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恩来在重庆
3682100000050

第50章

深沉的画外音,叠印出相应的画面:

男声画外音:“******回到延安以后,立即投入到整风学习、总结历史经验的运动之中。一方面,他协助******同志纠正‘抢救运动’所犯的****扩大化的错误;另一方面,他通过整风学习认识到:‘做了二十年以上的工作,就根本没有这样反省过’;他还表示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对******的领导确实心悦诚服地信服。同时,他作为南方局的书记,时刻关心重庆政治局势的发展,在******的统一领导下,适时地派出以林伯渠、王若飞等同志为****中央代表飞赴重庆,继续同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治中会谈。”

女声画外音:“在这期间,日本侵略者为挽救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的危局,他们力图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遂发起了被史家称之为的‘豫、湘、桂战役’。一九四四年四、五月间,日军夺取郑州、许昌,打通了平汉铁路。向湖南进军的日军,在六月至八月间先后占领长沙、衡阳,并向广西进攻。在如此短的时期内,大片国土沦丧,数千万同胞流离失所或陷入敌人的铁蹄之下,使举国上下为之震动。”

男声画外音:“国民党战场上出现这样惊人的大溃退,充分暴露出统帅部的腐败无能,激起了广大的人民——尤其是陪都重庆各界人士的强烈愤怒。对于国民党政府在政治上的****独裁、特务横行,经济上的横征暴敛、物价飞涨,更使人们感到忍无可忍!一切爱国之士很自然地提出:中国在此关键时刻向何处去?”

女声画外音:“******根据******同志提出的结束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要求国民政府立即召集各党各派各军各地方政府和各民众团体代表开国事会议,改组中央政府,废除一党统治等政治方案。从此,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便成为国民党统治区人民运动的中心要求。美国副总统华莱士使华,促成了以包瑞德上校为组长的美军观察组抵达延安。接着,曾担任美国陆军部部长的赫尔利少将作为总统特使来到了重庆……”

黄山别墅外日

******边散步边问:“夫人,赫尔利受命使华,除去解决我与史迪威将军的矛盾外,还有其他的使命吧?”

宋美龄:“有!由于美国的跳岛战术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从而使得战火逐渐向日本本土燃烧。再由于日军还在进行拼死抵御,给美军造成重大伤亡,所以他们最担心的是,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取得大胜之后,在中国大陆抽出兵力,与美军做最后的决战。”

******:“换句话说:因为美国希望我能拖住更多的日军,所以他们不仅同意解除史迪威中国战区参谋长之职,而且还同意由赫尔利亲自出面调停国共关系。”

宋美龄:“是的!另外,美国尽管知道我们在‘豫、湘、桂战役’中失利,但对亚洲战场的全局并无大碍。他们考虑的中心是:战后由谁取代日本在亚洲的地位,并与苏联抗衡呢?”

******断然地:“当然是我蒋某人领导的国民政府!”

宋美龄:“但是,在罗斯福总统看来,必须由美国出面调解,进行政府改组,统一军队,才能实现中国的统一。”

******:“这就是赫尔利使华的第二项使命了?”

宋美龄:“对!”

******冷漠地一笑:“可爱的美国人!好,我通知张治中,让他联系赫尔利访问延安的事情。”

******的窑洞内夜

一盆红红的炭火,带来窑洞的温暖。

******、******坐在马扎上,他们隔着炭火盆一边烤土豆一边交谈。

******:“林老和董老自重庆发来电报,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征得******的同意,准备来延安,和你谈国共合作。”

******:“从蒋某人在‘豫、湘、桂战役’演成大溃败的局势下,同意赫尔利出面调停,可得救命之益。”

******:“至少,他给美国人造成一种假象:看!我蒋某人是赞成国共合作的。”

******:“我们是不会上当的!再说得清楚一点:蒋某人给以小利,加以限制,而得救命的大益。”

******:“但是,对国民党问题,赫尔利还是相当乐观的。”

******:“一是说明赫尔利根本不了解中国,二是想借此表现一下美国式的自信心。但是,我们还是应当热情欢迎。”

******:“双方会谈的方针呢?”

******:“一是要蒋某人改组腐败、独裁的国民政府;二是建立由各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

******:“我看对国民党仍要批评,让赫尔利知道国民党是没有希望的。”

******:“对!说到仪式嘛,我们要开欢迎大会,由你出面介绍,还可以搞点音乐晚会。”

******官邸内日

******站在官邸客厅中央,看着赫尔利大步走进。

赫尔利紧紧握住******的手,傲慢地:“委员长阁下,感谢您和夫人再次接见我!”

