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背包里的彩云之南:我用十年走云南
3713900000022

第22章 发现潞西之美

我是从普洱市乘车经临沧到保山的。我原本计划先到瑞丽,再从瑞丽经潞西、龙陵、腾冲,最后到保山。然而,在西双版纳我消磨了过多的时间,而腾冲是我必去的目的地。从地图上看,到腾冲似乎要经过龙陵,而再往南一点儿是潞西市,来前我就查阅过资料,已将潞西市列入自己的行程计划。

我乘坐的这辆长途汽车终点是瑞丽,要经过潞西。我买的是到保山的票,但到保山时我改了主意。我对司机说,我不下车了,加钱到潞西市再下车。

潞西市是去瑞丽或畹町参加边贸活动和到缅甸作边境出国游的必经之地。我乘坐的车一路沿320国道南行,经龙陵至南天门,向车窗外远望,只见两条山脉由东向西铺展开去,中间一个宽阔的坝子奔来眼底。轻风拂动,空气中弥漫出阵阵清香,国道旁“欢迎您到德宏来”的高大地域标示提醒我,德宏到了,潞西到了!

眼前这个宽阔的坝子就是有怒江以西第一坝之称的芒市坝。

芒市坝是潞西市三个新生代盆地之一,处于潞西腹地,是潞西市蔗糖、冬季瓜果蔬菜、亚热带水果的主产区,是云南的优质大米产地之一,也是潞西市自然风光、民族旅游景区之一。

早晨9点半,我在潞西市下车。

早晨的太阳照耀在这座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上空,我已经坐了一天一夜的长途车,走在潞西大街上,我感到我自由了。

潞西市的名称很奇特,潞西、芒市、德宏,都可以指这座城市。德宏是州,潞西是市,芒市是镇,他们的关系是:德宏州的州政府所在地在潞西市,而潞西市又在芒市镇。

在我的印象中,芒市似乎比潞西市更有名,或许,是潞西市是新命名,就和思茅市改为普洱市一样。

其实,是什么名称不重要,到了芒市,即到了潞西市,到了潞西市,即到了德宏州。

我到潞西是早晨,是一个最好的时间。当地人告诉我,相传“芒市”是佛祖到了此地刚好天蒙蒙亮而取的名,意为“黎明之城”。

潞西城区占地约10平方公里,有制糖、机械制造、橡胶加工等民族工业。规划有序的大街两旁,高楼鳞次栉比,木棉、芒果、扶桑等花木绿树成荫,一派漂亮迷人的热带风光。潞西商贸繁荣,生意兴隆,有珠宝玉石及其他商场、商店数百家,人流如潮,熙熙攘攘,是一个新兴的边陲重镇。

潞西城及附近有菩提寺、五云寺、佛光寺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庙,有民族文化宫、树包塔、中缅友谊树、滇西抗战纪念碑、果朗王城遗址、风平佛塔、法帕温泉、励基观音寺、三仙洞等风景名胜。

潞西芒市市区和市郊风景秀丽的孔雀湖风景区连在一起,采用博物分类的组合方式,把德宏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风情有机地搭配起来,强调知识性与娱乐性的结合,参观和参与相结合,民风民俗与自然景观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在游览区内设有民族活动中心广场,包括风情村、融情村,有大金塔和宗教文化宫等。

民族文化宫是八十年代中期建设的,属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景区内的“******总理纪念亭”是为纪念1956年12月******总理和贺龙副总理出访缅甸时同缅甸总理吴巴瑞一同来到芒市参加两国边民联欢大会所修建的,虽然是以傣族建筑为基调,但又融入了缅式建筑的特点。

顺着阔时路走下去,在一个丁字路口转向前面的西南路走去,看到西南路路边有一个寺庙,我以为是观音寺,但走近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菩提寺。

菩提寺十分古老的模样,让我忍不住进去游览了一番。这座寺庙虽然不大,占地面积仅3600平方米,但它却是享誉东南亚的着名南传上座部佛寺。

据汉译傣文本《芒市土司简史》记载,原寺建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当时茫施(今芒市)长官司长官的大儿子舍弃官位,削发为僧,修建此寺。因寺前是一株很大的菩提树,便借树取名为菩提寺。

菩提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多次毁于战火兵灾,第一次重建是在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而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又毁于战火,后又重建,历经沧桑,直到现在。

简介上介绍说,菩提寺是小乘佛教讲经说教的禅寺,傣语称“奘相”,意为宝石寺,也是傣族民间文化艺术珍品的宝库。

菩提寺不仅是僧人念经、教徒朝拜的地方,而且是傣族民间艺术的一座宝库。300多年来,菩提寺珍藏了许多傣族民族文化艺术珍品,其中有灿烂夺目的壁画,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傣族剪纸、装裱工艺品和集傣族历史、文化和佛教教义于一体的内容浩瀚的万卷经书。令人对傣族宗教与文化的内涵有更深一层的感悟。

菩提寺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在建筑、装饰、雕刻上。菩提寺大殿建造非常巧妙,有着传统的汉族歇山式屋顶,但整体结构又呈现出傣族干栏式建筑风格,汉、傣佛寺建筑风格和特点糅合而一,在中国佛寺建筑中别具一格。大殿石阶两侧前,有瓷砖砌的方塔形香火亭。右亭前面竖着多根钢管焊接的幡竿。左亭前是浴佛亭,傣语称为“拱转”,是傣族、德昂族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开始时对佛像沐浴洗礼处。

