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麻姑
3694900000014

第14章 助父救民(2)

麻姑这次愿意坐车首先是因为在半年前的那次步行中,她已经把自己想看的主要景点都看过了,其次是因为这次是和母亲一起去,母亲的年龄比较大,如果自己坚持要步行,岂不连累了她老人家枉受徒步之苦?更重要的一点是,上一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己心里不痛快,故意与父亲唱反调,而自从月形塘村返回县城之后,立即发现父亲与先前相比,完全判若两人。尤其是在瓦解盗贼的策略这个问题上,父亲的处理办法与她和母亲的想法完全一致,真是太难得了。因此,这一次陪母亲一起去月形塘村,心情是特别高兴,特别舒畅。既然是母亲主动邀请自己一起去的,就应该以母亲的意愿为意愿。

熊碧霞提出下乡的用意除了不想让女儿过多地干涉丈夫的军政事务外,也想借这个机会,看看自己的祖籍、故里是什么样子,看一看自己祖父、祖母的出生地是什么样子,祭拜一下熊氏家族一世祖的墓地。除此之外还想借这个机会与堂弟熊麻衣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因为,在来西阳县之前,除了一两次书信上的来往外,她与这位堂弟一直没有见过面。这半年多来,通过与堂弟的几次短暂接触,以及儿子、女儿的反复评介,熊碧霞发现自己的这位堂弟很不简单。也许因为,他的职业是教书先生,副业是给人相面、看相的。因此,知识面特别广,天文、地理、人情世故、战争、和平、军政大事,三教九流、三缝九佬十八匠、三十六样,七十二行,哪一样都难不住他,哪一行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不过,熊碧霞更看重的是堂弟对本土文化的的透彻了解,因为包括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惯盗与盗贼首领们主动投案自首在内,熊碧霞自己也没有想出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来。她很想听听熊麻衣的意见,看他是不是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

熊麻衣虽然没有告诉熊碧霞和麻姑,怎么才能让惯盗与盗贼首领们主动投案自首的有效办法,但在交谈中却于无意中,让熊碧霞知道了一个惊天的秘密。熊麻衣说,“尽管这几十年是我们西阳建置比较复杂,变化更替比较快的时期,但无论怎么变,我们也没想到能与姐姐的一家人见面。”

“那是为什么?”熊碧霞不解地问:“我们在此之前不是还有两次书信往来么?”

“因为,自从刘渊称帝,建立汉国并推翻了西晋王朝后,我们与姐姐一家人就不是在同一个国家了。”熊麻衣说:“晋惠帝时,我们这里是西阳国,隶属豫州。刘渊称帝建立汉国,并推翻了西晋王朝后,我们已经不在汉国的疆土之内,而隶属东晋了。”

“这么说我们的原籍故土,西阳县其实并不属于后赵,而是隶属东晋对吗?”熊碧霞吃惊地问。

“不仅不属于后赵,而且也不叫西阳县。”熊麻衣点了点头说:“在东晋的版图上,我们这里属豫州西阳郡的邾城县(与后来的黄冈县、新州县同为一个县)。由于我们这里的北境是以大别山为界,且与后赵接壤,因此,石虎才派你的丈夫,我的姐夫麻秋越过大别山,进入大别山南麓攻战了隶属东晋的邾城县,并改邾城县为西阳县……”

熊碧霞自言自语道:“这不是明目张胆的掠夺么?”

“往小里说,这叫以攻为守,设身处地地替石虎作想,他也是为了保卫后赵的安全。这也说明,东晋的北部边境的防御是相当薄弱的。”熊麻衣苦笑一声说:“姐姐在这件事上你也别太叫真。在我们看来,这场战争就如同父子之间闹分家。西晋、东晋都是父亲,汉国、后赵都是儿子,后赵把隶属东晋的我们这半个邾城县改为西阳县,只不过是儿子从父亲那里分去一大片土地罢了。”

“也许将来,从东晋分离出去的小国会更多。眼下已经宣布立国就有汉、燕、秦、凉等等。”熊碧霞说:“看来东晋这位父亲的土地是越分越小了。”

熊麻衣说:“其实,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而言,无论是在东晋,还是在后赵,只要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就可以。”

“那贤弟认为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呢?”熊碧霞问。

熊麻衣随口答道:“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当权者对待他们的态度。”

“态度?这态度二字可以包含得很广。不知贤弟指的是哪些方面?”熊碧霞很感兴趣地问。

“这态度二字也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心’。对老百姓要善良。要象父亲对待儿女那样有爱心,要像观音菩萨对待芸芸众生那样善良。只要当权者具备父母对于儿女一样的爱心,能够善待普通百姓,无论谁来做他们的君主,他们都会拥护甚至是爱戴的。”熊麻衣说:“不过,这种爱心一定要是真的,不能是假装的。”

熊碧霞一听到这里,马上觉得堂弟说的爱心,与自己的主张非常接近。如果运用得法,对于促使惯盗与盗贼首领们投案自首也会有好处,便进一步追问道:“那贤弟认为什么是真爱心,什么是假爱心,什么是真善良,什么是假善良呢?”

