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麻姑
3694900000034

第34章 恋人失恋(2)

“这怎么可能呢?”梅继文说:“谁不知道上界神仙基本上都‘不食人间烟火’呢?”

“不对吧?”赤脚大仙十分幽默地问道:“几天前你不还质问过:玉皇大帝也能与王母娘娘相识、相恋、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你和麻姑是凡夫俗子,凭什么连见面都不行么?”

“我这么问,是因为我知道,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与别的神仙不一样——他们在上天之前本来就是凡夫俗子。”梅继文解释说:“而别的神仙都是天生的,因此,他们都是些不食人间烟火者。”

“其实不然。有一首民谣是这样唱的……”赤脚大仙说着就随口唱道:

三十三重天外天,九重天外有神仙,

神仙都是凡人变,只怕凡人心不坚’。

梅继文点了点头说:“听到过,但印象不深。”

“有这样两首民歌你也许印象比较深。”赤脚大仙说着随口背诵道:

有一个铁牛儿扶过江,

有一个泥马儿山中放。

有一个石狮子咬住绳,

有一个泥菩萨念文章。

枯井里翻波浪,木罗汉诵《金刚》。

画美女能歌唱,纸门神会舞枪。

眼见的蛇吞象,二三更出太阳。

“赤脚大仙说得对。诸如此类的歌,不但听过,而且会唱。”梅继文说:“例如一首名叫《恰不是》的歌是这样唱的。”梅继文说着便未加思索地来了四句:

老来勤紧夜来忙,一点精诚靠上苍。

若得神仙提掇起,始知今日免无常。

“千万不要以为‘石狮子咬住绳,泥菩萨念文章’,‘ 画美女能歌唱。纸门神会舞枪’,有多么神奇,那些只不过是神仙们玩的一些雕虫小技罢了,只要是神仙就没有不会玩的,凡是羡慕神仙的人,最要紧的是要记住刚才那首《升天乐》的最后两句‘神仙都是凡人变,只怕凡人心不坚’。”

“这是为什么呢?”梅继文不解地问。

“据我所知,在你们东胜神州,英雄和圣贤离神仙的距离特别近,所谓‘英雄回首即神仙’、‘生前为圣贤,死后封神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赤脚大仙说:“其实,所谓神仙,大多数是英雄豪杰、民族先贤、民族精英;所谓神话、仙话说到底仍然是‘人话’、‘贤话’,关于英雄圣贤的话。麻姑委托王母娘娘在关键时刻‘阻止她不要陷入儿女私情’就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又一个人间神话!”。

“创造人间神话?神话难道也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能创造得出来的么?”梅继文不解地问。

“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且耐得寂寞、守得清贫、戒除了浮躁,任何人都可以创造神话!”赤脚大仙说:“例如,炎帝神农,就是因为他为了寻医找药为民治病,而品尝百草‘日中七毒’,为了种五谷、植百蔬、兴桑榆而献身舍命,你们的祖先才先尊其为帝王,后敬其为神仙的。”

“你说的这个炎帝,不就是我们的‘炎黄’二祖之一么?”梅继文信服地点了点头说:“还有呢?”

“还有汉字的创造者仓颉。他‘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孚众美,合而为字。天地鬼神为之感动,故而天雨粟,鬼夜哭’。 早在三国之前学校及京城的文官们,都要祭祀这位文字的创始人,并尊之为造字之神。”赤脚大仙说:“每年秋季‘京师百司胥吏’还要为造字之神举行一次迎神赛会活动呢。”

梅继文再次点头认可道:“造字之神仓颉的故事我也听说过,小时候还听我舅舅唱过一首关于仓颉造字的歌,可惜不记得了。”

“仓颉造字的歌我记得。”赤脚大仙说着,还真的轻声哼唱起来:“‘仓颉造字如担粟,传给孔子仅八斗;还有二斗不外传,借给道士画符咒。‘鬼画桃符’君不识,‘才高八斗’有来由。”

“几句民歌简洁明快地把仓颉造字,道士借字,孔子授字,君子习字交待得一清二楚。”唱完之后,赤脚大仙接着说:“正是像炎帝神农、造字之神仓颉这样的人物,用自己非同凡响惊心动魄的神话故事,使得泥塑木雕的群神众仙们,都能栩栩如生地活在凡间百姓的心目中啊!”

“这么说,还真的有凡人修炼成仙这回事?”梅继文半信半疑地问。

赤脚大仙说:“如若不信,你也可以试试看嘛!”