戴维斯站在一边翻译。

赫尔利走到宋美龄面前。

宋美龄伸出戴着白手套的右手。

赫尔利绅士地俯首吻了一下宋美龄的右手:“我希望蒋夫人再次倾倒我们美国人。”

宋美龄:“谢谢!请将军向罗斯福总统和夫人带去我最美好的祝福。”

赫尔利:“请夫人放心,我一定转达!”

******不悦地:“赫尔利将军,请坐下谈吧!”他说罢自己坐在主宾的座位上。

赫尔利应声落座,接着又侃侃而谈:“请允许我再向委员长阁下说明使华的目的:一、防止国民政府崩溃……”

******近似条件反射地答说:“请放心,我领导的国民政府是崩溃不了的!”

赫尔利一怔,继续说:“二、支持委员长任共和国的总统和军队统帅;三、促进中国战争物资的生产和防止经济崩溃;四、为打败日本统一所有的军队。”

******:“我希望阁下根据你说的第二、第三、第四条与******会谈,不要被******——尤其是******所欺骗!”

赫尔利听后大笑,指着自己的鼻尖说道:“委员长阁下,你看我是能被欺骗的人吗?”

******:“但愿如此!”

赫尔利:“那你和夫人就静候佳音吧!”

重庆街头外日

大街小巷都是难民:有的拖儿带女乞讨,有的露宿街道两边,有的奔命似的挤在起伏不平的山路上,还有形形色色的特务混迹其间……

赫尔利、戴维斯乘坐轿车,十分困难地穿行在大街上。

戴维斯:“自从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以来,数以百万计的难民涌到重庆,使这座本来就乱七八糟的山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难民集中营。”

赫尔利很有情绪地:“这就是蒋委员长的功德吧?”

延安东关机场外日

一架飞机缓缓地降落在机场跑道上。

******、******、包瑞德、谢伟思等迎上去。

赫尔利在林伯渠的陪同下沿着舷梯走下飞机。

包瑞德快步走到舷梯下,行军礼:“赫尔利将军!美军上校包瑞德前来迎迓!”

赫尔利:“很好!”

包瑞德指着******:“这位就是******先生!”

赫尔利主动握住******的手,说道:“百闻不如一见,你比我想象中的******更有风度。”

******:“谢谢!”转身指着******:“赫尔利将军,这位就是******主席!”

赫尔利握住******的手上下打量着,近似自语地说:“难以想象,难以想象……”

******幽默地说:“赫尔利将军,你想象中的我应该是青面獠牙,杀人放火的角色,是吗?”

赫尔利:“不!至少应该像是我们美国西部牛仔式的人物,没有想到……”

******:“我就像是一个农民,对吧?”

赫尔利指着******的破棉衣:“起码你穿的这身破衣服,让我和鼎鼎大名的****主席联系不到一块儿。”

******:“赫尔利将军,中国有一句古语:相马知瘦,相仕知贫。”

赫尔利自语地:“相马知瘦,相仕知贫……什么意思?”

******:“肥的马,不一定跑得快;富的官,多数是靠贪污发迹的。”

赫尔利:“有道理!毛先生,我不仅用相仕知贫的标准看待阁下,而且还希望未来几天的会谈能够愉快。”

******风趣地:“一定会愉快的!因为我们中国有一句谚语:买卖不成仁义在。”

赫尔利:“什么?买卖不成仁义在……”

延安大街外日

延安各界群众涌上街头,在欢乐的鼓乐声中跳起大秧歌。

赫尔利、包瑞德同乘一辆吉普车,穿行在延安街道上。

赫尔利好奇地看着,问道:“包瑞德,他们这是干什么?”

