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搭建人脉,制胜商圈
3692400000013

第13章 进什么山唱什么歌:有心人处处有朋友(2)

一天早上,孟先生见这位老板匆匆忙忙地来到分理处,便主动询问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那位老板说,他爱人生病了,来取点钱去医院。孟先生马上帮他提取了现金,还告诉他说自己有朋友在医院工作,可以帮助他的爱人去看病,这让这位老板很感动,他很快就把几百万元的业务都放到了孟先生的分理处,还介绍生意上的朋友把业务放到这里来。通过这位老板,孟先生拓展了一大群稳定的客户,他所在的分理处的业务也蒸蒸日上,形成了良性发展的态势。

可见,从长远来考虑,要想赚客户的钱,就要像朋友一样去关心客户。首先只有你给予了客户关心,客户才会愿意从心底里接受你,从而回报给你金钱。而这种感情上的交往,又把客户变成了你忠实的朋友,为以后做更大的买卖、认识更多的人奠定了基础。做生意讲究双赢,和客户成了朋友,既拓展了人脉,又赢得了利润,这正是生意人的成功之处。

不卑不亢求指教,与老板交朋友的方法

老板是职场中人晋升的关键。很多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在职场打拼多年之后却常常原地踏步,升职、加薪似乎永远都是遥不可及的。其实,很多人之所以“仕途”不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抓住老板这个天梯。很多人都很惧怕老板,但聪明的中层管理者知道,只要自己还在职场就是职场中人,要想快速晋升,老板就永远是在工作中给予自己帮助最多的人,有时候他甚至具有扭转乾坤的神奇力量,有他的鼎力相助,自己很快就能得到提拔。

雅芳公司百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华裔女CEO钟彬娴的成功之路,就充分地体现了老板在职场中对一个人成长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

钟彬娴以优异的成绩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以后,既没有背景也没有后台的她觉得进入零售业工作不但可以大大地丰富自己的阅历,还可以磨炼自己的勇气,以便为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或者记者打好基础,所以钟彬娴于1979年应聘进入英国鲁明岱百货公司成为一个销售人员。

钟彬娴进入零售行业就是因为想锻炼自己,所以她打定主意以后想见好就收,没想到的是她竟在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销售员这个极富挑战性的工作,还决定在零售行业里发展。不过她想到自己的家族里从来都没有人在零售业工作过,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自己要想在零售行业里施展一番拳脚,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就会很困难,但是如果有关键人物的提拔,自己就会轻松很多,所以钟彬娴在工作中一直很注意开拓自己的人脉。

后来,钟彬娴遇到了鲁明岱百货公司的第一位女副总裁万斯。万斯能力很强,工作经验丰富。钟彬娴像对待老朋友那样与万斯相处,并最终取得了万斯的信任,使得万斯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前途铺路。就这样,在万斯的大力帮助下,钟彬娴在很短的时间里从公司里一名最普通的销售人员升迁为公司销售规划经理、内衣部副总裁。

等到1987年,万斯离开了鲁明岱百货公司,并应邀成为位于旧金山的玛格林公司第一位女CEO。她邀请和自己私交很好的钟彬娴和自己一起走。钟彬娴衡量局势之后果断地跟随万斯到了玛格林公司。从此之后,钟彬娴搭上了升迁的顺风车,5年后,钟彬娴被公司提拔为高级副总裁。等到1991年,钟彬娴在美国零售业已经小有名气,这时,她凭借自身的实力被“美国奈曼玛克斯服装公司”邀请,担任该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和时尚代言人,开始在商界独自打拼。

可以说,在钟彬娴的成长过程中,她的万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万斯,钟彬娴的成功很可能就要晚来很久,甚至永远也不会到来。正如钟彬娴所坦言的那样:“万斯女士,是我的职业领路人,不愧为金发‘洋伯乐’。有些人只是傻傻等待好运临头,可机遇是等不来的。而我却不是这样,我建议人们要抓住能带你飞翔的人的翅膀!”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作履历、工作业绩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想快速实现自己的理想,寻求老板的帮助是中层管理者成功的一条捷径。如果你能与老板建立良好的关系,你就可以在工作中获得老板的指导和帮助。在人际矛盾中,你也可以让老板帮你排除困难,从而对你的晋升助一臂之力。

