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百姓经济学
3711100000012

第12章 股市世界的风云起落(1)

股票市场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地方,这里不仅是一些人梦想的世界、财富的乐园,同时还是某些人人生的地狱、生命的考验。其实,股市的好与坏只在于一线之间,不过投资者必须要有见识股市世界风起云涌、潮起潮落的信心与勇气。

一、股票的起源

股票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股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了社会化大生产时期,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与资本需求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产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态出现的、股东共同出资经营的企业组织;股份公司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股票形态的融资活动;股票融资的发展产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股票市场的发展最终又促进了股票融资活动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发展。所以,股份公司、股票融资和股票市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三者的共同发展。

(1)股票的产生

股票最早出现于资本主义国家。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由此而产生的资本短缺、资本不足便成为制约资本主义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筹集更多的资本,于是,出现了以股份公司形态、由股东共同出资经营的企业组织,进而又将筹集资本的范围扩展至社会,产生了以股票这种表示投资者投资入股,并按出资额的大小享受一定的权益和承担一定的责任的有价凭证,并向社会公开发行,以吸收和集中分散在社会上的资金。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于1602年,即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出现以后,很快为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随着股份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以股票形式集资入股的方式也得到发展,并且产生了买卖交易转让股票的需求。这样,就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出现和形成,并促使股票市场完善和发展。

据文献记载,早在1611年就曾有一些商人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进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买卖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即股票交易所。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股票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选择方式;而股票的发行和市场交易,亦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证券市场的重要基本经营内容,成为证券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股票市场的影响作用

股份公司、股票和股票市场无疑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同样可以利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股票筹资的方式和股票市场的调节机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

①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广泛地动员,积聚和集中社会的闲散资金,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服务,扩大生产建设规模,推动经济的发展,并收到“利用内资不借内债”的效果;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

为改革完善我国的企业组织形式探索一条新路子,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个人企业、三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组织形式,更好地发挥股份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特别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使政府和企业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用其权,各得其利;

扩大我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方式,增强对外的吸纳能力,有利于更多地利用外资和提高利用外资的经济效益,收到“用外资而不借外债”的效果。

②对股份制企业的作用。

有利于股份制企业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

有利于股份制企业筹集资金,满足生产建设的资金需要,而且由于股票投资的无期性,股份制企业对所筹资金不需还本,因此可长期使用,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和扩大再生产。

③对股票投资者的作用。

为投资者开拓投资渠道,扩大投资的选择范围,适应了投资者多样性的投资动机、交易动机和利益的需求,一般来说能为投资者提供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

增强投资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投资者股本的转让出售交易活动,使投资者随时可以将股票出售变现,收回投资资金。股票市场的形成、完善和发展,为股票投资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历史上的第一次股灾

股灾是指股市风险积累到极大时受某个偶然因素的影响,突然爆发的股市暴跌及其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巨大损失的异常现象。

1720年,世界股市爆发第一次股灾,史称“法国密西西比股灾”。

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他生前喜欢奢侈品,倡导高消费,大肆透支。他死后掌管法国的摄政王奥尔良公爵为了填补哥哥生前留下的财政窟窿,伤透脑筋。此时法国经济秩序一片混乱,对外债台高筑,对内税收入不敷出。

1716年5月5日,法国皇室发布命令,建立一个名叫“劳氏公司”的银行,它发行的纸币可以用来缴税,资金为600万里弗赫,每500里弗赫一股,共分为12000股,其中1/4可以用金属货币购买,其余的可以用国库券的形式购买。

1719年初,皇室发布文告,授予密西西比公司全权在东印度群岛、中国、南太平洋诸岛,以及柯尔伯建立的法国东印度公司所属各地进行贸易。为了扩张业务,决定增发5万份新股。

每份500里弗赫的面值只抵得上100里弗赫的实际价值,每一股的利润竟达到200%。人们无法抵御这种诱惑,全国至少有30万人申请购买新股。

渐渐地,流通硬币出现严重匮乏。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却未能遏制贵重金属不断流向英格兰和荷兰的趋势,留在国内的少量硬币也被小心翼翼地保存或隐藏起来,最后,国内硬币到了极度匮乏的程度,贸易再也无法维持下去。

