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看法认为,台湾是东亚岛弧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形成与东亚岛弧的形成、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东亚褶皱山系的出现则是由于以下因素造成的。在地壳运动中,东亚大陆一方面受到来自大陆方向的强大挤压力;另一方面又受到巨大而坚硬的太平洋地块的阻抗,于是在它前沿形成了一系列按东北——西南方向排列的山脉,那就是东亚初褶皱山系。当它露出海面时,便构成了东亚岛弧。单就台湾讲,由于地壳运动的结果,产生了褶皱、隆降而奠定了台湾地质的基础。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地质年代新生代的第四纪以前,台湾同大陆是分开的,第四纪以后有过合在一起的时候。这是因为,第四纪更新世前期即距今100?万年左右,由于地壳上升的变动和地球上气候变冷的影响,沿海地区出现了陆地面积扩大的情况。那时候台湾海峡的海水可能几乎退干,成了陆地,于是出现了台湾同大陆连成一片的局面。后来到了更新世后期,地球气候转暖,海水上升,陆地减少,台湾海峡再度出现,台湾同大陆又隔开了。以后又再相连、相隔。台湾地区的大型哺乳动物就是在两地相连时从大陆进入台湾的,而人类史前文化,也是在两地相连时一部分人从大陆带进台湾的。
罗布泊三大谜
我国新疆自治区的罗布泊,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它被认为是楼兰古国的生命之源。罗布泊主要有三大谜:
第一,游移之谜。
“罗布泊游移说”是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提出的,他认为罗布泊存在南北湖区,由于入湖河水带有大量泥沙,沉积后抬高了湖底,原来的湖水就自然向另一处更低的地方流去,又过许多年,抬高的湖底由于风蚀会再次降低,湖水再度回流,这个周期为1500年。
斯文?赫定这一学说,虽然曾得到了世界普遍认可,但对此质疑反对者也不在少数。近年来,我国科学家根据对罗布泊的科考结果,也对罗布泊游移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然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使人们对罗布泊这个幽灵般的湖泊,更加感到扑朔迷离了。
罗布泊
第二,大耳朵之谜。
就在人们对罗布泊一个个未解之谜争论不休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呢?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也许对于罗布泊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结束。
第三,诡异之谜。
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该地,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
1949年,从重庆飞往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该地还发生了多起人员神秘失踪事故。
罗布泊是个谜的世界,神秘的荒原,千百年来,人们从未停止对它的探索和研究。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地球北纬30度之魔力
地球的北纬30度附近,是一个神秘而奇异的地带。我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等大江大河的入海口都是在北纬30度线上,这一地带穿越世界最高的地方。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也穿越世界最深的海沟。西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经过著名的埃及金字塔、撒哈拉大沙漠以及传说中沉没的大西洲,还要经过大西洋上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区,我国黄山、庐山、峨眉山等。
如果沿着北纬30度旅行,沿途都是地球上具有最神奇的地方和最奇特的景观。然而,在北纬30度这一地带,自古至今发生了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这个地带也是全球火山和地震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我国西藏和印度北部都是地震多发区,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西海岸也是如此。据统计,仅西藏地区大于8级的地震就发生过4次,7~7.9级地震11次,6~6.9级地震86次。在历史上,恐怕没有一个地区像百慕大三角区那样出现过那么多的事故:飞机失事、船只消失、人员失踪,从18世纪起,发生在这一地区有确切记载的飞机船舶遇难事件已超过上百起,地球的北纬30度地带真的有什么魔力吗?
