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精神
3677500000041

第41章

凌晨3时,正是城市熟。睡的时候,天边已经传来鸡叫的声音。公司各部门的同志,不管是领导还是技术干部、办事员,都像虔诚的教徒去礼拜或是拜谒圣洁的神坛那样走向工地。大家都戴着红色的头盔——有人说它是工程的支点,工人们只要见到这红色,心里就无端暖热起来,心里就有了底数。经理、副经理们自然是排在前头的,他们在这个时候往往和现场指挥的同志在一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工地上灯火通明。城市却正如暗黑的背景。这时,一辆辆沉重的罐车隆隆地开过来,那上边装满了搅拌好的混凝土,各就各位,一切准备完毕,现场指挥短促的哨声就洪亮地响了。城市在黑夜中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这狭长的圣坛,观看这迄今为止要比所有最时髦的重金属乐队还要有分量的演出,是怎样叩打人们心扉的。随着号令,罐车的引擎发动起来,机器开始轰鸣,就像教堂里的管风琴厚重的声浪在湍急地流动。这乐声是对在场的人们最深情的祝福,是最温馨的抚慰。浇筑开始了,载重混凝土的泵车高扬起钢铁的手臂,按照施工员的指令,伸进模板里开始浇筑。此时,人指挥着高大的泵车和沉重的混凝土,浇筑的场面,增添了人的威风。

每辆罐车大约能装混凝土五六立方米,但每次浇筑一打就是一两千立方米。这种大规模的施工作业只有现代化工业社会才会有,那场面雄浑无比。全公司有好几处混凝土搅拌站,它们出售商品混凝土,它们的存在,既能应付大的合同作战,又可兼顾小的作业。这就是说既能气吞万里如虎,又可春风化雨点滴人微。搅拌站的成立,完全是市政公司机构改革的尝试,是大工业意识的产物。每次现浇,几乎各搅拌机、站统一行动,纷纷支援前线,于是一辆辆罐车便长龙般鱼贯而来。罐车在途中可以边行进边搅拌,若路途遥远,还要使用缓凝剂等。这一切,绝对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和任何发达国家相比。

按照施工员的指令,每辆罐车都要在规定区域推心置腹地倾诉一番,最后卸掉一身重负,轻装转向另一战场。如此一个浇筑的过程,机声隆隆,人却静默如铁。

在浇筑的同时,就要振捣。工人们手拿振捣棒,意气风发地去完成最后的仪式。这是工程中的关键时刻,而且是惟一用半自动机械人工振捣。要使浇筑的混凝土桥体没有蜂窝麻面,要充分振捣,不许疏漏,要振捣到出水分,即出现水泥浆状才行。因为里边往往还有波纹管,它是白洋铁皮做的,是用来穿钢绞线的。到模板拿掉,混凝土凝固之后,再进行拉张,预应力构件是现代桥梁道路工程的一个突破。经过拉张后的构件就可以大大提高负荷力。倘若振捣太烈,就会把波纹管挤扁或变形,这样钢绞线便穿不进去,就不能拉张。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还要把浇筑好的水泥构件开天窗,把变形的波纹管修好。开天窗后的构件色泽不一致,和整体难以协调,这就不是上好的工程。因此这庞大壮观的工程,到这一步,却无论如何是精雕细琢了。要格外小心,格外认真。

伴随浇筑的振捣是一个长长的工程。需要用心一点一点触摸,精细而又耐心。振捣常常是连续作战,有时是连续72小时,有时是连续100小时,人是可以换的,但机器不能停。这绵长时问的劳动,消耗着无数工人的体力和耐力,但他们坚持不懈,因为他们都不愿意出现开天窗,不愿在工程中出现一点遗憾——那遗憾会永远留在他们心上。

这是呕心沥血的祭礼,长长的如涅檠般的再生。不管是谁,不管是经理还是普通干部,面对这样的场景,无不肃然而立,立正姿势,行注目礼。他们面对的仿佛是自己心灵的祭坛,是自己生命的升华。那点点浇筑进去的,不是别的,而是他们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采访手记(12)

