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此之时,不管是从维护亲情的角度还是对舆论负责的角度,我都不能再继续沉默,我应该站出来说明我与宋雅红之间所发生的真相。这既是对法律事实的一个说明,也是对我的家庭亲人的一份交代。无论是在法律还是道义层面,我都会为我下面将要说的话承担一个公民、父亲和公众人物所应承担的责任。”
杜双华的******,更激发了社会公众对这场超级离婚案例的关注度。
但不管此次离婚大战最终结果如何,对当事人的感情、对企业的发展都将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
先过红尘这一关
从日照钢铁大王杜双华,到真功夫,到土豆网……活生生的案例都摆在我们的面前。夫妻失和导致企业发展受损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个财经大佬曾经无限感叹地说过: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就是前妻。这位大佬闯荡商海三十年,什么风浪没见过,多少险阻都闯过来了,总结一生经验时,竟然说出这样一句话来,可见当时离婚大战之凶险啊。是啊,她可能跟你多年,对你的脾气秉性全都了解;可能还跟你一起赤手空拳地创业过,公司里的老员工上上下下她都熟悉,对公司早年间那点股权结构、那点人际关系、对你当年那点算计和埋伏都了解,当年凑在一起都是彼此的小甜甜嘛……
这样的密友,这样关系的人,如果站到你的敌对立场上去了,该有多可怕?
什么样的商战能够凶险过此?当年一起看月亮的小甜甜,现在翻脸无情成了“牛夫人”,能不让你和你的企业掉层皮?既然事变时移,彼此的感情涛走云飞、花开花谢,那是否只有利益永恒?企业家、商战中人也都是红尘中人,商战不是在天上打的,不是只跟竞争对手打的,十个竞争对手做不到的打击,一个前妻全都完成了。
如此重要的商战环节,能不提炼出来,普度商海众生吗?
人世间莫过如此,看似很多企业理念高举高打,充满理想,但实际上都需要先过红尘这一关。
不能安定家室的企业家,能够战胜对手吗?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需要安定、团结的家庭作为基石,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单位,而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基石关系,家庭之根本。企业也罢、单位也罢……要想组织好,要想做出成绩来,都需要把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安顿好,都需要把夫妻关系处理好。夫妻感情好,家庭才能好,家庭兴旺,企业才能兴旺,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妻离子散、众叛亲离,而纵横商海、永不失败者,古今中外皆无。
悠悠天下,放眼商海,家庭——真为商战之大者,为商者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
商战之道:
家和万事兴这个道理,在商海中同样适用;管理是企业问题,同样也是家庭问题,怎样处理好家庭关系,才是企业家最初级,也是最艰难的课题。
商海大战中,谁是最可怕的对手?不是竞争对手,不是手下叛变,不是兄弟内讧,要切记,那些打击都比不上枕边人的反目。这个人跟你多年,相濡以沫,又知之甚深,如果走到决裂的那一步,在正常情况下都会对你的人生、商海生涯以致命一击。所以对夫妻关系一定要慎重考量。不仅从个人的生活方面计,也需要从管理、经营的角度想清楚。
这种家庭内部纠纷一旦发生,最好保持低调。说到底,如果夫妻两人走到这一步,一个巴掌拍不响,谁能没有过错?到了如此时节,就算闹到街知巷闻,又能给自己一方增添什么光彩?唉,道理易讲,生活难过啊,各位保重。
兄弟篇
兴亡成败转瞬间
要想做成一番事业,只靠个人单打独斗那是成不了气候的。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人就算浑身是铁又能打多少钉?
做事业靠什么?
