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3660400000039

第39章 从终点回到了起点(1)

上一节讲的是一段令人唏嘘不止的历史,本节要讲的是一个近于黑色幽默的故事。

犹如要了解当今中国,必须先离开城市的繁华与喧哗,到广袤的乡村里走一走,欲评价中国如何进入天空,得先知道运10。

1968年底,轰6飞机试飞成功。这是一种比一般战斗机大许多的战略轰炸机,机长34米。******总理询问能不能在轰6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架喷气客机。在此之前,已有外国报纸称中国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鹰,陈毅看了后说:我这个外交部长坐不上自己国家的飞机,就比别人矮一截。

次年,高烧渐渐退下去的国家,开始从全面****里退出来,面对现实世界,有了某种程度的清醒。******已经预见到在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只是一两年内的事了,作为一个大国总理,坐了十几年苏联制造的伊尔16专机,他几次对有关人员说到:我们会飞到联合国去的,但是我们必须坐自己的飞机去联合国!

这年8月,经******、叶剑英、李先念批准,国家计委、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向上海下达了试制运10飞机的任务,这被代号为“708”工程。

运10飞机的各项技术指标是,最大起飞重量114吨,最大商载15吨,载客124~149人,最大巡航速度每小时947公里,升限12300米,最大商载时的航程为5956公里。机上装有四台涡扇,八台发动机。

其中,最大商载、载客数是以一个代表团的规模约120人为基准确定的。最大商载时的航程,既考虑到了可由乌鲁木齐经巴黎,越过大西洋直飞美国纽约,也顾及到了将来另一重要航线——北京经乌鲁木齐飞抵“欧洲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阿尔巴尼亚。发动机的双倍设置,当然是为着国家政要们的双重安全。

要实现这些技术指标,将国内当时刚购进的英国三叉戟作为原准机是不行的,它虽是大飞机,却只有三台发动机,越洋过海不安全,起飞重量、航程也不够。能较好满足的,唯有波音707,这种机型当时代表着世界大飞机的先进水平。

飞机本是自由的精灵,空中的桥梁。可中国封闭着,美国对峙着,设计师们像是在一个罐头盒里搞设计。亏得这个罐头盒边上还多少有一点撬开的口子,那便是过去曾接触过的苏制图16,现在已买进来的10架三叉戟。最初的设计方案里,机翼是按三叉戟放大的,机身、尾翼是按图16改造的……但人关在罐头盒里,若明若暗,心里总归没有底。

1971年底,巴基斯坦一架波音707—320B客货两用机来新疆昌吉机场提运物资,着陆时摔了下来,机翼折断,机身腹部擦地,机尾扭曲,一台发动机飞了出去,一台坏了,剩下两台还在转……

不啻是天上掉下一块肥肉。

叶剑英当晚指示:运10的设计有门了,这可是个大家伙,你们赶快去吧,看看美国人是怎样弄的。

命令一下达,三机部系统分几批组织了几百人去现场考察。白天冒着摄氏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站在、趴在、仰在雪地里,细细观摩,计量尺寸,画下草图。到要起来时,腿已经站不起来了,仿佛这不是肉和骨头做的,而是两截硬邦邦的冰柱。回到一百多公里外的昌吉地委招待所,或是独自计算,画图,或是满房间人分析、争论,常常彻夜灯明。春节到了,这几百号人也忙着没有回家。

这架巴基斯坦的飞机不可能在中国留太久。谁心里都清楚,这一刻千金难买,这一回只是不开放条件下老天给的短暂的开放……

运10飞机研制定点在上海,“******”一伙当然相当关注。

******曾说:你这个三机部多少年里搞不成,看看,如今上海一下就将大飞机上了马!其弦外之音,大概是大飞机搞出来了,功劳在“******”的账上,若最后搞不出来,三机部难辞其咎,你们毕竟是业务主管部门……

三机部忍辱负重,几乎集中了全国航空工业的菁华翘楚,涉及全系统近三十个工厂、研究所、院校,来参与、协助运10飞机的研制。仅在上海飞机制造厂和上海的604所就调了近三百名技术人员,极大地保证了运10的研制力量。

