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抱怨不生气不失控
3707200000025

第25章 不失控(8)

自嘲是人们心理防卫的一种方式,是生活的艺术,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帮助。它常常能化解矛盾,平衡心理,从而把自己从烦恼、消沉中解脱出来,可以获得身心健康,延年益寿。一个人要做到自嘲,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扰。这样你才能心怀坦荡地自嘲,让自己的精神轻松起来,从而活得潇洒和充实。

自嘲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战时期,丘吉尔到美国寻求援助。这天,他正泡在白宫的大浴缸里,罗斯福突然摇着轮椅进了屋。丘吉尔说:“罗斯福先生,你瞧,我这个大英帝国的首相,可是什么也没对美国总统隐瞒啊!”两人一阵大笑,一切问题都在那坦诚的笑声中解决了。

自嘲可增加幽默感。著名漫画家韩羽是秃顶,他写了这样一首《自嘲》诗:“眉眼一无可取,嘴巴稀松平常,唯有脑门胆大,敢与日月争光。”读后令人忍俊不禁,从而了解韩羽先生乐观、大度的处事态度。

自嘲可助人从容走出人生低谷。古时有一位文人叫梁灏,少年时曾立下誓言,不考中状元誓不为人。结果时运不济,屡试不中,受尽别人的讥讽。但梁灏并不在意,他总是自嘲地说,考一次就离状元近了一步。他在这种心态下,从后晋天福三年开始应试,历经后汉、后周,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才考中状元。对此,他写过一首自嘲诗:“天福三年来应试,雍熙二年始成名。管他白发头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无朋侪辈,到家唯有子孙迎。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龙头属老成。”自嘲伴梁灏走过了漫长的坎坷,坚定了信念,终于走向成功,也使他活了90岁高龄。

自嘲虽然在控制情绪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运用自嘲也要适可而止。自嘲有时具有“嘲人”的刺激作用,运用它应格外慎重。通常情况下,应是“点到为止”,让人意会即可,不能一味放纵,喋喋不休,如同用过量的卤水点豆腐变得苦涩一样。过分的自嘲,也会导致交际出现危机。进而言之,如果恣意运用自嘲指桑骂槐、含沙射影、泄私愤、图报复,那后果就更糟。

转移注意力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往往受到一点儿委屈就会大发脾气。比如,受到别人奚落、侮辱,或是被抛弃的时候,会怨恨对方,觉得对方很讨厌,很恶毒,恨不得把对方撕成碎片才解恨。怒火冲天,歇斯底里,失去理性的结果是伤害了别人,尽管伤害别人并不是你的本意。

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一也许因为一个人,也许因为一件事,在情绪的海洋里挣扎,不知道该游向何处,内心的纠结让人久久不能释怀。情绪的低落,既会影响生活,也会影响日常的工作学习。

当人的情绪处于低潮时,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总是想着那些伤心的事情。所以,要想摆脱这种情绪,首先应该让自己不要总是去想这些问题,转移注意力。情绪的帆船需要你去掌舵,在遇到坏情绪时,转向另一个方面可以避免情绪触礁,从而保持好的心情状态。

尽管一个人的情绪时有波动,但情绪是可以管理的。如果我们能调整、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不至于把一些事情弄得很糟。

有一个叫小丽的孩子是应届初中毕业生,经过一个月的系统复习以后,现在信心十足地去参加升学考试,第一门考的是数学,按理来说数学是她的得分科目。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中午她回到家中却一言不发地走进了房里,一头倒在床上连声叹气。

她的妈妈赶紧凑上去询问说:“数学考得怎么样?”“不谈了!”小丽非常懊丧地说:“开始的感觉还很不错,解题顺顺当当,一到第十二题可糟了,怎么也解不出,足足卡了十多分钟,还是做不出,等回过头来做别的题目的时候,脑子里非常乱。看来这一次考试报销了,至少又要扣掉十五分,没有希望了。”说着小丽都快要掉下了眼泪。

