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阳谋三国
3637000000031

第31章 鲜卑内乱

韩馥此去幽州,毕竟是路途太远,就算是快马加鞭,紧赶慢赶也是耗费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返回洛阳。洛阳早早就收到了幽州牧、太尉刘虞发来的军报,说鲜卑大王和连已死,鲜卑各部内乱,各个部族的首领大帅都回军撤往鲜卑的王庭,幽州之危已解。

现在已经是七月份了,距离那个危险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刘辩这段时间睡得都不是太安稳,何太后也发现刘辩的神色不是很好,又劝慰了刘辩几句,让他注意身体。刘辩看着何太后,心里满是温暖。

七月份的洛阳,所有矛盾都摆到明面上了,何进和那些官员谋诛宦官的事情在洛阳里传得沸沸扬扬,早已经出了宫的十常侍等人心里满是后悔。

原本打算着得了何太后的命令,告老还乡应该没什么阻碍,哪想到张让刚刚偷偷摸摸的出了宫,就被围堵在了宫门外。围堵他的不是别人,大多是太学里面的士子,他们对张让是一顿的喝骂,差点就动手了。

张让也是为官多年的人了,虽然说色厉内荏的虚张声势,但是也在和那些学子的周旋中,逃之夭夭。

张让后悔了,他把外面的世界想的太美好了,没想到还没出了洛阳,就差点被人生吞活剥了。张让赶紧去自己的儿子张涛家里,见到自己的儿媳何氏,连忙跪下,哭声哀求道:“老臣得罪,当与新妇俱归私门。唯受恩累世,今当远离宫殿,情怀恋恋,愿复一入直,得暂奉望太后陛下颜色,然后退就沟壑,死不恨矣!”

张让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借着再次回宫服侍太后皇帝的机会,躲避宫外的威胁。

何氏看到自己的公公如此,连忙扶起张让,然后让府内人安排了,去找了何太后之母舞阳君,两人一起去了何太后的永乐宫(后迁居到此)。

何太后本就挂念着张让那群老人,听了舞阳君和何氏的话,全然忘记了答应过何进的话,把那些正准备出宫的十常侍全部又招了回来。

这下张让等人才算是稍稍安心,起码有了皇宫的保证,自己不再担心出了宫门被人弄死。

洛阳里关于宦官的风言风语满大街都是,当韩馥进了洛阳城的时候都惊讶不已,怎么这才两个月,洛阳就变成这个样子了。真是乱的可以了。

韩馥下了公车,顾不得梳洗,拿过侍从手里的手巾擦了几下脸,连忙赶去皇宫。虽说衣冠不整,面貌不洁的见皇帝是违背礼节的,但是韩馥也顾不得许多了。

前些日子的时候已经向洛阳通报了自己的行程,今日刘辩和那些老臣官员都在崇德殿里等着呢,韩馥虽然风尘仆仆,显得很疲惫,但是想到今天自己是朝堂上的主角,一下也不觉得累了,神采奕奕的想着朝堂上该说的话。

“韩文节可曾回来了?”刘辩焦急地看向何进,问道。

“想是现在已经进了洛阳城,正往这里赶呢,也亏了他,不然这幽州的事情还不知道怎么处置呢。”何进在众人面前夸赞道。

不一会,宫门那里穿来通报声,说韩馥已经快到殿门口了。刘辩连忙起身,也不管周围跪坐的官员,径直走向门口,一副望眼欲穿、尊贤重才之像,众人看刘辩表现,也觉得皇帝知人善用,是个明主。

“韩卿你总算回来了。这一去两个月,可是辛苦你了,赶紧进殿吧,诸位大臣都等着你呢。”刘辩看着一步一步想自己走来的韩馥,连忙迎了几步,握着韩馥的手,诚恳的说道。

韩馥被感动的差点热泪盈眶,没想到皇帝亲自开了殿门来迎接自己。刘辩阻止了韩馥的行礼,并在韩馥耳边轻轻说了句“卿乃功臣,今日不必行礼”,说着拉着韩馥就往殿内走去。

韩馥心里对刘辩充满了感激,被重视的感觉让他心里非常畅快。虽说能做到宠辱不惊,但是现在的韩馥非常激动。韩馥随着刘辩进了殿内,然后向众人拜了拜,跪坐下来,然后等着刘辩开口。

“韩卿一路风尘,想是没有休息好吧。但是现在诸位大人心里都想着幽州的事情,卿先说说幽州的事情,然后再好好休息吧。”刘辩开口道,眼里满是对韩馥的赞赏。

刘辩这么做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他对韩馥的礼遇一是因为韩馥完成了自己的嘱托,刺杀了和连,稳定了幽州,这可是当真无愧的功臣。二是正好表现自己爱才如命的性格,让这些名士大儒为自己做做免费的宣传,何乐而不为呢?

