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洞察叫角度
3663200000036

第36章 角度十九 人生最大的发心是利众(1)

物不在奇,缺之则珍;

才不在高,适用则优;

道不在深,应机则妙;

施不在多,即时则贵!

施,就是助人为乐。人生最大的发心是利众——我们经常听到佛教徒劝人要发心。到底要发什么心呢?要发善心、好心,也就是利益大众。譬如一句话对大家有利益,一些事对大家有利益,就去做,这就是发心利众。

推人与扶人,皆是一般手;

赞人与陷人,皆是一般口。

宁使扶人手,莫开陷人口;

人若依此方,价值永固久!

著名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作家季羡林说,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这一生。

巴金说,生命在于付出。我的心里怀有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

1.善心结善缘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对人生的价值发表过一番精辟的议论,他说:

“每个人都不免有一个理想,或为温饱,或为名位,或为学问,或为德行,或为事功,或为醇酒妇人、或为斗鸡走狗,所谓‘从其大体者为大人,从其小体者为小人’。这种分别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呢?哲学家们都承认:人生最高目的是幸福。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对于这问题也各有各的见解。积学修德可被看成幸福,饱食暖衣也可被看成幸福。究竟谁是谁非呢?我们从人的观点来说,人之所以高贵于禽兽者在他的心灵。

人如果要充分地表现他的人性,必须充实他的心灵生活。幸福是一种享受。享受者或为肉体,或为心灵。人既有肉体,便不能没有肉体的享受。我们不必像持禁欲主义的清教徒之不近人情,但是我们也需明白:肉体的享受不是人类最上的享受,而是人类与姬豚狗彘所共有的。人类最上的享受是心灵的享受。哪些才是心灵的享受呢?就是真善美三种价值。”

一天傍晚,他在单行道的乡村公路上孤独地驾着车回家。在这美国中西部小镇上谋生,他的生活节奏就像他开的老爷车一样迟缓。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地熟悉,他可以闭着眼睛告诉你什么是什么,哪里是哪里。他的老爷车的车灯坏了,但是他不用担心,他能认路。天开始变黑,雪花越落越厚。他告诉自己得加快回家的脚步了。

他差一点没有注意到那位困在路边的老太太。外面已经很黑了,这么偏远的地方,老太太要求援是很难的。我来帮她吧,他一边想着,一边把老爷车开到老太太的奔驰轿车前停了下来。尽管他朝老太太报以微笑,可是他看得出老太太非常紧张。她在想:会不会遇上强盗了?这人看上去穷困潦倒,饿狼一样。

他能读懂这位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太太的心思。他说:“我是来帮你的,老妈妈。你先坐到车子里去,里面暖和一点。别担心,我叫拜伦。”老太太的轮胎爆了,换上备用胎就可以。但这对老太太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拜伦钻到车底下,察看底盘哪个部位可以撑千斤顶把车顶起来,他爬进爬出的时候,不小心将自己的膝盖擦破了。等将轮胎换好,他的衣服脏了,手也酸了。就在他将最后几颗螺丝上好的时候,老太太将车窗摇下,开始和他讲话。她告诉他她是从大城市来的,从这里经过,非常感谢他能停下来帮她的忙。拜伦一边听着,一边将坏轮胎以及修车工具放回老太太的后车厢,然后关上,脸上挂着微笑。老太太问该付他多少钱,还说他要多少钱都不在乎。

因为她能想像得出如果拜伦没有停下来帮她的话,在这种地方和这个时候,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帮这老太太忙是要向她要钱?拜伦没有想过。他从来没有把帮助人当作一份工作来做。别人有难应该去帮忙,过去他是这样做的,现在他也不想改变这种做人的准则。他告诉老太太,如果她真的想报答他的话,那么下次她看见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去帮助别人。他补充说:“那时候你要记得我。”他看着她的车子走远。他的这一天其实并不如意,但是现在他帮助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一路开车回家的心情却变得很好。

再说那老太太。她在车子开出了将近一英里的地方,看到路边有一家小咖啡馆,就停车进去了。她想,还得开一段路才能到家,不如先吃一点东西,暖暖身子。

这是一家很旧的咖啡馆,门外有两台加油机;室内很暗,收银机就像老掉牙的电话机一样没有什么用场。女招待走过来给她送来了菜单,老太太觉得这位招待的笑容让她感到很舒服。她挺着大肚子,看起来最起码有8个月的身孕了,可是一天的劳累并没有让她失去待客的热情。老太太心想,是什么让这位怀孕的女人必须工作,而又是什么让她仍如此热情地招待客人呢?她想起了拜伦。

女招待将老太太的100元现钞拿去结账,老太太却悄悄地离开了咖啡馆。当女招待将零钱送还给老太太时,发现位置已经空了,正想着老太太跑到哪里去的时候,她注意到老太太的餐巾纸上写着字,在餐巾纸下,她发现另外还压着300块钱。

餐巾纸上是这样写着的:“这钱是我的礼物。你不欠我什么。我经历过你现在的处境。有人曾经像现在我帮助你一样帮助过我。如果你想报答我,就不要让你的爱心失去。”

女招待读着餐巾纸上的话,眼泪夺眶而出。

那天晚上,她回到家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她想着那老太太留下的纸条和钱。那老太太怎么知道她和她丈夫正在为钱犯愁呢?下个月孩子就要生了,费用却还完全没有着落,她和丈夫一直都在为此担心。现在这下好了,老太太真是雪中送炭。

看着身边熟睡的丈夫,她知道白天他也在为赚钱犯愁。她侧过身去给他轻轻的一吻,温柔地说:“一切都会好的,拜伦,我爱你。”

人生数十年,命运各不同。有些人霉运接二连三,生不如死。那真是按倒葫芦瓢起来,喝口凉水也塞牙,一生中没过几天安心的日子;另有一些人则是吉星高照,幸运常伴,过着安稳快乐的日子。世人每当运气不好时,大多怨天尤人,却很少有人反省自己的过失。其实,一个人如果善念在心,诚心待人,广结善缘于天下,那么他的未来就会远离霉运,衣食丰足而好运常在。

幸运之神喜欢垂青心怀善念之人。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少一个敌人少一堵墙。”一个人如果心怀善念,慈悲为怀,他的心中就没有敌人。恶念招恶运,善心结善缘。因果报应中自有天意,世人不可不察之。

宋朝的范仲淹读书时,心中念念想着救济他人。后来他作了宰相,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个家族几百户的贫寒之家。他的几个儿子请求他买一所园宅,他说:“京城里的大官园林很多,主人也不能经常去游园,谁会不准我去游他们的园林?何必要自己有花园才能享乐呢?”

范仲淹晚年把自己的住宅改为天平寺,用来兴崇三宝。他的几位公子共享一件好的衣服,外出时轮流穿着。范仲淹出将入相数十年,所得俸禄全部用来布施周济别人,所以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而他的四个儿子都做到公卿的官位,个个能继承父志,舍财救济他人,因此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