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朝十大恶人之首
3631900000009

第9章 不夜的京城

驿站,可以说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驿站的最早设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先秦之时即有驿传之制,其后两汉、隋唐各代均设置驿站,明代的驿站也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明朝驿站与其说是交通枢纽,不如说是军事用途更为准确些。因为,驿站大多数时候,还是以国家利益为主,以传输军事物质、传递军事情报、管理国家事务等。

具体说,它们的用途:飞报军务、传递文报和转运物资。例如,明初朱元璋派马云、叶旺等率兵入辽后,由于当时辽东尚未完全平定,明政府不得不派驻十万大-军守-边。但是就辽东当时的经济条件实在无法养活这十万官兵,于是不得不依靠从内地转运粮食来解决军-需,官-兵十万人,每人一月一石粮食,一年下来就是百余万石,特别是从江南经海运转送粮食就达每年六十万石,后因海船增多,每年又增运十万石。此外,还要运送大量的钞、布、棉花、战-衣、军-鞋等物资。特别是奴儿干都司建立后,奴儿干地区的官员、士兵和工匠的衣食穿着也主要靠内地供给。大规模的运送物资一是从山海关陆路交通线运达辽东,一是从海运入辽东,海运的货船一般是从旅顺口交卸,有时也运到小凌河、六州河、牛庄等地,粮食一部分供应辽东都司-军-民食用,一部分转运到奴儿干都司。所以说,驿站不仅在飞报军-情、传递文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运送物资方面也起着很大作用。

驿站在乘送往来公差人员,朝贡官员方面也担负着重要作用,有时甚至伴随前往京城。关于辽东驿站护送少数民族头人朝贡之事,明实录中更是不乏其例,明初对各卫朝贡有着明确规定。辽东都司下属二十五卫朝贡需要驿站运送,奴儿干都司下属各卫朝贡也要由辽东都司各驿站转运。

明代对驿站的管理十分严格,有着不同的称呼,在京称会同馆,在外称驿站,会同馆最初设在南京,永乐时期迁往北京,正统年间定于南北二部,北馆为六所,南馆为三所,设立大使一员,副使二员,内设副使一员分管南馆。弘治时期增设礼部主客司主事一人,专事提督。在地方上驿站、转运所等要归布政使和按察使双重领导。辽东都司下并未设立州县,因此辽东地区虽然隶属山东管理,但是辽东地区的驿站、转运所实际上是由辽东都司及其下属卫所直接管理,同时明朝政府根据辽东的特殊情况,准许在都司下设立“夷人馆”,特别是“朝鲜馆”来专门接待辽东少数民族和处理朝鲜事宜等。

驿站和转运所设有驿卒,每处所应用的马驴牛、船夫和轿夫,看具体情况设置。依据规定,一般重要处需马八十匹、六十匹、三十匹;非重要处则为二十匹、十匹、五匹。并且各个驿站还要储备充足的粮食,以供过路差人食用。

明代政府对驿站的管理是十分重视的,因为驿站管理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到明政府对各个地区,尤其是北部边疆地区的建设和统治。

“嗒、嗒、嗒……”

急促的马蹄声在旷野之中回响,张广一个普通的驿卒,接到上司的命令必需将手中的信件在天黑之前勿必送到京城,此刻十万火急,距离天黑还有不到一个时辰,接到上司给自己的命令如果天黑之后消息不能传入皇城之中,自己将会被军法处置,到时就是不死估计也会脱层皮。

张广虽然不知道这信件里写些什么,但却是知道之前交接的驿卒兄弟说过事为辽东发过来的八百里加急信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难道辽东的鞑子入关,想到这里他更是觉得惊慌,自己一家老小可是全部在这里,如果鞑子入关自己家人、老婆、孩子可都是在这里,到时首当其冲,必然凶多吉少。

“啪!”

“驾!”

一鞭狠狠的抽在马屁股上,身下的马儿又加快了几分,张广看了看天色应该可以在天黑之前进入京城。

永定门是当京师外城的正门,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它位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永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时期。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

“辽东急报,八百里加急,十万火急!”

在看到了京城的外城,坚持了一会儿,张广终于在马儿奔驰到永定门之前再也坚持不住,用尽了最后的力气吼完最后一句话,从怀中拿出信件从马上摔倒了下来,晕倒在地上。

“让开,让开。”

城门的守卫随即跑出四个人紧急的跑过来,一人将张广的信件拿走,上报自己的上司去了,俩人将张广扶起,本来一时慌乱的场景很快的恢复了平静。

“这不会出什么大事吧!连这马儿都跑得口吐白沫了。”有百姓在边上注意到此事议论道。

“谁知道呢?天堒下来自然有高个子顶着,你我还是快点走吧,天黑了路就不好走了。”却是京师外边一个进城来卖菜的一个农民说着却是拉起边上的人离去。

乾清宫,此刻崇祯望着天边,而周围服侍的太监和宫女都被他远远的支开,崇祯此时静静的看着天边。

“皇上,内阁∶韩爌,李标、兵部尚书王洽在殿外求见。”王承恩来到崇祯身边说道。

“哦!这么快,终究还是来了。”王承恩听着莫名其妙,随后又听到崇祯接着说道∶“让他们一起进来吧,说完崇祯转身进入大殿之中。”

“臣等参见皇上!”

看着下边的三人,崇祯说道∶“这天都黑了,你们有何事,不能等到明日早朝再说,而要现在禀报。”崇祯示意他们继续说下去。

“皇上,这是刚刚从辽东八百里加急的信件得到的消息,辽东巡抚袁崇焕于六月五日在双岛杀了毛帅。”

接过韩爌手中的信件,崇祯随意的翻看了下,里边却是袁崇焕陈述了毛文龙十二大罪状,和袁崇焕不得不杀毛文龙的理由。”

“此事,你们怎么看。”崇祯平静的问道。

“皇上,此事还得查清楚再下定论。”韩爌回道,偷眼瞧崇祯却没有发现崇祯有任何情绪变化,亦猜不出崇祯心思,他只能使用拖字决和打太极的方法又将问题推回给崇祯,同为东林党人,对于袁崇焕他更是不能落井下石。

“皇上,未经三司会审,袁崇焕颤杀同为一品大员的毛文龙,于国法不容,此事不得不严惩。”王洽就事论事的说道。

“下去吧,此事明日早朝再议。”最后崇祯命令道。

“袁崇焕、毛文龙。”崇祯轻轻自语道。虽然之前已经决定不动袁崇焕,但是此刻事情发生了他却是不得不仔细想想,首先毛文龙身为一品官员不管是否有罪,都不是区区尚方剑所能先斩后奏的。

毛文龙同样也带着尚方宝剑,要是尚方宝剑就可以随意杀人,那么毛文龙是不是也可以先下手为强,拿着尚方宝剑抢先杀了袁崇焕啊?臣僚与臣僚之间有可能存在这种“先下手为强“的法律关系吗?说到底可以说这是无视大明法律,也可以说无视皇权,无视他崇祯这个皇帝,对于崇祯来说这可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如果毛文龙的上方宝剑无权杀袁崇焕,那么同理,袁崇焕的尚方宝剑也无权杀毛文龙,更严重的是毛文龙归山东这边管,两人不是一个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