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北大高效学习法
3711600000019

第19章 培养创造性思维(4)

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诺斯古德认为:这就是成见。成长后的象,可以轻易将铁链拉断,但因幼时的经验一直存留至长大,它习惯地认为(错觉)“绝对拉不断”,所以不再去拉扯。从人类来看也是如此——虽被赋予称为“头脑”(无限能力)的最强大的武器,但因自以为不用武器,于是徒然浪费“宝物”,实是愚蠢的人类——那么,你又如何呢?由此可知,不只是动物,人类也因未排除“固定观念”的偏差想法,只能以常识性、否定性的眼光来看事物,自以为是地认为“我没有那样的才能”,终于白白浪费掉大好良机。

二、要敢于突破“经验”

诺斯古德教授还喜欢引用这样一个例子:

一次,一艘远洋海轮不幸触礁,沉没在汪洋大海里,幸存下来的9位船员拼死登上一座孤岛,才得以幸存下来。

但接下来的情形更加糟糕,岛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充饥的东西,更为要命的是,在烈日的暴晒下,每个人口渴得冒烟,水成为最珍贵的东西。

尽管四周是水——海水,可谁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涩又咸,根本不能用来解渴。现在9个人唯一的生存希望是老天爷下雨或别的过往船只发现他们。

等啊等,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天际除了海水还是一望无边的海水,没有任何船只经过这个死一般寂静的岛。渐渐地,9个生存的船员支撑不下去了,他们纷纷渴死在孤岛。

当最后一位船员快要渴死的时候,他实在忍受不住地扑进海水里,“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船员喝完海水,一点儿觉不出海水的苦涩味,相反觉得这海水又甘又甜,非常解渴。他想:也许这是自己渴死前的幻觉吧。便静静地躺在岛上,等着死神的降临。

他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还活着,船员非常奇怪,于是他每天靠喝这岛边的海水度日,终于等来了救援的船只。

人们化验这水发现,这儿由于有地下泉水的不断翻涌,所以海水实际上全是可口的泉水。

三、挖掘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是个人的认识能力、工作态度和个性特征的综合表现。认识能力是理解事物复杂性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时打破旧规则、旧方法的束缚、以及寻求新规则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其产生是人脑的左脑和右脑的同时作用和默契配合的结果。其简单的定义是:通过发现和应用事物的规律,第一次左右、预测、推测或更佳程度地左右、预测。推测某类事物存在与变化的思维活动就是发明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精细性、敏感性和知觉性的特征。斯威夫特指出,符合这一标准的思维类型有以下几种:

1.联合运用发现性思维和复现性应用思维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用发现性思维发现了啤酒变酸的规律——乳酸杆菌把酿酒的成分分解成酸,从而使啤酒变酸。然后他用复现性应用思维,找到防止啤酒变酸的方法——只要把啤酒加热到50—60℃,乳酸杆菌就会被杀死,啤酒就可以保持香味。巴斯德发明的防止啤酒变酸的方法第一次左右了啤酒酸味的变化,是发明创造的成果,这一成果是发现性思维和复现性应用思维联合运用所取得的。

2.联合运用创造性应用思维、发现性思维、经济性应用思维

爱迪生和其他一些发明家,通过创造性应用思维,把炭化棉纤维密封于玻璃罩中,再用当时最好的水银油气装置把玻璃罩拍成一定程度的真空,从而发明了当时较好的灯泡。但这种灯泡用100多小时灯丝就断了,如何延长灯泡的使用时间?由于没有现成的知识可应用,爱迪生只好用发现性思维,经过大量的试验活动,发现了竹丝制灯丝能延长灯泡的使用时间;然后又用经济性应用思维,从几百种不同的竹丝中,找到了一种较佳的日本竹丝,从而创造了更理想的灯泡。这一发明创造的成果,是创造性应用思维、发现性思维、经济性应用思维联合运用完成的。

