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高贵叫气度
3670400000047

第47章 气度修炼之十——明心见性(6)

字为文章之衣冠,言语为个人学问品格的衣冠,有许多人衣貌堂堂,看上去高贵华丽,但是不开口还可以,一开口则满口粗俗俚言,使人听了非常不愉快,仅存的一点点敬慕之心,也立马全部消失,这种情形并不少见。可惜的是有些人并非学问品格不好,不过一时大意,自己不知道改正自己。俏皮而不高雅的粗俗俚言,人们初听时觉得新鲜有趣,偶尔学着说说,积久便成习惯,结果是随口而出。试想那些话在社交场上给人听见了,会产生怎样的反感呢?不习惯说这种话的人,听到时会觉得难堪的。

兽有长舌不能说,人有短舌不该说。说自己不在乎的人最在乎。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许多言辞并不是我们非说不可的,因而没有必要唇枪舌剑或信口开河,有些话,说得好不见得能获得好处,弄不好还会招来许多是是非非。

有一种幸福叫忘记

我们先看看佛陀怎么说苦乐的:

一切之苦莫大于身,我们由于一念之贪得受此身。因而引发种种的得失、苦乐。如果我们继续贪求荣利,那我们的得失、苦乐何时能了。佛陀要我们依四念处而住,那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我们却常常是四颠倒。就好象我们被蚊子咬后挠挠痒觉好舒服一样,却不知道是我们受苦时的自我麻痹而已,更忘记了我们没有被蚊子咬时原本的自在舒坦。

《法句经》云: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精舍。时有四新学比丘至柰树下经行游戏。柰华荣茂色好且香。因相谓曰。世间万事何者可乐。一人言。仲春之月百木荣华。游戏原野此最为乐。一人言。宗亲集会觞酌交错。音乐歌舞此最为乐。一人言。多积财宝所欲即得。车马服饰与众有异。出入光显行者瞩目。此最为乐。一人言。妻妾端正彩服鲜明。香熏芬馥恣意纵情。此最为乐。佛知。即至其所告言。汝等所论尽是忧畏危亡之道。非是永安最乐之法。万物春荣秋冬衰落。宗亲欢乐皆当别离。财宝车马五家之分。妻妾美色爱憎之本。爱乐生忧。贪欲生畏。解无贪欲无忧无畏。凡夫处世兴招怨祸。危身灭族忧畏无量。三途八难苦痛万端靡不由之。是四新学比丘闻说此义。心意开悟灭意断欲。惭愧悔过一心求道。志存无为不贪荣利。得罗汉道。经中所述的种种财宝、美色等等让人舒服的感受无异于被蚊子叮咬后挠挠痒的舒服。

《法句经》云:祇园精舍有四比丘共相议言。世间何者最苦。一言****。一言饥渴。一言嗔恚。一言惊怖。共诤不止。佛知。往到其所问言。以事白佛。佛言。汝等所论不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嗔恚****怨祸皆由有身。夫身者众苦之本。患祸之源。劳心极虑忧畏万端。三界蠕动更相残贼。吾我缚着生死不息皆由身故。欲离世苦当求寂灭。摄心守正泊然无想。可得涅盘是为最乐。昔有比丘入山学道。时有四禽鸽乌蛇鹿依附左右。昼行求食暮则还宿。一夜自相问言世间之苦。鸽言。****炽盛无所顾念。危身灭命莫不由之。乌言。饥渴之时身羸目冥神识不宁。投身罗网丧身失命莫不由之。蛇言。嗔恚一起不避亲疏。亦能杀人复能自杀。鹿言。常畏猎人及诸狼虎。仿佛有声奔走坑岸。以此言之惊怖为苦。比丘叹言。天下大苦无过有身。

佛陀千经万论都是告诉我们怎么离苦得乐,千辛万苦地劝解我们要修这修那,我们却不能像古人一样很快明白佛陀的良苦用心,还怨天尤人说佛陀时代遥远,不适合现代人。所以人要通过修炼自己,慢慢将得失之心扩大,将苦乐之心淡化,减少烦恼直到解脱。

有一部电影叫《可可西里》,这是个很美丽,很神秘的名字。它是地球上一块很干净的地方。来自藏语,是美丽的青草和美丽的少女的意思。可是让人感觉到不安的是这里有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藏羚羊,以及一群让金钱迷惑了的捕猎者,和与他们抗争的维护生态的正义者。影片从一个来自北京的记者眼中展现了这样一个神秘而又美丽地方,可可西里的,一连串令人惊心的记实故事。没有雕饰的场景,但有心灵干净的人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因为生态的破坏,大量的游牧人家失去了珍贵的草原,没有生活的保障之后,他们只能将邪恶的目光投向了藏羚羊。

