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英伦帝国
3640300000009

第9章 别了,伦敦塔

关于伊丽莎白公主是否有罪,在英格兰王国政府内部,拥护派和反对派双方针锋相对,吵得不亦乐乎!

这时,英国上下出现了反对迫害王位继承人的政治运动,声势十分浩大。

英格兰枢密院已分成了两派,挺伊丽莎白派以海军大臣威廉.霍华德为代表,他们反对不公正对待伊丽莎白公主。

“这是对正义的践踏,英格兰人民不会答应!”

1554年4月2日,英格兰议会开幕。

这一天,并不是平静,伦敦的街头出现了一封支持伊丽莎白的信件。

该信中严厉控诉了西班牙人和罗马教皇对英国的野蛮控制,强调要选择一位代表英国利益、顾及英国人民感情的贤明君主。

写信的人还强烈反对西班牙王子踏上英国国土,在那个君主至上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篇反对玛丽女王的战斗檄文。

严格暴躁的玛丽女王听闻之后,气得发抖,这个丑陋的女人不经意间露出恐怖的獠牙,倒霉的宫廷女仆正好目睹这一幕,当场被吸血鬼玛丽吸干了血液,死得恐怖异常。

4月8日清晨,人们在奇普赛德大街上看到一只已然死去的猫,恐怖的是它被人穿上了教士的法衣挂在绞刑架上。

猫头顶上的毛被人剪掉了,它的两个前爪之间放着一个用纸做的圣饼。

恶作剧者的用意不言自明,他们在警告那些天主教教士们,惩罚和报复即将来临!

当弗朗西斯将他听来的新闻通过书信告诉伊丽莎白公主的时候,她的脸色有些不好。

虽然她现在还只是一个有继承权的公主,但天主教和新教的纷争会让这个国家陷入分裂,这是她不愿意看到的场景,可她现在被软禁在伦敦塔里对外面的局势无能为力。

伊丽莎白想起仆人格蕾丝曾经说,弗朗西斯说自己能够在5月19日那天获释。

她虽然不知道她心爱的情郎为何如此笃定,但是她愿意相信他所说的每一句,虽然这种预言看起来有些荒诞不经、未卜先知。

当然,弗朗西斯对伊丽莎白公主所说的话,其实不是每一句都是真的。

他私底下热爱大明,他不能全心全意地爱英格兰,他的祖国是中华,现在是大明帝国。

弗朗西斯甚至有将英国新式武器偷运到大明的想法,与现在才亲近起来的英格兰王国相比,远在万里之遥的大明帝国和自己更亲。

那里是文化之根,那里是心灵的归属。这些话打死他也不会告诉伊丽莎白公主,不然他会“死得很惨”。

自从英国版的“虐猫事件”发生后三日后,即4月11日,英国政府觉得不能从怀亚特爵士的口中获取对伊丽莎白不利的证据,就决定在这一天将其送上断头台。

而托马斯.怀亚特在断头台上宣布,他发动起义与伊丽莎白公主无关,她也毫不知情。这个敢于承担的好汉,到最后也没有攀诬伊丽莎白。

如此,英国政府再也没有迫害伊丽莎白的借口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玛丽女王却不想轻易放开自己的妹妹,人心的险恶莫过于此。

血腥玛丽决定找一处偏僻的农村居所将伊丽莎白软禁起来,她的用心不仅在于缓解人们对女王将伊丽莎白公主囚禁在伦敦塔的不满情绪,又能将伊丽莎白和其支持者分隔开来。

这个丑陋的女人最终将目光投向牛津郡的伍德斯托克皇家庄园,这里被选定为软禁伊丽莎白的地方,而具体执行人则交由亨利.贝丁菲尔德爵士负责。

到了5月19日那天,弗朗西斯去伦敦塔接伊丽莎白公主,无辜被牵连的公主终于结束了在伦敦塔两个多月的囚徒生活,重获天日,呼吸外面自由的空气。

“我终于出来了!”伊丽莎白就像快乐的鸟儿重新回到天空那样幸福,在迎接公主出伦敦塔的人群中有她最爱的人。

弗朗西斯,那个与她每天通信的人,现在终于重又出现在她的眼前。

她的眼睛湿润了,那是高兴的眼泪,那是愉快的泪水,那是美人见到情人喜极而泣的泪水,

如果不是这个才华横溢的美男子与她日日通信,伊丽莎白也许不能坚持如此之久。

在伦敦塔的这些日子里,因为有他,伊丽莎白没有感到绝望,她沉浸在爱情的喜悦中,爱是治愈绝望的一剂良药。

弗朗西斯的仆人已经脱离险境,弗朗西斯让他先回老家去,仆人虽然不愿意,但也无可奈何。

弗朗西斯化装成伊丽莎白的仆人,可伊丽莎白并没有被送到自己的居所,而是被用小船送往伍德斯托克,那里有皇家庄园。

无数的伦敦市民欢欣鼓舞,纷纷高兴地向伊丽莎白公主欢呼致意。

他们天真地以为公主已被释放,将真正重归自由的生活,但是他们想错了,“血腥玛丽”的恶魔之手是不会轻易放过伊丽莎白公主。

当伊丽莎白公主一行人船行到晚上的时候,负责押送伊丽莎白的警卫队长用自己的人换下了伊丽莎白的所有仆人,其中就有假扮仆人的弗朗西斯。

对于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伊丽莎白焦虑不安,不知所措。

她以为自己的末日就要来临了,她的姐姐要对她动手了,被遣送的仆人也为公主的命运而祈祷,唯有弗朗西斯在不远处示意公主稍安勿躁。

公主终于平静下来,而弗朗西斯也一直躲在暗处观望,公主总能在绝望之时,看到不远处那坚毅的目光。

在前往伍德斯托克的途中,伊丽莎白所到之处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他们真心爱戴伊丽莎白公主。

当她乘坐的小船经过斯蒂雅德时,当地的商人鸣礼炮三响以示对伊丽莎白带来的欢迎。伊丽莎白在斯蒂雅德欢迎的队伍里又看到弗朗西斯,她很高兴,却装作没有看见,以免他暴露行迹。

接着,伊丽莎白分别在西威康布和里科特逗留,同样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