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百姓经济学
37111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室主任曹红辉

“当下,已是全民理财时代,是否参与投资理财将对个人或家庭的财务状况产生决定性影响。理财不只是富人游戏,穷人更需要理财。”经济学家郎咸平如是说。平民理财大师刘彦斌也告诉我们:理财说俗了就是赚钱、管钱、花钱,我们把收入当成一条河,财富就是水库,花出去的钱就是流出的水,只有剩下的才是你的财产。理财是一种习惯,要想在未来过上好日子,从今天起你就要改掉以前的坏习惯。

“谁想发财,就买股票。”成为一句口头禅,人们像着了魔似的买股票,梦想着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大多数市民不再阅读报纸的头版,而是手忙脚乱地翻到金融专栏。小报和内情通报向缺乏经验的外行们提供建议。广播电台里汩汩流淌的是“老顾问”的声音,像教堂执事一样四平八稳,吟诵着经纪人的智慧。当富人越来越富的时候,千百万收入微薄的芸芸众生掏空他们的储蓄,降低他们的购买力,为了投机而抵押了他们的未来。疯狂的股票投机终于引发了一场经济大灾难……

读着上述这段文字,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正像刚刚过去的2007与2008年全民炒股、炒基金的盛况与悲剧。而事实上,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景象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彼时美国证券市场刚刚兴起。将近100年过去了,人们为股票而疯狂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可见历史是惊人地相似。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羊群效应”: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他地方还有更好的青草。这个理论用在股民、基民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当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叫股票、基金的时候,却盲目地跟着别人买下了一堆。有这样的举动在先,那被套牢、泡沫经济破灭的发生,一点都不过分。

说句直言不讳的话,在投资理财这件事上,很多百姓是在为自己的冲动埋单,为自己没有知识基础的投机付出代价。此次美国次贷危机正在从一个金融领域打开另一个劫掠财富甚至摧毁一国经济的巨大缺口。隐藏在次贷危机背后的陷阱,正像黑洞一样,无情地吞噬和掠夺着世界的财富。相信这个巨大的事实,很多“被害者”刚刚理解,很多“被害者”依然无法理解,有些甚至永远都觉得不可思议:那个连自己都听不明白的遥远的美国次贷咋就会坑了自己呢?

经济危机来了,人人都在问:“该怎么办?”消极者采取鸵鸟政策,干脆回到传统的经济模式里,再也不去尝试这种西式的虚拟经济。而积极者,则会在危机中学会成长。大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说过:“千万不要浪费危机。”是的,既然危机来了,就不要浪费它。“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旧事物衰败的时候,就是新事物崛起的良机。所谓危机,危中带机,未尝不是一次投资的好机会。

财富只属于那些懂得创造而又善于管理它的人。如果你没有驾驭它的本领,那么它可能成为“露水财富”——即使来得快,也可能会去得快。只有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投资理念、方法,财富才能成为你忠诚和永久的好朋友。

本书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去梳理“神圣”的投资知识。在整体布局上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关的经济形势、历史、规律等叙述,旨在帮助普通大众了解当今国内外的经济大势,了解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来龙去脉,了解货币之争、炒股、房贷、石油战争等的背后阴谋,旨在让无辜者洞晓自己的钱曾经“是怎么没的”,未来向何方投资,心里才会有底。

第二部分是具体的理财方式和技巧介绍。该部分面向投资者需求,针对不同的投资理财业务,全面介绍了股票、基金、黄金、保险、期货、外汇、权证等各种常见投资方式的主要特点、交易方法、投资策略和法规要点。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力求做到内容翔实、语言通俗易懂,便于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不同投资业务的操作要点,并以此为起点,有效地拟定和开展自己的投资计划。

在当今市场经济下,“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已然成为了一种真理。郎咸平说:“真正能挣钱的好项目,应该由我们全体老百姓来做。”愿这本书能真正为老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