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界清,没有脾气;心界清,没有私欲;身界清,没有不良嗜好。耍脾气性纲倒,有私欲心纲倒,凌辱人身纲倒,三纲一倒便是恶人。禀性是无始劫来,祖先遗留下来的罪根,人把性化净,没了脾气,才能超拔祖先。私欲是苦根,贪得无厌,苦恼无边,永不满足,日坐愁城。要将私欲去净,才能出苦得乐。不良嗜好是孽根,有嗜好的人,准立不住。譬如好酒的人,一见了酒就想喝,喝得头晕脑胀,乱性伤身。好色的人,见色自迷,贪不到手,心里恼恨,或动杀机,甚至为色杀人,为色丧身,这不都是孽么?人不用死后下地狱,这不是活着就下了地狱么?没有不良嗜好的人,才能敦品立德。
清三界,就是立志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贼(禀性),用道理捉拿心中的贼(私欲),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贼(不良嗜好),三界自然清平。
身界成不怕工作多,能建功立业、身强体壮,是位寿星;心界成不怕事情多,事来则应,事去则静,有领导能力,是位禄星;性界成不怕贬,能容能化,和蔼可亲,有感化力,是位福星。三界一清,福禄寿俱备,哪用向外求呢?
三教圣人,也是从三界修成的道。佛从养性入手,儒从立命着手,道从炼身下手。性中没有禀性,天曹管不着;心里没有私欲,地府管不着;身无不良嗜好,不做坏事,法律管不着。所以人能清三界,就超出三界,直达佛国。
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罪孽自己了。怎么个了法呢?就是要清三界。所以修道要下工夫,绝不是迷信。
性界清存德,心界清明理,身界清多艺。德能养性,理能养心,艺能养身——这是最确实的真理,真行真得,才是真人。
“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做,莫向身外求。自性迷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佛教三皈,皈依佛,是皈依自性成佛;皈依法,是皈依自心弘法;皈依僧,是皈依自身持戒。所以自身持戒得僧宝,心正意诚得法宝,性定生慧得佛宝,戒定慧三位一体,才能普度众生,自明觉性。
道家的三华是:性华开,天理足;心华开,道理足;身华开,情理足。
儒家的三纲是:君为臣纲得率性,父为子纲得正心,夫为妻纲得修身。
把人当真了是佛,当假了是魔。”人的所作所为,自性知道,就是天上知道;自心知道,就是地府知道;自己做出来,人人都知道。
五行在运用,运用好了便能超出气数。这是后天返先天的窍妙。全靠自己存心,支配口、眼、耳、鼻、舌不染嗜好,把住自身的贼门。若不从身上入手,一旦染成习性,便连累得意念歪曲。肉体添一分嗜好,心房加一分气禀,便遮蔽一分良知,丧失一分良能。种上烦恼的种子,容易耍脾气。内伤身体,外伤人缘,苦恼无边。若想根绝这种毛病,就得以天性为主,好好运用五行。
五行性的根本是木,木主元性,木性属仁。爱人爱物,敬人明理,明理是阳火。这就是木生火。敬爱人的人,必真诚,真诚是阳土。火又生出土来。土主信实,厚德载物,对人准有义气,大义为金,这是土又生金。仁、礼、信、义,行到圆满,智慧内生,金又生出水来了。仁是统四端,兼万善的。把仁、义、礼、智、信行真,自然五行圆转,不能圆转是由于禀性作崇。阴木性人不服人;阴火性人目中无人;阴土性人有己无人;阴金性人,好捉弄人;阴水性人,讨厌一切人。五行走阴了,怒、恨、怨、恼、烦用事,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一旦得势,不顾双亲。为求新欢,遗弃妻子。对弟兄玩手腕,对朋友打主意。不论任何亲人,不随己意,就生仇恨心,讲报复,动武力,杀害泄愤。所以要想变化气质,必须先去习性。人有身子,就有嗜欲。所以告子说:“食色,性也。”不过不可过分。抱定忠恕的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不至于染上过度的嗜好。
志、意、心、身四大界,是人的去路。研究明白,选一条光明的大路走,好得到正当的归宿。“三界是人的来踪,四大界是人的去路。”人要来得明去的白,才不枉在人间走一回。
四大界就是佛国、天堂、苦海、地狱,四大境界。志是佛的根,意是神的根,心是苦的根,身是孽的根。佛、老、耶、儒、回,五大教的教主,全是从志上成的道,是创造世界的圣人。神仙、忠臣、孝子,全是从意上成的,是治理世界的贤人。富贵荣华,尚不知足,还争贪不已,自寻烦恼,是扰乱世界的苦人。损人利己,好逸恶劳,只图享受,不事操作,是破坏世界的罪人。
身界人,有己无人,是己非人。只知吃喝嫖赌,花天酒地,不顾父母妻子,不讲良心道德。他看世人全是坏的,如遇着好人劝他,他不但不听,反而谩骂,花些有用的金钱,造下无边的罪孽,强抢豪夺,横行霸道,杀人放火,不畏国法,好勇斗狠,不惜身命,把世界搅成地狱世界。
心界人,贪得无厌,永不知足,勾心斗角,见利忘义,患得患失,苦恼无边。心里没有一刻安静,不但自寻苦恼,而且把世界也搅乱成为苦海世界。
意界人,爱人如己,喜欢助人,知足常乐,不争不贪,能忍能让,广立善功,是治世的活神仙。这岂不是天堂世界?
