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3714900000002

第2章 佛教的基础知识(2)

在佛教中,各派对实相的解释是不太一样的,三论宗认为“无依无得”的空理是诸法实相;天台宗认为“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性具说是诸法实相;华严宗认为随缘之真如是诸法实相;法相宗认为“圆成实性”是诸法实相。小乘认为“我空”之涅盘是诸法实相;大乘宗认为“我空”、“法空”之涅盘是诸法实相。

在佛教中,般若是什么意思?

般若的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或者“般若波罗蜜”,意思是智慧。佛教认为,般若智慧是一种洞视彻听、明了所有的无上智慧,与凡世间的聪明智慧是不一样的。为了区别于人们通常说的“智慧”,所以称为般若。

根据《大般若经》中的解释,大乘佛法与般若相通。般若就是大乘,大乘就是般若。般若是所有善法的基础,所有的佛法都可以被纳入般若之中。般若造就了众佛,相当于众佛的母亲;般若能够显示出世间诸法的实相,也是如来的母亲,先有般若,才有如来。

般若是佛教中的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六度之一。

“四大皆空”在佛教中是什么意思?

所谓四大,是指“地、水、火、风”这四种物质,也是佛教对于宇宙本体的一种认识论。佛教认为,世间所有的物质现象,即色法,都是由四种基本要素组成的,也就是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动性的“风”,总称为四大。

四大又可以分为内大和外大。与心识和合,形成众生肉体的元素,称为“内四大”;不同心识和合,形成山河大地等的元素,称为“外四大”。

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和人的身体,都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的,都属于妄相。如果能够了悟这四大本质也是属于一种空假的虚象,并且最终都将归于空寂,并不是恒常不变的,那么就能够体悟到万物皆空的真理。这就称为“四大皆空”。

什么是五蕴?

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合而成的,是一种聚合,而这个名色又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聚,也就是五蕴。所谓的“蕴”,在以前的翻译是阴或者众,意思是积聚,所谓的五蕴就是指五种聚合,它包括了以下五种:

一是色蕴,也就是物质的积聚。而色蕴又包含了内色与外色,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也是我们生活的身躯;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五境,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外境。

二是受蕴,也就是感受的意思。它可以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是由五根和五境引起的,它包括了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是受由意根所引起的,有忧有喜。

三是想蕴,也就是内心对所知所建立起来的形象。在我们看、听和接触事物的时候,会对物境有一定的形象感受,然后为它取个名称,并产生认识。

四是行蕴,也就是驱使心造作诸业,而心所造成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是识蕴,由于以上的感受,于是产生了自我意识,也就是执著于自我。识蕴又可以分为八识,并且可以分为三类。即生起种种法的心,执著于“我”思量的意,知觉分别外境的识。

什么是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也称为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成佛时,发四十八大愿时所感的庄严、清净佛国净土。

佛教认为,时间是没有始终的,空间是没有边际的,所以,在这种时空中的佛土世界也有无穷无尽个,并且每一个佛土世界都有一位佛在对众生进行教化。在这无穷无尽的佛土世界中,极乐世界就是其中的一个。

凡是佛的国土都具有以下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常寂光土,这是众佛居住的地方。第二种境界是实报庄严土,这是四十一位法身菩萨居住的地方。第三种境界是方便有余土,这是声闻缘觉居住的地方;第四种境界是凡圣同居土,这是凡夫和圣人共同居住的地方,

凡圣同居土也分为两种世界,即一秽一净。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称为秽土,而极乐世界则称为净土。净土与秽土之间的距离有十万亿佛土。极乐世界具有不可思议的净妙庄严,这里有无数的菩萨,七宝庄严,微妙严净;各种各样的饮食都随意而至,上万种伎乐可以自然而然地演奏,它们都是法音。凡是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智慧高明的人,其容貌端正庄严,这些人都享有快乐,没有痛苦,他们一心一意趋向佛法正道。

根据《阿弥陀经》中的说法,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从一天至七天能够做到一心不乱,那么这人在临命终时,心神不会颠倒,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法印怎样解释?

所谓法印,是指佛教信徒用来鉴别佛法真伪的一种标准。在这里,法指的是佛法,印指的是能够印证真伪的佛法之印。凡是符合法印的就是佛法,凡是不符合法印的就是伪佛法。

法印有多种,即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一法印。

所谓三法印,是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这种说法是在原始佛教时期形成的。

所谓四法印,是在三法印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切诸行苦”。

所谓五法印,是在四法印的基础上加上“一切法空”。

所谓一法印,就是一实相印。相就是真如、法性。

虽然看起来法印数目不一样,但其实这几种说法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在佛教中,涅盘是什么意思?