小丽的同班同学芳芳也在旁边,看到这样的情况忙插话说:“刚才张老师说了,今年的数学题目要比去年的难一些,特别是第十二还有第十四两道题,转了两个弯,一定有很多同学会碰钉子。一般来说这样的题目有五分之一的人能够做出已经非常不错了。估计平均考分在八十分左右。咱们班上的三个数学尖子同样都在第十二题上丢了分。”在这个时候,小丽的妈妈也在旁边讲:“你有什么可担心的,第十二题难,你做不出,别人也同样有困难的,大家容易大家难么。”经过这样的开导,小丽的心情好像是平静了很多。

妈妈马上补充说:“天这么热,吃不下饭到外面去兜一圈散散心。”转了一圈吃了“肯德基”,并且在回家的路上又谈论到了小丽喜欢的足球比赛,很显然,小丽的情绪已经好多了,她自信满满地说:“考试就像是踢足球那样,哪会有场场都进球的,有输球也是难免的,输球不要紧,只要不输士气,仍然可以重振旗鼓并且发挥水平,赢得胜利,输球如果输掉士气,那么会因为这样一蹶不振,而且会一败涂地不可收拾。”听了这样的话,妈妈的心情放松多了。

接下来,小丽很有信心地参加了下午的考试,而且以后几门功课都考得非常好,到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重点高中。

当我们将大量的思维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带来不良情绪的事情上时,消极因素自然会不断累积,从而使我们进入思维的死胡同。如果此时能果断地想办法从坏情绪中解脱出来,投入到其他事情上去,这种不良情绪就会减弱很多,时间一久,自然就消失了。

不失控的生活一一好情绪不请自来

患得患失,得不偿失

有一副对联是这样的: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舍得得舍,不妨不舍不得。虽然字数寥寥,却蕴涵着人生的哲理,耐人寻味。

得失两字,看似简单,悟透却也不易。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些人,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反复考虑,做完之后又放心不下,对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尽量周到,如有不妥,就很担心把事情办砸并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极其注重个人的得失,他们被笼罩在患得患失的阴影之中,情绪被得失纷扰得没有一分安宁。

患得患失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附在人身上的阴影,是浮躁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患得患失的后果只能是让自己得不偿失。

每天上午11点,都会有一辆耀眼的汽车穿过纽约市的中心公园。车里除了司机,还有一位主人一无人不晓的百万富翁。

这位百万富翁发现:每天上午都有一位衣着褴褛的人坐在公园的凳子上死死盯着他住的酒店。有一天,百万富翁对这个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让司机停下车并走到那人的面前说:“请原谅,我不明白你为什么每天上午都盯着我住的酒店看。”“先生,”穷人说,“我没钱、没家、没住宅,只得睡在这条长凳上,不过,每天晚上我都梦到住进了那座酒店。”

百万富翁觉得很有趣,于是对那人说:“今天晚上我就让你如愿以偿。我为你在酒店订一间最好的房间,并支付一个月房费。”

几天后,百万富翁路过穷人住的酒店套房,想顺便问一问他是否觉得很满意。然而,他发现那人已搬出了酒店,重新回到公园的凳子上了。

百万富翁来到公园,询问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时,穷人回答道:“一旦我睡在凳子上,我就梦见我睡在那座豪华的酒店,真是妙不可言;一旦我睡在酒店里,我就梦见我又回到了冷冰冰的凳子上,这梦真是可怕极了,以致完全影响了我的睡眠!”

