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红楼梦》学生活
3689100000001

第1章 处世:圆融豁达,仁慈为怀(1)

从大处着手,让小处圆满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主角之一,人称“凤辣子”,她在贾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王熙凤出身豪门,为都统制县伯之后,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她的爷爷是负责外交和对外贸易的,担任的是当时非常时髦、获利丰厚的职务。她曾经非常得意地自诩:“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所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红楼梦手抄本

王熙凤的叔叔王子腾做过京营节度使,九省都检典,后来还入阁拜相。

王熙凤还是一个出众的美人,她家里却从小当她男孩来教养,可惜的是不让她读书。她竟然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清代评论家洪秋蕃评论她:“凤姐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学名王熙凤,何以胸无点墨,想见小时顽不受教。”

王熙凤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嫁到贾府,成为了国公府长孙贾琏的夫人,贾母的孙媳。她的姑妈是荣国府次子贾政的夫人,即王夫人。她与这位王夫人结成同盟,操纵着全府的大权。她还能超越王夫人,独家操纵全府大权,是因为得到贾母的信任和全力支持。

王熙凤在全书第一次出场就以她的出色智慧而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光彩照人:

(林黛玉从苏州来投奔外祖母史太君,刚进贾府,正与贾母、王夫人等见面。贾母说到黛玉身体不好,要配药丸给她吃。)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她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林黛玉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

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第三回)

在这个迎接远来亲戚的场面中,王熙凤已经舒展了她的浑身解数,让我们领略到她那处世待人的全套敏慧的才智。我们看到随着贾母见客的众多女眷和丫环都“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说明贾母治家严谨,大家都拘谨守礼,只有凤姐敢于打破常规,谈笑自如。

这个“谈笑自如”,可不是随随便便做得到的,必须每句话要大方得体、智慧出众,或者幽默,或者动人,体贴人情,或者话锋锐利,出人意料之外但又合乎情理之中,必令大家心服口服,否则马上就会失去听众并给人剥夺了发言权。通观《红楼梦》全书,王熙凤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物。遥想当年大观园内隆重开张诗社,凤姐虽没有文化,更没有学过写诗,但大观园众位才女邀请她当监制,奉她为诗坛领袖。大家在即景联句时,给她面子,竟然请她起句,她谦虚一番,竟然开口就是佳句:“一夜北风紧”。这句平易不起眼的句子,却富有泼辣的生气,正是文如其人,大家不禁佩服地一致称赞:“不但好,而且留下了多少地步与后人。”还被众人誉为“这正是会做诗的起法”。

即以本段描写来说,她人尚未到,却先闻其声,一声“我来迟了”,普普通通的一句话,简洁明快,现在也早已经成为日常的名句了。

凤姐的衣着打扮,与众不同,富贵华丽。蒙府本评:“大凡能事者,多是尚奇好异,不肯泛泛同流。”在打扮得体的前提下,她的美貌出众从黛玉这个目光敏锐的少女的眼光中描出,风韵卓著。

凤姐讲黛玉的标致和气派都像是贾母的孙女,而不应该是外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甲戌本侧批和戚序本批语都说:“却是极淡之语,偏能恰投贾母之意。”她极能体会讲话对方心底的感情和意味,故能恰如其分地投其所好。

接着又伤心落泪,洪秋蕃评:“凤姐于贾夫人(指黛玉之母)情而两疏,乃见黛玉而念及,且至用帕拭泪,此仰体贾母痛女之心而为是假惺惺也。希意旨,工趋奉,于此已见一斑。”她的伤心装得极其逼真,贾母也深信不疑,劝她敛哀,甲戌本侧批:“反用贾母劝,看阿凤之术亦甚矣。”她忙自责说:该打!接着关心地问起黛玉的情况,赶快转移话题。她还亲为年幼的黛玉捧茶捧果,态度热情,关心入微,礼仪周到。她的礼仪周到,能注意从细节上着手,所以有着极好的现场效果。

有大本事的人和只会奉承拍马的小人的不同之处是,开玩笑管开玩笑,开玩笑是让大家笑得畅快过瘾,但遇到正经事,遇到大事、繁难事,做事要和讲话一样利索干脆。王熙凤就是这样。

王熙凤对黛玉来访,早作了准备,王夫人言及尚未为黛玉准备衣料,王熙凤立即回答“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使得王夫人非常满意,无话可说。王熙凤做事机警,有备无患。蒙府本评:王熙凤“先为筹划,写其机巧。”

智慧金言

凤姐在迎接黛玉到来这件事上,她已圆满地表演了全套的唱功和做工,她从大处着手,却懂得小处圆满,处处细小的地方都浸透了做人的智慧。她对黛玉之事如此用心,就因为黛玉是贾母最心疼的女孩。王熙凤的做人处世之道堪为现代领导者的模范。

尽人事以听天命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尽人事以听天命”。因为,对于人来讲,不可知的东西太多了,许多事往往用尽心思仍一无所得。而在生活中,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情也不少。

《庄子》里有这样一则寓言:

庄子在雕陵栗树林里游玩,看见一只奇异的怪鹊从南方飞来,翅膀宽达七尺,眼睛大若一寸,碰着庄子的额头而停歇在果树林里。

庄子说:“这是啥鸟呀?翅膀大而不能远飞,眼睛大而目光迟钝。”于是提起衣裳,快步走过去,拿着弹弓窥伺它的动静。

这时,忽见一只蝉儿,正得着美叶荫蔽,完全沉浸在大自然之中,说时迟,那时快,有只螳螂借着树叶掩蔽着,伸出臂来一举而捕住蝉儿,螳螂意在搏蝉,见有所得而显露自己的形迹;恰巧这只怪鹊乘它捕蝉的时候,攫食螳螂,怪鹊见利而不觉自己性命的危险。

见了这个场面,庄子不觉心惊,警惕着说:“唉!物与物互相累害,这是由于两类之间互相招引贪图所致!”

