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逆商课:最有效的高AQ养成法则
3705400000032

第32章 自省,才能让失败变得更有价值(2)

稳健的方针制定出来,帮助公司重新确定了方向,一年之后,亏损就消失了。而从那以后,Dell公司虽然没有了以往飞快的速度,但却走上了一条稳健发展的道路,而迈克尔·戴尔变也成了一个成熟的商人。

一味处在失去的悲伤中萎靡不振,只会让我们失去享受生活的资格。坦然面对失去,能让我们的眼光更长远,能让我们获得更多。人生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悲痛万分中的那些失去,实则不过是崭新的开始。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收到了一份停车违章罚单。一个高逆商者的反应是不会让这件事的影响扩散。毕竟一个罚单只不过是一个罚单而已,不意味着其他的事情。但是一个低逆商者则完全不会这样想,他们可能会将这种霉运无限地扩散到他生活的其他方面。

事实上,本来刚开始一些小的危机和怀运气,本来只是你思想中点燃的一小团火焰,结果你不断的去煽动它,讲一场很容易控制的逆境和危机,结果变成了一场无法控制的灾难。这场灾难的火焰足够吞噬掉你所蔓延开来的路上的一切。

贝多芬26岁的时候,他的耳朵出现了耳鸣。28岁时,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听觉严重受损,耳鸣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由得让贝多芬担心起来。可是好强的贝多芬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身体开始出现异常,加上爱情的受挫,他的脾气开始变得暴躁起来。

1802年的时候,住在维也纳近郊的贝多芬终于找来了很多耳科医生来医治他的耳病,但各种治疗耳病的方法都试过了,丝毫不起作用。贝多芬的坏情绪达到了顶点,伤心到极点的他有好几次都打算自杀。然而,他心中燃起的音乐烈火烧掉了这一次精神危机:“难道这个世界就不能收留我吗?难道这个世界就没有值得我留恋的地方吗?难道自己死后,没有一个牵挂和怀念我的人吗?不,我不能被生活击垮,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从那之后,贝多芬不再去想疾病给自己带来的烦扰,他开始专心致志地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之中。两年以后,他创做出了好几部优秀作品,他的人生也终于迎来了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后来贝多芬成为伟大的音乐家,将音乐天赋发挥到了极致。

乔治·库克将军曾说过,“几乎所有的忧虑和哀伤,都是来自人们的想象而并非来自现实。”是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自己所吓倒的。我们总是让自己盲目的陷入恐慌,并且始终保持这个状态,直到被自己打倒。

因此,当我们遭遇逆境和危机时,首先要安抚的便是我们毛躁和抱怨忧虑的心,只有当你的心变的处变不惊时,你才能在稳定、清晰的思维下,寻求到困境中的突破和进展。

5.改变逆境,不妨先改变自己

逆境的发明人保罗·史托兹教授曾经说过:“灾难化同你对逆境的控制力有关。当你让一个坏时间的影响像野火一样蔓延,破坏了你生活的其他方面时,灾难化可能也就会因此而生成了。”

的确,面对逆境,我们首先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因为如果我们自身能够对灾难具备一定的控制力,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改变危险的现实状况,突出重围。因为信念能够决定我们的行动力,行动则可以改变自身。

曾经有一位韩国的留学生到英国的剑桥大学研修心理学。在下午茶期间,他时常会去学校的咖啡厅,因为这里面时常会有一些非常有名的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时常会谈论某些学术上的问题,以及取得成就的一些过程。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发觉自己在国内时,被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给骗了。为什么呢?因为那些人总是无限扩大自己创业的艰辛,以此来吓唬一些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的成功人士的心态进行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惊喜之余,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而这明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是的,很多时候,成功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并不是我们真的没有获取成功的能力,而是在走成功的这条路时,我们的心已经被周围的流言蜚语,以及那看似庞大的困难而吓到了。

人生中,其实有很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而一些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积极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成功学专家参与了某期电视对话节目访谈。在节目中,有一位现场学生问他:“老师,为什么天气会影响我的心情。”这位成功学专家说:“其实不是天气的原因,而是你自己心理的因素在作怪,让我给你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我以前在美国演讲,有一个同事当天回到他住的地方,他说太棒了!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说今天出车祸了。我说出车祸你高兴什么?他说幸亏只撞到车,没有撞到人。我说那要撞到人怎么办?他说幸好只撞到人,没有撞死人。我说如果撞死人怎么办?他说幸好只撞死一个,没有整车都死。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再不好的事情也有其好的一面。”