地球物理学家们认为,沿着北纬30度发生的种种神秘现象的起因可能是地球磁场、重力场和电场以及其它物理量的差异所致。地质学家们更多地注意到全球规模的地壳运动的影响,在第三纪初期(大约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大部分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古印度大陆在大海南部遥遥相望,在板块运动作用下,古印度大陆开始向北漂移,最终拼贴在欧亚大陆上,经过几百万年的拼贴过程,原来的汪洋大海全部消失,古印度大陆向欧亚大陆的下部挤压俯冲,致使青藏高原隆起,喜马拉雅地区褶皱成为山系,这一宏伟的过程直到今天还在继续。
地质学家们认为,青藏高原目前正以每年几至十几毫米的速率上升,全球地壳的厚度平均为35公里,而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达70公里,这就意味着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将成为全球构造形变最为复杂、地壳运动最为剧烈的地区。
在漫长的地球发展史中,海陆格局并不是今天的样子,最初只有一块巨大的泛大陆,科学家们称之为冈瓦纳古陆,后来,冈瓦纳古陆逐渐解体,分裂成几块大陆,随之又发生了大陆漂移。地壳运动并不仅仅局限于水平运动,在现代大洋中,新生的地壳(洋壳)不断生成,地幔物质从地球深部不断地涌出,海底的火山和地震活动非常频繁,不难理解,处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部位的青藏高原为什么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而青藏高原正好处在北纬30°地区,沿着青藏高原向东西方向延伸,北纬30度就成了地球的脐带,是整个地球最敏感和复杂的地带。在这个地带,复杂的地壳运动影响了地球磁场、重力场和电场的变化,也必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今天,人类认识和了解北纬30度这一神秘地带,把对青藏高原的研究作为重要的突破口,因为百慕大三角区处于大洋,开展海洋地质和海洋地球物理调查会面临许多困难。从90年代起,加强了青藏高原从浅部到深部的地球物理研究,通过大当量爆破产生的能量,以地震波形式穿越地壳和上地幔,从而得到来自青藏高原地下深处的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奏响了揭开地球第三极及其整个北纬30度神秘地带面纱的前奏曲。
诡秘的“百慕大三角洲”
据记载,从十九世纪起,在百慕大三角洲地区航行的舰船或飞机常常神秘地失踪,事后不要说查明原因,就是连一点船舶和飞机的残骸碎片也找不到。到目前为止,已有数以百计的船只和飞机失事,数以千计的人在此丧生。这儿不仅多漩涡、台风和龙卷风。而且这儿的海深达4000-5000米,有波多黎各海沟,深7000米以上,最深达9218米。从1880年到1976年间,约有158次失踪事件,其中大多是发生在1949年以来的30年间,曾发生失踪97次,至少有2000人在此丧生或失踪。这些古怪神秘的失踪事件,主要发生在西大西洋的一片叫“马尾藻海”地区,为北纬20度~40度、西经35度~75度之间的宽广水域。
早在400多年以前,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第四次到美洲去的时候,途径大西洋百慕大三角海区,就曾遭遇到神奇恐怖的自然景象。当哥伦布途经大西洋百慕大三角海区的时候,他同船上的伙伴一起站在甲板上面,欣赏着海上美丽的风光。当时晴空万里,风平浪静,那一往无际的海空,使人精神振奋。正当他们沉醉于海上美景的时候,天气突变。瞬间,天昏地暗,狂风四起,不停地将海水卷起几十米的浪头朝甲板袭来。然而,当时船上所有的导航仪器却在一瞬间全部失灵,船员们也晕头转向辨不清方向,船员们再也不能驾驶航船,只好任其漂泊,船上的人们希望着航船可以闯出危险的境地。最后,经过了几个日夜的努力,他们幸运的从狂风巨浪里面脱险而出。船又平稳的向前行驶。事后,哥伦布对这次遭遇做了描述:“……当时,浪涛翻卷,一连八九天,我两眼看不见太阳和星辰……我这辈子见过各种风暴,可是从来没遇到过时间这么长、这么狂烈的风暴。”这是对百慕大三角奇异事件记述最早的资料。
百慕大三角洲地图
如果说哥伦布的遭遇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的话,那么此后在百慕大三角区不断出现的一件件更为神奇莫测的事件,就越来越引起人们极大的注意和兴趣了。问题在于哥伦布活过来了,他的经历至少说属于那些尚可解释的遭遇。那么,那些没能活过来的人,他们的遭遇呢?当然,那是一种不可解释的和谁也没看到的经历。