“这样的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不过,姐姐如果能够耐心地听我讲一个名叫《买生姜与卖生姜》的故事就明白了。”熊麻衣说,龟峰山正南有一道山梁叫八碟岭,又名八碟山。它峰峦雄峻,翠竹古木参天,岩峭入云,被誉为人间仙境。相传,八碟山顶上的石巅之处有八个金碟子,这八个金碟子,是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等“八仙”相会聚餐时用的器物。

八碟岭上经常有人过往,其中有个名叫海棠的中原人,因为逃荒,曾经先后几次路过八碟岭,并且见过那八个金碟子。有一天,当海棠又一次路过八碟岭时,却发现金碟子少了一个。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海棠突然决定在八碟岭住下来不走了。从这天起,他便开始在八碟岭附近打石头、搬砖头,砍木头地忙活了三个多月,终于依山就势地在八碟岭路人经常过往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庙。

海棠对别人说,这庙最少有三个作用,一是可以供奉八仙,二是可以守护金碟,三是可以招得香客和接济过往行人。

在凡夫俗子当中,遇庙烧香,见神磕头的人到处都有,供奉八仙的庙宇同样少不了经常有人来烧香磕头,点灯上油。对于香客与路人,海棠除了上功德钱或特意施舍给庙里的灯油外,无论什么人在庙里享用热茶热饭都是分文不取。

天长日久,世人都念道海棠的好,并且有人当着海棠的面说:“无论什么人,只要做满了三千件好事,就能成仙。你做好事有好事在,将来说不定八仙会来度你成仙的。”海棠听到这些议论后,不仅待香客、路人更热情了,还特意做了一件道袍穿在身上,看上去俨然是个出家人。

海棠的行为,让八仙很受感动。八仙们决定让吕洞宾去度海棠成仙。

有一天,一个卖生姜的人,从八碟岭路过,海棠像对待其他路人一样,热茶热水地招待他,过午之后。卖生姜的人对海棠说,他想在庙里住一晚上再走。海棠不仅同意了,而且答应让他和自己睡在同一张床上,这让卖生姜的人大受感动。但是,入睡前,当卖姜人脱去外衣后,海棠发现他满身是疮脓水四溢时,便马上改口对卖生姜的人说:“这位大哥,你还是一个人到柴房里去睡吧。”

第二天,海棠见卖生姜的人没有给任何施舍就准备走了,便说:“卖姜客请留步,我想称一斤生姜,留着招待香客与路人。”卖生姜的人说:“你自己称吧。”

海棠只给了一斤生姜的钱,却称了人家两斤生姜。卖姜人似乎一点也没有觉察到,就挑着担子走了。奇怪的是,当海棠手提生姜从门外回到庙内时,正堂上竟飘来一张帖子,上面有四句话:

洞宾有意渡海棠,海棠嫌我一身疮,

表面天天行善事,暗里多称一斤姜。

原来,卖姜人正是八仙中的吕洞宾,海棠懊悔不已。后来有人曾这样写道:

八碟高峰有仙奇,人前行善受敬佩。

洞宾有意将他试,海棠表里偏不一。

劝君切莫贪财宝,忠实凭心福禄齐。

熊碧霞听完这个故事后,深有感触地说:“今天与贤弟的一席话,是我回原籍故土之后,最大的收获。过两天,等麻衣兄弟有时间,带我和琼儿一起到八碟岭那座庙里去看看好吗?”

熊麻衣说:“那是当弟弟的分内之事。”

“那好,我们姐弟俩就这样约定了!”