笔者漫步在著名的海滨城市大连,看到了可以和莫斯科红场媲美的星海广场。我在那里看到了年轻的广场展示出的万种风情。有什么样的广场就有什么样的游人。人们一徜徉在那里,顿时就有些卡通味道的变形。人们都努力做出种种优雅的姿态,即使是小偷也很少在这里作案。阔大辽远的广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舒缓和浪漫,置身在这样陌生化效果的环境里,人们如梦般醒悟:看来人是应该远距离顾盼同类的,这就使人有了审美意味。

这里有大片大片的绿地和数不清的城市雕塑,看得久了,才了然到:城市文明应该是靠绿色书写的,绿色就是它的文字,雕塑就是它的标点符号。大连就是面向世界打开的一本书,那上面用音乐和诗句组成了两个字文明。

在星海广场的末端有一组由各色人等脚印组成的浮雕,足履或深或浅或轻或重,然而却一致坚定地朝着海洋的方向走。笔者认为这个象征指向就是城市化和城市文明。而大连的这个名为《百年城雕》的纪念雕塑,其心路历程不仅仅是属于大连一座城市的,它还属于中国680座城市,属于中国3.67亿正在追求文明的城市人。大连的草地天下有名。大连是迄今为止我所知道的最早把草请回家园的城市。

草地和森林是人类的襁褓,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是地球家园的嫁衣。草是大地之子,是除林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草是人栖息的重要环境,它能很好很快地覆盖地面,降雨时雨水不能直接冲击地表。据测定,草地比休闲地减少地表淤流50%以上,减少冲刷75%以上,草的根系能保持土壤和防风固沙。草根深叶茂,可增加土壤的有机含量,特别是豆科牧草能固定空气中游离氮。草还能使空气清新,保持气候湿润,并能美化环境,愉悦人们的生活。

但是,曾几何时,我们却视草为异类,必置于绝迹方肯罢休。究其原因,大概是以粮为纲以农为本的思想作祟,把与庄稼争地的所有草类都打人另册。这种以农为本的思想投射到城市建设中,不知不觉影响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判断。我们从没有认真关注过小草的生命形态,尽管我们曾以草来形容我们自己,形容人民群众是草根,并在文章和诗句里赞美它歌颂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对草类采取彻底的否定态度。

笔者曾多次参加过义务劳动,不管是军营还是地方,拔草都是一个传统项目。虽然说树有千种草有百类,有杂草毒草等等,但我们却一律采取除草务尽的态度,把一个城市弄得六根清净,见不了一丝草影,宁可让黄沙拂面,也不让百草丛生。我们可以从对待草类的彻底否定态度上,看出那个年代农本思想的延续和专横。

然而,时代毕竟不同了。

西方国家很早就开始关注城市的美化,若要城市美化就不能不想起草地。于是,那些曾经对农作物和钢铁感兴趣的西方人开始关注起纤细的草来,并注人人类的智慧关怀。草类的形态和特性开始按照人类的意志发生着变化,或更加柔美或更加俏丽,或更加耐热或更加耐寒。不管是接近北极还是位于赤道,绿草总如盛装的仙子让人心动。正是对草类的意外发现,才使西方少了许多丑陋,把那些原本被大工业破坏的自然形态又一点点修补起来,恢复了美丽的容貌。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人们推开世界之窗,才蓦然发现周边一片青翠,回眸凝望自个家园,便觉满目黄沙分外凄凉了。

据大连市文明办的同志介绍,从1987年开始,大连市委在讨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围绕经济建设的目标,已连续制定了五个精神文明建设阶段规划,把思想、道德、文化、法制和精神文明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任务和目标,逐步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和财政计划,努力做到两个文明同步规划、同步落实、同步检查、同步发展,使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互为依存、互相促进。从笔者所掌握的资料中,像大连市这样早就把精神文明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应属于全国城市之先,可谓先知先觉。正是这种先知先觉,才使大连从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浮现出挺拔俊秀的身影。据说,大连市市长薄熙来是大连第一个提倡种草的人。

