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标题一经出现,便已经造成错误的前提。理论与实践是分开的体系,这种写作怎么能够成立呢?所有大纲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是对立统一的”……既然如此,它们就应该是统一的,你怎么能分成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来写呢?
那么在这里,我就将在写作中完成前文“对当下教育体制一次创新性叛逆”的逻辑。不过这个‘完成’,不过也只是一个尝试罢了。从未去到过知识层次的人,你跟他谈什么“理论与实践”呢?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如何稳定中国的产业结构、社会安全,归根到底只是在做一件事,“在不动摇中国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激活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如果我将“足球文学”的理论、实践双体系分开来谈,就是“错误的前提”的话,我殊不知当下中国教育,还能教给人‘什么是正确的’?如果******“一国两制”是政治高度下,对********的创新性提出,那么对中国文化以“足球文学”为始的21世纪全盘塑造,提出“理论与实践应当分离”的论断,能否一举多成,使中国继续稳定的同时,最大能力激活中国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呢?也就是说,几个‘两点’在我这里实现,在理论高度上已经无限接近邓爷爷30年前的关于未来的设想了。
请允许我如此恣意的野心的狂想,因为从表面到实际写作看来,我也无法找到理论体系中阐释学、存在学、应用学与模式学在这一章中于理解上的高度契合了。但这却无关我用足球文学从认识、了解、进入到收获成功来实践中国足球在21世纪初的可能未来。没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基础,没有中国人对足球产生的空前关注欲及希望,单靠国家体育局和足管中心在年末实施的‘不痛不痒’的足球重建机制,我着实不相信中国足球能看到崛起的那一天。足球文学为中国足球带来的,根本不是‘一下子中国足球就好了’,也不是中国足球从找病根的心急如焚但心灰意冷的讨论突然变成如何在下一场友谊赛中赢下西班牙、在世界杯决赛周第二场对澳大利亚的比赛中“应安排xx打前锋还是配置双后腰”上来了;足球文学为中国足球要带来的,是复苏的信心和复兴的契机,用文字、文学让足球走入中国人当下的习惯思维,和生活方式,简直是要开启21世纪中国文化的重塑和讨论,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对“文明如何生成”的认识和独立见解。我甚至已蓬勃的野心,要用足球文学为第一要素,为中国21世纪带来第一次价值观的颠覆,知识结构的重整。足球文学通过球员和球迷两个间于草根和高端的庞大群体立身、立行、立言,最终进入足球政治……在这里需要通过规模的论辩厘清的主要矛盾是,文化进入政治,是否一定会引起很多麻烦?但如若足球文学不进入政治,根本无法最终达到它能达到的历史地位。
于是,在开始系统论述理论体系之外,足球文学应如何发挥作用的这一层次了。球员、球迷与足球政治,是足球文学通过理论体系要实践的三个方向。对于它们的进入和作用不是垃圾理论要去写什么让他们从踢球、看球到阅读上来,这么做简直是无用功,且完全糟蹋了足球文学的本质;足球文学要达到的,便是对足球的重新理解与认识。在体育领域,通过直接参与者(即选手和体育关注者)对运动理解的思想巨变和行为能力的提升,使他们运用“足球文学的足球”对‘万马齐喑究可哀’的中国足球历史予以完全否定。只有完全走出,才能迎来新生。足球文学不是凭空就出现的,是对中国足球大环境的一次创新的反问,一次思维革命的推翻,一次社会精神的提炼,是人类文明及文化创造在21世纪一个领域内的尝试。
而去到足球政治,足球文学与政治本就风马牛不相及,是完全两回事。它们的相遇与碰撞根本找不到着力点,最终将不了了之。但在本章中,足球政治却又是最为重点要论述的部分;足球文学又必须同政治交锋,在两股势力的对冲中,找到足球文学、再直接说来就是文学在社会中功能变异的起始、背景和方向,找到文学更新的文化承受力。不要说文学已经边缘、过时,文学成了社会生活中最不易谈及的部位。足球文学在我的构思中,却正要让文学在20世纪前半叶的活力重现。
在这里说了这么多,便是为足球文学的实践体系做前述的准备。球迷、球员到足球政治,足球文学究竟在理论论述完成之后要怎么做呢?别乱想了,跟我往下走!
