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这里的身份不仅仅是指官,在市场经济时期,人的身份是多元化的,既不是官本位,也不是钱本位。
怎一个“钱”字了得
每逢人大政协开会,科学家们、学者们和各界有识之士都不断呼吁增大科技投入。的确,投入不足,使科技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陷入窘境,制约了我国科技水平的运营。然而,使年老的年轻的科学家们一再叹息的,仅仅是一个“钱”字吗?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科技界基本沿袭了前苏联的科技体制,形成了独立研究院所和高校两大基本队伍。科研机构规模庞大,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存在着多头管理、协调不灵等弊端。机构的重复建设,研究方向、任务的雷同,造成了科研课题重复、分散,有限的科技投入被瓜分切片,面面俱到、人人有份。如矿产资源勘探,地矿部有十六个研究所,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等部委也有十多个同类的研究所。而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仅山东沿海就集中了从中央到省市研究海洋的研究所达二十七个之多。北京市有六百多万亩小麦,可研究小麦育种的单位多达十四家以上,同一单位又有若干课题小组。在人员结构方面,我国科研院所的在职人员中,科研人员、工程师仅占50%,大量的行政、服务人员被国家的皇粮养着,使有限的科研投入不是用到科研上而是用于“养人”上。而在日本的研究开发机构中,从事科研的人员高达85%。这样的一种现状,使得科技投入严重错位,养人成了所有科研院所的头等任务,又谈何集中财力人力去搞科技攻关呢?重复、庞大的科技机构如蚁穴般聚集了太多太多的人头。尽管“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提出已有好几年了,可一提起科研单位的人员分流,人们都会感到头疼。一位搞航空工业的同志讲了这样一件事,他们那里有一个五百多人的大研究所,每年可以争取几百万元的科研经费,问他们,完成这些项目多少人就够了?回答是一百人足矣!可他们必须安排五百多人来干,这显然难谈效益。
按我国人口的绝对数看,我国科技人员是奇缺的。可是,从具体的科研单位、尤其是一些大院大所来看,科研单位人浮于事的现象又相当普遍。这一怪现象当然是历史造成的。
问题还不止于此,由于体制的原因,就像全国众多的科研单位一样,每个科研单位内部的科室或课题组也各自形成了“小而全”的封闭体系,条块分割、科室或课题分割使得各自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出现了重复购置,从而造成了科研经费的另一种浪费。
在中科院微生物所采访,从苏格兰留学归来的刘玉乐博士介绍:国外的实验设备绝不用自己买、因为每个研究所都有自己开放的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高,即便是一支试管也是如此。而国内的实验室是小而全,浪费设备也浪费经费。
在该所,先后在德国和美国留学、现与刘玉乐一样担当着课题主持人的女博士阎锡蕴在工作中则有另一番感受:“从美国回来,我感觉到国内的竞争也很残酷。一个课题,申请到的经费也就两三万元,但就是这区区的两三万元,房租、水电、管理费等等都要从这里面出,生存压力很大,加上自己的工资有40%还要从里面出,最后用于科研,连实验都做不成,幸好自己从国外回来,经费的渠道相对还多些,小打小闹还可以拢一点,但我这个课题组还是不敢轻易要人,要人就必须多付一份‘活工资’。可话说回来,课题组没人做实验还搞什么科研?说实话,我在家里都不管账,可在课题组我几乎有百分之八十的精力要管吃喝拉撒睡,忙碌不说,后勤还要拿走百分之十的管理费。”由于科研经费的紧缺、科研人员工资收入偏低,使得科研部门都在无奈之中不得不想方设法创收。
但说到创收,科学家们都持有异议。尤其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其特殊性决定了它难以在以效益为标准的市场中寻找到创收途径。异议归异议,创收还得进行,因为你不创收,就只能受穷。
于是,在许多科研单位、甚至包括一些国家级科研单位,规定科学家每年必须向所在单位缴纳一定的款项(俗称“人头费”,约相当于本人全年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的总和)才能上岗从事研究工作。诚然,在应用科学研究领域,当科研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时,要求他们按照政策上交一部分所得是可以的。但眼下最苦的要算那些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们,他们既不创造产值也无专利可转让,自然难承受这令人尴尬的“人头费”。在现阶段的中国,科学家们不能像外国同行那样拥有那么多的经费来源。从事基础研究的中国科学家们,获得经费的主渠道是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但这项基金申请的成功率最高也只有20%左右。即使有幸申请到了,一般的资助强度也不过三年总额十万元左右。连主管部门领导都承认,这点钱“只够维持1.5个人的‘人头费”’,全部交上去了还有什么钱用来搞科研呢?因为这令人头痛的“人头费”,每到年关,总有一些想干事的人由于筹款无着落而犯愁。万一下岗,不仅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无法继续下去,而且让本来就清贫的科学家们最基本的生活都受到威胁。