3.运用创造性应用思维

美国人希克,一个新规律也没发现,只是通过创造性应用思维,把小电机、刀片、满是小孔的钢罩等有机组成了电机刮胡刀,从而达到发明创造的目的。

从以上的实例中可以发现,发现性思维和复现性思维的联合运用、创造性应用思维与发现性思维和经济性应用思维的联合运用、发现性思维和预测性应用思维或推测性应用思维的联合运用、单独的创造性应用思维、单独的灵活性应用思维,都可以达到发明的目的。可见,发明创造思维差不多涉及了所有的思维类型。“第一次应用思维”、“创造性应用思维”、“灵活性应用思维”等都是发明创造思维。

四、拓展思路,激发灵感

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是“头脑风暴法”的集体创造方法的发明人。为了促进人们大胆进行创造性想象,提出更多的创造性设想,奥斯本提出著名的思想原则,以激励人们形成“激烈涌现、自由奔放”的创造性风暴。

北京大学的学者非常推崇奥斯本的思想原则。“为了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一位教授甚至指出:“每一个现代的剑桥学子都应该把奥斯本的原则当做一门最重要的必修课程。”

奥斯本的4项原则是:自由畅想原则;延迟评判原则;数量保障质量原则和综合完善原则。

1.自由畅想原则

指思维不受限制,包括已有知识、规则、常识和种种限定都要打破,使思维自由驰骋。破除常规,使心灵保持自由的状态,对于做出创造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机械行业的人都习惯于用车床铣床切削金属。在车床上直接切割部件的是车刀,它当然要比被切割的金属坚硬。那么切割世界上已知最硬的东西该怎么办呢?显然无法制出更硬的车刀,于是,善于进行自由畅想的技师发明了电焊切割技术。

2.延迟评判原则

指在创造性设想阶段,避兔任何打断创造性构思过程的判断和评价。日本某机构的一位年轻的部长奉上级命令征集改进工作的建议,他在给下属布置任务时指出:只要是有关业务的合理化建议,一律欢迎,不管多么可笑,想说就说出来。但他强调,决不允许批评别人的建议。虽然开始大家有些拘谨,但气氛越来越活跃,结果征集到了100多条合理化建议,这个机构业务上因此出现了大幅度的飞跃。

3.数量保障质量原则

指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有一定的数量要求,会给设想的人造成心理上的适当压力,往往会减少因为评判、害怕而分心,提出更多的创造性设想。在实践中,奥斯本发现:创造性设想提的越多,包含有价值的、独特的创造性设想也越多,创造性设想的数量与创造性设想的质量之间是有联系的。数量保障质量原则就是利用了这一规律。

4.综合完善原则

指对于提出的大量的不完善的创造性设想,要进行综合和进一步加工完善的工作,以使创造性设想完善和能够实施。

北京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指出:奥斯本的4项原则,虽然是用于小组创造活动的,但是这4条原则提出了保障创造性设想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根本问题,因此对于个人进行创造性思维过程也尤其有启发。

拓展了思路之后,就很容易产生新思想。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新思想的产生一般须经由以下5个步骤:

1.最初的观念

你有一个问题要解决或有一件事要做;你想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你的房子需要重新装饰一下;你想把你们公司里的废料做成有用的副产品等等,这些都属于最初的观念。

2.准备阶段

现在你要调查一下发展这个处在萌芽状态的观念的所有可能的方法。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那方面的资料,阅读有关书籍,记笔记,和别人交谈,提出问题。要善于接受新东西。这些都是开动我们想象力的跳板。

3.酝酿阶段

这一阶段应该让你的潜意识活动起来。散散步,睡个午觉,洗个澡,做做其他的工作或消遣消遣,把问题留到以后再解决。正如作家埃德娜·弗伯一次说过的:“一个故事,要在它自己的汁液里慢慢炖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成熟。”

4.开窍阶段

这是创造过程的最高阶段。脑子一下子明亮起来,、一切东西都突然变得井井有条。查尔斯·达尔文一直在为进化理论收集材料,有一天,当他坐在马车里旅行时,这些材料都突然一下子融为一体了。达尔文写道:“当解决问题的思想令人愉快地跳进我脑子里的时候,我的马车驶过的那块地方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开窍是创造过程中最令人兴奋和愉快的阶段。