兄弟。
在你决定投身商海,走上商海搏击之初的那个起点时,能够被你忽悠进你那个没钱、没高薪、没稳定预期团队的,估计除了老婆,就是兄弟(包含亲兄弟,但不仅限于亲兄弟)了。
上一篇讲了夫妻失和的案例,这一篇专讲商海兄弟的多少劫波。
智联招聘很早就获得了海外资本的投资,事业发展顺利,在都市生活圈里有着广泛的知名度,但就是这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知名度,被众多人士看好的拟上市公司,地震了,原因是高层之间“大打出手”了。
中意复合材料筹划上市已有近两年时间。就在万事俱备、只欠审批之际,中意却因管理层内讧将上市化为泡影。
新东方教育已经是中国商业、教育业的一朵奇葩,该公司在发展道路上,也曾经出现过高管纷争、险些散伙的危急时刻,但在高人的指点下,新东方几大元老纷纷拿出了智慧,树立了长期的发展规划,重新调整了组织机构、管理架构,开始向上市目标挺进,并最终成就了一番奇迹。
更值得关注的是,万通六兄弟在面临分手危机时,创造了“以江湖方式进入,以商人方式退出”的新模式。1995年3月,六兄弟进行了第一次分手,王启富、潘石屹和易小迪选择离开;1998年,刘军选择离开;2003年,王功权选择离开,至此,万通完成了从6个人到1个人(冯仑)的转变。分手后,万通六君子都实现了各自的精彩。冯仑、潘石屹和易小迪成了地产界的大鳄,王功权成了知名的风险投资家,王启富和刘军也在其他领域开创了一番事业。
看看这几个不同模式的案例,看到最后,你自然可以看到什么是智慧,什么是真正的义气,而什么是意气与愚蠢。
没钱没市场,如果还没有老婆,那有的只是一腔热血和几个狐朋狗友了,闯荡商海吧。
市场、销售、研发、公关、财务、人事哥儿们几个不分彼此,谁有能力谁就做,拉到单子就是赢家,做出利润就是王道,几年打拼,逢人做小,如商业大腕冯仑语“不是装孙子,要当真孙子”,终于在一片红海之中创出了一条血路。
事业有点小成绩了,梁山泊该排座次了。
宋江宋公明哥哥很狡猾,搞了一个天降石碑,大家的座次都在石碑上刻着呢,你不服?找老天说话去。靠着这种封建迷信、外加流氓无赖的做法,于是乎,鲁智深、武松、阮小二等百多条杀人越货的汉子搞成了一个松散、不规范的组织,一百零八条好汉。
古人可以这样搞,如今怎么办?
“天降石碑”这套肯定是行不通的,可没了天意,谁当董事长?谁当总经理?谁的股权该更多?谁又能服气谁?
曾经有一位大佬总结过:这种历史问题根本就没法探讨。说实在的根本就没有可能确认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当年那点草台班子,缺了谁,最后的结果都是零,一群零和在一起,这才做成了事业。现如今,江山打出来了,有些银子了,怎么论功行赏?都是一个马勺搅出来的兄弟,一语不合,便是走向冲突,谁又能服谁?
更复杂的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总是要引进新的人才,新人马和老班底怎么相处?新引进的人才一般都带着自己的管理风格、行事规则,与老企业员工能否融合?晁盖晁天王和宋公明宋大哥怎么排座次?要不是晁天王中了一箭及时归西,梁山泊是不是也得搞场大内讧?
可企业的兴亡成败,就在兄弟们从奋斗到纷争的转瞬间。
智联招聘的互相解聘
先来看看近年来发生的几次企业高层内讧。
2006年,智联招聘获得了澳大利亚Seek公司的投资,Seek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购得了智联招聘25%的股权。在首次获得了Seek2000万美元的注资后,智联将大笔资金投入市场营销方面。
2008年智联又获得了Seek公司2亿美元的投资,当时智联招聘公司创始人刘浩曾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我们并不急于上市,而是希望能把智联招聘尽快做成规模最大的企业,这也是投资人希望看到的结果。”有业内人士估算,仅2008年1年,智联的广告费用就多达2.7亿元人民币。
就是这样一家具有广泛影响力、知名度,被众多人士看好的拟上市公司,地震了,高层之内“大打出手”了。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
2011年7月23日下午3时30分,一封内容为“以赵鹏(智联招聘CEO)为核心的CEO办公室调整高层,解聘了CTO、CFO、一名副总裁及一名总监。”的邮件发到所有员工的邮箱中。由于大家都在紧张工作中,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就在两个小时后的5时30分,第二封邮件发到职工邮箱,称接到董事会授权,上一封邮件不生效,上述4名高管仍担任原职,但包括CEO赵鹏在内的4名高管被解职。
在熬过了一个惶惶不安的周末后,第三封邮件出现在7月26日周一早晨,通过这封邮件进一步明确了,董事会要解除CEO赵鹏及另外3名高管职务的原因是,“(四人)严重破坏公司的正常运作,威胁到公司未来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公开上市,威胁到全体员工辛劳努力、共同期盼的辉煌目标”。邮件同时还指出“赵鹏伙同雷卫明、陈旭、倪阳平等人阻碍公司调整法律架构,妨碍公司上市计划;企图侵占公司财产,牺牲全体员工利益,谋求团伙私利;在公司内部散布谣言,诋毁团伙以外高管,破坏全体员工团结,妨碍公司平稳运行”等诸多罪证。