所以,无论你的老板在你看来有多么差,你也要明白,他们既然能一路走到今天,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就一定有其过人之处。你应该做的不是对老板敬而远之,而要随时与老板保持沟通,让老板了解你的想法的同时也让自己与老板的想法更贴近。

张三和李四是同一家集团公司的部门经理,张三只想着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李四经常跑到老板的办公室请示汇报工作。对于李四的这种做法,张三非常反感,认为这是刻意巴结老板。

后来由于业务拓展,集团公司总部决定从内部中层领导中选出一名优秀者去外地新开的分公司担任生意人一职。张三和李四两人的集团公司中的精英人员,而且都想做出更大的成绩,所以也都想成为新任生意人。于是在公司内部,一场激烈的竞争开始了。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张三的部门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还受到了集团总裁的表扬,这让张三对自己的前途很有信心。而李四的部门虽然也做得不错,却不如张三的部门那么优秀,只是李四一如既往地经常向自己的老板汇报工作。

但让张三没想到的是,半年之后,新任生意人的人选公布了,是李四,而不是张三。

生意人应当主动与老板联络沟通,这应当作为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这不仅可使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也可以使老板更关注自己,最终使自己获得老板的青睐。不过,与老板联络沟通的时候,要注意说话方式,以免好心办坏事,让老板对自己心生厌烦情绪。一般而言,与老板沟通工作的时候要先说结论,如时间允许,再做细谈。若是书面报告,要签上自己的名字。同时还要将工作业绩设法告诉你的同事、部属,他们的宣传比起你来效果更佳。

咱俩都是有名字的人,与名人交朋友的原则

与一流的名人交往,也容易使自己也成为一流名人。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趋势”心理,就是结交、崇拜、依附有名望者的心理,这种心理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它反映在人心理上希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平等地与名人交往。

在自己所处的环境里,能与站在顶点地位的一流名人交往,并学习其观念、优点、做法,才能引导自己向上。名人中固然有名不副实者,但毕竟大多数人确有本事和才能,倘若能吸取他们经验和观点中的精华,对你的生活和工作必将大有助益。

结交名人也可能获得更切实的帮助。如果你立志在生意场干出名堂来,首先就要想办法接近社会名人,与其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信赖关系。一旦与你建立了信赖关系,他就会考虑:“替这个人找个机会造就人才吧。”如此一来,你的命运可能会大获改观,甚至可能一层层地脱胎换骨,一步步走入名流社会。

有一个著名的公关专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要发展事业,人际关系不容忽视。费心安排的话,人际关系便能由点至面,进而发展成巨树。有了巨树我们才能在巨树的凉荫下休息,坐享利益。社会地位愈高的人,在拓展事业的时候,人际关系愈是重要。”

1945年的一天,一辆白色的小轿车突然在法国南部城市瓦洛里的一家理发店门口停下。有人摇下车窗探出脑袋叫了一声:“阿里亚斯,我们来了!”这人正是毕加索,小城弗雷儒斯有斗牛比赛,毕加索邀请理发师一同去看。阿里亚斯打发走最后一名顾客,匆匆坐上汽车。

阿里亚斯1909年出生在距离西班牙马德里不远的布伊特拉戈村,在弗朗哥****时期他逃到法国瓦洛里,靠理发为生。在那里,他与毕加索交上了朋友。毕加索比他大28岁,他视毕加索为“第二父亲”。毕加索难得有空去看斗牛,所以那天心情格外好。他的钱包里塞满了钞票,他说这些钱是给斗牛场的工作人员准备的。比赛完了,他们会到饭馆里饱壑一顿,并给跑堂的留下丰厚的小费。

50幅名画捐给了西班牙政府。

阿里亚斯是毕加索家里的常客。在毕加索的画室里,阿里亚斯给他剪头发、刮胡子,所有这些都是在极其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的,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一天,毕加索发现阿里亚斯徒步而来,就送给他一辆小轿车。