5.核实阶段

不管你的见识多么高明,但开窍时得到的启示可能是根本靠不住的。这时便要发挥理智和判断的作用。你的预感或灵感都要经过逻辑推理加以肯定或否定。你要回过头来尽可能客观地看待你的设想。你征求别人的意见,对这出色的设想加以修正,使之趋于完善。而且经过核实,你往往会得出更新更好的见解。

为了帮助学生们了解创造力是如何发挥的,剑桥大学的学者还提供了如下一些参考性意见。

首先你必须激发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个强烈的愿望。最好的主意往往出自那些渴望成功的人。托马斯·爱迪生为了能继续工作就以拼命多赚钱来激励自己。甚至在他成了百万富翁以后,还有人听见他说:“任何不能卖钱的东西我是不会发明的。”

你还必须为自己创造一种紧迫感。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拖延的惰性。给你自己规定一个期限以提出新的思想。期限规定要合理,但也要有鞭策性,以造成必要的压力。日期规定后要坚决贯彻执行。富于创造力的人一般都表现出一种善于使理智放松的气质——不要太紧张,不要太小心翼翼。显然我无法告诉你哪一种方法对你最合适,也许是在地板上踱步,或者是喝咖啡,或是听音乐,关键是要采用对你最合适的方法。

§§§第六节思考创新成功的火花

创新能“救活”自己的异常思维和才智,从而激活自己全身的能量。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投石问路者,或难或易、或明或暗,或悲或喜,仿佛不停地挣扎在一个个“陷阱”之中,因此用有效的创新点击人生火花,成为突击生存的梦想和手段。谁要抓住创新的思想,谁就会成为赢家;谁要拒绝创新的习惯,谁就会平庸!这就是说,一个有着思考创新习惯的青年人,绝对拥有闪亮的人生!

生活需要信仰,一个有信仰的人,跟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截然不别,后者浑浑噩噩;前者有追求,有理想。

在众多信仰当中,思考创新是最独特的,也是最有效的。这种生活信仰,能帮助你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工作通常被认为是人生的起点。

一位资深教授邹衡在告诫青年们时说:“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能拯救自己,始终陷入一种痛苦的挣扎中呢?就是因为他们有健康的身体,却无健康的大脑,不有认真思考的能力完全不能根据自身条件和时机寻找一条有创意的道路。创新思考是你在百般无奈时、沉思默想时意外的发现,是一种精细的观察,是一种才智的爆发!

生活中,思考创新更是不可缺少的。从求职为例,职业的多样性,给每个求职创意的人提供了可能。假如只有一种职业适合自己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它本来就缺少创意,仅仅是一种不愿努力改变自身被动状态的懒惰心理而已。

“工作惟有改变才能创新人生。这就是说,现代人试图改变人生的方法就是把智慧用在工作的创新中,力戒一种工作适合于己的观点。用不同的工作挑战自我,就是最大的创新!”

而这些,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实现。青年人,应该开动大脑,思考自己的未来,才会有所突破。你的职业人生才会多姿多彩,避免烦恼。

邹衡教授在回忆他的大学时代学校提倡创新思考的习惯时,说当他第一次参加学术讨论会,看到老师们针对马克思主认体系的问题各抒己见,甚至针锋相对,争得面红耳赤。对于看惯了千篇一律、一下一致的邹衡来说,这无疑点燃了他脑海中久被禁锢的思想火花。他深深地记得,不止一位老师说过:“考试的时候,你们把我讲的内容全部复述出来,最多也只能得‘良’,我要的是你们自己的思想。”这种学术上的包容不仅开拓了他的思维,影响到他的学生时代,而且对他今天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都是一个启迪、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

青年人应该知道思考创新的重要性,它是撞击成功迸发出来的火花,养成思考创新的习惯,对于青年人来说,是成大事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