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辈子,该怎么活
3692100000006

第6章 这辈子,向命运宣战(2)

但在当今的社会中,却有很大一部分的人群依靠父母的财力苟且地活在世上。他们衣食无忧,享受世间极乐,却只是温室里的花朵,最终无所事事,让美好的年华就这样地流走了。

勇于接受生活里的每一次挑战,让自己拥有一颗坚强自信的心;

勇于接受生活里的每一次挑战,让自己获得坚毅不屈的意志;

勇于接受生活里的每一次挑战,让自己无愧于心,获得成功带给您的喜悦。

接受挑战绝不是“莽撞”的代言词,它也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做出判断,毕竟,并不是每一个挑战都是有益的,我们也需要取舍。但目标都是始终如一的。那就是;驾起我们理想的船,插上希望的帆,让我们拥有桑地亚哥的不屈意志,在生命的激流中奏出完美的乐章!

人生的长途上不仅仅是风和日丽,还会有狂风雨的恶劣天气所以总免不了跌倒或迷失,重要的是我们能在最坏的事情上选择最好的结果。

美国加州大学有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在一年的冬季大征兵中,牠被选中后即将到最艰苦也最危险的海军陆战队去服役。年轻人自从获悉自己被海军陆战队选中的消息后,便显得忧心忡忡。在加州大学任教的祖父看到孙子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便开导他说:“孩子啊,你没什么好担心的。到了海军陆战队你将有两个结果,一个是留在内勤部门,一个是分配到外勤部门。如果你分配到内勤部门,就完全用不着去担心受怕了。”

年轻人问爷爷:“那我要是被分到外勤部门呢?”爷爷说:“那同样有两个结果,一个是留在美国本土,另一个是分配到国外的军事基地。如果分到美国本土,那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那么,要是被分到国外的基地呢?”年轻人问。“那也有两个结果,一是分配到和平而友善的国家,一是分配到海湾地区。如果是分配到和平而友善的国家,那也是值得庆幸的事。”爷爷说。“爷爷,要是我不幸被分配到海湾地区呢?”爷爷说:“那你同样有两个结果,一是留在总部,一是被派到前线参加作战,如果留在总部,有什么需要担心呢?”

“那么,我要是不幸被派到前线作战呢?”年轻人又问。“那同样有两个结果,一是安全归来,一是不幸负伤。如果能够安全归来,担心岂不多余?”爷爷说。

年轻人问:“那要是不幸负伤了呢?”爷爷说:“那也是两种结果,一个是只负了点轻伤,并没有生命危险,一个身负重伤,会危及生命。如果只负了点于生命无碍的轻伤,那又何必过分担心呢?”年轻人又问:“那要是负了重伤呢?”爷爷说:“那同样有两种结果,一个

是依然能够保全生命,另一个是救治无效。如果尚能保全生命,还担心干什么呢”

年轻人再问:“那要是完全救治无效怎么办?”爷爷听后哈哈大笑“那你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况且,你怎么知道等待你的不是上面那么多好机会中的一个呢?”

在人生的际遇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机会:对那些乐观旷达、心态积极的人而言,两个都是好机会;对那些悲观沮丧、心态消极的人而言,两个都是坏机会。

杰瑞是一家饭店的经理。他的口头禅是:“我快乐无比!”他热情洋溢的个性对员工有着非同一般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有人问他为什么如此乐观,他说:“每天早上醒来我就对自己说,杰瑞,你今天有两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心情愉快,也可以选择心情不好,我选择心情愉快。每次有坏事发生时,我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也可以选择从中学些东西,我选择从中学些东西。”可是有一天,坏事发生了。杰瑞被三个持枪的强盗拦住了。强盗因为紧张,对杰瑞开了枪。幸运的是,杰瑞及时被人发现,送进了急诊室。医护人员看着奄奄一息的杰瑞,谁都没信心将他救活。他们虽然不停地安慰着他:“不用担心,你会好的,我们有办法,你一定会好的。”而事实上,他们谁都感到束手无策。

