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大国阴谋
3650500000014

第14章 美国盯住中国战略管理能力的短板

多年来,由于中国科技界、企业界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弱,本来仅在原包头、上海、珠江三个国营稀土厂推广的稀土分离技术迅速扩散,我国的稀土生产能力也迅速达到十二万吨至十五万吨,超过全球十万吨左右的需求,供求失衡、互相压价导致稀土产品大幅下跌,目前低于1985年的价格水平,使我国稀土行业陷入困境。

而这些开采技术,没有受到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封锁,美国人就是要让这项技术在中国普及,普及的越多中国稀土的产量也就越大,也就对美国越有利。美国人的算盘其实是很精的,中国在稀土资源的开发上是太过看重短期的效益,而丧失了对于未来的展望,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践行了贪小便宜、吃大亏的简单道理。

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稀土的工业储量为五千二百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百分之四十六。仅隔一年,2009年中国稀土储量就锐减为三千六百万吨,所占比例下滑至百分之三十六。伴随着挖掘机的深入、出口量的增加,是稀土储量的急剧减少。

据了解,中国稀土矿储量中,内蒙白云鄂博矿为四千三百五十万吨,占全国储量的百分之八十三。白云鄂博矿的稀土主要在主东矿。主东矿的矿石储量为六亿吨,含稀土三千万吨。1958—2009年,主东矿被作为铁矿已开采三亿多吨,尚余两亿多吨。如果按照2009年年开采一千二百万吨的速度开采,二十四年将采完。

南方稀土矿储量更不乐观。据了解,南方离子型矿的工业储量为一百五十万吨,从1970年到2007年的三十七年间,每年开采约六万吨,已消耗九十多万吨,占比百分之六十。截至2009年底,只剩四十万吨。目前,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三分之一的产量都是用于出口。如仍按每年开采六万吨的速度,则六年多点的时间就将开采完。

客观说,在中国的稀土贱卖问题上,我们不能归罪于美国人和日本人,确实是我们自己人的不争气。在这样的开发模式上,总有一天会有中国人哭的份。

美国不是一个资源贫瘠的国家,美国人对于本土资源的开发原则是能够用进口替代的就不会大肆开发自己的战略资源,美国对于石油如此,对于稀土等资源也是如此。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美国非常了解自己,也非常了解世界,所以美国人在国家战略管理能力上一直是全球国家的典范。所谓战略,也就是自己选择什么样的资源形成自己无法超越的优势,美国人选择了科技资源作为自己的立国之本,然后利用科技资源形成高精尖的科技工业体系,实际上美国人傲视全球的军事能力就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日本在国家管理能力上其实做得也不错。自己不能成为老大,就和老大站在一起,他们能够和世界的老大站在一起,在共享科技资源方面,提升了国家的基础能力。

中国在稀土资源的管理上,做得十分不好。在面对美国人的时候,实际上我们遇到了一个十足的无所不用其极的生意人。国际交往本质上就是算计,算计的方式既有大格局也需要有小格局,中国人的交往强调修己达人,自己先做到真诚,先摆出样子给别人看,实际上在国际市场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虎狼民族,在骨子里,他们比东方文明具有更大的侵略性。我们在面对美国人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在当下的国际规则之下去占最大的便宜。当然,我们现在的国际规则,实际上还是以美国人为主来制定的,美国人在自己制定的规则之下做生意,这才是美国人的厉害之处。

在稀土问题上,美国人推出“中国责任论”实际上就是要求中国按照美国制定的国际规则办事,如果按照美国人意愿去办的话,那就真是上了美国人的当,事实上,中国的战略能力是不弱的,在国际规则上也有了一定的反制能力。在2005年左右中国就认识到了“中国责任论”的战略危害性,所以对于美国人如此的战略热情也在不同的层级和场合给予了回绝。中国必须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即使走符合世界通行规则的道路,也需要切实维护好自己的具体利益。