球员
球员的存在决定了足球运动和足球俱乐部,球员的发展、能力决定了足球赛事的存在、运作。足球文学对球员的作用不是要去制造什么足球赛事,提高球员发展和能力。足球文学是要让球员对足球的理解更深入,在赛事中、赛事外对足球的把握、使用更合理、高效,并最终获得境界上的提炼。
足球运动必须以运动的方式存在,以球场上的比赛形式为主。球场外,足球运动成为社会和教育内容。球员在其中始终处于主体乃至主导地位。足球文学在实践中体现为对球员足球理解能力的提升,球员对足球应用境界的提炼,对足球运动发展的把握。但足球文学并不是要为中国足球培养一个、两个、几个足球的思考者。也正如前文所述,足球文学是要将中国足球建设成为历史的足球文化,最终发展而为时代文明。足球文学要培养的是成片的拥有足球最高理想的人和群体,群体并不以团队和组织的模式出来,而是发展为社会集群心态。足球文学更是要为抑制社会丑恶作出贡献,将足球哲学最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内容以足球文学为手段带出。足球文学绝不去问到人性“善”和“恶”的辩题,而是已在发生之后,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有力武器。
而在这里,便遇到了理论与实践冲突的根本了,也就是理论成了一套,实践成为另一套了。那它们怎么能让足球文学完整呢?也就是说,什么阐释学、应用学、存在学、模式学,怎么与前文提到的“足球文学是要让球员对足球的理解更深入,在赛事中、赛事外对足球的把握、使用更合理、高效,并最终获得境界上的提炼”联系在一起,并在实践中产生完美的化学反应么?这便是足球文学理论体系得出便要在这里回答的问题了。在目录到阐释给出之前,很多问题都萌芽在心里;而现在,到了提出反问,并到了对问题提出解决和再反问的时候。
《天上的门》里巴乔对全世界球迷读者说的一句话是:在全球球迷评选中,世界足坛最伟大球员的前三人却是,贝利,马拉多纳,巴乔。引用它时,我已经感到遗憾和悲哀,引用它又是抽丝剥茧给出上面问题的答案。巴乔对足球的理解是如何得到和承袭的。离开了意大利,巴乔还能成为巴乔吗?这句话一经问出,给出的二次提问便是:足球在人的生命里,究竟能产生出何种伟大的推动力?足球之于人,人之于社会乃至时代,能带来何种深层次改变?为什么一定是足球而非其他体育项目拥有天然的全球承载力?
为什么能将问题提到这里来?因为我一眼所及,任何人在简单思考后能给出的‘最浅显’的答案是:足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承。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欧洲近现代文明的肇始国。足球在诗意的国度为巴乔所应用,是巴乔成之为巴乔的主要原因。为什么是‘最浅显的’,因为它成为当代的精神毒瘤,滞碍人思想进步的恶性循环。因为它(“足球来源于文化,说到文化就自然联想到意大利文艺复兴”这一惯性思维)被认为成了真理,一成不变然后固定下俩。一经固定,无从前进,它成了死气沉沉的东西。这个认识也就是‘最浅显’的认识了。而这,便也引出了我‘感到遗憾和悲哀’的答案。
中国人对足球的认识,恐怕只停留在‘比赛’和‘球星’上。问到细微的国际足球知识,有人能随口说出准确答案,有人便为此引以为豪。在以上我将“足球——文化——文艺复兴”的简单思维逻辑归为‘精神毒瘤’,便表现在这里。而当你还沉浸在这里,巴乔已经脱下球衣,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猎户生活。这个‘好男人’继续信佛,足球已经成为生命中的前奏,人生前一部分,他后来的人生也将要接近完美了。但我们中国人,还在为一场足球赛在泄愤,一些足球知识进行最低层次无休止的争论、简单满足的虚荣,有时甚至大打出手,酿成惨剧……我实在不愿意继续这样说下去,越说越感到羞愧。引用巴乔,引用《天上的门》,不是在于巴乔独一无二,应当成为榜样;更在于他已使足球成为一种宗教,一种信仰,对人生的禅悟里,多了贤达与从容自信。足球文学,更不是要为中国寻找巴乔,更不是硬生生将‘巴乔’带到中国,还要求立竿见影;足球文学,盼望对中国足球进行潜移默化的信仰输入,使足球在这片土壤中完成自身救赎的同时,为更多人找到生命基点。
巴乔是中国球迷最喜爱的外国球星之一,引用他当然顺理成章。而我希望接下来稍微平和的文字要阐述足球文学对球员的帮助在哪里时,对足球的感觉也能进入任何足球参与者的心中。只是这个‘进入’,又是何难把握!
