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追求自己的成熟度
人受到外物的影响,跟着外物的环境转,只在物理上去追求形而上这个道体,那是永远找不到的。对形而上这个道体的研究,所谓修道,或者求证,不像自然科学是求证于外物,而是必须回转来,向内追求自己。我们想要知道的这个道是个什么,必须要回转来自知,才能找到这个东西。所以说,“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从外面找不到,要从自己内心找才能知道。
有个朋友,气度非凡却又童心未泯,冷漠外表下包裹一颗滚烫的心!凡是在他身边的人,没有不喜欢他的!这样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理想主义者!最近却说:“不是因为他孤傲,也不是因为冷漠,他慢慢的不想出去跟人交陪,也发现朋友越来越少!感觉不到乐享!”
分析原因,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放弃美好的理想,也有热忱,但现实中也有太多的尔诈我虞,有工作压力,有需担当有责任,当这些东西无法象交响乐那样和谐进行的话!人就会感到很累。
实际他的这种疲倦的心理状态!很多人都有,怎么办,大师告诉我们一个解脱之道——心向内求。
也许你从小就觉得与别人不一样,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杰出的人。但转眼间你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环顾四周,可仍是一个普通人,和别人没什么根本不同,而超于常人的人这时却成批的涌现……你终于发现,自己并不杰出,而且以后也终究不会杰出,消失于芸芸众生之中,这是你无法逃脱的宿命。为此你自己苦恼、彷徨,以至心灰意冷,怨天尤人。
一个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对自己的失望,生活没有了动力、激情,直觉自己的生命毫无意义。
你是否能够觉悟到:一个人的生命质量,不在于他发明了什么,创造了什么,有什么成果让世人瞩目,而在于他是否有完美、独立的人格追求。如果他能把完美的人格作为高于一切的东西去追求,那他肯定与众不同,他的人生肯定是杰出的。
这样说,似乎把“杰出”降了一个档次,其实不然。在时下人们的精神生活日趋萎缩,人的灵魂在物欲和消费中沉沦的情况下,一个人不为迷乱的俗人俗事所左右,从而确立自己的独立品格那是很难的,不比发明创造点儿什么容易。正因为难,他在追求完美人格过程中的行为才一定是高尚的,超凡脱俗的。一个高尚而超凡脱俗的人难道还不算是杰出吗?
如果你能如此觉悟,那么你的现在比之于过去,就能够心境平和,很超脱,也很充实。你就会发现你自身以外的成功和挫折不安,一切烦恼、荣辱在你所追求的“杰出”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你把自己的精神升华、灵魂净化看得高于一切。你就会平心静气,心无旁骛,按照自己的意愿,认认真真地干一件事。
这便是人间有味是清欢——心向内求——的真理。
生活工作事业中遇到困难、问题是正常的。真正有用的解决方法是:向内(内心)求,而不向外(外部)求。
通过研究内心,找出问题的根源,修理好这些根源,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而且解决的会很彻底。
而向外部(人、事、物)找原因、找答案,很难真正把握问题的核心和原因。很难很好的解决问题,而且可能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按佛教的说法,因果报应,循环不爽。种因得果,绝没幸免。问题是果,自己心中的“贪、嗔、痴、慢、执”才是因。解决好了自己的内心,自然解决了问题本身。
向内求,是直指根本;向外求,则是本末倒置。
向外的人生,是一种涂饰的人生。而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洗刷的人生。向外的要在外建立,向内的则要把外面拆卸,把外面遗弃与摆脱。外面的遗弃了,摆脱了,然后你可走向内。换言之,你向内走进,自然不免要遗弃与摆脱外面的。
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洒落的人生,最后境界则成一大脱空。佛家称此为涅槃。涅槃境界究竟如何呢?这是很难形容了。约略言之,人生到达涅槃境界,便可不再见有一切外面的存在。
民国女子张爱玲,她的一生淡如秋菊!文章灿然对于我们后人是宝贵的精神粮食!她的人生态度,让我学习到一种心向内求的生活!
苏轼有诗:“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张爱玲文章的写照。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外求在宏观上是有界的,在微观上是无穷的。外求是心的无止境,这有界和无穷的对立统一,就是人类的“紧箍咒”。人间有味是清欢——心向内求!