志界人,悲天悯人,只知为人,不知为己。一味行道,不惧艰险。象孔子,困于陈蔡,仍是坦荡自如,弦歌不辍。耶稣被钉十字架,三日复活,仍救世人。释迦佛被歌利王割截肢体,还说:“我成佛,先度你。”这全是使志的人。志界人,能容能化,造福人群。以心静为净土,以身清为道场。性定聚万灵,创造佛国世界。
“用身界当人的,不论做到什么地步,也是个糟心人。用心当人的,不论怎样有能力,也是个操心人。用意当人的,不论事情怎么多,也是净心人,就是活神仙。用志当人的,不论遇怎样逆境,也不动性(耍脾气)是无心人,就成了一尊佛。所以我说,志界人没说,是无心人;意界人知足常乐,是净心人;心界人好争理,是操心人;身界人好生气,是糟心人。糟心人是鬼,操心人是人,净心人是神,无心人是佛。”
身界人,好管人,管人互相结仇,是地狱。心界人,好怨人,心里过不去,天天苦苦恼恼的。所以说,怨人是苦海。意界人,好助人,知足常乐,乐能聚神。志界人,好成全人,认为是应该做的,没有人我的分别,没说的(怎的都好)就是佛。
这四大界,是人生的四条去路。用哪个字当人,就作哪种事,便走上哪条路。以身子为主当人的,便走向地狱的路;用心当人的,是走向苦海的路;以意当人的,是走向天堂的路;用志当人的,是走向佛国的路。你用哪字当人,便知道自己将来的归宿是何处了。
讲三界是为了知道人性的来源。人有天性,才能得天道。讲三界分清,为的是身不累心,心不累性,天性自然复初。讲清三界,为了性清没有脾气;心清没有私欲;身清没有嗜好;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讲五行先讲木性,因为木主元性,也是为的元性复初,恢复本来面目的仁德。讲四大界定位,为的是定在志界,志通佛国。志是道的根,性是道的体,忠恕、博爱、慈悲,是道的用,圣、贤、仙、佛是道的果。
简单说,这十二字,全是为了发扬人性、圆满天性、发扬群性、达成天德。德能养性,性定聚灵,灵光充满是圣。“一大串”就是指的这十二字。这十二个字所研究的,只是一个性字。人若成道补天地的正气,就是天地生人,人生天地。所以道是天道,这就是性天大道。
知止”就是“识数”,世间不论做什么,若不“知止”,必定糟糕。肉好吃、吃多了伤人,烟、酒好用,多酒醉人,能办事的,办多了累人,被事绊住撒不开手,被人粘住,放不下心,被物累住,脱不开身,全是迷人,人不是为一两个人活着,当官也有数,发财也有数,过家也有数,孝亲也有数,能给父母立业就算孝到头了,不知止的人全是不识数。
有人说止住不就坏了吗?其不知,要是真止住了,一切也就成了。
正当追根者心神专一之间,那团紫气迅速变为一把紫光剑气穿过那团黑气,就在那一刹那间,白夜的双眼再次迸发出夺目的白光,此时三道光交缠在一起。黑白紫三道气体猛烈的相互撞击着,此时众人都目瞪口呆的望着这突如其来的场面。
突然有一道金光一闪,把众人沉浸的感觉撕裂一道裂痕,一道道阳光照入,那团黑光忽然不见了,白光和紫光慢慢变回原体,众人也在感觉中也慢慢的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