关于船只和海员在“百慕大三角”连人带船神秘失踪的事件,最早的记载是1840年,一艘由法国启航的船只“罗莎里号”,运载大批香水和葡萄酒,行驶到古巴附近即失去联络。数星期后,海军再百慕大三角洲海域内,发现了“罗莎里号”,船只没有任何的损坏痕迹,船上空无一人,所有船员就像人间蒸发。但是货舱里面装得货物都完整无缺,而且水果仍很新鲜,可是,为什么船上的水手都跑光了呢?没有人能够解答,船上唯一健在的生物,就是一只饿得半死的金丝鸟,可惜它不能说话。到底船上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有人认为,船只遭到了强盗的洗劫,船员全部被杀害了,但是货物全部原封不动使得这种说法不攻自破。
1872年,人们发现双桅船“玛丽亚·采列斯特”号,在亚速尔群岛以西100海里的地方漂浮着,船上又是空无一人,而且船舱的餐桌上还摆着美味佳看,茶杯里还盛着没喝完的咖啡和水。壁上的挂钟正常地走动,缝纫机台板上还放着装着机油的小瓶子。这一切除了说明这艘船没有遇到风浪之外,丝毫不能解释它的主人为何弃船而去。1960年,五架美国战机在百慕达三角洲的晴空上进行飞行训练,当飞机穿过云层时,其中一架战机在其他机师的视线范围下突然消失,这引起空军基地的一阵骚动。事后美国军方派出一批搜索队在附近调查,最后找不到任何飞机的残骸,飞机如何消失,至今仍是个谜。
到目前为止,对“百慕大魔鬼三角”的解释可归纳为如下几类:一类认为,这些失踪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如洋底空洞、地磁异常、甚至还有人提出泡沫说、水桥说、黑洞说、晴空湍流说等,用一些奇异自然现象来解释“百慕在魔鬼三角”。第二类则认为是由于超自然的原因造成的,联想到是否是外星人的飞碟在作怪。与此相反,有些人认为这些奇特的失踪现象彼此间并无联系,因而也就否定百慕大魔鬼三角的存在。百慕大这层神秘的面纱能否揭开,有待后人的研究。
美洲奇景——大峡谷
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沙漠中部,长约五百一十五公里,最宽处位于托罗韦帕高地北缘下八百公尺处,达二十九公里。最深处为格拉尼特峡,深一点六公里。地球表面这道大裂缝,壮丽处非人类所能想象,笔墨就更不能对它进行形容了。总之,要俯瞰大峡谷何等壮阔,十分艰难。
层层岩石构成了峡谷的峭壁,岩纹也清晰可见。谷底为富含化石的花岗岩和浅黑的片岩(一种容易裂开的变质岩)。荒凉的孤山像失修的庙宇般矗立在地上;冲沟、裂隙就像复杂的迷宫一样交错其间。十九世纪,有些科学家认为,大峡谷必定是由大地震造成。
广阔的凯巴布高原在六十万年前是两大河系的分水岭。西面流淌的是瓦拉佩河,东面是古科罗拉多河在优雅的流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瓦拉佩河向上游侵蚀,冲蚀凯巴布高原。历经了很多年,终于河古科罗拉多河相连,形成了现在的科罗拉多河。在格伦峡谷堤坝建成以前,科罗拉多河以平均三十三公里的时速奔泻,每天冲蚀出百万吨的泥土和岩石。高原的表面原本是古代海床,它的下面由许多层砂岩、页岩和石灰岩,是六亿年前至二亿五千万年前远古时代中沉积下来的。底部由属二十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时代的片岩。
“合并”后的科罗拉多河在高原上奔流,在途中不断的冲蚀切割岩石的表面。同时,地壳活动把岩石推起,形成了巨大的圆丘。而凯巴布高原缓缓的上升,在五百万年的时间内升高了一千二百一十六公尺。河水挟带的砂粒和石块不断的摩擦着峡谷,把峡谷侵蚀得越来越深。河水往下切割,而其他的侵蚀力量打击岩石的表面,使得其不断的分裂。再加上温度的骤升骤降,使石隙增大;冬天的风雪以及春天融雪,把岩屑和砂砾冲下石沟。随着地面的阻力越来越小,流水的冲击力越来越大,猛烈地切割着谷底;同时,岩层继续地隆起,河道两边的峭壁也越来越高了。
美洲大峡谷
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无时不在变化着,就连这么雄伟的峡谷也是在不断的改变着,它天天都在变化。1964年,美国在大峡谷国家公园的上游修建格伦峡谷堤坝,大大减弱了科罗拉多河流的冲蚀力。但冬天的暴风雨仍然在猛烈地击打着绝壁,使得岩屑不断的剥落,植物在石隙中生长,挤裂石头,也使碎石掉进谷底。
一般人来到大峡谷之后,觉得大峡谷满目苍凉,毫无生气。其实,在大峡谷里面又不少的动植物。谷底的环境又干又热,那是沙漠动物的栖息之所,如黄蝎子、鞭尾蜥、斑臭鼬等等。牧豆树和桶形仙人掌欣欣向荣。艾伯特松鼠只生活在较温暖的南里姆,而穗状耳的凯巴布松鼠则是在北里姆生活。峭壁比谷底凉快,那里是峭壁花鼠和亚利桑那灰狐的家园。在岩石之间游荡的美洲狮的数目日益减少,土著居民也同样一天比一天少,现今只剩下少数的哈瓦苏派印第安人。游客乘着直升机飞到哈瓦苏峡谷的上空,就能俯瞰他们的居地,那是美国境内一处非常荒僻的印第安人居留地。在四千年前,大峡谷内还有猎人出现。公元1000年前后,普韦布洛印第安人在峭壁上建立家园,然而在150年后,约150年后,哈瓦苏派印第安人的祖先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