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和谐做人
3622800000023

第23章 中庸的境界(5)

不久,又运东西了,这次驴子驮着的是棉花。前边又是那条小河,驴子想起了上次那件开心的事,心里高兴:背上的东西虽然不重,可在轻一点不是更好?于是,他唱了几口水,就向河里走去,到了河心。它故意一滑,又摔进了小河里。它故意慢腾腾地站了起来。哎呀,太可怕了,背上的棉花变得好沉呀!比那可怕的盐袋还重几倍。

驴子因为贪婪,所以导致第二次的结果。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吃亏也是一种福。

很多企业家在经营过程中都敢于用一时的损失和痛苦换来巨大的市场和利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靠的就是比别人看得更宽,想得更全面、更深远,思维更具有深度。

在许多重要的场合,大家都能看到某个项目的损失,往往采取短期行为。那么,在这样的场合,胜利大多归属于甘于吃亏、善于吃亏的企业家。这个理论在朱江洪那里得到了生动的印证。

朱江洪,格力电器总经理,是一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物。在他的运筹之下,格力空调的地位扶摇直上,一举夺得产品质量评价、市场占有率、售后服务3项全国第一!

朱江洪是个思维高深的优秀企业家,善于吃亏,善于以暂时的损失赢得市场。他灵活把握市场的辩证运动规律,能够清醒地、主动地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在任百色某机械厂厂长的时候,就曾导演了一幕“苦肉计”。1984年春节前几天,他收到西藏水泥厂驻京办事处一封求购函。丰富的商战经验告诉他,这只是一封试探性的求购函,同样的求购函肯定像天女散花一般投向全国各地的机械厂,同行们也无疑都知道这个事实。

但朱江洪进一步意识到,西藏代表着中国很特殊的一个市场,在西藏市场有了一定份额,不愁在其他发达地区没有市场。他决心促成这桩生意,第二天一早就派销售科长动身赴京,并明示即使经济上吃亏也要签合同供货。

朱江洪的深谋远虑一般人都没有意料到,就连西藏水泥厂的代表也吃了一惊,马上签了约。事实的发展也正如朱江洪预料的,这桩生意没赚到钱。为履行合同,工人牺牲春节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生产设备。又值隆冬,运输路线长、道路状况险恶,厂里派出5辆车经云南把机械直送西藏,其中有一辆车专门拉上所需汽油。来回折腾了七七四十九天,滑坡、塌方、暴风雪,事故不断,可以说是吃尽了苦头。

这桩生意虽没赚到钱,但却给朱江洪赢得了市场和荣誉,用他的话讲就是:“我们有资格吹牛了:除了台湾,我厂产品覆盖全国!”

果然没用几年,朱江洪所在的机械厂生产出10种产品50种规格,企业产值3000万,利润800万,各项指标都一跃成为全国同行业的“大哥大”。

朱江洪的经营哲学与他的思维逻辑完全一致:

该争的绝对要争,不该争的绝对不争,该吃亏的就要敢于吃亏。

他善于洞悉市场动向,风吹草动也逃不出他敏锐的目光。1996年,正在全国空调市场火热时,他敏感地嗅出市场将有变化。当时全国空调生产能力超过2000万台,数以百万计的进口空调和走私空调也蓄势待发,而市场容量仅有600万台,空调大战迫在眉睫。

朱江洪未雨绸缪,竭尽全力抓淡季资金回笼。为此,他想出了一个带有诱惑性的促销办法,经销商交1000万元的预付款,厂里就返还给他0.5%的利息,交2000万元返还0.6%的利息。这一招果然很灵。到3月底,淡季回款超过15亿。格力集团可以任凭风吹浪打稳坐钓鱼船了。

得先机者得天下。不出朱江洪所料,到4月份,尚未进入旺季,大部分空调生产商方如梦初醒,主动降价500元~800元,有的降幅达1000元~2000元,一些窗机降到低于成本的2060元以下;更有甚者一反先付款后提货的办法,并提高对经销商的返利,高者达40%。

5月份,“凉夏”趋势更明显,降价压力骤增;6月中旬又逢低温多雨,夏天变成秋天,真是屋漏又逢连阴雨。

静观商海风云,朱江洪经过深思熟虑拿出出人意料的方案:“格力”不降价。他考虑的不是单机,而是服务。他当时对一个已沉不住气的经销商分析了自己的考虑:空调机只是个半成品,价格太低,专卖店为省几个钱,就会饮鸩止渴,牺牲安装维修服务,这就意味着“格力”要给用户提供“伪劣产品”。在难以保证安装质量和售后服务的地区,“格力”宁愿让出市场,而不能“打肿脸充胖子”。

不降低价格无疑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格力”硬牌子的崇高形象。

当然,他的周密考虑并没到此为止。他清楚地知道,“格力”不降价肯定要使经销商的利益受到损失,对此他早有准备。9月,销售旺季刚过,朱江洪便筹集了1亿多元资金,给经销商以一次性补偿,使经销商备受鼓舞,使经销商深刻体会到名牌毕竟有名牌的风度和温情。

一场混战并没有扰乱朱江洪周密的思路,最后“格力”大获全胜。国家统计局社会与科技统计司和中央电视台调查咨询中心在全国做的多阶段随机抽查表明:1996年“格力”空调获质量评价、市场占有率、售后服务3项全国第一。“格力”脱颖而出。

“吃亏”也是一种策略、一门技巧,“吃亏”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占便宜。

在这场空调大战中,一些厂家纷纷降低价格、纷纷让利,的确吃了大亏,结果却是赔钱赚吆喝,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思维远远没有跟上市场变动的步伐。朱江洪拿出1个亿回报经销商,在很多人看来好像是吃了大亏,但这是在赢了大利的前提下主动想吃的亏,效果自然大相径庭,这完全归功于他的思维始终赶在市场变动的前面,提前做好准备,大战来临方能应付自如,引导市场向自己的既定目标运动。

用诚恳来经营人心

有一家杂志社的社长,想要请一位非常有名的学者为他的杂志写专栏。可是不管社长怎么劝说,他百般推辞,就是不答应,并且说:“我等一下还得赶飞机到外地去演讲。”

看到学者如此坚决,社长只好告辞。过了三四个小时之后,学者走到巷口想搭计程车赶赴机场,却看到社长的车子还没有离开。

社长笑着说:“走,时间不早了,我载你去机场。”

过了些时候,学者的专栏,如期刊登了。

这是一个用诚恳来经营人心的范例。生活中,用诚恳来经营人心,是效果非常好的一个方法。

经营人心就是把人民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民亦乐其乐,人民也把国君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忧民之忧,把人民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乐以天下,与天下的人共同欢乐。忧以天下,与天下的人共同忧愁。

孟子强调的国君与民同忧同乐的主张,表现出他反对****、深切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情感。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千古名言,深深地扎根在中华民族心理之中,成为后世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有志之士批判****的有力武器。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所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就是与孟子的影响密不可分的。

孟子提出了国君要与民同忧同乐的千古名言。他认为,国君把百姓的欢乐当做自己的欢乐,百姓也会把国君的欢乐当做自己的欢乐;国君把百姓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百姓也会把国君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与天下的人共同欢乐和忧愁,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是从来没有的事情。孟子的这一名言,突出强调了国君与民同忧同乐是统一天下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