阿里亚斯是画家名誉的坚定捍卫者,谁说毕加索的坏话他就跟谁急。阿里亚斯回忆说,毕加索来店里理发,其他顾客都起身对他说:“大师,您先理。”但毕加索从来不愿享受这种特殊待遇。他认为毕加索非常慷慨。有一次,当他听到有人说毕加索是“吝啬鬼”时,他怒不可遏,立即反驳说:

“对一个你并不熟悉的故人进行这种攻击是幼稚和卑鄙的,毕加索一生都在奉献和给予。”随后,阿里亚斯举了例子。“毕加索的大型油画《战争与和平》是为瓦洛里的小教堂创作的,他还捐献了一件雕塑作品,是他为我们的城市添了生机。”阿里亚斯说,毕加索一共送给他50多幅作品,其中包括一幅妻子雅克琳的肖像画。理发师将这些画都捐给了西班牙政府,并在家乡布伊特拉戈建了一个博物馆。博物馆中还陈列了一个放理发工具的盒子,上面有毕加索烙的一幅《斗牛图》和“赠给我的朋友阿里亚斯”的亲笔题词。一位日本收藏家曾想购买这个盒子,他给了阿里亚斯一张空白银行支票,说数目他随便填。可收藏家没想到,他竟遭到了理发师的拒绝。阿里亚斯说:“不论你用多少钱,都无法买走我对毕加索的友情和尊敬。”

知道结交名人也是人之常情,你就无须畏缩,只需要拿出勇气和智慧来,与名人交往、沟通,不断地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一起提升自己,一步步迈入名人行列。

官场自有潜规则,与官员交朋友原则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商业文化一直没有得到提倡和重视。“士农工商”是中国的传统等级排序,商业则一直被排在末位。虽然这种意识到了近现代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传统的影响依然存在。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的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无论商业如何进步,都不能脱离政治独立存在。因为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是普遍联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成功的商人都意识到,要想使自己的事业得以巩固和发展,为生意创下坚实的基石,就必须为自己建立良好的政商互动关系。

胡雪岩之所以能在商海如鱼得水、大展宏图,其中很大成分就在于他与官家的良好关系。用他自己的话说:“做生意就如行船,有了东风就能更好地行船。”这里“东风”,指的就是官场。

胡雪岩当初大力资助王有龄。王有龄帮助胡雪岩及其钱庄在众多的商家中声名鹊起,使胡雪岩的生意越做越好。

后来又有出将入相的左宗棠帮助,胡雪岩在总办粮台、劝捐、军火买卖、借款中左右周旋,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源。更重要的是,有了左宗棠手下红人这一块招牌,胡雪岩在商场上更是左右逢源了。

不仅是近代,在现代,这种政商互补互进的为商之道也同样是商人的必修课,你要想做大自己的生意,就必须维持好政商关系,否则,你的事业想做大做长久就会比较不容易。

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王永庆对此深有感触。王永庆白手起家,没有深厚的家族背景,加上性格耿直,经常得罪一些当权者,造成许多意外的麻烦。随着事业的发展和阅历的增长,王永庆对政商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并着手大力修好与政界的关系。

从此,尽管王永庆家族没有人在政坛任职,但他政商关系良好,为其洞悉时局、把握台湾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是良好的政商关系,为王永庆的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王永庆进入石化工业,建立了台湾塑胶公司时,就得到了当局的有力支持,许多当局官员为他的企业发展出力,这都得益于他与官方建立的良好关系。比如被王永庆称为台湾民营企业之父的尹仲容先生,当时就担任工业委员会召集人,为台湾塑胶公司的创立出了不少力,在其后出任“经济部长”及“经济安定委员会秘书长”等要职之后,都一直关注着台湾塑胶公司的发展。

在后来的事业发展中,王永庆与官方的关系十分密切,经常与当局官员往来。虽然他一直没有在政界任职,但是1985年,王永庆被聘为“经济革新委员会”产业组召集人,也反映了台湾当局对王永庆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信任与器重,同时也反映了双方 之间的良好关系。

一个成功的商人绝不能仅仅把眼光局限在商业领域,而应该通过各种努力,以各种灵活的手段建立良好互利的政商关系,为自己洞悉时局、把握机遇创造良好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