是的,很多时候,改变自己不良的心态并不需要太多的奥秘和绝招,关键是要战胜自己。我们的一生总是要遇到无数的不幸和坎坷的,甚至是灾难。有些人就挺了过来;有些人却被击垮、被击倒;有些人却灰心丧气,怨天尤人。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成功不是以成功和失败作标准的,而是自己能否战胜和改变自己。

当然,改变自己也是需要一定决心的。改变要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才干和信心,才能快捷的走向成功。改变自己就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失败和成功永远只有一步之差。只要我们能够在最黑暗最困难的时候不放弃,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6.思路决定出路,而不是境遇决定出路

美国亿万富翁、工业家卡内基曾经说过:“一个对自己的内心有完全支配能力的人,对他自己有权获得的任何其他东西也会有支配能力。”很多时候,一个人,他所拥有的思维和行动是成正比的。如果他总是畏畏缩缩,不思进取,那么最终就会僵死在胡同里走不出来。

由此看来,很多时候,我们的出路并不是由我们身处的境遇所决定的,而是和我们的思路有着莫大的关联。大部分时候,我们的行动力是直接受思维所支配的。因此,你的思维有多活跃,那么你在行动力上的表现就会有如何表现。

欧洲某国曾经为了修建一个动物园,将一批专家召集起来在一起商议方案,他们讨论应该怎样才能将森林中的珍稀野外动物捉住,一来是因为这些动物可以受到更好的保护,一来是因为可以靠借这些野生动物,让动物园变的更加能够吸引人。

这个时候,有一个专家说应该找些勇敢的人,给他们配置比较安全的设备,然后到森林里去捕捉;但另一个专家却认为,应该用最精美的诱饵,这样就能让动物自投罗网。当然,还有人建议,不如到已经捉到野生动物的那些动物园里去找幼仔,然后直接人工喂养……

这些建议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也并不是很难实现,但依然有很多专家感到不满意。

这个时候,突然有位拓扑学家站了起来,他说:“不必再谈了,这些动物已经抓到了。”众人都很诧异,那位拓扑学家接着说道:“要将完全没有驯化的野生动物关进笼子里,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把一个人关进笼子里,却很简单。”

一时,在场所有的人都被他弄得莫名其妙,不明白他究竟要干什么。“我用了一个拓扑变换,把笼子的内部变成外部,而把外部变成内部,不管哪里有动物,都可以用这种办法捉到。”专家们恍然大悟:即使没有办法将老虎关进动物园的笼子里,却可以将动物园建到有老虎的地方去啊。

就是这个大胆的想法,催生了世界上第一个野生动物园。在这个动物园中,野兽们安然的依旧在纯自然环境下生活,参观者却被关进活动的“笼子”——密封的汽车里游览。目前这种动物园在世界上已有不少,而且都非常受游客的欢迎。

事实上,人的思维就像是一个可以无限拓展和延伸的空间,可以将大大小小不同的事情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起来。当然,更让人惊讶的是,我们的大脑在这些排列组合中,还能为我们排列出更多的创意,对此我们的行动也就会变得更具旺盛力。

其实,思路与出路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思路对出路起着多方面的决定作用。首先,思路的正误决定出路的正误。思路合乎实际,那么我们行事才会更加正确,否则,就会导致失败。其次,思路的宽窄决定出路的宽窄。思路越宽出路就越宽,多一个思路就多一个出路。所以很多时候,思路和行动是一体,而与境遇是无多大关联的。

美国哈佛大学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若干年前,罗伯特博士在哈佛大学主持一项为期六周通过迷阵吃干酪的实验,其对象是三组学生与三组老鼠。

他对第一组学生说:“你们将和这群天才老鼠在一起,这群聪明的老鼠将迅速通过迷阵抵达终点,所以你们必须多准备些干酪放在终点。”紧接着他对第二组学生说:“你们将跟一群普通的老鼠在一起。这群老鼠最后还是会通过迷阵抵达终点,但因为它们智能平平,所以期望不要太高。”他对第三组学生说:“很抱歉,你们将跟一群笨老鼠在一起。这群笨老鼠的表现会很差,不太可能通过迷阵到达终点,因此你们根本不用准备干酪。”

六个星期之后,实验结果出来了。天才老鼠非常迅速的抵达终点;普通老鼠虽然速度很慢,但是也抵达了重点;而最后一组愚笨的老鼠,只有一只通过迷阵抵达终点。有趣的是,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天才老鼠与笨老鼠,它们全都是同一窝的普通老鼠。这些老鼠之所以表现有天壤之别,完全是因为实验的学生受了罗伯特博士的影响,对它们抱着不同的心态所产生的结果。