想到这里赶紧扔下弹弓,回头就跑。恰在此时,看守果园的人以为他偷栗了,便追逐着痛骂他。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有名的典故就是从这则寓言来的。由这寓言引申出一个结论:成心谋算他物,自以为聪明,结果却招引别物来谋害自己。因而,情有铲除心计,不耍小聪明,才能免于卷入物物竞逐的循环斗争中。

《红楼梦》有一个人物,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这个人就是王熙凤。

王熙凤在贾府算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她想尽各种办法,使用种种计谋,想使贾府振兴起来,或者至少维持着大家的局面,同时也积攒些家私。然而她的努力,她的“鞠躬尽瘁”,却换来了贾府上下人的一片不满,最终也没有使贾家有什么起色,死后甚至连女儿也保不住。“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得”,“心性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一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天下人都叫你算计了去”,“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这些熟悉“凤姐”为人的各色人等对“凤姐”的评价,活脱脱展现出了一个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十分精明的人物,却落得孤家寡人,身心劳碌至死,最终又一无所得的下场。

王熙凤虽然有无与伦比的治家才能,她应付各色人等的技巧,但也正因为她的聪明造就了她结局的悲凉。

再看李纨,是那种恪守妇道、平平淡淡过日子、独善其身的传统淑女典型。一生并不轰轰烈烈,也不劳心竭力,却落得干净自在,人缘好,因为有个好儿子贾兰而最终凤冠霞帔,结局是金陵十二钗中命最好的。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判词如下: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足。”

这正应了郑板桥的一句话“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

现实生活中,上级领导往往喜欢谦虚的下属,而不喜欢爱表现自己的下属。下属如果急于表现自己,会让领导觉得你好出风头、有个人主义倾向,不利于机关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因而他肯定不会支持你。此外,急于表现自己,往往会使你得罪同事,由于领导要依靠这些熟悉情况的人干工作,他也会照顾一下他们的情绪,他很可能会批评你,给你一些小的教训,作为警示。

智慧金言

人们在交往中,常常喜欢与单纯的人交往。与单纯的人交往轻松、自然,不用费尽心机,提高警惕,这倒不是说单纯的人是傻子,是可以随意欺骗与作弄的,而是说他心地纯净、平和、淡泊。这样的人也懂得很多,想得很深,看得很透,但他把心智放在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就是荀子所说的那种人:“温和如玉,完美纯正。”

做成熟的领导,绝不感情用事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是个十分理性谨慎、感情含蓄不外露的人,她对宝玉的感情非常深沉、含蓄。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里,有一处情节是宝玉前去探望在家养病的宝钗,宝钗的丫鬟莺儿看了宝玉脖子上挂着的通灵玉上的题字,不由地说:“这个玉上的两句话倒和我们家姑娘的金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待宝玉发现果真是一对儿后,莺儿说:“这两句吉利话是个和尚送的,说要嵌在金器上……”话未说完便被宝钗打断了,莺儿未说完的话里此时留下了悬念,在后面的回目里可以得知,和尚所说的是“金玉配”,即戴金锁的宝钗遇到佩玉的人方可结为良缘。聪慧如宝钗,自然在看到宝玉的玉之后已全解其意,却又故意打断莺儿的话不想让宝玉知道,这里已初步表现了宝钗对待爱情的态度;宝钗对宝玉,同样是深爱,但深藏于心。而黛玉时时难掩对宝钗的醋意。黛玉去看宝钗,发现宝玉也在,不免酸溜溜地说:“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又说:“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同样是面对宝玉,两个人的感情,一个内敛,一个外露,对比十分鲜明。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里,宝钗前往潇湘馆来请黛玉聚会。

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了,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离开了。

宝钗的谨慎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挨了父亲的重打,宝钗特意带了药丸去探望,又详细吩咐丫头如何敷药,并心疼地说: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刚说了半句又急忙咽住,自悔说话急了,红了脸,低下头来。这在宝钗是难得的一次真情流露,再次印证了她对宝玉的感情。

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薛宝钗看见袭人在为宝玉绣五色鸳鸯兜肚,油然产生艳羡之心,并情不自禁地拿起来替她代刺。其实,宝钗的内热外冷的心态,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

也正是宝钗的稳重理性使她得到了贾府上层执政者们的认可,最终也收获了她和宝玉的婚姻。

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中,金钏投井死了之后,宝钗向王夫人处来道安,王夫人说起没有现成的新衣服给金钏穿着下葬,宝钗的表现非常大方,没有半点忌讳之心:

王夫人道:“刚才我赏了他娘五十两银子,原要还把你妹妹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他妆裹。谁知凤丫头说可巧都没什么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妹妹作生日的两套。我想你林妹妹那个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过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妆裹去,岂不忌讳。因为这么样,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他。要是别的丫头,赏他几两银子也就完了,只是金钏儿虽然是个丫头,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口里说着,不觉泪下。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又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况且他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一面说,一面起身就走。王夫人忙叫了两个人来跟宝姑娘去。

这也是宝钗为人豁达之处,不计小处得失,她的理性与稳重赢得了王夫人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