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赵鹏于当日以个人名义再次向每位员工发了第四封邮件,称三大罪状皆为“莫须有”。他暗指,“由于对公司利益的维护,我不能披露陈明管理团队与投资人历来曾有的分歧、冲突,以及最近这次严重分歧的细节。我也不可以披露那些与投资人没有任何关系的,却导致事态恶化的细节。”
尽管事件各方还有各自的说法,但毋庸置疑的是,外界获知该公司如此高层内讧的消息后,其上市进程无疑将大受影响。
中意折戟上市路
走在上市的路上,大家谈着理想,唱着歌,突然高官一内讧,什么都完了。除了智联招聘发生过这样的高层地震外,其他公司也出现过类似情况,或者该说比智联的情况还干脆。
河北冀州市中意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业玻璃钢产品的生产企业,筹划上市已有近两年时间。就在万事俱备、只欠审批之际,中意却因管理层内讧将上市化为泡影。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
2008年8月,财富指数公司与中意签订上市财务顾问协议,正式启动上市筹备程序。按照协议规定,中意原股东将25%的股权支付给财富指数资本集团,财富指数承担所有上市费用,协议签订后进行了相关工商变更登记。
2009年6月5日,中意向河北衡水市金融办递交了汇报材料。同时,冀州市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中意上市领导小组,并召开了由中意、律师、会计师、投资人和上市领导小组共同参加的上市协调会。2009年7月中意被河北省列为2009—2010年度15家重点扶植上市企业之一,也是衡水市唯一的重点扶植企业。
按照原来的筹划,公司计划2010年2月完成上市文件编制;3月初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上市材料;2010年下半年完成创业板上市。中意上市后3年内销售收入和利润每年将以不低于30%的速度成长。
可意外却发生了:2009年7月12日,中意原董事长常立民尚在北京洽谈业务。然而,公司董事、分管营销的副董事长张英武、董事樊登坤与副总王立虎、监事长刘恩龙召开董事会,提出“罢免常立民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的议题。
根据董事会会议内容,罢免理由分别为:1.常立民未经董事会同意,于2009年的2月份借款100万元给冀州热电厂而造成公司自身资金周转困难;2.不经董事会同意,将正常运行的原公司下属树脂厂变更为其个人控股的公司;3.在公司基建工程、装修、办公设备采购方面未经董事会研究,自行定价、购买轿车及独断专行等问题。会议做出决定,罢免常立民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公司正常工作由王立虎暂行负责,待问题查清后再召开董事会,选举董事长及总经理。
2009年7月13日,当常立民从北京赶回单位,才得知上述事项。同时,单位公章、财务章及个人印章已被其他董事拿走。
常立民告诉记者,董事会的召开不符合中意章程。章程规定,召开董事会应提前十天通知各董事;而此次所谓的召开董事会,公司大股东(常立民本人)及二股东(财富指数董事沈京)从未接到会议通知。他认为,此次董事会并不合法。
7月24日,中意在没有告知常立民和董事沈京的情况下,到冀州市工商局变更了营业执照,并将张英武变更为法定代表人,成为中意的实际控制人。
临近上市企业高管出现剧烈变动、法人代表突然更换,这让辅导上市的财富指数资本集团坐立不安。根据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公司上市前管理层重大变动,将影响上市工作,导致企业上市搁浅。
2009年9月,财富指数资本集团与中意达成和解。根据协议,财富指数资本集团无奈撤股退出。
忍住意气拿出智慧
有云的地方,就有天;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天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
但怎么才能获利?
看看上面谈到的这两起内讧,大家获利了吗?
闹成这样,最终的结果会如何?确实是,可能有一派会失败,那一派人马被你悉数斩落马下,你的道理、理论、权威、方向得到了贯彻,你会胜利。但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大家凑在一起是为什么而来?是为彼此争斗而来吗?闹得街知巷闻、闹得行业皆知、闹得监管部门不管你都下不了台、闹得媒体记者不报道你们这些事都算漏新闻,闹成这样有意思吗?
公司以后还要不要发展?大家以后在江湖上还混不混?把彼此的名声都搞臭,确实是一时快意,但大家以后还怎么见客户?谁还敢跟你们做生意?内讧下去,必然有成王败寇,但成真的就是王吗?
赢者掌控公司,掌控大局,但是不是还得善后?还得想公司怎么发展?当时闹得欢,后来的烂摊子是不是还得你收拾?
败者离开公司,是不是还得继续养家糊口、做事业继续打拼?新起点一定比老起点好吗?闹成这样,谁赢了?有必要把问题搞成只有“双输”这个答案吗?
内讧的公司年年有,只是脸孔不同,剧情都相似,例子这里就不再继续举下去了,结果无非是败者早死,赢家晚死。
难道就没有别的解决途径了吗?
忍住意气、拿出智慧,中国商海里已经有成功度过劫波的案例存在了,值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