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尚神
3663800000004

第4章 安神(1)

第二天,阳光格外地好。我们一家三口很早便出发了。

九姑娘见到父亲时,脸上闪过一丝异样。九姑娘用原来的方法将香点上,不过中间的香炉点的是六根粗香。她坐到西边的椅子上问道:“十三岁的时候你遇到什么难了?”

父亲一脸惊愕说道:“没有啊!”

“再好好想想,有关于水的”

“哦!对了,那年我去河里洗澡,突然发了洪水,将我冲出二百多米吧,我不知道怎么回事爬了上来,没淹死,感觉自己就是沉不下去。”

“嗯!过来磕头谢过师傅”他们称神都叫师傅。

父亲行这礼后,九姑娘接着说道:“下面有龙王托着,你前世是水里的一个神将,由于犯了事到人间来赎罪!”。

人都是有前世的,所以父亲一直教导我行善积德,下辈子就能说话了。我只是一笑。有的人以为这辈子即使做了坏事,下辈子都不记得了,管这么多干吗?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失忆了,只是脑子记不起以前的事,但是你还是你,那和转世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呢?

九姑娘走到里屋拿出了一件衣服让父亲披上,那件衣服是很古典的那种,和以前皇帝赏的皇马褂差不多。点了一根香让父亲左手拿香右手做成莲花指,闭上双眼。九姑娘说道:“先把天眼给你开开吧,但是能不能开的了,还看你的造化了,这期间不要睁开眼睛。”

父亲就这样坐着,九姑娘写了一道符,引燃后,在父亲的头上转,口里念着我听不懂的经文,符烧剩一点的时候,九姑娘将它向上一抛,那符就在父亲头上飘转,等烧成了灰才落了下来。九姑娘就这样不停地做法事,估计法事消耗的功力很多,九姑娘的满脸都是汗。

父亲手里的香烧到一半的时候,还是没有动静。九姑娘有些着急了。她又点了六根红香在香炉里,然后又做了一套法事。这时我看见父亲身边金色的影子不停地移动。

这时突然父亲嘴里哼了一声,然后全身颤抖起来,豆粒大的汗珠不停从额头上滚落下来,九姑娘一看有了反应,便坐到椅子上,九姑娘和父亲便用经文对起话来。

他们称这种对话叫对坛。应该是神仙之间相互交流的意思。他们说的我肯定是听不懂,但好像两个熟人一样的聊着家常。

等父亲手里的香烧得差不多的时候,他们也不聊了。这时九姑娘还原到原来的语气说道:“把眼睁天吧!”父亲睁开眼后,脸上浮现的全是惊讶。九姑娘问道:“我屋里有什么啊?”父亲用颤抖的语气说道:“神仙!”

九姑娘说道:“嗯,你的天眼是开了,你顶的神是黄奶奶!”

黄奶奶在神界算是有名的了。玉帝、王母、赵黄天尊里的黄便是黄奶奶。这都是香官们耳熟能详的神。我才想起家里东边的椅子上有一个拐棍,原来是给黄奶奶准备的,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啊。后来父亲口中老是挂着一句话:再大还能大过黄奶奶吗?我只是一笑点点头,向他投向赞同的眼神。

九姑娘接着说道:“你必须在家请个神像,不然黄奶奶没有地方住啊,还有,再买三个碗,旁边放两个小的,中间放一个大的,你前世是个水里的神,在八仙桌下也放个碗吧,每天三顿饭,中间碗放六根金条,旁边各放二十二根,东边是莲花香,西边是把门香,下面的碗盛清水,每天换一次。初一、十五都烧六十金子和六十银子。”

让我给大家好好解读一下这段话。神像好比是神的家一样。而碗并不是真的吃饭的碗,而是香炉,金条是香。六根香是“天香”的意思,并不是每个香官都能烧六根香,据说只有顶那几个神位很高的香官才有资格。中间的六根是给黄奶奶的,而东边的二十二根莲花香是给黄奶奶座下的小神的,至于西边的那二十二根是给三界之内那些有灵性的东西,包括狐仙、怨鬼、蛇灵,算是给他们的过路钱,疏通他们不要挡路。银子就是铂纸叠成的四楞八角的东西,而金子的叠制过程比较复杂,是一种金灿灿的铂纸叠成立体的元宝形的东西。

父亲问道:“那去哪里买神像和碗呢?”九姑娘一笑说道:“神仙自有点化……”《尚神》

我们一家人和九姑娘告别的时候,她拉着我的手,用慈祥的眼神看着我说:“如果我的孩子没……”然后她就有些哽咽了。回过身后将门紧紧地关上。真是个可怜的女人,我的泪也在眼圈里打转!后来每逢年过节我就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去看望她。

回到家后,父亲早早地睡下了,估计是太累了。

第二天,天刚微微亮,父亲便跑到我房间里把我推醒,这几天的经历使我的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便从床上跳了起来,还以为出了什么事。父亲说道:“阿良,走!跟我去买神像。”我这才慢条斯理的将衣服穿好,父亲拿着一大块红布站在床边,一直催。

父亲带着我来到县城,我们在大街小巷乱窜,也不见什么卖神像的,走到一家包子铺边上,我肚子有点饿了,便拽了拽父亲的衣服,指着包子铺。父亲一笑,便进到铺里吃起了包子。

父亲看着我吃着,自己在那里嘟囔着:“昨晚告诉我就这附近来着。”也不知道他说的什么,只顾着大口大口的嚼着包子。

父亲结账的时候问:“请问你们这附近有没有卖神像的啊?”那个老板看了父亲一眼,说道:“没有!哎,对了!几年前倒有个孙老头,可现在年纪大了早就不干了啊。”父亲应了一声离开了。

