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洞察叫角度
3663200000028

第28章 角度十四 人生最大的忧虑是生死(2)

顾虑家族,大约是怕死的原因中之较小者,因为这还有救治的方法。将来如有一日,社会制度稍加改良,除施行善种的节制以外,大家不问老幼可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凡平常衣食住,医药教育,均由公给,此上更好的享受再由个人的努力去取得,那么这种顾虑就可以不要,便是夜梦也一定平安得多了。不过我所说的原是空想,实现还不知在几十百千年之后,而且到底未必实现也说不定,那么也终是远水不救近火,没有什么用处。比较确实的办法还是设法发财,也可以救济这个忧虑。为得安闲的死而求发财,倒是很高雅的俗事;只是发财大不容易,不是我们都能做的事,况且天下之富人有了钱便反死不去,则此亦颇有危险也。

人世的快乐自然是很可贪恋的,但这似乎只在青年男女才深切地感到,像我们将近“不惑”的人,尝过了凡人的苦乐,此外别无想做皇帝的野心,也就不觉得还有合不得的快乐。我现在的快乐只是想在闲时喝一杯清茶,看点新书(虽然近来因为政府替我们储蓄,手头只有买茶的钱),无论他是讲虫鸟的歌唱,或是记贤哲的思想,古今的刻绘,都足以使我感到人生的欣幸。然而朋友来谈天的时候,也就放下书卷,何况“无私神女”的命令呢?我们看路上许多乞丐,都已没有生人乐趣,却是苦苦地要活着,可见快乐未必是怕死的重大原因,或者合不得人世的苦辛也足以叫人留恋这个尘世吧。讲到他们,实在已是了无牵挂,大可“来去自由”,实际却不能如此,倘若不是为了上边所说的原因,一定是因为怕河水比彻骨的北风更冷的缘故了。

虽然大多数的人都怕死,但日常生活也提供许多具体处境,让人接近死亡。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些人不愿照相,因为他们明了,相片即使能捕捉片刻的浮光掠影,却无法使当下真正停格,反倒凸显每一个“现在”已经永远不再。至于“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更是人们在无数的聚散离合间常会有的咏叹。叹人生的无常,也隐约发抒某种对永恒的期盼。

接近死亡能带来觉醒与生命观的改变,这说明接近死亡的重要,也说明这功课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去作。否则,若等到人生最后关头才觉醒,很可能爱的机会已经永远不再,而一生的岁月也已经胡涂度过。“心灵鸡汤”里有一封感人的信,是一个卡车司机在跌落万丈深谷之后,去世之前写下来的。这里摘要其大意:

亲爱的老婆:

大概没有什么人会愿意写这样一封信,我却庆幸自己还有时间能藉它告诉你我多次想说却因为太投入工作而从未说出的话:我爱你。

以前你常跟我开玩笑,说我爱我的卡车胜于爱你,因为我跟卡车在一起的时间太多。我的确爱我的卡车,它与我栉风沐雨,历经艰难。不过,我更爱你,你是我的生命支柱。

现在,我伤得很重,已走到人生最后一步了。我想起自己曾错过不知多少次结婚纪念日及生日,以及因为我在路上奔忙,使你必须独自去观赏孩子学校的戏剧或球类比赛。

我想到那些你独守家中的寂寞夜晚,不知我人在何处,事情是否顺利…想到我总是惦着要打电话跟你问个好,却不知怎么地,总有各种理由而没有付诸行动。现在,那些理由都不再重要了。

这一生我犯了不少错误,唯一作对的事就是娶你为妻。我自己也无法了解,为什么我一直开卡车,但那是我的生活方式,而你却嫁鸡随鸡,从无怨言。

我的身体很痛,但我的心更痛。当我结束人生旅程时,你却不在我身边。从我们结婚以来,这是我第一次感到独自一人,我觉得很害怕,也急需要你,但却为时已晚。

可笑的是,现在我所有的只是这部卡车。这辆支配我们生活这么久的可恶卡车,这块我住了这么多年,但现在已扭曲变形的废铁,它无法回报我的爱,因为只有你能。

老婆,我想大概就这样了。我的天啊,我非常爱你!我觉得你与我同在,虽然你我相隔千山万水。我能清楚感觉到你的爱,我无法单独面对这最后一程。

告诉孩子,我也爱他们,教他们不要学我开卡车。

比尔路得·肯达尔

仔细玩味这封信,会发觉它固然感人,却也启示良多,令人警惕。我们看到一个平凡的人在生死交关时的真情流露;也看到他在过去的生活中如何因忙碌而忽略家人;更看到他在面对死亡的最后时刻,突然醒转过来,用不一样的眼光回顾一生、反省生命的得失、发抒生命的遗憾。此刻的他已深自后悔自己没有及时去爱,然而后悔不能弥补过去的亏欠。往者已矣,来者亦不复可追。

这样的故事其实不断上演,尤其对那些整日忙碌,从来不曾接近死亡,也不知死之将至的人而言。诚然,死前幡然悔悟比死不认错要好一些,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然而,为什么要“人之将死”,才“其言也善”呢?何不在日常生活中便多花心思面对生命的无常,反省死亡的必然,从而思考生命中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与理想?对这一点,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在演讲中曾指出:

作为医师、律师或企业领袖的职责尽管重要,但你首先仍是一个人。人与人的关系—配偶、子女和朋友,是你最重要的投资。在你生命的尽头,你不会后悔没有通过某次考试、没有赢得某个案子,或没有做成某件生意。你会遗憾没有花时间陪伴丈夫、孩子、朋友或父母。。