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生活的路上走得不好,不是路变窄了,而是我们的眼光受到思维的限制而变得狭窄了,所以最后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

所以,当你认为自己有能力的话,那么就发起勇气不断的尝试着翻新和改变吧,不要总是用僵死的思维将自己的行动力定在一个点上,试着转换你的思维,那么你的境况就会大不一样。

7.别做无谓的坚持,学另辟蹊径的智慧

实际上,当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就应该学会另辟蹊径。很多时候,选用变通的方式来思考人生,那么当我们遭遇逆境时,就不会为仅有的那么一点方法而感到穷途末路的困窘。

著名思维学家、“创新思维之父”德·波诺认为,通常人的思维是“纵向思维”,就是主要依托逻辑,沿着一条固定的思路走下去。为此,他提倡“平面思维法”,以多条思路进行思考。

在美国加州,曾经有一所名为柯特的老牌大饭店。因为原先设计的电梯过于老旧,已经无法适应更多的客流,于是饭店老板准备改造一个新的电梯。

通过重金邀请,全国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汇聚在了一起。很显然,他们的经验十分丰富,他们经过共同一致的商讨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饭店必须更换一台大电梯,为了安装好新电梯,饭店必须停止半年营业时间。

半年的时间对于饭店肯定会造成不小的损失,于是老板皱着眉头问道:“难道就没有其它的办法了吗?要知道,这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会不小……”

“必须得这样,不可能有别的方案。”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坚持说。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在饭店附近拖地的一名清洁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他马上直起腰,突然开口说:“如果换上我,你们知道我会怎么来装这个电梯吗?”

工程师瞟了他一眼,不屑地说:“你能怎么做?”

“我会直接在屋子外面装上电梯。”

“多么好的方法啊!”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顿时诧异得说不出话来。

很快,这家饭店就在屋外装设了一部新电梯,而这就是建筑史上的第一部观光电梯。

哲学家经常讲:“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想要改变环境,就必须改变自己。”文学家也讲:“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的确,就像在今日,人类社会进步的很多科技发明,很多都是在思考问题当中“另辟蹊径”的成果。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果总是以不变应万变,坚守刻舟求剑的方法肯定可是不行的。那样我们只能在历史前进的脚步中,逐渐的被沦为淘汰者,在逆境中,被沦为无法战胜命运的失败者。

有两个很要好的年轻人,住在同一村庄。因为在乡村谋生不易,他们就相约赶两头毛驴到远地做生意。

在路途中,他们首先经过了一个以卖丝绸为生的地方,其中一个年轻人对另一个说:“我知道丝绸是非常赚钱的东西,我们可以用廉价的价钱买一些然后带回故乡,一定会有利润的。”另一个年轻人同意了,于是两人买了很多放在驴背上。

接着,他们到达了一个专门做高档纺织品和艺术品的地方,其中一个年轻人又对另一个说:“这种高档的纺织品更值钱,不如我们把丝绸卖了,换成纺织品和艺术品,这样不但我们本钱收回了,还有很高的利润!”

但是这个时候,另一个年轻人却质疑了,他认为拥有丝绸就行了,毕竟那已经很赚钱了呀,从毛驴上搬来搬去的多麻烦呀。于是,另一个年轻人没有同意。但是,这个年轻人却将丝绸换成了艺术品。

后来,他们经过一个王都,那个王都的国王非常富有,而且很喜欢艺术品和一些精美的纺织品。于是,拥有艺术品的年轻人上奏国王,自己有一批精美的纺织品和艺术品,希望能和国王换一些黄金。国王见到艺术品后非常高兴,于是给了这个年轻人很多黄金。

最后,他们回到了故乡,那个拥有丝绸的人将丝绸贩卖后,只得到蝇头小利,和他辛苦的远行不成比例。而那个拥有黄金的人,将黄金卖后,一下就成为了当地最大的富豪。

爱默生说:“宇宙万物中,没有一样东西像思想那样玩固。”事实上,每个人都不能不面对变化,不能不选择变化,不能不正确地处理变化。尤其是在逆境中,如果你不能开拓你的思维,那么你将很难突破现有的屏障,以达到更高的水准。因为很多时候,思维的变通会给我们的大脑注入更多更新的活力,让我们能够走出固有的灾难困境。

事实上,不论你是察觉到还是没有觉察到,不管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每个人都在时时刻刻寻求变通。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掌握了变通之道,就会应对各种变化,在变化中寻找机会,在变化中取得成功,这也便是另辟蹊径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