“赤脚大仙,我们好象扯偏了题吧?”梅继文听到这里,突然似有所悟地说:“我认为天上的神仙基本上都是些不食人间烟火者。你说不是,于是,便举了一个又一个例子,结果反倒把‘人间烟火’抛到一边去了。”

“刚才那番话,可以说有点偏,也可以说一点也不偏。是因为那番话无非是为了说明,天上的神仙在成为神仙之前,都是在凡间的可以娶妻娶妾,嫁汉生子的俗子凡夫。”赤脚大仙说:“甚至包括长寿仙子这样‘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的,老资历的神仙,一旦投胎转世为麻琼这样的凡夫俗子后,一旦遇上像你这么优秀的人照样可以有正常的七情六欲。当然,其前提条件是,如果下凡前没有专门的约定的话……”

为了说服梅继文赤脚大仙还特意为他讲了一个十多天前,发生在天庭的故事,由于上界的一天,是凡间的一年,因此,对于梅继文而言,便是十多年前的故事:

一日早朝,玉皇大帝坐在灵霄宝殿上接受文武仙官们朝拜时,千里眼、顺风耳先后出班禀报道:眼下东胜神洲正值五胡闹中原之际,大凡拥兵之人多有雄据一方的野心。在“五胡”之中有个胡人名叫石勒,竟断然拒绝了晋怀帝司马炽(公元307—313年在位)的好意,不肯接受晋怀帝授予他的侍中、持节、车骑大将军和领护匈奴中郎将、襄城郡公等重要官职,大有与西晋朝廷分庭抗礼之势。因此,千里眼、顺风耳建议尽快派一位强有力的铁腕人物下凡去,力挽狂澜,扶正压邪……

玉皇大帝掐指一算,便知石勒(274--333)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后赵皇帝,他和他的手下将领们将会给凡间带来极大的灾难。如果,不提前派一位有能力的神仙下凡去,做一些防患于未然的准备,将会给凡间的众多百姓带去难以想象的灾难。因一时拿不定主意派什么神仙下凡合适,便征求负责体察民情的赤脚大仙的意见。

“依小仙之见,派长寿仙子下凡去最合适!”向来以“调皮捣蛋”著称的赤脚大仙,出班奏道。玉皇大帝摇了摇头说:“怎么能派一个长寿女仙下凡去救苦救难呢?”

赤脚大仙说:“她可不是一般的长寿女仙,而是个已经见过东海三次变为桑田的长寿仙子啊!”

“派长寿仙子下凡去西阳救苦救难,是最佳人选。长寿仙子深受‘三界’拥戴,首先是因为她心地善良、孝敬老人,其次是因为她精通健身、养颜之术,从而使自己青春永驻。”赤脚大仙话音刚落,王母娘娘就对玉皇大帝说:“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老,是凡夫俗子们的永恒的追求之一。一个如此珍重生命的华夏民族应该加倍呵护。”

“呵护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是应该委派什么样的人去呵护?”玉皇大帝说。

赤脚大仙继续奏道:“小仙以为,应当立即委派长寿仙子下凡去救苦救难,若是再这么任其汉人驱逐奴役胡人,或者是任胡人屠杀汉人,其结果只能是,若非胡灭,便是汉亡,或者两败俱伤!”

“委派长寿仙子下凡去救苦救难?”玉皇大帝很不理解地反问道:“为什么一定要让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去干那种连骠悍的男人也望而却步的事情呢?”

“以柔软克服强硬谓之以柔克刚,以漂亮女人征服勇猛男人,谓之以阴抑阳。”赤脚大仙回答说:“长寿仙子最难能可贵之处是她的高尚境界和博大情怀,而不是为人技巧,或盖世武功——女人有女人的优势,为什么仓颉造成字时以‘女子’为好,男人是火,女人是水,就团结而言,麻姑是粘合剂,对于倾解仇恨而言麻姑是‘化仇液’。正如凡间俗语所说的,这叫一物降一物,老公服老婆!”

玉皇大帝听到这里,竟下意识地望了王母娘娘一眼。

“依臣妾之见,只有按照赤脚大仙所奏去办,才能确保万无一失。”王母娘娘也正好借机谏言道:“更何况,对于凡夫俗子而言,最大的护佑莫过于‘福禄寿’,而寿既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寿’字做基础,‘福禄’二字便无从谈起啊。”

千里眼和顺风耳见王母娘娘开了口,生怕玉皇大帝顶不住要表态了,便不约而同,且异口同声地说:“臣有本奏!”