包瑞德:“跳陕北大秧歌!”

赫尔利:“什么叫陕北大秧歌?”

包瑞德:“就是陕北的桑巴舞。”

赫尔利:“有意思,他们经常跳陕北的桑巴吗?”

包瑞德:“逢年过节,迎亲娶媳妇,都跳。”

赫尔利:“没想到,被蒋委员长称之谓的共匪所在地,老百姓还生活得这样自由、快乐。”

枣园会议室内日

赫尔利高傲地:“我受罗斯福总统的委托,作为他的私人代表,与国共双方谈关于中国的事情。我这次来延安,还得到了蒋委员长的同意。我的任务,是企图帮助中国一切军事力量的统一,与美国合作,共同击败日本。”

在赫尔利的讲话中摇出:

坐在赫尔利两边的是包瑞德、谢伟思以及随行工作人员。

坐在对面的是******、******、朱德、叶剑英等中方参加会谈的代表。

******:“我们十分欢迎赫尔利将军的态度,但不知蒋先生允许将军答应我们一些什么条件?”

赫尔利不悦地:“请毛先生注意,我是罗斯福总统的私人代表,不是蒋委员长的传话筒。”

******笑了:“我也提请赫尔利将军注意:但愿不是蒋先生的传声筒。”

赫尔利:“不过,我来延安之前,曾与蒋委员长做过恳谈,他表示愿意与共产党达到谅解,承认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的合法地位,并愿意承认中国其他一切政党的合法地位,还考虑吸收共产党人参加军事会议,共产党军队将获得和其他军队一样的平等待遇。”

******:“很好嘛!赫尔利将军,你是否还需要听取我们的一些意见后,我们再举行会谈呢?”

赫尔利:“不!”他取出一摞备好的文件,说道,“下边,我先宣读一份由我起草的《为着协定的基础》,作为我们双方会谈的依据。”

******不悦地:“好!你读,我们听。”

宝塔山外日

******、******陪着赫尔利、包瑞德漫步宝塔山。

赫尔利:“包瑞德,这就是我们美国记者斯诺、斯特朗等笔下的宝塔山吧?”

包瑞德:“是的!”

赫尔利摇了摇头,说道:“不过如此!”

******:“赫尔利将军,你知道吗?延安的宝塔山比美国的历史还要早上千年。”

赫尔利:“不可思议!”

******:“包瑞德,告诉他,中国有这样两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赫尔利自语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他望着******,“有意思,有意思……”

******:“赫尔利将军,我们还是书归正传。你宣读的那份《为着协定的基础》究竟是什么人的意见?”

赫尔利一怔:“我的意见!当然,中国政府方面是同意的。”他转而再一想,又补充道,“原来是我的意见,后来蒋委员长做了若干修改。”

******:“你是美国人,应当赞同我们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提出的:只有结束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联合政府,中国才能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的主张吧?”

赫尔利:“是的,是的!像我们美国那样,一个共和党,一个民主党,让人民选择,谁干得好,就由谁组阁。”

