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决定孩子一生的三大商数
3622700000025

第25章 心态与成就成正比(1)

家长一定要要求孩子以正常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鼓励孩子树立信心去面对难题,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益。良好心态是从童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并通过家庭中宽松氛围的营造,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使孩子形成客观、宽容、忍耐及和谐的心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与自信。因为成功与挫折往往只是心态。

品质本身就是成功

马登在7岁时就成了孤儿,这时他不得不自己去寻找住处和饮食。早年他读了苏格兰作家斯玛尔斯的《自助》一书。作家斯玛尔斯像马登一样,在孩提时代就成了孤儿,但是,他找到了成功的秘诀。《自助》一书中的思想种子在马登的心中形成了炽烈的愿望,发展成崇高信念,使他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值得生活的更美好的世界。

在1893年经济大恐慌之前的经济繁荣时期,马登开办了四个旅馆。他把这四个旅馆都委托给别人经营,而他自己则花许多时间用于写书。实际上,他要写一本能激励美国青年的

书,正如同《自助》过去激励了他一样。正当他勤奋地写作时,令人啼笑皆非的命运捉弄了他,也考验了他的勇气。

马登把他的书叫做《向前线挺进》。他采用的座右铭是:“要把每一时刻都当作重大的时刻,因为谁也说不准命运何时会检验你的品德,把你置于一个更重要的地方去!”

就在这个时候,命运开始检验他的品德,要把他安排到一个更重要的地方去了。

1893年的经济大恐慌袭来了。马登的两家旅馆被大火烧得精光,即将完成的手稿也在这场大火中化为灰烬。他的有形财产都付诸东流了。

于是他审视周围环境,看看整个国家和他本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的第一个结论是:经济恐慌是由恐惧引起的,诸如恐惧美元贬值、恐惧破产、恐惧股票的价格下跌、恐惧工业的不稳定等。

这些恐惧致使股票市场崩溃。567家银行和贷款信托公司以及156家铁路公司,都破产了。失业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人们,而干旱和炎热,又使得农作物欠收。

马登看着周围物质上的和人们心灵上的废墟,觉得有必要来激励他的国家和人民。有人建议他自己管理其他两个旅馆,他否定了。占据他身心的是一种崇高的信念,马登把这种信念同积极的心态结合在一起。他又着手写一本书。他的新座右铭是一句自我激励的语句:“每个时机都是重大的时机。”

他告诉朋友们说:“如果有一个时候美国很需要积极心态的帮助,那就是现在。”

他在一个马厩里工作,只靠1.5美元来维持每周的生活。他夜以继日不停地工作,终于在1893年完成了初版的《向前线挺进》。

这本书立即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它被公立学校作为教科书和补充读本,它在商店的职工中广泛传播,它被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以及牧师、商人和销售经理推荐为激励人们采取积极心态的最有力的读物。它以25种不同的文字同时发行,销售量高达数百万册。同时,马登也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马登和我们一样,相信人的品质是取得成功和保持成果的基石。并认为如果达到了真正完满无缺的品质,本身就是成功。他指出了成功的秘密,他追求金钱,但是他反对追逐金钱和过分贪婪。他指出有比谋生重要千倍的东西,那就是追求崇高的生活理想。

把想法稍微转换一下

两个水桶一同被吊在井口上。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起来似乎闷闷不乐,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吗?”

“唉,”另一个回答,“我常在想,这真是一场徒劳,好没意思。常常是这样,刚刚重新装满,随即又空了下来。”

“啊,原来是这样。”第一个水桶说:“我倒不觉得如此。我一直这样想:我们空空地来,装得满满地回去!”

即使是在同样的境遇,同样的环境中成长的人,有人觉得幸福,有人深感不幸;两人同时望向窗外:一人看到星星,一人看到污泥。这代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态度。所谓幸与不幸,其实都是人的看法而已。其实,只要你把想法稍微转换一下,人生就会一片海阔天空。正面的思想带来积极的效果,负面的思想带来消极的效果。

来自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发现,一个人若得到一份工作,85%取决于他的态度,而只有15%取决于他的智力和所知道的事实与数字。