研制一架民用大飞机,需要有大量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作后盾。运10却是在没有充分预研的情况下决定上马的,又始终处在“******”的不正常的政治高压下,即使困难重重,设计人员仍然没有放弃任何引进、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机会。运10的原设计草图推倒重来,在结构形式、系统原理乃至细节上都力求以波音707—320B为基准。

中美关系解冻后,双方的第一个贸易项目就是中方购买了十架波音707,除特意调给上海一架以供飞行试验,国家又买了一套波音707图纸。两相对照设计质量,经过七次复查,在运10整个设计图纸143000标准页中,暴露出17项重大技术问题,给予了及时解决。运10从1971年4月开始设计,1972年8月审定总体设计方案,至1975年便基本完成全机设计工作。

困难在于制造。有了好的飞机图纸,还得要有强大的采矿、冶金、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机械制造、计算机、电子仪表等工业与之相配套。运10,顿时成了希腊神话里阿喀琉斯的脚踵,后者全身处处孔武,刀枪不入,只有脚踵才是致命的地方;通过运10这一检验,中国当时基础工业的落后状态一下子暴露无遗……

在原材料上,美国有钛合金,前面提过它体重轻却又具高强度。在机身与发动机之间的蒙皮若用铝皮,至少要5毫米厚,而用钛合金只需2毫米多一点。国内拿不出,运10基本上用的是LC—四钼合金,其缺口敏感性、耐应力腐蚀及疲劳性均较差,在加工和装配中极需用心。又如蒙皮规格,设计中是每张需3米宽,12米长,但我国当时所能生产的最宽不超过1.8米,最长不超过11米,热处理的全部槽池也不能超过7米,于是蒙皮的剪板机、滚槽机全部只能以7米配套……

除了上海飞机制造厂,运10的零部件,还分散到了上海市的许多家企业。各个现场里,特大的元条,再长的机床加工不了,便靠铣床来铣,机床在前面加工,后面就用人托着、扛着,跟着一点点地走。强调自力更生,连每个铆钉都必须是国产的,可没有计算机辅助的加工设备,几十万个铆钉,硬是一个一个用车床车出来。最热闹的场面是模具会战了,一架飞机的生产需要上千种模具,全厂男女老少,不论前方后方,就是政工科室的干部,都投身做模具了。根据发下来的图纸,人工锯,錾子錾,锉刀锉,弄出个大致形状来,再由模具工人细加工……

没有谁是局外人,难见谁有几分倦怠。无穷无尽的加班加点,工人们一个月不回家是正常的。整个工厂,似乎人人打了几针肾上腺素,分明被什么东西刺激着,可决不是奖金,那时还没有奖金,只有每天夜里加班时发的二角五分钱的点心费。

这是一曲“蚂蚁啃骨头”精神的赞歌,由此发现这个词组,可能也只能在中国产生。运10的所有原材料都是国产的,大部分特种钢、仪表也是自己研制的。全机有四百六十多项成品,只有四十余项来自国外。这一比例,在国外同类飞机中,算是很低的,日后上海飞机制造厂与美方合作生产的MD—82飞机中,其成品也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与中国。

鞠躬尽瘁、也心机尽瘁的******终没能够等到这一天——

1976年8月,运10—01型飞机制造完毕。

1978年11月,开始进行全机静力破坏试验,至翌年5月,共进行42次163种情况下的破坏试验,结果表明飞机符合设计要求。

1980年9月26日,运10—02型飞机在上海飞机制造厂大场机场首次试飞成功。

此后,运10—02型飞机又多次进行不同地域的飞行,高寒地带飞了哈尔滨,高温地带飞了广州,高原地带飞了昆明、拉萨……仅飞越青藏高原到拉萨,就飞了七次,其中几次装载了电视机等货物。目睹这架诞生于祖国怀抱的钢铁大鸟由东方的祥云里穿出,并徐徐降落拉萨机场,西藏人民曾给予热烈的欢迎。

至1984年6月,运10—02型飞机共进行了107次起落,150个飞行小时,基本情况良好,各系统工作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