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头痛偏头痛的自然疗法
3623800000014

第14章 紧张性头痛(1)

紧张性头痛是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约占神经科门诊病人的19.2-62%,以往称为肌收缩性头痛,我国学者则习惯称之为神经性头痛,或者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颈部和头面部肌肉持续性收缩而产生的头部压迫感、沉重感,患者自觉头部有“紧箍”感。

一、什么是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主要为颈部和头面部肌肉持续性收缩而产生的头部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

一、紧张性头痛基本常识

为什么会发生紧张性头痛呢?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头颅肌肉和颈部肌肉的收缩是头痛产生的原因。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肌肉收缩与头痛之间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的关系。引起紧张性头痛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是原因不明或因精神紧张、焦虑而引起头颈部肌肉持续性收缩所致的疼痛。继发性则常常是由于颈椎病、手术、外伤或感染等疾病,反射性引起头颈肌肉收缩而产生的疼痛。肌肉持续性收缩,可以压迫肌肉内的小动脉,产生局部肌肉的继发性缺血,当肌松弛后,局部的缺血还可能持续几天,从而使肌肉产生触痛和疼痛。

临床观察表现,大约有90%以上的紧张性头痛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有的病人可有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有的病人的症状甚至可回溯10-20年。病人可以整天头痛,但一天内可以有逐渐增强和逐渐减轻的波动感。因为激动、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常使头痛加剧。

还有一部分病人,不仅具有肌紧张性头痛的特点,而且还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主诉双颞侧搏动性头痛。这种既有紧张性头痛,又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称为混合型头痛。

常听人说“这事真让人头痛”,说明烦恼、困难的事容易引起头痛。当人心情不稳定时会影响全身状况,人在激动、焦虑、紧张或者恐怖时,除了心跳、呼吸加快和血压升高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面部、颈部、四肢和全身其它部分肌肉的紧张和收缩,有些人甚至会出现颤抖。在肌肉收缩时,对血氧的需求就增加了,同时,血管本身也在收缩,血管中流过的血液相对较少,因此供给肌肉的血液和氧会相对不足,缺氧和缺血的肌肉产生一些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末梢而产生疼痛。另外,长期固定姿势工作或者刻板的重复动作,比如不断皱眉、咬牙等均可以造成肌肉的疲劳,引起头痛。

紧张性头痛的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前,以女性多见,呈非搏动性、长期性和经常性头痛,并多见于偏头痛发作时间长者。也可以和偏头痛并存,称为混合性头痛。

二、紧张性头痛的发病原因

1.肌肉的收缩与疼痛:长期以来,一直以为头部肌肉和颈部肌肉的收缩是头痛产生的原因,但目前认为肌肉收缩是头痛的后果,而不是头痛的原因。

2.血管因素:血管收缩则血流量减少造成缺血和缺氧而产生某些化学物质导致头痛。

3.精神因素:应激和焦虑在紧张性头痛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许多紧张性头痛患者处于慢性焦虑、忧郁等显著的情绪紧张状态中。但目前精神疗法对此病却无满意的结果。

4.姿势、烟酒和其他因素:人体长期采取某种姿势工作,如低头、屈颈等造成慢性、持久的颈部肌肉收缩而引起头痛。

二、紧张性头痛的表现

紧张性头痛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主要表现为颈部和头面部肌肉持续性收缩而产生的头部压迫感、沉重感。

一、紧张性头痛主要特征

概括来说,紧张性头痛的主要特征如下:

1.多数人为两侧头痛,通常为两颞侧、后枕部、头顶部或全头部疼痛。有时您自己可以发现后颈部、肩部肌肉有压痛或者摸到一个或几个硬结。

2.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或束带样紧箍感。

3.头痛强度为轻到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

4.头痛连绵不断、长年累月,有些人可追忆到10-20年前。虽整天头痛,但一天内头痛可逐渐增强和逐渐减轻。

5.常因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月经来潮、更年期等因素使紧张性头痛阵发性加剧。

6.神经官能症所致的头痛则头痛部位不固定,头痛的性质多样化,与失眠、工作疲劳、情绪不佳等有密切关系,并伴有其他方面的神经官能症状。

7.癔症又称为歇斯底里,癔症性头痛多见于女性,发病前有较明确的精神因素。突然发作,感情色彩鲜明。头痛性质有时十分离奇。有时剧烈头痛,甚至撞墙或用拳头打击头部,同时伴麻木无力、感觉异常、抽搐、哭闹无常等神经精神症状。此外,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或怕光、视物模糊等。