1985年,时任金县********的薄熙来把目光洒向了大连金石滩。这是一个荒僻而苍凉的海滩。自从造物主打造了这里的每一块礁石和每一寸滩涂后,就再也没有光顾过这里。在每一块石头上都会寻找到过去的历史,那上边有三叶虫,有陆地植物的印痕还有依靠联想才能辨识的名人头像。但这里更多的是荒凉,蒿草如树,乱石如牛,成为影视剧拍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恐怖片的最佳场景。

薄熙来请来专家论证开发金石滩,先种树,后种草,把那些石头的意义重新审视一番后,生生寻找到世界第一流的论据,比如那块龟裂石,被美国地质学会主席克劳德称为天下第一奇石,它是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纹理最清晰、色泽最丰富、时间最久远、体积最大的巨石,具有深远的地质学上的意义。倘若你到这里游玩,你不仅领略了自然风光,还尝到了地质学和自然科学的启蒙教育。

几年之后,当薄熙来成为大连市长后,种树种草成为他抓城市建设最基本的表达。那些树和草就是他的语言。金石滩他种了160万平方米的草。这片草地就是他薄熙来在金县对老百姓的无声表达。当初金县种草,一些人想不通,等他办起了旅游局,引来八方游客,金石滩成了金滩,老百姓才知道种草比种庄稼还值钱的奥秘。

薄熙来说:大连要对外开放,要招商引资,就要特别重视城市建设、重视绿化美化,把城市建设得漂漂亮亮。这一点,这几年特别有体会。到国外去招商,你使劲去说,去宣讲不行,他一到大连,亲眼看到这个城市,直接感受效果就不一样了。如果城市建设不好,他听了你半天宣传,好不容易跑来看一看,结果到处尘土飞扬,道路泥泞,那他们一定走。这几年大连在城市建设上下了功夫,搞出不少绿地,美化了几条街,就完全不一样了。有时外商内心有一种骄傲,瞧不起中国城市。我们就是要干出个样子让他们看看比他们也差不到哪去,况且我们的发展比他们还快,他跟你合作的劲头就来了,态度也就谦虚多了。我们提出了一个目标,到本世纪末要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环境水平,但是依然保持发展中国家的价格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就能造成利用外资的最优形势。把城市本身搞好,实际上是一幅最大、最美的广告,有巨大的经济收益,所以我们舍得在这方面投入。从长远看,从全局看,它是有回报的,是最挣钱的买卖,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房地产业决不能小看,做好了,无可限量。当然,我们要宏观调控,要有节制地发展,不能盲目来搞。搞好了,城市建设是既花钱又挣钱的好事。城建花一定的钱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走向良性循环以后,城市建设又可以挣大钱。举一个例子,大连搞星海广场,这个地方两年前还是垃圾填埋场和大海。现在我们就填海造地,用大连市内的建筑垃圾填上去,否则这些垃圾要运到30公里以外。现在填1立方米垃圾还要倒给我1元钱,结果造出100多万平方米的地,这都是国有资产。建会展中心,政府要筹集资金来干,但干起来后地价由1平方米1000元涨到现在1平方米1万元。为什么呢?因为城市功能形成了,外商看好了这个地方的发展前景,所以地价就起来了。这个地方可以出让的面积,保守讲有50万平方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值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一步的基础工作必须做好,必须绿化、美化,搞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那么海内外的客商就会以国际眼光来评价你这块地的价格。所有绿化、美化实际是一个经济问题,并不只是环境问题……

