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劳逸结合,起居有度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素问·宣明五气篇》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素问·经脉别论篇》
五种过度的疲劳可以伤耗五脏的精气,比如久视则劳于精气而伤血,久卧则阳气不伸而伤气,久坐则血脉灌输不畅而伤肉,久立则劳于肾及腰、膝、胫等而伤骨,久行则劳于筋脉而伤筋,这就是五劳所伤。
在吃得过饱的时候,食气就会蒸发而汗出于胃。惊则神气淳越,则心气受伤而汗出于心。负重而远行的时候,就会骨劳气越,肾气受伤而汗出于肾。疾走而恐惧的时候,由于疾走伤筋,恐惧伤魂,肝气就会受到伤害而汗出于肝。劳力过度的时候,由于脾主肌肉四肢,则脾气受伤而汗出于脾,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变化都有其常度,人在这些变化中所以发生疾病,就是因为对身体的劳用过度所致,这是通常的道理。
起居,主要是指作息,也包括平常对各种生活细节的安排。传统医学认为,人的长寿原因之一,就是“起居有常”。《内经》上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医学家对现代一些长寿老人的研究证明,要想健康长寿,必须有一套符合生理要求的作息制度,并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也就是传统医学上所称的起居有常。这一点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十分重要。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在安排作息制度时,要讲求劳逸结合,也就是有劳有逸。不能过于安逸,也不能过于劳累。无论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的时候,都不能过于疲劳。否则,便会生病。中医所谓的“劳则气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劳逸结合,按时作息,对人的健康长寿是很有意义的。但“不妄作劳”并非要我们什么都不做,古人提倡的是“常欲小劳”,也就是说不仅要“学而不怠”,而且更提倡经常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
对于老年人来说“息”与“逸”主要是指睡眠。尽量使工作、学习、休息、睡眠保持规律化。避免持续地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容易引起高血压,而高血压又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现在高血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第一号“杀手”。因此,我们提倡老年人要有适当的文娱活动与业余爱好。平时可多观看一些文艺表演、经常阅读一些报刊和书籍,节假日可结伴去游览祖国的名山古迹。但这些活动要量力而行,以放松身心为目的,切忌肆意无度,搞得非常紧张与疲劳。同时,可在生活中慢慢培养一些业余爱好,如种花、养鱼、集邮、书画等。有资料显示,养些小动物,有助于健康长寿,是因为小动物可使人的心情有所寄托,心情舒畅,这有助于安享天年。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况有一句名言:“美意延年”,也就是这个意思。
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妥善处理生活细节,保持良好习惯,建立符合自身生物节律的活动规律,以保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方法,谓之生活起居养生法,又称起居调摄法。
生活起居养生涉及起居有常、安卧有方、不妄劳作及衣着宜忌等内容。
一、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指日常作息时间的规律化。起居作息要符合自然界阳气消长的规律及人体的生理常规,其中最重要的是昼夜节律,否则,会引起早衰与损寿。古代养生家认为,春夏宜养阳,秋冬宜养阴。因此,春季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季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成秀”;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有所得”。
二、安卧有方
睡眠是人的一种生理需要。人在睡眠状态下,身体各组织器官大多处于休整状态,气血主要灌注于心、肝、脾、肺、肾五脏,使其得到补充和修复。安卧有方就可以保证人的高质量睡眠,从而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有利于人体健康长寿。若要安卧有方:
第一,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一般说来,中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以8~10小时为宜。
第二,要注意卧床宜软硬适宜,过硬,全身肌肉不能松弛得以休息;过软,脊柱周围韧带和椎问关节负荷过重,会引起腰痛。
第三,枕头一般离床面5~9cm为宜,过低,可使头部血管过分充血,醒后出现头面浮肿;过高,又会使脑部血流不畅,易造成脑血栓而引起缺血性中风。
第四,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一般都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平放,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这样,心脏位置较高,有利于心脏排血,并减轻负担,同时,由于肝脏位于右侧较低,右侧卧可使肝脏获得较多供血,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在长寿者的调查中,许多长寿老人都自述以右侧弓形卧位最多。古谚也说:“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屈股侧卧益人气力”。