既然态度如此重要,那么,为什么不让自己再积极一点呢?保持积极的态度,认真地投入,敬业地去做事情,不仅可以超越自我,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跨越成功的障碍。在没有别的绝对优势时,比别人多投入一些,更积极一些,再耐心一些,你就可以创造出比别人更多的优势。

艾柯卡靠自己的奋斗终于当上了福特公司的总经理。1978年7月13日,有点得意忘形的艾柯卡被大老板亨利·福特解雇了。在福特工作了已32年,当了8年总经理,一帆风顺的艾柯卡突然间失业了。艾柯卡痛不欲生,他开始喝酒,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就要彻底崩溃了。

就在这时,艾柯卡接受了一个新挑战——应聘到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出任总经理。他凭着自己的智慧、胆识和魅力,大刀阔斧地对克莱斯勒进行了整顿、改革,并向政府求援。他舌战国会议员,取得了巨额贷款,重振企业雄风。在艾柯卡的领导下,克莱斯勒公司在最黑暗的日子里推出了“K型车”计划,此计划的成功令克莱斯勒起死回生,成为仅次于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的第三大汽车公司。1983年7月13日,艾柯卡把生平所有的面额高达8.13亿美元的支票交到银行代表手里,至此,克莱斯勒还清了所有债务,而恰恰是5年前的这一天,亨利·福特解雇了他。事后,艾柯卡深有感触地说:奋力向前,哪怕时运不济;永不绝望,哪怕天崩地裂。

心境决定心情

汤姆森虽然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却成为了现代美国人心目中的青少年楷模。

18岁的约翰·汤姆森是一位美国高中学生,他住在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场。1992年1月11日,他独自在父亲的农场里干活。当他操作机器时,不慎在冰上滑倒了,他的衣袖绞在机器里,两只手臂被机器切断。汤姆森忍着剧痛跑了400米来到一座房子里,用牙齿打开门栓,来到电话机旁,但是无法拨电话号码。于是,他用嘴咬住一枝铅笔,一下一下地拨动,终于要通了他表兄的电话,他表兄马上通知了附近有关部门。

明尼阿波利斯州的一所医院为汤姆进行了断肢再植手术。他住了一个半月的医院,便回到北达科他州自己的家里。如今,他已能微微抬起手臂,并已经回到学校上课了。他的全家和朋友都为他感到自豪,人们也由衷地佩服他的勇气和忍耐力。

必须提到的一点是,汤姆森的故事里还有这样一个细节:他把断臂伸在浴盆里,不让鲜血白白地流走。当救护人员赶到时,他被抬上担架。临行前,他镇静地告诉医生:“不要忘了把我的手带上。”

这样的心态,有一种荡气回肠的震撼!

苏格拉底善于调整心态,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

当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他和几个朋友就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但是,他~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但是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我有很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是最差的,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花,种一畦一畦菜,这些乐趣呀,数之不尽啊!”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可是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的。

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也有许多好处吧!”

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多着哩!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他问:“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保持心理平衡

一位很有名气的心理学教师一天给学生上课时拿出一只十分精美的咖啡杯,当学生们正在赞美这只杯子的独特造型时,教师故意装出失手的样子,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成了碎片,这时学生中不断发出了惋惜声。教师指着咖啡杯的碎片说:“你们一定对这只杯子感到惋惜,可是这种惋惜也无法使咖啡杯再恢复原形。如果今后在你们生活中发生了无可挽回的事时,请记住这破碎的咖啡杯。”这是一堂很成功的素质教育课。学生们通过摔碎的咖啡杯,懂得了人在无法改变失败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

有一位画家把自己的一幅佳作送到画廊里展出,他别出心裁地放了一支笔,并附言:“观赏者如果认为这画有欠佳之处,请在画上做记号。”结果画面上标满了记号,几乎没有一处不被指责。过了几日,这位画家又画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去展出,不过这次附言与上次不同,他请每位观赏者将他们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他再取回画时,看到画面又被涂满了记号,原先被指责的地方,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志。

这位画家不受他人的操纵,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迷失自己,都会有完全的自信。正像林润翰先生所言,他“自信而不自满,善听意见却不被其所左右,执著却不偏执。”

所以,遇事要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要完全相信你听到的、看到的一切,也不要因为他人的批评、鄙视而轻视自己,而要摒除自卑感产生的压力,找回坚定的自信。