“常常感到,庸常生活,似乎不再缺少什么,它缺少的只是辽阔。人们抵达了许多东西,惟独不能在一片辽阔中静静地抵达自己。拥有喜乐时,应尽情享受;遭遇困惑时,则以积极态度面对,将它转化为激励成长的动力。果能如此,困惑与喜乐将交织成一盘清新的人间美味,让人欢喜而乐于享用。”
自傲就是自卑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卑感,任何的英雄都有自卑感,受不了环境的刺激,环境的打击,自卑感自然就产生了。所以,常常一个非常傲慢的人,就是因为他自卑感太重。自卑感太重,自然就傲慢,因为那个傲慢,是对于自卑的防御,深怕别人看不起我,所以自己要端出那个架子来。如果没有自卑感的话,就很天然,你看得起我,我还是我,看不起我还是我,我就是我,我就是那个样子。你看得起我也好,看不起我也好,他说一切都很自然的,就是这个道理。
小敏大学毕业后来一家公司工作,由于刚工作没有经验,更因为以前做事太少,小敏总是在工作中差错不断。为此她总是受到领导和同事的批评。渐渐地,小敏在单位里总是战战兢兢地,生怕出点差错而被别人否定。她对批评尤为敏感,别人只要稍微说点她什么,哪怕是对她的穿着有点不同的意见,她都要或者激烈的辩驳,或者情绪极为沮丧而挂在脸上,让人感觉强烈的抵触情绪。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上述的表现是一种典型的自卑心理。自卑者的自尊心很脆弱,以致会对威胁到自尊心的预感产生过度担忧的反应。这类人,在工作生活中,其关注点已不像常人那样,放在如何完成好任务或与人沟通交流之上,而是在反复担心自己不要出什么差错,怕别人批评指责,怕人看笑话。因此当其受到非议和批评时,那么这时就很容易引起他们的痛苦和沮丧情绪,就会增强其过分的抵触反应。这种心理抵触使其陷于情绪化的状态中,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反思,会使个体完全丧失适应情境的能力,以至造成反应的阻滞,不断出错,转而又激起“保全面子“的强烈企图,甚至做出逃离那些可能令他们出错丢丑的环境,尽量不参与任何群体活动。如此不去学习,不去锻炼,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更低,其自尊心也就更加脆弱,更加惧怕否定批评。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卑感,任何的英雄都有自卑感,受不了环境的刺激,环境的打击,自卑感自然就产生了。”大师的话告诉我们,自卑并不是你有,英雄亦有,所以,有自卑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战胜自卑。要战胜自卑,首先要战胜自己!
虽然莫尼卡·狄更斯二十几岁时便已经出版了作品,可是举止笨拙,常感自卑。她有点胖,不过并不痴肥,她觉得衣服穿在别人身上总是比较好看。她在赴宴会之前要打扮好几个小时,可是一走进宴会厅就会感到自己一团糟,总觉得人人都在对她评头论足,在心里耻笑她。
有个晚上,莫尼卡忐忑不安地去赴一个不大认识的人的宴会,在门外碰见另一位年轻女士。
“你也是要进去的吗?”
“大概是吧,”女士扮了个鬼脸,“我一直在附近徘徊,想鼓起勇气进去,可是我很害怕。我总是这样子的。”
为什么?莫尼卡在灯光照映的门阶上看看她,觉得她很好看,比自己好得多。“我也害怕得很。”莫尼卡坦言,她们都笑了,不再那么紧张。她们一起走向前面人声嘈杂,情况不可预知的地方。莫尼卡的保护心理油然而生。
“你没事吧?”她悄悄问道。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心不在自己,而在另一个人身上。这对她自己也有帮助,她们开始和别人谈话,莫尼卡开始觉得自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不再是个局外人。
穿上大衣回家时,莫尼卡和她的新朋友谈起了各自的感受。
“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比先前好。”莫尼卡说。
“我也如此,因为我们并不孤独。”
莫尼卡想:这句话说得真对!我以前觉得孤立,认为世界上的人都自信十足,可是如今遇到了一个和我同样自卑的人,迄今为止,我因为让不安全感吞噬了,根本不会去想别的,现在我得到了另一启示,会不会有很多人看来谈笑风生,但实际上心中也忐忑不安?
莫尼卡常去的一家本地报馆,有位编辑对她似乎粗鲁无礼,莫尼卡觉得他的目光永远不和自己接触。她总觉得他不喜欢自己,现在,莫尼卡怀疑,会不会是他怕自己不喜欢他?
第二天去报馆时,莫尼卡深吸一口气,对那位编辑说:“你好,安德森先生,见到你真高兴!”