毛遂自荐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58年的故事。赵国国都邯郸被秦军包围,平原君受赵王之命出使楚国,与楚联盟抗秦。平原君准备带领20名精明强干、文武兼备的门客跟随。他精心挑选了一番,只选出了19名,再也选不出中意的人了。这时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将要出使楚国,准备带家中门客,20名现在还缺1人,希望您就把我当成其中的1名吧。”
平原君说:“先生到我的门下几年了?”毛遂说;“已经3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就像是一把锥子放在口袋里一样,那锋利的锥尖很快就会透出来。如今先生在我门下住了3年,可左右的人没有称颂你的,我也没有听说你呀。这似乎说明你没有什么才能,先生还是留在家里吧。”毛遂说:“我只是今天才请求把我放进口袋里去罢了。假如我这只锥子早一点进口袋里,早已脱颖而出了,难道仅仅是露一点锋芒吗?”于是,平原君同意带毛遂同去楚国。
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在朝廷上谈论合纵抗秦大事,毛遂与其他19人在台阶下等候。他们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竟毫无结果。其他门客对毛遂说:“先生你上去谈一谈吧。”毛遂提着宝剑,沿石阶而上,来到平原君面前说道:“合纵的利害关系明明白白,两句话就可以说完,可是今天太阳一出来就开始谈的,直到中午没有结果,这是为什么呢?”楚庄王问平原君:“这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楚王呵叱道:“还不给我退下去,我正在同你的主人说话,你来干什么?”毛遂按剑而上前说:“大王竟敢如此呵叱我毛遂,凭借的是楚国人多吗?眼下,在10步之内,大王无法依仗人多势众,大王的性命就是在我手中,我的主人在眼前,你呵叱我干什么?况且,我听说商汤凭方圆70里的土地就可以在天下争王,周文王凭方圆百里的地盘,使诸侯归附称臣,哪里是仅凭他的兵士多呢?现在楚国有方圆5000里的土地,拿着兵器的将士亦有百万,这是你称霸的好资本,天下谁能抵挡呢?然而事实上楚国却连连受辱。白起,只不过是秦国的末将,仅率几万人马,就起兵与楚作战。第一战就拿下了你的城白鄢、郢,第二仗就烧毁了你的夷陵,第三仗污辱了大王的宗庙,这是世世代代的怨恨,连赵国都为之感到羞愧,但大王却淡忘了这种刻骨仇恨。合纵之事,主要为的是楚国,而不是赵国啊!你还有什么拿不定主意呢?”楚王被说服了,当场表示;“是的,的确像先生说的,为保全我楚国的江山社稷,我们参加抗秦。”毛遂问:“大王决定了吗?”楚王说:“决定了。”毛遂对左右的官员说:“请把狗、鸡、马的血拿上来。”毛遂捧着盛血的铜盒跪着献给楚王,说。“那就请大王和我的主人平原君歃血而盟吧。”
就这样,楚赵联合抗秦的盟约确定了。毛遂自荐立奇功的故事也传颂至今。
在人才荐举中,鼓励自我推荐也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毛遂自荐”的千古佳话家喻户晓。毛遂在平原君门下已经三载,可是由于他“才美不外见”,人们并不了解他。要不是他挺身而出自我推荐,争取到出使楚国的机会,使才华得以显露,别人是无法了解他的。可见,自荐也是选拔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目前,在许多地方和单位都实行公开招聘人才的办法,这就是鼓励人们进行自荐,在现时中也都收到了好的效果。这表明在广大群众中,凡是有一技之长者,都想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我们能够在舆论上和制度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保证,就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毛遂”式的人物,更多地涌现出愿为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人才。
从古自今,敢于自荐的人,是很不容易的。自荐者不仅要有足够的胆量、勇气,而且还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完成某项任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并抱有坚强的自信心。毛遂之所以敢于自荐,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勇气和信心之上。从现时看,自荐者往往会遭到一些人的妒忌和各种各样的非议,甚至诽谤。因此,领导者满腔热情地鼓励和爱护自荐者,并给他们以切实有力的支持,就显得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人才资源,避免抑善蔽才。