“此乃臣之责任,臣自然为诸位大人详细说之。”韩馥恭敬的道。韩馥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道:“虽说臣此次去幽州有押运粮草辎重之责,但是更重要的事情是鲜卑大王和连的事情,所以臣只领了一队随从,骑着快马赶往幽州。臣到幽州的时候,太尉大人和公孙瓒将军正和鲜卑大军交战。战场上旌旗蔽空,乌云遮日,那时候鲜卑大军已经打到了上谷郡涿鹿以北,越过了乌水,在涿鹿城下对峙。”

“太尉虽然对外族采以怀柔之策,但是太尉也知道胡人是狼子野心,所以在幽州南部的一些郡招募了许多兵士,在鲜卑一出事,就连忙赶去前线了。那日臣早就知道太尉本人就在涿鹿,所以直接就到了涿鹿与太尉回合,然后此时公孙将军率领一部白马骑兵突至涿鹿城下,重创了鲜卑的军队。鲜卑军队狼奔豕突,到处乱窜,公孙将军大壮我军声势。”

“随后臣就和太尉和公孙将军商量怎么处理鲜卑的事情。期间也招募了一些敢死之士对和连进行刺杀,但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后来和连身边又多了更多的人保护,所以下手更加困难了。那天和连也不知道脑袋里想了什么,虽有侍从护持,但是他居然自己来到军阵前。可能是想羞辱我军刺杀不成,和连高声嘲笑,臣和太尉一定计,决定引诱和连上前,遂用弓弩杀之。”

“那弩选的那是射程最远的一种,找眼力最好的弩兵操持,直入和连心脏。和连当即摔下马来,周围之人全都一阵慌乱,然后慌忙的撤回大帐。然后公孙将军率领军队冲营,鲜卑的军队是人仰马翻,胡乱践踏踩死无数,斩杀鲜卑万人,再过几日,传闻到和连已死,鲜卑各部内乱,返回弹汗山去了。”

韩馥眉飞色舞的简单把幽州的事情说了一遍,殿内大臣虽然没有亲历战争,但是从韩馥的语言里,也感受到了军队的那种肃杀之气。又在说道杀了和连之后,心中也是异常畅快。

“不过,臣也发现了一些端倪!”韩馥看向众人表情,心中自得,然后说出了自己“调查”的东西。

“什么端倪?”何苗问道。霎时又想到了。韩馥说的鲜卑****的原因。

“文节直说无妨。”卢植看韩馥面带犹豫之色,一句话打消了他的顾虑。

“与鲜卑交战的时候抓到了一些俘虏,其中有一名颇有地位的鲜卑官员,通过那些会鲜卑语的北地人,臣打探到了此次鲜卑寇边的原因。”韩馥说道:“是窦氏的人。”

“恩?”何进一声疑问。“前大将军窦武的后代?”

“不错。”

“咳……”得到了韩馥的回答,众多大人都是黯然一叹。

众人感叹都是因为窦氏的不幸遭遇。窦武,字游平,扶风平陵人。窦融的玄孙,窦融者,云台二十八将也。汉桓帝时,窦武长女被立为皇后,作为外戚的窦武屡次升迁,从郎中迁越骑校尉,次年又拜为城门校尉,最终做到了大将军的位置,封闻喜侯。

汉桓帝驾崩,汉灵帝继位,窦武与太傅陈蕃总理朝政,诛杀了宦官中常侍管霸、苏康等人。又在各个地方安置党人,如尚书令尹勋,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等人。后来窦武谋诛宦官事泄,宦官劫持窦太后和皇帝,窦武兵败被杀,枭首示众,太傅陈蕃下狱死。后来窦武被夷九族,妻子徙日南(在今越南境内)。

窦武采纳良言,结交名士,任用贤人,党锢之祸的时候窦氏还是有人幸存的,就是窦武的孙子窦辅,被胡腾和令史张敞救走。窦氏一族也有远在北方的,遂遭逢横祸的时候被四处追杀,不得已逃亡匈奴鲜卑等地,虽然流着汉人的血,但是不再是汉人了。

刘辩听到窦氏的时候,就大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无他,报复耳!窦氏一门被夷了九族,这可是深仇大恨,一个国家辜负了窦氏一族,害得他们家破人亡,远离故土,那种滔天恨意让他们忘记了自己汉人的身份。他们心里自然要报复,所以许以重利蛊惑和连起兵攻汉。当然,其中有没有别的势力假借窦氏之手,挑起匈奴内乱,就更不好说了。

看着殿内都不在言语的人,刘辩也不知说什么。窦武的冤案早已经平反,但是逝者已矣,许多错事都无法挽回。哪怕当时大将军何进和诸多党人一起为窦武陈蕃翻案的时候,得到消息的窦氏宗族都没有回来,可想的他们的恨有多深。

“韩卿再说说鲜卑的事情吧。”

“好,臣此去幽州,倒打听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事情。鲜卑的王庭弹汗山就在长城外,位于中部鲜卑。和连身死,他的儿子骞曼年纪太小,在以武力服众的鲜卑,骞曼自然是傀儡式的人物。鲜卑内部势力错综复杂,鲜卑之乱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