种草就是种文化,种草就是种思想,种草就是种经济。倘若单纯从经济利益去考虑房地产,大连市领导就觉得得不偿失,就觉得赔本,就不会允准。渤海啤酒厂地处闹市,准备外迁时,外商愿花1个亿购买土地使用权建商厦。市政府表态说:不建商场建草坪!结果,政府因此付了8000万元搬迁费,加上地面栽草地下停车场的费用,反而倒贴了1亿多元。这可能是笔者所知道的最昂贵的草地了,可谓寸草寸金,就像石章里的鸡血红和田黄那样的价格,现在却出现在大连的草坪上。但大连市政府义无反顾,当这里变成一片绿茵后,他们从人民群众和国内外游客的目光里读出了由衷的惊赞,他们认为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奖赏。

在最繁华的中山路东段,约3公里长,这段红线般的路径,串连了中山、友好、希望、人民4个明珠——4个广场的4大片常绿型草坪。这4个广场上的草坪绿期要比普通型延长4至6个月,草坪面积约近10万平方米。倘若你信步从中山广场依次走来,你就会发现这是一次视觉上的承受试验。它告诉你什么叫高潮迭起,什么叫美不胜收。当你最后在东北最大的草坪——人民广场上落定你的目光后,你不由不在心底涌起叹为观止的感觉。在这块草坪上,放养着几十只美丽的鸽子,那些会唱歌的白云随着音乐在你的视线里翩飞时,你的闯入没准就是白鸽飞翔的理由。

陪同笔者的大连市文明办韩处长讲,几年前,在这里庆祝大连解放50周年焰火晚会上,20万市民来到广场。那天晚上真是火树银花,彻夜狂欢,然而活动过后,草坪完整如初。大连人种草又爱草。

1995年起,大连开始对市中心的五大公园进行改造。和全国诸多城市一样,大连一些公园在以园养园政策的导引下,把餐厅、游乐场、商店全都搬进了公园,绿地被吞食,灰色的水泥建筑越来越多。大连市不堪被灰色挤压,又一次率先整治公园,把灰色扫地出门,把绿色请回公园。他们决定,公园里的单位,不管什么时候建成的,全部搬走。

在改造公园的同时,大连市还把目光投注到城市道路两侧建设公园一样集中连片的草地。通往棒槌岛的迎客路两侧、滨海路两侧,依地势自然起伏的草地绵延十数里。沈大高速公路入口处,数十万平方米的草地风景如画。香炉礁立交桥下,拆除了2万平方米的临时建筑,栽植了3.8万平方米的绿草。疏港路、西南路、马兰河、自由河以及穿过市区的铁路两侧,已被大片大片的绿草簇拥。1995年,大连还搞了一个大动作,名曰透绿。公园的围墙全部拆掉,改为通透性围栏。过去有诗叫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今天还绿于民。让你大老远就能看到那棵红杏的倩影,好愉悦你的双目。

与此同时,一些机关、学校、单位的围墙也随之拆除,过去象征威严象征权力象征级别具有多种含义的围墙訇然倒塌。在还绿于民的口号中推进更为现代的前卫意义。大连市公安局、政协、中级法院等等率先垂范,拆掉围墙,建起围栏,把藏于墙内的片片绿地奉献给社会,供人民去观赏。

大连市政府明确规定,新建单位、居民区,一律不建围墙。居民区围墙也要逐步拆除,让小院连成大院、大院变成花园。新建的居民小区首先把绿化和美化放在首位。大连市新型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兴建的解困住宅泡崖新村,一期工程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绿化和公用设施面积就占了40万平方米,仅草坪的投资就达上千万元。在新区平面图两侧,书写着一副对联: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开发公司总经理孙生有说,我是宁可少挣钱,也要护树护草。在他的新区里,有一棵很大的泡桐树。为了能保住这棵树,孙生有少盖了1000平方米的房子。若按1平方米价值1500元计,总共损失150万元。但孙生有说,用150万换来一片绿阴给后人,值!

目前,大连的175个居民小区绿化配套工程已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