没走几步,突然又折返回来问道:“那您能不能给指条道啊?”老板说:“前面左拐第二家就是了。”父亲谢过老板,拉着我就快速往老板指的方向走去。

走到他家门口,父亲打量了一翻这宅子,说道:“没错,就是这家。”他敲敲门大声问道:“孙老爷子在家吗?”里面有一个苍老但洪亮的声音传来:“进来吧。”我们一进门便看见一个精神抖擞的老头。他看见父亲像看见老朋友一样,说道:“等候多时了,来吧来吧。”而父亲只是微微一笑。

他把我们引进里屋,里面很是壮观,摆的尽是神像。各式各样,都落满了灰尘,显然是很长时间没动过了,但我还是走去好奇的把神像都想观赏一遍,恐怕落下哪个。而父亲扫了一眼说道:“孙老先生,怎么竟给我看些剩的啊。”那老头爽朗地笑了一声说道:“难道今天你是来请它的?”说着他打开角落里的一个柜子,父亲过去一看,里面有一尊金光闪闪的神像,身上披着黄色的缎子,是个老奶奶,而且还拿着个拐棍。我想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黄奶奶了吧。

父亲惊喜地看着神像,眼中发出激动的光芒。孙老头说道:“这神像从我开这家店就放这了,我知道它在等,今天终于等到了,也算功德圆满了,可喜可贺啊!”父亲说还要几个碗。孙老头有些为难了说道:“碗?没剩下几个了啊。我给你看看!”孙老头从另一个柜子里拿出来了几个说道:“都在这了。还剩下三个小的了。”

父亲说道:“不对,应该还有个大的。”孙老头为难的说道:“真没了,我还能骗你不成。”我一想九姑娘嘱咐桌子上放一大的两小的,桌子下放一个小的盛水。现在好像就缺一个大的了。

父亲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我想也许这碗得到别处买吧,可是没道理啊。

父亲说:“好吧,那先买这些吧!老先生一共多少钱?”孙老头呵呵一笑说:“一共九块九毛九分钱,多一分不要,少一分也不行。”父亲哈哈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钱直接放在桌子上说道:“正好的!您数数吧!”孙老头拿过钱怀疑地数一遍,然后吃惊地说道:“果然一分钱也没差。”

父亲从柜子里小心不能再小心地抱出那个神像,放到桌子上,擦了一把汗。用自己带着的红布将神像重新又包了一重。我则拿着三个香炉,正要准备离开的时候,父亲突然快步地又走向那个柜子,翻动了几下,朝柜子“哈哈”笑了几声……

我不知道父亲笑什么,这时他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个大香炉说道:“天意啊!”那孙老头一拍脑瓜说道:“看我老糊涂了,那大碗一直放神像下面来着,一直没人请,放在下面早忘了。”父亲大声说:“这个不给钱了,哈哈,阿良我们走。”

孙老头眉开眼笑地说道:“这算老朽送你的,我再送你一样好东西。”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卷尺子,父亲接过来一看是鲁班尺,连忙称谢,那时候这种东西算是稀有货了,因为没有哪里产这玩意,估计是以前留下的老件吧。

父亲小心翼翼地将神像托着,生怕碰到一点。我则背着四个香炉,都不是什么轻活。我们就这样走一会歇一会地往家赶。生怕太累了,手拿滑了碰到或掉地上。

快到村口的时候,我们爷俩都松了一口气,这时一条大黄狗从小胡同里窜出来。疯狂的直接向父亲这边扑来,我一看完了,这一扑神像不碎也得碰坏,走了半天白费了。父亲一时也没反应过来,惊在那里。

突然我听见熟悉的一声叫唤,是小狼!它一直以来都是村里的狗老大,虽然没有那对吓死的犬牙,但它的霸气还是非常盛的。它仿佛知道父亲有危险,一下子把大黄狗扑倒,用嘴狠狠地掐住了它的脖子。大黄狗一动不动,并发出了求饶一般的闷叫。

这时母亲来了,她把小狼撵开了,怕真的把大黄狗掐死。过来说道:“你们爷俩这么早出去才回来啊。”估计是母亲等着急了带着小狼来村头迎我们呢,幸亏小狼突然的出现,要不刚才真是没法收拾了。

回家后,父亲按照九姑娘的嘱咐开始安坛,我们娘俩就跟着他打下手忙活着。他用鲁班尺量着香炉和神像之间的尺寸,又量了桌子椅子什么的,反正我看他是在炫耀自己的鲁班尺。

鲁班尺顾名思义传说是鲁班当年当木匠的时候用过的,刻度下有各种记号,比如富贵、官运、横祸、破财什么的我都记不清了。后来父亲也拿着他给人家看宅子用。忙活了一天,总算是弄的差不多了。

第二天是个好日子,父亲准备了一只大公鸡,用针扎进公鸡的鸡冠子里,往碗里滴了几滴血,和朱砂掺水混在一起,用一支毛笔沾了沾,写了一张符,然后烧掉,念了些经文,说是开光。然后开始烧香,香炉里的香灰是父亲从九姑娘家里取的,不然香在里面站不住的,这也算是给九姑娘增加修行;我又在门口放了鞭炮………

父亲算是正式开张了,可是没有人来啊。我等了一中午,还想看父亲怎么给人家破解事呢。我有点失望准备去找小狼玩,突然村里的一个老太太由她孙女领到我家,跪在神像面前就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