莫尼卡微笑抬头。以前,她习惯一面把稿子丢在他桌上,一面低声说道:“我想你不会喜欢它。”这一次莫尼卡改口道:“我真希望你喜欢这篇稿子,大家都写得不好的时候,你的工作一定非常吃力:”
“的确吃力,”那位编辑叹了口气。莫尼卡没有像往常那样匆匆离去,她坐了下来。他们互相看看:莫尼卡发现他不是个咄咄逼人的特稿编辑,而是个头发半秃、其貌不扬、头大肩窄的男人,办公桌上摆着他妻儿的照片。莫尼卡问起他们,那位编辑露出了微笑,严峻而带点悲伤的嘴变得柔和起来。莫尼卡感到他们二人都自在了。
后来,莫尼卡的写作生涯因战争而中断。她去接受护士训练,再次因感觉到医院里的人个个称职,惟自己不然而心中生畏,她觉得自己手脚笨拙,学得慢,穿上制服看来仍全无是处,引来许多病人抱怨。“她怎么会到这儿来的?”莫尼卡猜他们一定会这样想。
工作繁忙加上疲劳,使莫尼卡不再胡思乱想,也不再继续发胖。她开始感觉到与大家打成一片的喜悦,她是团队的一分子,大家需要她。她看到别人忍受痛苦,遭遇不幸,觉得他们的生命比自己的还重要。
“你做得不坏。”护士长有一天对莫尼卡说。莫尼卡暗喜,她原来在称赞我!他们认为我一切没问题。莫尼卡忽然惊觉,几星期来根本没有时间为自己是否称职而发愁担忧。
如今,事过多年,莫尼卡有时仍对事业成功的人或粗鲁无礼的店员怀有畏怯之心,也仍害怕处身于似不相属的那种环境中。每当这时,她就告诉自己:别想你自己,过去和那个独自站在街头,紧张不安的女人谈谈。
人的自卑心理来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即“我不行”。正如哲学家斯宾诺莎所说:“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自己看不起自己。摆脱来自内心自卑困绕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忘记自己。
对于任何自卑者来说,最为缺乏的是一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自卑是个体感受到自我价值被贬低或否定的内心体验。这种贬低或否定可能来自于当事人自己,也可能来自于外界的评价,但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而有之。很多人总误以为要想克服自卑就应该提高自尊,可实际上,自卑的反义词并不是自尊而是自信,自卑者往往有着超出常人几倍的自尊需求,只不过他们的自尊心缺乏一个稳定的内核和坚固的外壳,因此一点点小事就可能使其受到巨大的伤害。如果自卑者原先不敢与女性交往或害怕社交,在这种情形下,你不太可能让其通过主动接触异性、大胆与名人交往等对其自尊心构成严重威胁的事来达到加强其自尊心的目的。
可见,对于自卑者需要的是调整对自我的认识角度,更需要的是通过不断地发展自我建立一种独特的人生优势。惟有在雄厚的生活实力之上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自信,自卑者才不会因遭遇一些挫折、侮辱而轻易贬低、否定自己,也不会拿一些诸如“敢不敢和异性说话”之类的事情反复考验自己。
人如果某方面被社会和人们所承认,那么其他方面也会跟着“沾光”,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条件,找到这样的“发光点”。
第一,要正确地评价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所谓“自知之明”,不仅表现在能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能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别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这才是正确的与人比较。马克思曾说过,伟人之所以高不可攀,是因为你自己跪着。
第二,要正确地表现自己。心理学家建议:有自卑心理的人,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这些事情即使很“小”,也不要放弃争取成功的机会。任何成功都能增强自己的自信,任何大的成功都蕴积于小的成功之中。换言之,要通过在小的成功中表现自己,确立自信心,循序渐进地克服自卑心理。
第三,设法正确地补偿自己。盲人尤聪,瞽者尤明,这是生理上的补偿,人的心理也同样具有补偿能力。为了克服自卑心理,可以采用两种积极的补偿:其一是勤能补拙,知道自己的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这是积极的、有效的补偿。华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其二扬长避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读达尔文、济慈、庚德、拜伦、培根、亚里斯多德的传记,就不难明白,他们的优秀品质和一生的辉煌成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促成的。人的缺陷,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关键是自己愿不愿意改变,只要下定决心,讲究科学方法,因势利导,就会使自己摆脱自卑,逐渐成熟起来。
心急的良方就是慢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
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