患得患失是最要不得的,不要让毫无根据的想象破坏美好的一切,也不要靠着美好的不存在的东西生存。不管现实如何,积极面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才是最佳的选择。

其实,人生无非就是一个得到和失去的过程,只有收获不失去是不可能的。人获得生命,到最后还不是要归于尘埃。所以大可不必在得到和失去之间苦苦挣扎、徘徊,该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不该是你的,不管你怎么费力也不会得到。

患得患失的人,一生总是与苦恼相伴,他们对取舍犹豫不决,烦恼苦闷。与其这样终日营营苟且,害怕失去,倒不如坦荡地让它失去!《道德经》中“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的大概意思是:身外物本是人初生之时所不具有的,当我们有了身外物时也不要太在意,成功后,不要居功,就因为不居功,所以得到的荣誉才不会失去。

如果在生活中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味地患得患失,那么,我们的情绪就难以平静,做事情就难免会失控,因为你已经被“患得患失”这个枷锁限制了自由,自然做任何事都会绊手绊脚,无法全力以赴。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左右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陪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患得患失、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将会成为我们获得成功的大碍。我们应当从后羿身上吸取教训,面临任何情况时都应尽量保持平常心。

记得孔子说过的一句话:“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这生动地阐述了患得患失的丑陋心态。西方哲学家、美学家尼采也曾指出:“不患得患失是活得久、过得好的艺术。”

人生在世有所得,必有所失,两者总是很难兼顾。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常有得有失,但不可患得患失。”是的,得与失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但如果你不能以淡然的心态去针对得到和失去,你就会得不偿失。

患得患失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附在人身上挥之不去的阴影。现代社会竞争的急速加剧,患得患失的人越来越多,能够从容不迫的人越来越少了。这种人总是怕会失去什么,但其实他什么都得不到,因为什么都不想丢下,就什么都得不到。

这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的:得与失是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远没有真正满足。

过于注重个人的得失,会使一个人变得心胸狭窄,目光短浅。人在患得患失间不但会失去快乐,还会失去机会,失去把握人生方向的能力。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祸往往与福同在,福中又往往潜伏着祸。得到了不一定是好事,失去了也不见得就是坏事。

古人谈得与失有个经典的词一“舍得”,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于懂得取舍。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同时,有得必有失。人们所做的任何不好或好的事情都必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一比如,为了饮酒聚会而透支了自己的体力;为了勤劳工作而忽视了对家庭的照顾等等。其实从某种层面上来讲,世间万事无所谓好坏,得失总是平衡的。得失之间,珍惜眼前就好!

知足者常乐

知足常乐是一种心态,是洒脱。是用平常心去面对人生的波澜,是行云流水的境界。知足常乐又是一种智慧,是懂得生活。知足的人才不会有非分的追求,不会犯错误。

人大多都是普通的平常人,不能超脱成为圣人,于是,便被欲望所驱使,不停地奔波。有的希望自己钱再多一点,有的希望自己的事业更大些,有的希望自己的官做的更大些……总之,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欲望。

但是,欲望是无穷的阶梯,欲望也是无止境的,一旦被欲望控制,难免会为权所累,为名所累,为一切不顺心的事所累。正如一句哲人所说:对于不知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而且,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还会变得愤世嫉俗,心烦气躁,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成天生活在沮丧懊恼、苦闷抱怨之中。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欲望太大,不懂知足,这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还会毁了自己的一生。

有个小国家,住了一位土财主。虽然他拥有一望无际的田园,却仍不知足,心里总认为自己再怎么富有也比不上国王。后来,竟然为此而生病。

土财主的妻子看丈夫病得这么严重,日不能食、夜不能眠,心中非常着急!她找遍全国的名医,仍无法治好丈夫的病。

有一天,来了一位心理医生,表示能治好他的病,但他却说:“没用的,你治不好我的!”医生满怀自信地说:“我一定可以治好你的病。你是不是有很多心事呢?你把内心的话全都告诉我吧!只要你想要的,我一定能够让你得到。”土财主一听,半信半疑地问:“你真能让我如愿?我希望能够再得到更多的土地,能比国王富有。”医生说:“那还不简单!XX地广人稀,有僧人宣称,只要有人愿意到西方净土,想要多少土地就可得到多少,一毛钱也不必花。”土财主听到这个消息,马上从床上跳起来,病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