爱迪生曾经试用过1200种不同的材料作白炽灯泡的灯丝,都没有成功,有人批评他:“你已经失败了1200次了。”可是爱迪生不这么认为,他充满自信地说:“我的成功就在于发现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如果我们遇事都能这样想,采用这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就不会有自卑感所带来的烦恼。

让孩子在成功路上拥有好心态非常重要。

“顺其自然,能赚就赚,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尽心是福,自我奖赏,知足常乐,贪心是祸”。

要想将来赚大钱,从小就要自觉和不自觉地培养智商、情商和财商——

独特的思路,出众的智慧、惊人的毅力、广博的知识、谦卑的态度、超群的勇气、必胜的自信、精细的作风、不凡的身手和高超的协调能力。这就是保持心理平衡。

美国著名演说家罗伯特,到老年后变成了秃头,整个脑袋几乎成了不毛之地,可他从来不去掩饰这一缺点,相反,他却能在许多场合用自嘲来化解这种尴尬,让人反而感到秃头的他更伟大。在他过60岁生日那天,许多朋友前来庆贺,妻子悄悄地劝他戴顶帽子。而罗伯特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故意大声地对来宾说:“我的夫人劝我今天戴顶帽子,可是你们不知道秃头有多好,我是第一个知道下雨的啊!”一句看似嘲笑自己的话,一下子让当时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有一天,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时,与一位经常抨击他的人狭路相逢。那个人表现出十分傲慢的态度,站在歌德面前毫不让步地说:“我是从来不给蠢货让路的!”

听到这样无礼的、具有挑衅性质的话,歌德没有恼怒,也没有正面迎击他,而是用自嘲的话语笑着说:“我倒正好相反。”说完便给那人让开了路,等那人走过后,自己才过去。歌德的一句话,既没有激化矛盾,又让自己心理平衡,可谓软中有硬,恰到好处。

自嘲不但能给人增添快乐,减少烦恼,还能帮助自己更清楚地认识真实的自己,战胜自卑的心态,应付周围众说纷纭的评价带来的压力,摆脱心中种种失落和不平衡。

合理消解情绪

台球世界冠军的卫冕之战已到了关键时刻。他只要把最后那个8号黑球打进球门,凯歌就奏响了。就在这时,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一只苍蝇。苍蝇第一次落在握杆的手臂上,有些痒,冠军停下来。苍蝇飞走了,这回竟飞落在了冠军锁着的眉头上。冠军只好不情愿地停下来,烦躁地去打那只苍蝇。苍蝇又轻捷地脱逃了。冠军做了一番深呼吸再次准备击球。天啊!他发现那只苍蝇又回来了,像个幽灵似的竟落在了8号黑球上。冠军怒不可遏,拿起球杆冲着苍蝇就捅了过去。苍蝇受到惊吓飞走了,球杆却触动了黑球,黑球当然也没有进洞。按照比赛规则,该轮到对手击球了。对手抓住机会死里逃生,一口气把自己该打的球全打进了。

卫冕失败,冠军恨死了那只苍蝇。在大众的喧哗中,冠军不堪重负,不久就自己结束了生命。临终时他对那只苍蝇还耿耿于怀。一只苍蝇和一个冠军的命运胶着在一起,也许是偶然的。倘若冠军能控制怒气并静待那只苍蝇飞走的话,故事的结局也许应该重写了。

为一点小事而抓狂,结果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此,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成为真正的胜利者。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的喜怒哀乐通常也都是很真实、很强烈的,往往直接地支配着他的行为。有些事情在成人看来,是芝麻绿豆大小的事,可是在孩子的心目中,常常可激起十分强烈的情绪波动,甚至引起情绪的“暴风骤雨”,而且伴随表情、声调、手势和姿态的丰富多彩的变化。

孩子在生活中产生的消极情绪,父母应以适当的方式给以消解。情绪一旦产生,宜疏导而不宜堵截。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通过哭的方式消解自己的情绪,因为哭这种活动使孩子在紧张状态中变得轻松了。所以有人说过,最残忍的事莫过于不让孩子眼眶里的泪水往下淌。

要让孩子学习遇到冲突或挫折时,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引起冲突或挫折的情境之中,而应该尽快地摆脱这种情景,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这是让孩子走出消极情绪的妙方。

不要吝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