日泰是藏族转业军人,他带领着一帮自己的兄弟保护着大自然的这片处女地。在保护藏羚羊并与捕猎者的斗争中,几乎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全军覆没。日泰最后也被捕猎者杀害了。没有经费,没有人手,没有枪支。硬是在穿越并逮捕犯罪分子的道路上由于恶劣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以及不法分子的惨无人性而全部葬身于那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直接的故事,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不安。影片结束后,字幕显示当地的保护队伍已经解散,国家在可可西里已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有相关的管理机构。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欣赏电影的时候,那种真实镜头的裸露让人感到了一种深深的疼痛。日泰的兄弟们都是藏族的演员来饰演的。没有矫揉造作与刻意的渲染笔墨。只是将真实的镜头搬到了镜头上,让人真正亲历了那样一种生活的残酷与那群兄弟们的善良和正义。或许我们会怀疑这样的人真的会那样执著或者无怨无悔吗,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可惜是这样的。在都市文化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就是很少发生在没有利益的情况大家执著地在为这个世界奉献一点什么。(包括我在内。)所以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让人感觉到了一种疼痛,来自心灵深处的疼痛。

人与人之间是有冲突的,有斗争的,有关爱的。在两部影片中都得到了反映。正义与邪恶、放弃与选择、容忍与拒绝、问候与怀念以及正在消逝的爱情与追寻。或许电影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看看这样的人活得多刺激或者多可怜。它们不是在召示一种怜悯与同情,而是让我们在这样的现实中忘记疼痛。生活还得继续下去,命运尽管沉浮,我们的心灵应该清澈如高原的湖泊,我们的灵魂应该高于我们所站的高度。或许我们可以抱怨生活有时太肮脏,太无情,但是那么多可爱的人都在平静地活着,连死去都那么地安详。

记住大师的教诲,我们应该学会忘记,无论是苦是乐,不如两两相忘。

有种幸福叫忘记。传说中有一种汤,喝下之后会忘却一切。忘记一切忧愁,忘记一切憎恨,忘记一切的不愉快和记忆里想忘记的东西,当然那也包括忘记情,忘记爱……

忘记了忧愁,也就没有了忧愁,可以舒展紧皱的眉,担忧的脸。平日里所有的不公平,所有的不快乐都随忘记而远去,人就会变的明朗了,好像被乌云掩盖的天,突然湛蓝了起来。

忘记了憎恨,也就远离了憎恨。

心灵不因为憎恨而蒙蔽,当所有的一切变成过眼云烟,人就会整个的轻松起来,宽恕了别人也解救了自己。

忘记了情忘记了爱,也就忘记了一切不愿意记忆的东西。当为爱一个人在苦苦挣扎的时候,当为了一段感情在无奈彷徨的时候,忽然的忘却该是多么大的一种幸福。

没有人能做到那么的洒脱,没有人能真正的忘却!曾经爱过、伤过、痛过的日子永远磨灭不了,时间的推移增加了记忆里的痛苦。使得痛苦更清晰,使得心更憔悴,使得爱变恨,情变怨……

学会忘却,也就学会了宽恕自己,解救自己。既然爱过不后悔,分离总有它的无奈。当人从幼稚无知,到自以为看透红尘,看透这个社会,那都是心路的历程。其实不然,书面上的道理说了太多,真正的懂得的太少。怨天尤人,自唉自怨,都是人的通性,人大多是自私的。

人生短短几十年,何苦撑的那么疲累,何不学会忘却?一味的追求完美,而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东西,完美了反而是一种缺陷,有缺陷的东西才真正的完美。人生更是如此,没有遗憾人生的人,并不快乐。所以追求的完美,其实就是追求一种完美的心态。

当人的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会去经历五谷轮回;当再世为人经过奈何桥的时候,会喝下一种叫孟婆汤的东西,会忘记前世的记忆,今生也就变的快乐起来。难道非要到那个时候才能真的忘却?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一直都在苦苦寻觅着,寻找着,幸福其实就在那一回眸间,幸福其实就在那忘却里。

有种幸福叫忘记。有一种感情叫爱;有一种感情叫憎恨;有一种感情叫厌恶;亦有一种感情叫伤害。忘却掉一切的刻骨铭心的伤痛,忘却掉一切痛彻心扉感情,那将是最大的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