******:“主席,等我们认真研究了赫尔利将军带来的这份《为着协定的基础》,我们再和他会谈。”

******:“可以。”

******的窑洞内日

******坐在桌前,用心地审视桌上的文件。

******提笔将《为着协定的基础》勾掉,在封面的上方写上:《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协定》。

******走进:“主席!供美国、国民党、共产党三方签署的文件改出来了吧?”

******:“改出来了!名字就叫《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协定》。至于美国嘛,只是一个见证者,而不是签约方。”

******:“好!否则,我们的后人会骂我们是美国的走狗。”

******:“恩来,我百思不得一解,赫尔利怎么可能代表蒋某人签这样一个旨在结束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呢?”

******:“我个人认为:******认为我们参加政府和成立联合政府是有区别的。换句话说:******赞成我们参加政府,但决不同意我们和他一道成立联合政府。赫尔利则将二者合二而一。所以,他武断地认为******不会反对。”

******:“照此推论下去:******必定会对这次会谈作出的协议提出修改。”

******:“我看是这样的。”

******:“那就让美国人再一次认识蒋某人的本质吧。”

枣园会议室内日

******:“为着中国的长治久安,必须有一个由国民党、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组成的联合政府。为此,改组腐败、无能的政府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改组政府的举措,蒋委员长是一定要推迟到击败日本之后。果然如此,我认为一定会引起国民政府的崩溃。”

在******的讲话中摇出:

******、朱德、叶剑英等中方代表的不同表情。

赫尔利、包瑞德、谢伟思等美方代表的不同表情。

******:“国民党统治区域的危机来源,在于国民党的错误政策与腐败机构,而不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关于赫尔利将军提出的改组军队问题,中国人民的公意是,哪个********,就应该改组哪个,而不应是英勇善战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我们的原则是:在不破坏解放区抗战力量及不妨碍民主的基础上,我们愿意和蒋先生取得妥协;相反,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赫尔利:“我认真拜读了你们的修正方案,我认为是公正的,也是合理的。从今天的谈话中,我们也感觉到了毛主席的热忱和智慧。”

******:“谢谢!换句话说,蒋委员长也会同意战后在中国组建一个联合政府了?”

赫尔利:“那是自然的!”

******:“我同意!签字问题怎么解决?”

赫尔利:“我先和毛先生在延安签字,等我回到重庆以后,再请蒋委员长签字。”

******:“恩来!你看呢?”

******:“现在就签。如果蒋委员长不签,责任在他。”

赫尔利:“请放心,我打包票:蒋委员长一定会签的。”

******拿起毛笔在协定上签上:******。

赫尔利掏出钢笔在协定上用英文签上:赫尔利。

与会者热烈鼓掌。

赫尔利:“如果蒋先生表示要见毛先生,我愿意陪毛先生飞赴重庆见蒋。请放心,我还陪着你回到延安来。”

******:“我很久以前就想见蒋先生,未能如愿。如果蒋先生也同意赫尔利少将提出的五点基础,我立即见蒋。”

赫尔利:“我看你是见定了!”

******:“但愿如此!”

赫尔利:“我们已经签字了,谁陪同我回重庆和蒋委员长举行会谈呢?”

******:“******!”

重庆街头外日

******、董必武乘坐轿车行驶在山城大街上。

董必武:“由于国民党军队一败豫湘、再败广西,使得寄居桂林的柳亚子先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为此,根据你和主席的指示,通过各种关系,终于让柳亚子先生坐最后一班飞机,于前两天安全地飞到了重庆。”

******:“主席很关心柳亚子先生,行前还专门托我给他带来一封信。”

董必武:“今天,由郭沫若坐庄,由阳翰笙、夏衍、田汉、洪深等作陪,为柳亚子先生接风。他们听说你也到了重庆,让你、我也参加为柳亚子先生接风、洗尘的酒宴。”

巴蜀人家酒店内日

柳亚子、郭沫若、阳翰笙、夏衍、田汉、洪深依次围坐在一张圆桌旁边,只有所谓上座空着两张椅子。

柳亚子:“郭主任,你知道恩来又为什么到重庆吗?”

郭沫若:“听董老说,继续和蒋某人谈判。”

柳亚子冷然作笑:“和他有什么好谈的呢?”

郭沫若:“听说毛主席和赫尔利在延安达成协议,要蒋某人结束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

柳亚子大声笑了:“诸位!你们相信吗?”

“不信!”

柳亚子:“对!要蒋某人结束独裁,搞联合政府,这不就等于要他的命根子嘛!”

******一步跨进:“柳先生!那我们也得谈啊。”

柳亚子、郭沫若、阳翰笙、夏衍、田汉、洪深站起。

柳亚子指着那两张空椅子说:“董老,恩来,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