顺风耳出班奏道:“我和千里眼有三点建议。一是建议长寿仙子下凡后既要确保救苦救难的举动能够获得圆满成功,又要确保不会因此而闹出新的矛盾、纠纷来;二是既要确保凡间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又要确保执政者能够一步一步地向统一迈进;三是既要确保长寿仙子仍然保持在天庭时那种人见人爱的惊人美貌,又要确保因重新投胎转世而失去对往事记忆的长寿仙子,不会与俗子凡夫们匹配夫妻,从而为天庭生出一个或几个半凡半仙的混血儿来。”

尽管王母娘娘因千里眼、顺风耳的话有指桑骂槐之嫌而心有不悦,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种有意无意间的提醒,却让王母娘娘敏感地意识到,若是真的派长寿仙子下凡,还真的不能勿略男恩女爱,儿女私情方面的事儿。

赤脚大仙觉得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要想将千里眼、顺风耳提出的三点“建议”变为现实,是不可能的。然而,有道是:“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这炉“香”对于赤脚大仙而言,不能不争。

赤脚大仙也情不自禁地望了王母娘娘一眼,正好与王母娘娘也朝这边望来。王母娘娘发现赤脚大仙救援式的目光后,朝他点了点头。赤脚大仙当了随即十分轻松地回答道:“千里眼、顺风耳所开条件,小仙照单签收了!”正是这句轻松、幽默的话,才让长寿仙子付出了不以与恋人结人的沉重的代价。

“赤脚大仙,不必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梅继文打断赤脚大仙的话说: “你的意思是,麻姑下凡之前特意拜托王母娘娘在她失去对往日的记忆期间,设法阻止她不要陷入儿女私情不能自拔,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能够集中精力,为老百姓多做点好事、善事。换句话,就是说因为长寿仙子由神仙变成俗子凡夫后,仍然在以神仙的标准要求自己,所以她才能从凡人再次变成仙人。如果我梅继文能够以麻姑为榜样,也有可能从真正的凡夫俗子‘修炼’成神仙对吧?”

“没想到你的悟性会这么好。难怪麻将军、麻郡守的女儿会喜欢上你啊!”赤脚大仙说:“事情已经进展到了目前这一步,我觉得自己再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助你一臂之力了。日后遇到什么为难之事,只管呼我赤脚大仙就是了,我保证有求必应——除了与麻姑谈情说爱之外。”

——老玩童般的赤脚大仙,在梦中也不失其本性地幽他一默。

赤脚大仙的努力没有白费,梅继文不仅理解了赤脚大仙,更理解了当年的长寿仙子,现在的麻姑。长寿仙子和麻姑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让她的恋人先是深受感动,后是大为震惊。梅继文决心以麻姑为榜样,为麻城百姓尽可能多做一点有益的事。

不过,赤脚大仙并不知道,梅继文的心里还隐藏着另一个秘密,他要把自己修炼成仙。因为梅继文已经意识到自己只有修炼成仙,才能与麻姑相匹配。他已经从赤脚大仙那知道了“修炼成仙”的办法有许多种,其中做八件建功立业的大事,或者是做三千件有益于百姓的好事,都是“修炼”的途径之一。所谓“功行八百,德满三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自从赤脚大仙进入其梦境之后,梅继文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他除一心一意正常行医外,一有空便着手研究能够使人健康长寿的保健药物,保健食品。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先前自己与麻姑之间无法建立起任何形式的信息往来,自梦见赤脚大仙后,无论他需要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只要念叨一下便能立即收到麻姑的回音。有时,甚至会象有心灵感应似的,他心里想的还没有说出口,麻姑已经知道了……

在麻姑的帮助下,梅继文的医术越来越高明了,在麻姑的影响下,梅继文的行善积德之心也越来越强了。因此,他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了。尽管梅继文的“明显进步”,医疗技艺和知名度的迅速提高,都是这短短几个月之间的事儿,但是,由于“家有内外鬼”的缘故,消息就很快传到了十三皇子的耳朵里去了。

想长命百岁,甚至想“万岁,万万岁”的后赵皇帝,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派特使来请梅继文去邺城去当御医,而不想为石虎服务的梅继文不得不选择离开麻城,跑到四川去做流浪郎中。尽管名气很大,也找了不少钱,却总觉得自己欠麻城百姓的太多。可惜,当他再次回到麻城,想为生他养他的麻城百姓做点什么时,已经老了。因此,在无疾而终之前,梅继文曾对天发誓:“我这辈子没有为“麻城”百姓做什么,下辈子一定要为“麻城”人民多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