在现代社会,已不是谦卑有加,礼让三分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展示自己。学会毛遂自荐,让别人看到你,知道你的存在,知道你的能力,认真体会它的奥妙,努力去实践它,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在一家出版社的编辑部里,进来一位求职的女孩。这是一个毛遂自荐者,英文很好,想到出版社来当编辑。出版社因为目前没有英文书的出版计划,没有用她,但却把她推荐给一位同行,这个女孩有了很好的工作。
出版社的负责人后来曾谈及此事:这个女孩的英文能力并不如她自己描述的那么好,但她敢于毛遂自荐,至少表现了她主动积极和勇于向陌生人、陌生事挑战的一面,谁都会喜欢这样的人。
大凡生意场上的老板,总是无利不起早,为赚钱的,老板用人,亦是如此。有主动积极富有挑战精神的人是最适合他的。
有一位年轻的编辑,他因一件小事而失去了他的职务,每天困守在家中,非常苦闷。有一天,在思虑中他终于振作起来,他拟了一个出版企划案,主动向一家出版公司接洽。在面谈之机,双方交谈融洽,虽没有合作成功,但因此获得了另一份理想的工作。
现代社会竞争太激烈了,“待价而沽”或等人“三顾茅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如果不主动出击,让别人看得到你,知道你的存在和实力,那你就可能“坐以待毙。”
在工作岗位上,亦可发挥毛遂自荐的精神,推荐你自己去做某件工作或担任某项职务,不过热门的职务和工作角逐者众,这种毛遂自荐的效果不会太大,但总给了自己一个机会。
面对困难的工作,毛遂自荐之时,相对成功率高。如果你有能力,可自告奋勇挑战那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工作。因为别人不愿意做,你的毛遂自荐可以凸显你的存在。如果一战成功,你当然是谁一的英雄。如果失败了,也学到宝贵的经验。
你的毛遂自荐,也替你的上司解决了难题,他对你的印象将会有新的改观,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将成为你日后面对更艰难工作勇气的来源,而你的作为也将成为人们给你最高评价的依据,光是这一点,你就可以在日后享用不尽。
如果你的毛遂自荐没有如愿,千万不要灰心丧气,因为你的勇气已在别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一次的失败正是下次成功的本钱。
要注意的是,不要吹嘘自己的能力,能力有多少,就说多少,太过吹嘘,反给人以不实的印象。
强调自己能力时,最好有具体的资料,让资料说话胜过你的任何话。
如果你没有资料来说明你的能力,那么诚恳就可以了。
不计身份
夏朝的最后一任国王桀荒淫残暴,民怨沸腾,商部落的首领成汤决心推翻夏桀统治。他精心治理商国,任用能人,求贤若渴。左相对他说:“夏桀无道,天下诸侯都寄希望于您。大王要成就大业,一定要任用一个人,但他出身微贱,不知道我该不该举荐他?”他说的是伊尹。伊尹本出生于伊水河畔一个养桑人家,自幼被卖到有莘国当奴隶,为国君作厨师。他立志摆脱奴隶境迁,建功立业,因此在接待宾客时博闻强记,钻研治国施政之道。一次当时为薛国国君到有莘国,在与伊尹闲聊中,发现他通晓天下大事,是难得的治世之才,想把他买回国去委以重任,由于有莘国国君不同意,赠给伊尹一些财物让他赎身为民,购置田产,暂且安身。后来薛国并入商国,他被任为商的左相,他便向成汤举荐伊尹。有莘国君胸无大志,不敢重用伊尹,可他又怕伊尹为他国所用,于己不利,就把伊尹再次贬为奴隶。成汤依他的建议,派使者带厚礼到有莘国去向国君的女儿求婚,提出以伊尹为陪嫁,有莘国君心中疑虑顿失,便顺水推舟答应了成汤的要求。
伊尹到商国以后,成汤以贵宾礼待他,伊尹同他畅谈天下大事、治国之道,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分析得透彻又精辟,商国大臣们无不佩服。成汤更是欣喜万分,相见恨晚,立即任命为右相。
伊尹拜相后商国势力渐强,引起了夏桀的注意。一次他把应召入朝的成汤囚禁在夏台。伊尹为营救成汤,派人给夏桀献上厚礼,同时私下重贿他的宠臣赵梁。夏桀看到商国进奉的珍宝、美女,喜不自胜,加之赵梁在一边美言,夏桀就把成汤给放回去了。
此后成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内政上,宽以待民,轻刑薄赋,发展农耕,拢络人心,积聚财力;外交上,同邻国修好,对夏桀的****进行揭露,展开政治围攻,一方面对于夏朝加送贡赋,伪装恭顺,麻痹夏王;一方面多次派伊尹到夏朝了解情况,掌握了“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社会状况,同时在军事上相继对夏的属国进行征讨兼并,完成对夏的孤立和包围。由于成汤屡播王威,夏民如同“大旱之望云霓”一样企望成汤的到来。
公元前1600年左右,成汤看时机成熟了,便联合各诸侯兴师伐夏,终于推翻了夏桀的统治,使400多年的夏朝毁于一旦。各诸侯推举成汤为天子,建立了商朝。史称商汤。
在成汤死后,伊尹先后辅佐了其三个子孙——外丙、中壬和太甲天子。其中在太甲继位3年后,由于他不接受商汤立下的法令,伊尹便把他流放到桐邑,自己摄政。太甲在桐宫反省悔过3年后,决心弃恶从善,伊尹便派人迎回太甲,将政权交还给他。太甲从此勤政修德,天下大治。
为相20余年,伊尹为商朝600余年的统治打下稳固的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著名的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