这段话值得人深思。不过,更值得深思的是,怎样的人才能懂得这段话并按照它的精神来身体力行?显然,这个人必须有一种观想“生命尽头”的能力,这正是所谓的“接近死亡”。这种能力能够启发内在的自觉,建构深刻而整体的人生观。此外,这种观想不能只是午夜梦回偶而为之的事,更不能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知”,它必须是一种持续的修行。

所有认真生活的人都了解,“提的起”并不表示“放的下”;“想的通”也未必等于“看的开”。去弄清楚人生该坚持什么理想,是一种悟道的智慧;让自己整个人格情操由内而外地消融在这个智慧中,则需要不断的实践与修行。因此,接近死亡应成为日常的功课,人不必、也不该等到真正死亡的时候才慌张无措地面对它。在每一个当下,每一个此时此刻,人都可以透过对生死的观想来寻求生命的意义与终极的安顿。如此持续努力,才可能在知性上加深智慧,并在具体生命中活出智慧来。

3.坦然面对没有明天的那一天

怕死,以为人可以永远不死或者死后还能带走什么,都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秦始皇祈求长生不老终究难免葬身于一抔黄土;康熙“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到头来也只能是南柯—梦。世上有许多事情,你越是在意它,它越是与你的愿望背道而驰。

有生就有死,但许多老年人对生寄于欲望,对死具有恐惧,因此演变成许许多多欢欢喜喜、悲悲惨惨、丑丑恶恶的故事来。

希腊神话说阿婆罗爱上了西比尔,并给西比尔许愿说,不管多少年,只要你手上有尘土,就能活下去。随着时光的流逝,西比尔日渐憔悴衰老,终成空躯,却依然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孩子们问吊在瓶中的西比尔:“你要什么?”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要死。”

死并非上苍对我们的惩罚,而是命运之神对我们的钟爱。我们应该像对待睡眠一样地对待死亡,死亡也是生命中的一个环节,一个过程,你躲不掉,也逃不脱“没有明天的那一天”,无论尊卑贵贱,任何人迟早总会走进“那一天”。既然如此,何不以优雅的姿态准备着,坦然面对“没有明天的那一天”呢!

拥有“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的孔圣人病笃时,弟子算了一卦,告诉老师当日中午行将辞世。孔子听后,平静地问:“等到中午,剩下的这段时间做什么呢?给我拿书来!”对此,东汉有位叫王充的名士满怀深情地赞叹:“圣人之好学,且死不休!”

已经辞世的大师启功病重住院,医院给下了病危通知,启功被严格“管制”起来。有人问及其感受,他说:“浑身实难受,满口说无妨。扶得东来西又倒,消息传来帖半张,仔细看,似阎罗置酒,敬候台光。”

死到临头,孔子与启功还能说出这般机智而诙谐的话语,圣人所以为圣人,大师所以为大师,基于此。

英国哲学家罗素(终年98岁)在《怎样度过晚年》一文中提出,老年人恐惧死亡是没有出息的,并提出克服恐惧死亡的办法。他说:“一些老人常常在死亡的恐惧中过活,这要是放在年轻人身上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们还没有享受到生命所能带来的全部乐趣。但这要是出于尝过人生酸甜苦辣的老人身上,出于已经完成了自己使命的长寿者身上,他们却也够卑鄙没有出息了。克服这种心理的最好办法一一至少对于我们是如此一一就是使你的兴趣渐渐广泛而博大起来,自我之墙一点一点地倒塌,直到你的生命慢慢融进无限的宇宙之中。”

罗素还形象地描述了勇于承受死亡的心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应该像一条河,一开始涓涓细流,在狭窄的堤岸间进行,冲过岩石,跳过瀑布;其后,水量增大,堤岸后退,流速湍急;最后,没有明显的停顿,汇入大海,毫无痛苦地失去自我之躯。”他还联系自己说:“虽然眼下我还能干些事,我却也并不讨厌长眠,因为我知道,他人将会接过我不能再干下去的事情,而且我对已经完成的工作也感到心满意足。”

平常百姓,也不乏对老死看得很开的人物。一位作家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述自己的母亲:

“母亲60刚过,身体还壮实得很,就盘算着为自己准备寿衣的事了。如亲自选料,亲自设计剪裁,亲自一针一线地缝缀、烫熨,而且还一边哼着不成调的歌谣。一个人为自己做寿衣有这等好的兴致。只是证明她面对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是怎样一种坦然,一种遵从事理的平常心。母亲84岁死去,在这之前的20多年里她每年都要从衣柜的最底层拿出套套寿衣,翻一翻,晒一晒,似乎在欣赏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在憧憬自己将来穿上这美丽的寿衣的日子,哪里有丝毫对死亡的恐惧呢?”

这位平凡的老太太表现得如此达观,如此从容,所以她才有可能赢得耄耋高寿。

瓜熟必然蒂落,难怪庄子认为:“万物一府,生死同状。”哲人睿语,形象地启迪人们:老也正常,病也正常,故而就该乐乐呵呵地“活”,潇潇洒洒地“去”,坦然面对“没有明天的那一天”。

佛教中的古德,对于人生之最后,最是洒脱,最是自在。例如,宋代宗渊法师“坐床而逝”、德普禅师“先祭而灭”、道悦法师“坐化而往”、性空禅师“入水唱歌而去”、庞蕴一家人,女儿灵照“合掌而化”、庞蕴“枕膝而化”、儿子“田中拄锄而化”、庞婆“不知所终”等等,真是“生死一如”,无比洒脱。

戚戚于贫贱者,往往难以脱贫;汲汲于富贵者,往往富贵不保,在某种意义上说,“坦然面对没有明天的那一天”,看淡生死,恰恰是长寿的一个必要条件。

毕竟死亡神通广大,它能促使人奋勇前进,又能看透事物本质。想来想去,唯一的解释就是:人只有一辈子好活。认识了死,才能活得更清醒,劲头更足,更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