三天后的一个上午,熊麻衣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他在带领熊碧霞和麻姑一起去八碟岭之前,先将她母女俩带到龟峰山的观音殿去了。熊麻衣说,观音殿旁边有一块石头名叫“诚心石”。不论你做了好事还是做了坏事,只要坐到那块石头上一试,就一定能见到好坏分明的结果。区别仅在于,要么是明示,要么暗示,要么由做过坏事或好事的人,自己把做事经过说出来。他接着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有一个住在龟峰山脚下的樵夫,他的表哥在外做生意,赚了不少钱。有一天,表弟见表嫂不在家时,便起了歹心,想去偷一点钱花花,没想到刚把钱偷到手,竟让从外面回来的表嫂抓了个正着。表弟一不做二不休,竟伸出他那有力的双手,将表嫂活活掐死了。

表哥回来后,见妻子被人害死了,非常伤心。为了找到一点妻子被杀的线索,他约表弟上观音殿去进香,希望观世音菩萨指点迷津。

到了观音殿之后,二人烧香祷告,然后各自在菩萨面前抽了一签。表兄的签语是: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何必翻山又过岭,查凶只看眼前人。

表弟的签语是:

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谋财又害命,天网总恢恢。

看过签语后,那杀人劫财的表弟顿时心胆俱裂,转身就往庙外跑,表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紧随其后地追了出来。刚跑到诚心石边,表弟就像有人生拉硬扯住了似的,再也迈不动步子了。只见他一屁股坐到了石头上。

表哥还没开口问这是怎么啦,表弟便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如何偷钱,如何扼杀表嫂的罪行交代得清清楚楚。

刚刚说完,突然一个晴天霹雳,将那负心的表弟劈死了。而站在他身边不到三尺的表哥却安然无恙。

从此,这块诚心石便成了辨真假、识忠奸的灵石。

听完“诚心石”的故事后,熊碧霞突发奇想道:“如果能让那些盗贼首领和惯盗们到‘诚心石’来看一看,或者是把《诚心石》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听,也许能够使他们良心发现,下决心改邪归正。”

熊麻衣见堂姐再次提起盗贼首领和惯盗们投案自首的事,便意识到这件事已经在熊碧霞的心里造成了很重的心理压力。不过,他当时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继续带她们到八碟岭去看“海棠庙”。从观音殿到八碟岭要走一个时辰,这一路上,熊碧霞和麻姑都在议论如何引导盗贼首领和惯盗的事。

熊麻衣却一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如何减轻熊碧霞母女二人的心理负担。

看完那座依然保存完好的“海棠庙”之后,熊碧霞和熊麻衣竟不约而同地说出了一句几乎一模一样的话。熊碧霞对熊麻衣说:“兄弟,我觉得应该让你姐夫也抽空到这里来看看!”熊麻衣则对熊碧霞说:“姐姐,我觉得应该让我姐夫——麻郡守抽空也到这里来看看!”

说完之后,又都忍不住而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麻姑见此情景,不仅没有笑,反而说出了一句令人吃惊的话,她说:“妈妈、舅舅,依我看,应该来这里看看的并不是我父亲,而是后赵皇帝石虎!”

“琼儿,你疯啦?”熊碧霞下意识地左顾右盼了一下,发现前后左右都没有别人,便接着说:“这样的话,连你父亲都不敢乱讲,你怎么能这样信口开河呢?”

“父亲是后赵皇帝的属下,他当然不敢讲。女儿如今在东晋的版图内,后赵皇帝根本管不了我,所以,可以畅所欲言。”麻姑朝熊碧霞做了个鬼脸后,接着说:“女儿调查过,除了两年半以前,为了争夺隶属东晋的邾城县的那场战斗打得异常惨烈之外,在镇守西阳的两年内,由于父亲先后给他所管辖地区的老百姓带来不少灾难,因此,在我们到这里来之前,西阳人一提起父亲的名字便不寒而栗……”

“琼儿说得对。只有你们母女二人到西阳来之后的这半年多以来,姐夫在老百姓中的口碑才开始有了意想不到的好转啊!”熊麻衣说:“尤其是姐夫在那几场群众聚会上号召因生活所迫上山为盗,因其他原因占山为王,或因一时胡涂犯下了罪过,至今仍然东躲西藏的盗贼们,做一个关键时刻知道回头的浪子。并承诺,只要盗贼愿意回家,官府不仅既往不咎,还允许他们开荒种地,三年内免交稞赋……”

熊碧霞打断熊麻衣的话问:“兄弟,说这话的思意是不是说,当地百姓很看重你姐夫的号召,很拥护你姐夫的承诺?!”

注①: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年代,一种观点认为佛教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据晋代王嘉《拾遗记》记载,燕昭王七年(前305),印度有道术人名尸罗,历经五年,千里跋涉来到燕都。清代学者俞樾认为这是“佛法入中国之始”。唐代和尚道宣在《感应记》中根据《列子·仲尼篇》“丘闻西方有圣人焉”之语,断言“孔子深知佛为大圣”,即春秋时代已有佛教传入。

隋代费长房在《历代三宝记》中提出,秦始皇时就有利防等18个僧人带着佛经到中国教化秦始皇。另外《释老志》根据《史记》有关张骞出使大夏的内容声称汉武帝时佛教已经传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