶法师疏》中说:“缯幡,即翻法界上迷生动出之解。幡坛不相离,即动出不动出不相离也。”

幡主要由幡头、幡身、幡手、幡足构成,幡头大多是三角形、幡身大多是长方形,并且多数都是布制的。

按照《华严经》中的说法,造幡能够获得福德,脱离苦难,因此主要用于寺院和道场,是一种庄严的法器。

在法器中,阏伽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阏伽器、火舍、华鬘器、涂香器、灯明器、饭食器合称为“六器”,主要用于盛放供养物,如阏伽、涂香、华鬘的容器,所以阏伽这个名称来自于其供养物。

阏伽器是附有高台的碗,碗上有素纹或者莲花纹作为装饰。

阏伽器的材质多种多样,如水晶、金、新瓦、熟铜、木、宝、白琉璃、石、螺贝、树叶、螺等。

在法器中,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盖有很多种类,悬挂在堂内诸尊头上,代表庄严的天盖称为“佛天盖”;悬挂在礼盘上的导师头上,或者密教阿阇梨行道及葬仪等导师头上的大伞,称为“人天盖”。

在金刚界和胎藏界的大坛上悬挂的天盖,称为“金天盖”和“胎天盖”。金天盖的内侧、中央有金刚佛顶,四方绘有火聚、白伞盖、发生以及胜佛顶等四佛顶的字,四中间方向以飞云作为装饰。

在法器中,经幢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幢”原指立于佛像前的用宝珠丝帛装饰的竿柱,后来改为石刻,多数放置在殿前庭院内,后来成为永久性的佛教建筑形式。到了唐朝,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即经幢。

经幢主要是指刻有经文的多角形石柱,也称为石幢。经幢主要是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的,主体是幢身,通常用来刻经文、佛像等,其形状有四角形的,有六角形的,也有八角形的,尤其以八角形的居多。

在法器中,幢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幢是旗帜的一种,原本是王者的仪卫,或者是大将的指挥旗,后来被佛教用来赞叹佛和菩萨以及庄严道场,成为一种法器。一般在幢的下边附有四个丝帛,或者绣有佛像,或者涂上了色彩。另外,因为佛是法王,可以降伏所有的妖魔,因此就称说佛法是建法幢。

在佛、菩萨中,幢也经常被视为持物,比如地藏菩萨、药王菩萨、引路菩萨等都有持幢的画像。

在法器中,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按照史书中的记载,香在最早的时候是由西域各国向中原王朝献贡才传入中土的。在最开始,主要用来消除疾病,直到汉武帝时,才有了以香礼佛的记载。从此以后,“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含义,并且表现出了敬天法祖的精神。

礼佛祭祖,也就是在礼佛和祭拜祖先的时候,人们都要拈一炷香,借着缭绕的烟雾,传达心中的敬意与追思。

在法器中,香炉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在佛教中,香炉被称为“宝鼎”。其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正方形的,有的是圆形的。一般来说,圆形的香炉都是三足的,一足在前,两足在后,这是如法的放置,佛家也常把它用来比喻佛教中的三宝,有缺一不可的意思。

在佛事仪式开始的时候,僧人们会首先唱到:“炉香乍热,法界蒙熏……”或者是“宝鼎热名香,普遍十方……”等赞语,当唱到“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时,寺中的代表或者住持,就会绕到正中的圣像前跪下,恭敬地献上三炷檀香,表示对佛菩萨的敬意。

在法器中,华鬘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华鬘就是用丝缀成的花,结在颈项上,或者装饰在身上的一种装饰品。但是在佛教中,华鬘并不是装饰在身上,而是悬挂在室内,或者用来供养佛。

有的华鬘是用鲜花制成的,有的是用青铜等铸成了金属圆形板的形状,再在上面雕刻镂了花鸟、天女的形状,或者用牛皮切割成的,这种称为牛皮华鬘。后来,华鬘主要都是用金属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