第五,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晚饭不宜吃得过饱,也不宜吃刺激性和兴奋性食物,《黄帝内经》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睡前宜梳头,宜用热水浴足。
三、不妄劳作
不妄劳作包括慎房帷及劳作伤。慎房帷,这是保肾固精、避免生理功能失调的重要措施。一方面要顺应天性,不宜禁欲,但另一方面也要节制房事,保精养生。防劳作伤,这是维护强壮机体、避免形伤的重要措施,在劳作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注意适度的劳动,不能逞强斗胜,切忌久视久坐。
四、衣着宜忌
衣着服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与衣服的宽紧、厚薄、质地、颜色等密切相关。古今养生学家认为,服装宜宽不宜紧,并提出:“春穿纱,夏着绸,秋天穿呢绒,冬装是棉毛。”内衣应是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节气变化认真选择。同时,要特别强调“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增衣”的养生措施。
房室养生,七损八益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其真……故半百而衰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
醉以入房,汗出汉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
——《灵枢·百病始生篇》
思想无究,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驰纵,发为盘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坐于肝,使内也。
——《素问·痿论篇》
性生活过度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房劳过度,不仅损伤肾精,而且会损伤人体真元之气。酒醉后肆行房事不仅伤人体先天之本——肾,而且损伤后天之本——脾。如果经常胡思乱想,意志淫逸浮荡于外,房室大过就会耗伤于内,会造成筋痿或白淫,会对肝造成很大的伤害。房室过度,淫逸过度,会损伤肾、肝、脾、****、元气,可见房劳伤在中医病因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想要求得健壮长寿,就要从慎起居、节房劳做起,这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如张景岳所说的:人自有生以后,惟赖后天精气以为立命之本,故精强神也就会强,神强就会长寿;精虚气也会虚,气虚的话寿命也不会很长,如果先天的所得并不是很丰厚,但是自己知道爱惜自己,这样的人也会获得很长的寿命,但是反过来说的话,先天所得优于他人,自己却不知道珍惜自己的所得,也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对自己的寿命也是一个致病的伤害。
所谓“七损八益”,是指性生活中有损健康的七种表现和八种有益保持精气,有利性生活的引导功用,如果能很好运用,可以避免损害,达到性生活和谐。
《内经》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什么叫“七损”呢?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医书《天下至道谈》说得很清楚:“一曰用,二曰泄,三曰竭,四曰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即一损是指****时****疼痛,精道不通,无精可泻,这叫内闭;二损指****时大汗淋漓不止,这叫阳气外泄;三损是说性生活不加节制,交接无度,徒使****虚耗,称内“竭”;四损是说交合时阳痿不举,故曰“勿”;五损指交接时呼吸梗阻,气喘嘘嘘,心中懊恼,神昏意乱,这就叫烦;六损是说在女方根本没有性冲动或性要求时,男方性情急躁,不善于等待,甚至态度粗暴,强行交合。这样的性生活极不协调,将会给女方带来很大痛苦,不仅损害其身心健康,还会影响胎孕的优劣,给下一代造成危害,因而,“绝”,意即陷入绝境;七损是指交接时急速:图快,滥施泻泄,徒然耗散精气而已,所以叫做“费”。
那么,什么叫做“八益”呢?
原来八益指的是寓气功导引于两性****活动中。《天下至道谈》写道:“一曰治气,二曰治沫,三曰知时,四曰蓄气,五曰和沫,六曰积气,七曰持赢,八曰定顷。”一益是指****之前应先练气功导引,导气运行,使周身气血流畅,故曰“治气”;二益是说舌下含津液,不时吞服,可滋补身体,又指致其阴液,亦为交合之所不可少者,这些都叫做“治沫”;三益是说要善于掌握交合的时机,这就叫做“知时”;四益即蓄养精气,做到强忍****不泻;五益是指上吞唾液,下含阴液,双方在交合中非常协调;六益是说交合适可而止,不可精疲力竭,以便积蓄精气;七益是说交合之时留有余地,保持精气充盈,做到不伤元气,叫“持赢”,即持盈;八益是说两性交合时,男方不要恋欢不止,称为“定顷”,即防止倾倒之意。
由上可知,这里所说的“七损八益”是非常有益健康的,对维护男女身心健康,减少妇女疾病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也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如内分泌失调、消渴等病,常与房事不当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