菩提寺中的工作人员对我介绍,菩提寺近年来多次重新修缮,并画了一些彩画,显得更加气宇轩昂。1988年重修中,大殿瓦底换成镀锌波纹瓦,连原脊、鸱吻和屋脊中央象征天堂的“梯庄”(傣语小塔)都用铁皮制品。鸱吻傣语为“贺焕”,意为天界,提示善男信女,佛会保佑你走进极乐世界。

在大殿前立着一对石雕动物,是缅甸传说中的一种奇兽,叫“嘎朵”,是专门守护佛殿的。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大殿及傣式、汉式、梵式建筑风格于一体,构思别致,制作精巧,实为我国建筑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游完菩提寺,继续往前面走,看到十字路口有一棵大树。大树旁边是玉石一条街,问玉商老板观音寺在哪里,玉商告诉我,大树后面那条路上,就是观音寺。

观音寺在一个高台上,走上一个台阶,观音寺呈现在我的眼前。观音寺香火缭绕,但没有游客,显得很冷清。只有一个中年男子,看到我后,微笑着对我走过来,他方脸阔腮,唇厚嘴大,微笑如佛。他对我问道:“来旅游的吧?”

看到他如此热情,我和他聊了一会。游完观音寺,我问他哪里还有寺庙可看,他告诉我这里还有一座金塔很着名,可去一看。

金塔在郊外,走过去要30多分钟,来回可能会花去我2个多小时。我已没有这么多时间,遗憾地打消了去金塔的念头。

回到大树下,玉石一条街吸引了我。这里卖的不是碧绿的翡翠,而是一种黄色的或白色的玉器,通灵剔透,玲珑润泽,水头好。听玉商介绍,这是龙陵出产的黄龙玉。

玉商对我介绍,4年前,黄龙玉只是当地奇石收藏者的一种石头,因剔透玲珑,拿到北京一鉴定,发现是玉。于是,黄龙玉开发形成热潮,市场价格大涨,上好的黄龙玉4年前才10元钱一公斤,现在涨到了数万元一公斤,4年间涨幅达千倍!

听他们讲述得神乎其神,我愈加喜欢这种新发现的玉。但黄龙玉价格已经不低,黄中带红的手镯要万元以上,有看相的手镯挂件都要数百元到数千元。玉石街上有20多个摊位,我在各个摊位选购一番,购买了7个挂件,2个手镯,几块玉石。

在潞西还一个奇观,就是树包塔。人们常说藤缠树,却从未听说树缠塔。然而在芒市就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树塔相缠的自然奇观。

据傣文史料记载,清乾隆五十三年,即公元1778年,芒市第十七世土司放愈着为纪念一场胜利的战争而修建了此塔,距今两百多年。此塔系砖石砌成,高约十余米,呈八角形,神龛内竖着佛像。如今塔顶上的树已高达30余米,树冠覆盖近1000平方米。

这一奇观是怎么形成的呢?砖砌的塔身天长日久出现了裂缝,风中渐渐积满了尘土,一粒榕树种子被风或鸟带到了塔缝中,春雨浇下,种子生根发芽,这个时期我们说是塔包树。榕树慢慢长大,而塔还是原来的塔,于是古塔就渐渐被榕树包了起来,形成树包塔奇观。

塔包着树,树包着塔,结成了一个坚强的实体,塔就是树,树也就是塔,人们已经很难分辨出究竟是塔包树还是树包塔,这就是它的奇妙之处。

潞西市是德宏州的州府所在。“德宏”是傣语的译音,意为怒江下游的地方。德宏州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简称。

德宏州境内群山耸峙,密林覆盖,郁郁葱葱,瑞丽江、大盈江两条水系穿行于山坝之间。这里夏无酷暑,东无严寒,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多样的气候,适合多种水果、干果的种植。上百种水果交替开花结果,一年四季几乎天天都有当地出产的鲜果上市。所以专家们称德宏是“热区宝地”、“天然温室”、“生物宝库”、“植物基因库”、“孔雀之乡”、“鱼米之乡”、“香料王国”。

德宏少数民族以傣族、景颇族为主。在德宏可以欣赏亚热带风光、小乘佛教建筑、傣族风情、品尝傣味食品,特别是这里的很多人家在家里厅堂都摆设有观音像,傣族人对佛教的虔诚令人感动。

德宏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是金孔雀的故乡,也是很多着名电影外景的拍摄地。其中芒令的迎客松(独树成林),就有数十部影视片在这里拍摄过外景,如《边寨烽火》、《孔雀公主》、《戴手铐的旅客》、《西游记》等,当地人说,王晓棠在这树上打过秋千呢。

德宏周下辖的瑞丽是东南亚重要的珠宝集散中心,是中国四大珠宝市场之一,也是古代滇越乘象国、勐卯果占毕王国、麓川王国三大古国的国都,是西南丝路的重要通道。

瑞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对我有巨大的吸引力,可惜,我在西双版纳消磨了过多的时间,此行已经没有时间到瑞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