在佛教中,涅盘是指清凉寂静、没有烦恼、身心俱寂的一种解脱境界,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特点。

涅盘是佛教的核心思想,如果没有涅盘,佛教就只能称为劝善,而体会不到“因性本空、果性本空”,以及“非因非果”真实含义。

涅盘的境界需要修证佛法才能够达到。在佛教中,通过修行佛法可以达到四种涅盘: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无住处大涅盘。

修行小乘佛法的人,能证有余依涅盘和无余依涅盘,最高境界称为阿罗汉境界。如果还有五蕴色身在人间受苦,就称为“有余依涅盘”;如果修行人死亡,抛弃了五蕴色身,则称为“无余依涅盘”。

修行大乘佛法的人称为菩萨,从发愿成佛的时候开始,直到将来成为佛,在这个过程中,总共要经历五十二个修证阶段,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当修到第十七阶位时,可以证得“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并达到“清凉寂静,烦恼不现,众苦永寂”的境界;当修到第四十一阶位时,可以证得“有余依涅盘”;当修到第四十八阶位时,可以证得“无余依涅盘”。

至于无住处大涅盘的境界,只有佛才能够证得。当菩萨证得第五十二阶位时,就圆满完成了对四种涅盘的修证,并获得了四智圆明,具有无边的法力,能够随意救度十方世界的所有有缘众生。

在佛教中,真如是什么意思?

真如就是绝对不变的永恒真理,或者是宇宙的真实本质。真就是真实,而不是虚妄;如就是如常,是恒久不变的。

中观派把性空作为真如,也称诸法实相。瑜伽行派把“法无我”、“圣智行”称为真如。唯识家把“唯识实性”称为真如。地论学派立第八阿梨耶识,摄论学派立第九阿摩罗识,都是把自性清净心作为真如。

什么是无常?

无常就是指随生随灭,前生后灭。在佛教的教义中,无常是指世界万有(包括所有事物和思维意识)都有生有灭,没有什么是长久不变的。

佛教认为,任何事物或者现象都非永恒存在,它们从生到无只是刹那之间的事情,所以就把这称为“刹那无常”;而在这刹那之中,又要经历“生、住、异、灭”这四个阶段,这称为“有为四相”,也就是说,世间所有的事物都必定具有这四种特征。

在有情世界中,所有的都属于有为法,都是无常的;只有佛陀显示给众生的无为法存在界,才能够克服因缘和合形成的生灭无常。

无常是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所有事物的根本属性和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什么是无我?

所谓无我也称非我、非身,是三法印之一。佛教认为,所有事物都没有独立实在的自体,而是各种要素的集合体,是根据缘分而生的,又根据缘分而灭,没有恒常主宰的自我,即灵魂。

无我又分为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就是人空。人体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没有永恒长存的肉体或者灵魂;法无我就是法空。所有法相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是不断变幻的,也没有常恒的主宰。从本质上说,所有法相都是像梦幻一样的假象。

在佛教中,无我理论最初主要是针对婆罗门教的“有我论”提出来的。当时,婆罗门教主张“梵我一如”,认为“梵”是最真的唯一本质,是宇宙间的最高的主宰,是无所不在的,自我(灵魂)是梵的一部分或者梵的化身。梵无法度量,无边无际。只有亲证梵我同一,才能真正解脱。

为了反对这种有我理论,原始佛教就提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三个命题,也被称为三法印。

什么是无记?

在佛典中,所有法被分为“善、不善、无记”,其中无记是指事物之性既非善又非不善,无法判定为善或者不善,所以称为无记。

无记又有“有覆”与“无覆”之区别,有覆无记是指其性染污,能覆障圣道,或者能蒙蔽心性;无覆无记是指其性不染污,不覆障圣道,也不会蒙蔽心性。无覆无记又分为异熟无记、威仪无记、工巧无记、通果无记四种,再加上自性无记以及胜义无记,总共是六种,如果再加上有覆无记,那么总共有七无记。

什么是八正道?

所谓八正道就是八支正道,是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的八种方法和途径。八正道是专门针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苦行主义和“六师”中一些派别的享乐主义提出来的。这八正道是:

一是正见,即正确的见解,也就是要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

二是正思维,也就是要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和分别;

三是正语,也就是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

四是正业,也就是正确的行为,所有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做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

五是正命,也就是要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

六是正方便,也称为正精进,是指全力修行佛法,达到涅盘的理想境地;

七是正念,也就是要只考虑真谛,完全抛弃了“我”的念头;

八是正定,也就是要专心于禅定之中,要在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此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之中。

三十七道品是指什么?

