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一句话:不管对待什么事情,逃避都是最愚蠢的办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要敢于去面对现实,只有面对才能有解决的机会。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遇到不开心的事就选择逃避。可结果呢?
小李大学毕业不久,就进入一家公司,可是还没有到半个月,她就有点受不了了。
一天下班后,小李对自己的朋友小郑说:“我实在不想干了,我想辞职!”
“为什么?你不是干得好好的吗?”小郑感到有些奇怪。
“唉!”小李在叹了一口气之后,说出了想辞职的原因。
原来,自从小李进了这家公司之后,她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想将属于自己的每一件工作都干好。可惜的是,天不遂人愿。无论是她怎样的努力,经她手处理的工作,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也经常的受到上司的责备,由此她认为自己可能不适合现在的工作。
听完了小李的话,小郑的眉头不由得皱了皱,问道:“那么,你辞职之后,准备怎么办?”
“有什么办法,再找一份新工作。”
“难道说,新的工作之中便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吗?一旦出现类似的问题呢?你是否又辞掉工作,接着去找新的工作?”
小李沉默了,再也没有言语。因为,小郑说得对啊!
是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难道遇到一个问题我们就选择逃避吗?逃避了这个问题,可还会有其他问题!
对于小李来说,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她需要调控好自控力,展现自己的才华,开放自己,接受新概念、新事物,让机会来到自己身边。
现实生活中,不仅很多年轻人遇到一些问题会选择逃避,有些中年人面对困难、面对压力时也会选择逃避。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很多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如果还有房贷、车贷的话,情况就更糟糕。
陈师傅今年40岁,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销售部主管,他结婚后身体状况一直很好,只是工作压力比较大。
由于他每年夏天都会带家人到乡间度假,因此对那种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格外羡慕——尤其是当他快被老板逼疯的时候。他曾认真地跟他的老婆商量,能否改变目前这种紧张的生活形态。在获得首肯后,他真的放弃了眼前的那份高薪工作,跑到乡下当农民。他买下了一块人迹罕至的花圃,准备从头开始学起。
结果却并不如想像中那样的好。刚开始几个月,他这个新科花农还做得有模有样。但是好景不长,才经历第一个寒冬后就发觉,这里真不是人住的地方。荒凉的景象,犹如到了西伯利亚;而他的老婆根本不可能和这里的乡下人打成一片,小孩每天也得换好几趟车才能到学校。
陈师傅知道打错算盘了,只是没料到结局会这么惨。当主管确实很累,不过当农民也轻松不到哪里去,搞不好还更累。另外,他和老婆向来都是社交圈内的人,如今要找邻居聊聊还得跑到几里外的地方;而在这种偏僻的乡村,也不可能有什么电影院、KTV之类的娱乐,有的只是睡觉,因为他每天都快累死了。
在苦撑了一年之后,他们乖乖地搬回城里,他自称“老了10岁”。改行不但没有发财,连老本都砸了。更可笑的是,他当了二十几年的上班族也都没事,在乡下“窝”了一年后却累出一身病来,这真是他始料未及之事。
当困难、压力来临时,我们必须要有处理的方法和技巧,而不是逃避;不管什么问题,遇上时不加分析就给予处理,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如果你想成为遇事不逃避的人,你需要记住以下几点:
1.你可以为自己做对了某件事而感到了不起。只要你以成败为衡量标准,总可以把做成某件事看作自我价值的提高,并因此自鸣得意。然而在这里,“做成了某件事”仅仅是别人对你的评价而已。
2.努力选择并尝试一些新事物,即使你仍留恋着熟悉的事物。尽力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多多置身于一些新的环境,尝试一些新的工作,邀请一些观点不同、性格不一的人到家里来做客。多和你不大熟悉的客人交谈,少和你熟悉的朋友交谈,因为对他们太了解了。
3.不要再费心去为你做的每一件事找借口。当别人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或那样做时,你并不一定要说出可信的理由,以使别人满意。实际上,你决定做任何事情的理由都很简单——因为你想这样做。
4.试着冒点风险,使你解脱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如,上班时不一定非得要乘坐同一种方式的交通工具,每天早餐不一定总是要吃同样的东西等。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如果想像自己拥有一大笔钱,足够在几年内怎么也花不完。这时,你也许会发现,你原来设想的计划几乎都是可以实现的。
5.试着去做一直以“我做不好”为借口而回避的事情。你可以用一个下午来绘画,让自己得到充分享受。即使你画出的画不是很好,你也没有失败,因为你至少高高兴兴地度过了一个下午。你可以在家里尽情地唱歌,尽管你唱得不好。
6.接触那些你认为使得你惧怕未知的人。主动同他们谈话,向他们明确表示,你打算尝试新的事物,看看他们反应如何。你会发现,他们的怀疑态度是你担忧的因素之一,因而你总是在这些否定态度面前陷入惰性。既然现在你可以正视这种态度,那么你便可以发表你的“独立宣言”,摆脱他们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