在前文中提到的第一点,便是足球文学“是要将中国足球建设成为历史的足球文化,最终发展而为时代文明”,在这个前提下对足球运动员的帮助在哪里呢?也就是在下面将简单递进对此要做的分析了。
足球文学的提出之时是不会立即得到足球运动员的参与的。足球文学的发展轨迹应是违背规律,从社会认同再到足球圈内人同,也就是从大到小,而不是直接发生于内部。这个前提准备决定了足球文学在提出之时不会得到足球运动员的广泛参与,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不知道要怎么做,要怎么去接受,只能进行粗略了解。但是从这时起,足球文学对足球运动员的帮助就开始了:足球文学掀起的社会议论狂潮,会为足球文学影响自然进入足球圈铺平道路,足球文学为足球运动员最初带来的不是立即生效的文本,也不是什么理念,什么理论细节。足球文学最初带来的,是一份憧憬,一次希望,足球运动员们从它那里知道,伴随中国足球2011年下半年后的一件件大事、要闻,足球文学在2012年到来如雨后春笋,为中国足球从晦涩走向光明提供了适时的机遇。中国球员对足球的信心不会就此恢复,足球文学也当有自己很长的发展之路。而这样的讨论只会是屏蔽消极,鼓励积极,足球文学在2012年对扫清中国足球常年积下的阴霾起到的作用,会直接带来足球运动员对自身发展、工作的另一种姿态。
这个帮助,如果在2012年足球文学真正带来的社会影响力成行的前提下,是一定会实现的。而接下来,这是在下一年中,也就是亚洲杯预选赛再燃战火的时候,足球文学到了进一步发展并未球员提供精神动力的第二次帮助了。如果足球文学初露锋芒之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接下来的一切即将顺理成章。我和我的朋友,对足球文学核心思想及理论框架的深入讨论与发展,都将继续为中国足球运动员提供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动力。足球文学从不要去谈论足球以外的事件,而在足球内,娱乐成分会有一定比重,它们的作用便是足球文学在紧紧拥有自身性质的前提下,对中国足球运动员恢复的信心,提供向阳的未来了。娱乐性成分也在成为足球文学为中国足球提供的积极的催化剂,只会为足球文学对球员的影响与日俱增后增光添彩,而不会导致障碍。足球运动员在享受场上拼搏、挥洒汗水快乐的同时,更对逐渐扭转的中国足球颓势拥有强劲的自豪感。
但是除了它们,以理论框架为实施核心内容的抽象概念,足球文学对中国的足球运动员、爱好者的帮助和作用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最根本,也是最实际的问题,什么‘恢复自信’‘提升自豪感’并带来战斗力又都成了空话。如果足球文学理论与实践框架不能在现实中得到验证,它就是一纸空谈,什么也不是,以上所述也都是废话。述到这里,我便在反面找到了推翻足球文学能在实践中对球员带来以上利好的证据和说辞,也是它不断引起争议的地方。
足球文学的终极宗旨,便是希望“从球员到普通人,人人都能将足球文学文本作为至宝,就如中国旅者在过去20年,对《文化苦旅》的依赖。”足球文学要成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便在现实中体现在这里。足球文学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理想呢?这便是整部文稿下功夫对理论进行阐述的必要了。
足球文学没有理论部分,将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根本不知道要怎么做,到头来和市场上与足球有关的文字作品没有太多区别,根本带不来我所要足球文学实现的社会理想。存在学既是对足球文学打下的地基,更是对从事、参与足球运动的人的反问和思想重塑;阐释学是足球文学知识储备的方法,也是足球文学阶段性准备的必要途径,它的完善不仅是足球文学自己的事,更是足球文学之于参与者会去主动接受的方法。换一个说法,阐释学是以足球为契机,让中国人养成自学好习惯,并终身学习,不沉溺于世俗生活的方法;而应用学更不必说了,没有应用学,足球文学不能被广而告之和被更多人应用。没有应用学,以上所谈都是空的,足球文学就是文学足球,用文学性描述创作普通足球作品,影响一时却什么也改变不了;模式学,则主要对足球文学和学理发生作用,之于足球运动员,更多体现在足球文学与足球未来发展形式之间的联系了。
以上所述,为足球文学理论之于实践,对足球运动员帮助的具体所在,也是从抽象到‘较为抽象’的具体的论述过程。但也正如作者自身而言,对球员、俱乐部、足球商业的理解和认识也都只停留在普通接受者层面,还不是参与讨论及思考的人,足球文学论述到实践体系时,自然会显现出作者阅历及思维稚嫩之处。足球文学的理论建设是完美的,但要去到实践中并取得成功而获得社会好评,极为不易。足球运动员究竟能通过足球文学得到怎样从心到脚境界的提升不得而知,但是足球文学要带来的不就是足球阅读成为生活方式,中国足球在赛场上天翻地覆的成功吗?是啊,不能帮助球员进步,足球文学还算什么呢?
天道酬勤,我只能继续持有最初的社会小青年的理想,在现实中不断打磨心智和韧性,足球文学为我从未放弃的中国足球理想,是这一切的肇始。即使功成名就,回过头来再看看,绿草如茵,却仍能看到似水年华的源头。
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