三十七道品也称为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四圣谛中道谛的详细分解,总共有七类三十七项,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内容,也是帮助众生获得解脱与开悟的基础。

这七类一是四念处,即身念处,念色身皆不净;受念处,念众生都是苦;心念处,念识心无常住;法念处,念诸法因缘生。

二是四正勤,即永远断除已生的恶业;未生的恶业不要让其生长出来;未生的善业要让其产生出来;已生的善业要让其增长。

三是四神足,即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念如意足,思维如意足,它们都能使修行之法达到圆满。

四是五根,即信根,笃信正道的根性;精进根,勤奋修行的根性;念根,记忆不忘的根性;定根,一心寂定的根性;慧根,明了诸法的根性。

五是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六是七觉支,即择法觉分,要辨明诸法的真假;精进觉分,要能够精进修行诸法;喜觉分,要因为得到真法而内心欢喜;除觉分,要断除内心的烦恼;舍觉分,要破除欲念执著;定觉分,明了禅定的法门;念觉分,思维修行的法门。

七是八正道,即正见,正确的认识;正思维,正确的想法;正语,正确的言语;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正确的谋生方法;正精进,正确的修行;正念,正确的念头;正定,正确地对精神状态进行控制。

六度万行是什么意思?

六度也称为“六波罗蜜”,是指六种修成功德的方法;万行是指对六度的实践。六度万行是修行成佛的必要途径,如果能够自始至终完成这六种功德,去除业障,就能够成佛。

这六度一是布施,也就是要把自身拥有的或者知道的施予给别人。除了财物和肉身的施舍,还包括对佛法的传扬和信心的给予。只有布施才能除去贪嗔。

二是持戒,包括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饶益有情,只有持戒才能除去恶业。

三是忍辱,也就是出于有情众生的缘故,不把任何对自己或者教义的侮辱放在心上,要坦然面对苦难,始终都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只有忍辱才能除去嗔恚。

四是精进,也就是要勤奋修行,毫不懈怠,只有精进才能除去懈怠。

五是禅定,也就是心无杂念,不要被世俗迷惑颠倒。只有禅定才能除去散乱。

六是般若,也就是了解空性的智慧。只有般若才能破除无明和愚痴。

除了这些,在行六度的时候,不能另外有别的目的,比如追求地位、福报、名誉等。万行就是指实践六行、修身成佛的具体方法;由于这些方法很多,所以用“万行”来形容。

佛教中说的中道是指什么?

所谓中道,是指不偏不倚的一种中正之道,也称为“中路”。

那么,中道是怎么来的呢?最初,佛陀在经过了长期的苦行苦修之后,一无所获,于是,他在靠近河岸的地方打坐。这个时候,他听到河中船上的人在唱歌,大意是:“琴弦太松或太紧,都不能弹出悦耳之声。”

听了这句歌词后,佛陀心有所悟,心里就想:凡夫俗子追求欲望和快乐,死后就会坠入地狱之中;而苦行僧的苦行虽然可以在死后生为天人,得到至高的快乐,但是在福报用尽以后依然要离开天界,再次坠入轮回之中。所以,佛陀就想:修道不应该执著于苦或者乐,要以既不追求痛苦,也不追求快乐的方式去修行,才能够摆脱生老病死与六道轮回。

什么是戒、定、慧?

“戒、定、慧”也就是佛学中说的三无漏学。佛教认为,凡世间的宗教或者哲学大都是存在缺憾的,或者苦乐相杂,这些哲学看起来能够让人从苦难中解脱,但是随着因缘的变迁,又会变成新的烦恼。所以,佛教把这些宗教学问称为“有漏”之学。所谓漏,就是指缺憾,而无漏的意思就是没有缺憾,能够为人们带来益处、让人没有烦恼。而“戒、定、慧”这三无漏学,正是帮助凡人解脱烦恼、得到漏尽通的三种修行方式。

三无漏学也是对八正道的总结,包括了“持戒、禅定、智慧”这三项内容,它们是彼此加强的,缺一不可,也就是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起修,分别与众生的“贪、嗔、痴”三毒相对应,只要能够精进修行三无漏学,最终可以让众生解脱烦恼。

在这三无漏学中,持戒就是指守持戒律,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有所过失。在小乘佛法中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在大乘佛法中有三聚净戒、十重戒、四十轻戒等。

禅定就是指摒除私心杂念,专心致志地观悟四谛。在小乘佛法中有四禅定、四无色定、九想、八背舍等;在大乘佛法中有九种大禅、百八三昧、百二十三等。

智慧是指摒除所有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因缘,以此得悟佛法,获得智慧解脱。

什么是十波罗蜜?

波罗的意思是“彼岸”。在这里,蜜的意思是“到”。十波罗蜜就是指到达彼岸的十种方法,也称为十度等。

十波罗蜜一是檀那波罗蜜,即布施的意思,是指为了求佛智菩提,把所有善根施与众生。这种施有三种,财施、无畏施、法施。

二是尸罗波罗蜜,即持戒的意思,是指能灭所有烦恼,能获得清凉心。戒也有三种,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三是羼提波罗蜜,即忍辱的意思,是指以慈悲为怀,不损害众生。忍有三种,即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四是毗梨耶波罗蜜,即精进,是指求胜善之法,不会感到满足。精进有三种,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