股民们这才惊讶地发现股价已高得吓人,赚了钱的人都想把股票换成纸币,再将纸币拿到银行去兑换硬通币以求万无一失。于是,市场上大量抛售密西西比公司股票,股价迅速下跌。

为了支撑股价,劳氏银行不惜大批量发行纸币吸收投资者卖出的股票,结果适得其反。人们由怀疑密西西比公司股价转到怀疑国家银行是否有能力兑换无数的纸币,抛售股票的狂潮迅速演变为挤兑狂潮。密西西比公司股价一泻千里,创造了至今仍保持的跌幅一次达99%的世界股市最高纪录。

密西西比股票终于倒下了。没过几天,法兰西皇家银行倒闭,所有纸币沦为一堆废纸。法国经济随之陷入长期大萧条。

三、1929,难以忘却的伤痛

1929年10月29日,在这个被称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里,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抛售股票的旋涡之中,这是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影响波及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1926年秋,在20年代的投机狂潮中被炒得离谱的佛罗里达州房地产泡沫首先被刺破了。然而,这丝毫没有给华尔街的疯狂带来多少警醒。从1928年开始,股市的上涨进入最后的疯狂。事实上,在20年代,美国的许多产业仍然没有从一战后的萧条中恢复过来,股市的过热已经与现实经济的状况完全脱节。

1929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股票价格的高涨感到了忧虑,宣布将紧缩利率以抑制股价暴涨,但股票经纪商和银行家们仍在极力鼓动人们加入投机。甚至一些著名的学者也失去了冷静。

不过,也有不少人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就是极早从股市中脱身者之一。他对自己说,如果连擦鞋匠都在买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里面了。这个明智的选择使他提早撤出资金,为其家族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1929年夏,股票价格的增长幅度超过了以往所有年份,崩溃已经近在眼前。9月3日,华尔街的一位统计学家罗杰·巴布森在华尔街的金融餐会上说了一句话:“股市迟早会崩盘!”这句话被《道琼斯金融》发表。其实,这位先生在此前的两年中就一直重复着这句话,但只被人们当作笑谈,没想到这次竟一语成谶,千古留名。此话不久就传遍了全美国,投资者信心开始动摇,股市立刻掉头向下。

股市下跌的消息惊动了总统胡佛,他赶紧向新闻界发表讲话说:“美国商业基础良好,生产和分配并未失去以往的平衡。”有关的政府财政官员也出面力挺股市。但此时人们的神经已经异常脆弱,股市在经过昙花一现的上扬后,就开始了噩梦般的暴跌。

1929年10月的最后10天,集中了证券史上一连串著名的日子。

10月2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即遭大笔抛售,全天抛售量高达600多万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动记录器到收盘1小时40分后才记录完最后一笔交易。

10月23日,形势继续恶化,《纽约时报》指数下跌31点。

10月24日,这一天是股市灾难的开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刚刚开市,股价就如决堤之水轰然下泄,人们纷纷脱手股票,全天换手1289.5万股。纽约数家主要银行迅速组成“救市基金”,纽约证券交易所总裁理查德·韦尼亲自购入股票,希望力挽狂澜。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0月25日,胡佛总统发表文告说:“美国的基本企业,即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力图以此刺激新一轮投资。然而,过了一个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费了。

10月28日,史称“黑色星期一”。当天,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9点,道·琼斯指数狂泻38.33点,日跌幅达13%,这一天,已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早晨10点钟,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开市,猛烈的抛单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人人都在不计价格地抛售,经纪人被团团围住,交易大厅一片混乱。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至此,股价指数已从最高点386点跌至298点,跌幅达22%,《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1点。当天收市,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纪录。一名交易员将这一天形容为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11月,股市跌势不止,滑至198点,跌幅高达48%。

翌年,股市凭借残存的一丝牛气,在1~3月大幅反弹。并于4月重新登上297点。此后又急转直下,从1930年5月到1932年11月,股市连续出现了6次暴跌,道·琼斯指数跌至41点。

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在许多描述股市崩盘后华尔街惨状的笑话中,有这样一则:五星级豪华酒店里兹·卡顿酒店对来客的第一句问候语改为:“请问,您开房间是住宿还是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