二、其他紧张性头痛分类及特性

有人将紧张性头痛分为二类:以压迫感为特征和以局限性疼痛为特征的头痛。以压迫感为特征的头痛常觉头顶有重压感或头周紧束感。症状在忙时轻,烦恼和紧张时重。虽然这些症状从早到晚或一天、一周大部分时间存在,但不影响进食、工作和娱乐。用指压、按摩、热敷、冷敷都不能减轻症状,且吃止痛药无效。多数人伴有焦虑、抑郁、躁狂等症状。而以局限性头痛为特征的头痛疼痛常有比较明确的部位,如位于颈上段或枕部。用指压、局部热敷或冷敷可使疼痛减轻或消失,服止痛剂后也可缓解疼痛。

三、紧张性头痛的治疗

紧张性头痛是由于颈部或头部肌肉的痉挛收缩而引起的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约占头痛疾患的90%左右,是临床上典型的心身疾病。

情绪因素能促使紧张性头痛的发生和发展,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高考落榜、失业、失恋、婚姻关系紧张或破裂、人际关系紧张等事件,会给人带来痛苦和烦恼,使人产生焦虑、压抑等情绪反应。机体在难以适应这种突然变化,或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时,很容易导致该病发生。这种长期存在的情绪紧张,是造成该病发生及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要使该病逐渐得到控制,就必须消除情绪紧张因素。

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是产生这种紧张情绪的主要根源。例如:有一位女患者,由于婚前相互了解不够,婚后不久就与丈夫产生了很多矛盾。如在双方父母关系的处理上,在消费支出的问题上,以及在性生活问题上都出了矛盾,夫妻关系很紧张。又由于工作中出了些小差错,因此她心烦意乱,焦虑不安。每天晚上出现头痛,后发展致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疼痛逐渐加重。在医生的帮助下,找到了造成情绪紧张的社会心理刺激源,并开始调节夫妻关系,在结合其它方面治疗的情况下,不久患者的头痛就治愈了。

该病的发生还与有些情感体验有关,如不满足感、羞怯及妒忌状态时,常可促发头痛。患者个性特征也与该病有联系。通常表现出好强,对自己要求过高、过分谨慎及固执、孤僻、敏感等特征。这种性格使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反应之中。也有些人表现出来的却是乐观及有很强自控能力的形象,由此引起情感的压抑、强烈的内心矛盾冲突,常常是引起头痛的诱因。

另外,该病的发生与“习得”性因素有关。头痛常成为患者用来应对紧张刺激的一种无意手段。在患者生活环境中可能存在着一种刺激因素,曾使患者发痛;以后每当患者再次接触到这种刺激时,就条件反射地出现头痛。患者在发病过程中情绪因素能使病情加重,发作持续的时间延长。如果加上医生的轻率处置或言语不当的刺激,往往使患者顾虑重重,对自己所患疾病产生怀疑,造成情绪不稳定,加重病情,影响治疗。

紧张性头痛的发生机理,现多认为是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引起头、颈、肩部肌肉持续地紧张收缩。如处在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人们常紧皱眉头,面部肌肉紧张;绘图人员长期低头工作,颈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由此引起肌肉供氧不足,产生乳酸,并在其刺激下发生头痛。如果不良情绪得不到改善,头痛将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也有人认为该病是肌肉收缩和血管收缩共同作用的结果。

神经性头痛在临床上常表现为慢性发作,逐渐增强,持续性钝痛或紧箍感,严重时为钳嵌样痛,多为双侧性,常源于前额和枕区。之后向两侧和颈下扩散。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到数日,有的时间更长。还可出现怕光、怕声、恶心、头晕和跳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