中国在与美国打交道的过程中,实际上能够看到美国为中国设计的战略陷阱,中国的战略家们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旦中国进入美国的战略陷阱,实际上就会让中国失去选择正确道路的机会和能力,他们的目标就是让中国在战略层面上错误地分配资源,造成数万亿甚至数十万亿战略损失。使得中国在短时间内失去和美国进行战略博弈的能力基础,一旦中国出现战略性的困难,美国等发达国家一定就会群起而攻之。

在中国和美国合作的时候,中国的脸皮其实需要厚实一点,不应去承担中国无力承担的国际义务,而是努力在微观层面上做一系列赚钱的生意。道理很简单,一个企业做了很多笔生意,在考虑结果的时候,是很多笔赚钱的生意使得企业总体效益良好。在国家层面上其实也是一样,我们需要借助美国的翅膀飞翔,多想想该如何用自己的战略能力去占美国的便宜。

如果做不到,或者不愿意放下脸皮去谈交易,那么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公司就有吃不尽的苦头。在别人算计你的时候也需要反向地算计他们,这是中国需要反思的地方。

中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的遭遇就很能够说明问题,几大铁矿石供应商联合资本市场,在国际上人为地制造供需不平衡的状态,然后导致价格飞涨。中国在进口铁矿石的时候吃了大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别的国家是一个负责任的资源管理者,一个国家不但要善于卖,也要善于买。能够联合卖高价给你,为什么要底价倾销给你?

不会利用自己优势的国家,在国际商业和政治博弈中,根本就不会得到尊重,我们在过去的国际战略中,其实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在稀土的问题上,我们这里吃了大亏,但是在国际上一点好都没有讨到。在国际交往中,见利忘义不可取,见义忘利则人财两空。

在稀土的管理问题上,其实十几年前就有学者奔走相告,这样下去就是在挖自己的墙脚,就是在动摇自己的国本,但是十多年下来,才真正进行系统化的管理。现在来说,国家的管理来得还不算太迟,如果再拖个十年,后果则不堪设想。

中国目前稀土战略收储工作已启动,国家财政资金将通过企业进行收储,国家先前估计的稀土储量和实际之间到底差距有多大,没有多少人心里有底,但是防止稀土资源被贱卖的呼声是一浪高过一浪。

为了保护宝贵的稀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防止稀土资源被贱卖,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出口的管理,并采取了配额出口等管控措施,但频频遭到欧美、日本等国家的责难。尤其是近期,美国、欧盟和日本提请WTO争端解决机构成立专家组,调查中国稀土等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他们发出责难的原因,无非是仍想以“白菜价”买到中国的稀土。

稀土战略收储对我国稀土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战略资源收储可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我国稀土工业体系建设,保障我国稀土产品在世界稀土市场上继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增强稀土国际竞争能力,并为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另外,目前我国采取严厉的稀土环保整治措施实际上多少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使产量下降。实施收储对国际市场价位升高以后的出口也有好处。

中国战略性收储将有利于降低其他国家对中国稀土的依赖。随着中国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认识程度的提高,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中国采取稀土战略性收储,减少稀土出口配额,其他国家不得不使用本国的稀土资源。

美国人的中国稀土责任论在这里碰到了一颗钉子,中国没有负责全世界稀土资源供应的责任,好的资源需要好好地保存下来,留给自己的子孙。中国的战略管理能力在近几年之内实际上已经得到了跃升,在国际交往之中也逐步地体现出了自己的自信和坚持自己利益的定念。

中国人需要了解自己在全球国际体系中真实的地位,需要利用好自己的软性和硬性的资源,特别需要防范美国的“美意”,因为每次的美意背后,都会埋伏着美国人真正的意图。和美国继续打交道是全球任何国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但美国人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中国人只要坚定地意识到自己的实际利益是什么并开始做战略思考的时候,实际上美国人也是难以占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