一个护士为检验杰瑞是否还有知觉,大声问他是否对什么东西过敏。杰瑞艰难地吐出两个字:“有的。”这时,所有的医生、护士都眼睛一亮。他们知道,救活一个有知觉的人要容易得多。于是,那个护士又问他:、“你对什么过敏?”杰瑞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大声吼道:“子弹!”在一片大笑声中,杰瑞又说:“我选择活下去,请把我当活人来医,而不是死人。”

经过18个小时的抢救,杰瑞活了下来。尽管他身上还留着弹片,但他仍然和以前一样乐观。一位朋友来探视他,问他近况如何?他说:“我快乐无比!你想不想看看我的伤疤?”

无论什么时候,人生总有两种选择,积极面对或者消极逃避,积极面对罷。我们乐观地接受眼前的事实,选择一个积极的方式迎接命运的挑战:而消极逃避则会带给我们无由的抱怨和愤怒的发泄,只能让我们更加颓丧。

改变想法,才能改变你的命运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它取决于你的想法,如果你能正视自我,并改变那些不良的思想,那么你的命运也会随之改变。

明代的时候,有一个有名的人物,叫袁了凡。年少时他曾在一个名叫慈云寺的寺庙里遇上了一位姓孔的老人。老人长须飘然,仙风道骨,长得超凡脱俗。经过一番交流之后,袁就把老者请到了自己家中。母亲说:“好好接待孔先生,让他给你算一算命,看灵不灵,结果,孔先生算他以前的事情丝毫不差。孔先生告诉他:“你明年去考秀才,要经过好几次考试。先要经过县考,县考时,你考中第十四名;县上面有府,府考时,你考中第七十一名;府上面有省,省考时,你考中第九名。”第二年,他去参加考试,果然一点也没有错,孔先生算得很准。于是,袁又让孔先生为他推算终身的命运。孔先生告诉他:“你某年应考第几名,某年可以廪生补缺,某年可以当贡生。当贡生后,某年又会去四川一个大县当县令,三年半后,便回到家乡。在53岁这一年的八月十日丑时,你将寿终正寝,可惜终身无子。,’袁了凡将这一切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并且铭记在心。令人称奇的是,自第二年后每次考试的名次都与孑L先生所算一致。从此以后,袁真的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生老病死、贫富贵贱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不能强求。命里没有的,怎么动脑筋、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命里有的,不用多想,也不用怎么努力,自然就会有。于是,他认命了,无求、无得、无失,一颗心古井无波。一年,袁回到南方,去朝廷所办的大学——南京的国子监游学。入学之前,他到南京栖霞山拜访了著名的云谷禅师。他与云谷禅禅堂里对坐,三天三夜都没合眼,依然精神饱满,让云谷禅师暗暗称奇。

于是,云谷禅师问道:“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是因为心中有杂念和妄想。你坐在这里三天三夜,我没有看到你有一个妄念。这是什么原因呢?”

袁回答道:“因为我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20年前,有一位姓孔的先生早就算定了,我一生的吉凶祸福、生老病死都是注定的,还有什么好想的呢?想也没有用,所以干脆就不想了。”云谷禅师笑了笑,说道:“我还以为你是一位定力高深的豪杰,原来也只是一个凡夫俗子。”

袁向云谷禅师请教:“此话怎讲呢?”

云谷禅师说:“人的命运为什么会被注定呢?这是因为人有心、有妄想。人如果没有了心、没有了妄想,命运就不会被注定。你三天三夜不合眼,我以为你抛开了妄想,没想到你仍有妄想,这妄想就是——你什么都不想了。”

袁问道:“既然如此,那么按照你的说法,难道命运可以改变吗?”云谷禅师说道:“儒家经典《诗经》和《尚书》里都说过这样一句话——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的确是至理名言。任何人的命运都由自己的想法决定的,人的幸福也全看自己怎样去追求。佛家经典中也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妄语是佛家的根本大戒,佛难道还会妄语吗?难道还会欺骗你吗?’,袁进一步向云谷禅师请教:“孟子说:‘有所求,然后才能有所得。’其意思的确是指求在自己。但是,孟子的话是针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言,人的道德修养无疑可以通过自身的培养而获得,而功名富贵是身外之物,难道通过内在的修身养性也可以获得吗?,云谷禅师说:“孟子的话没有说错,是你自己理解错了。你理解对了一半,另一半你还不知道。其实,除道德修养可以通过内心求得之外,任何一切也都可以求得。你难道没有听过六祖说的这样一句话吗?‘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意思就是说,任何成功和幸福都离不开人的方寸之心,一切追求最终是否成功,都取决于人的想法。要追求一切,首先就必须从追求心灵开始。所以,子说的求在自己,不仅仅指道德修养,功名富贵也是如此。道德修养是内在自身的,功名富贵是外在的,但这两者的获得都应该从内心人手,而不要舍弃内心,盲目地在外面去追求。从内心人手,内外的追求都可以得到。如果不反躬内省,只一味地向外追逐,那么,尽管你拼命努力,用尽了许多方法和手段,但这一切都是外在的,内心没有觉悟,你就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碰壁,最终毫无结果。所以,一个人从外面去追求功名富贵,往往会内外两者都失掉。”

袁听完云谷禅师的话以后,豁然开朗。

云谷禅师告诉他说:“孔先生说你不能登科,没有儿子,这是根据你的天性而算定的,这是天作之孽,完全可以通过内心的努力去改变它。只要你扩充自己的德性,改变自己的思想,多做善事,多积阴德,那么,你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易经》是一部高深的著作,中心思想就是教人趋吉避凶。如果说人的命运是注定的,又何须去趋吉避凶呢?”听完云谷禅师的话以后,他便改名了凡,其含义是自己了解了安身立命之说,立志不走凡夫俗子之路,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的想法开始发生了变化,心态也随之转变。以前,他放纵自己的个性,言行随随便便,过一天算一天。而现在,他时刻警觉,不断反省检点自己的行为,即使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常常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注视着自己;遇到有人憎恨诽谤他,他也能安然容忍,内心相当平静,不像从前那样心浮气躁,一点点委屈都受不了;整日小心谨慎,不敢让自己的行为越雷池半步。

第二年,礼部进行科举考试。孔先生算他该考第三名,他却考了第一名,孔先生的卦开始不灵验了。秋天的大考,他又考中了举人。

孔先生算他命里不会中举,而他居然考中了。从这以后,袁了凡便对命运变通之说深信不疑,时时刻刻检点反省自己:是否积善行德不勇敢?是否救人的时候常怀疑虑?是否自己的言论还有过失?是否清醒时能做到而醉后又放纵了自己?之后,袁了凡更有了儿子,取名天启;不仅考中举人,而且还考取了进士;孔先生说他命里本应去四川当知县,他后来却在天津宝坻当了知县,最后官至尚宝司少卿;孔先生算他寿命只有53岁,他却一直活到74岁。

袁了凡的故事。证明了一个奇迹的出现,证明只要你改变想法,开始走一条新路,命运就会改变。命运是与想法是相辅相成的,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有什么做法,不同的做法就会造成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想法就会作出不同的选择,选择不一样自然也会有不同的命运。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言行和人生,决定了你是否是一个成功的人。改变想法,才能改变你的命运。这个世界已不再是后知后觉者的天下,而是属于那些及时、恰当调整自己的想法以适应现实的人。

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征服生命中最大的障碍

杨正辉著的《态度决定高度》在提到微软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时说,在过去的25年里,史蒂夫?鲍尔默积极地给比尔?盖茨打工,最后成为拥有百亿美元身价的打工者。他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曾说:“大家从今天能够做的事情入手,也许你们可以在明年、后年或大后年让梦想变成现实。”

史蒂夫?鲍尔默用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方面,对他事业的发展就会产生加速度,从而形成一种高度,一种事业的高度、人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