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智力有两个基本层面:
超理性层面,包括灵感和顿悟、联想与想象、直观与直觉;
理性层面,包括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推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两个层面在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二者又可以称为创造性思维与非创造性思维。
就学习旧知识来讲,后者更重要;如要创造新知识,前者占主导。
有了后者,不一定有前者;有了前者,再强化后者要容易得多。
小天才的学习成绩之所以往往能后来居上,就是由于他在淘气、不守纪律、学习差中所蕴含的灵活性思维能力强的缘故
学习成绩只是一时的,创新思维能力则是长期的、更根本起作用的因素。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比赛,中国年年夺冠而诺贝尔奖至今无人问鼎,我们的应试教育是用一时的学习成绩来扼杀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智慧就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就是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创新是智慧的核心。要把知识上升为智慧,使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无用的知识变成有用的知识,必须经过创新。
知识使人思考,智慧让人致富
知识是已成型的认识,认识是末成型的知识。认识有两种: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通过感官进行,理性认识通过思维进行。我们把正进行思维的理性认识,称为思想,思想虽然是末成型的知识,然而是制造成型知识的加工厂。从人类认识史来看,应该是先有思想,后有知识。个体认识过程是人类认识过程的缩影,按道理也是先有思想再有知识。先得到学位、再去发明创造,创新已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王充在《论衡·量知篇》中说:
“胸中不学,犹手中无钱也。”
黑格尔在《美学》中曾经提到:
“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犹太人认为:
“经商成功的秘诀,在于学问、知识和能力。”
虽然知识是财富的源泉,它能使贫乏的土地获得丰收,并能给无望的市场带来生机,而愚昧会使人丧失已获得的一切,但是,一个人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自己的智慧,因为只有智慧才能使自己真正地得到财富。
“印度的盖茨”普列姆吉,位列2001年度《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第42名,个人拥有财富69亿美元。普列姆吉1946年出生于印度,早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1979年进入计算机产业,经过努力并依靠自己的智慧,被人们看做是印度的骄傲。普列姆吉认为:“一个人的致富成功,固然离不开知识,但没有智慧的知识是苍白无力的。”普列姆吉成功致富的智慧是:很早就预见到印度信息产业发展的潜力并把握住了机遇。1979年,IBM被逐出印度,他认为时机到了,迅速进入计算机产业,积极地迎接新技术的挑战。另外,他还能不断地修正致富的目标。
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能“死读书”,光拥有死知识而不能活学活用是肯定不会有出息的。必须要逐步地让孩子掌握致富的智慧。
鼓励孩子寻根问底
好奇心是人类最宝贵的天性之一。
许多中国的父母往往把孩子这种宝贵的品质当作不听话的表现,把孩子的寻根究底认为是钻牛角尖。其实,好奇心是最值得夸奖的东西。因为如果孩子真正对学习产生兴趣,敲开成功之门就不远了。
有个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自己还拟了一个标题:《苍蝇是从哪里来的》。小作者在这篇百字短文中说:他有一次摘下一个花朵,看见里面有许多小小的苍蝇,所以他认为苍蝇是从花里钻出来的。老师对这篇作文大加赞赏,这个小学生受到了鼓励,在后来的学习中勇于探索,成了一个很优秀的学生。
但是大部分“胡思乱想”的儿童却不能像这个小作者这样幸运了。即使在目前,很多人往往将这种作文视作胡思乱想,因为很多中国的父母是不懂得这种“古怪”的想法的宝贵之处的。
而在西方国家,这却是受到高度重视的。
中国的一个教育考察队去美国考察,看到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正在画画。有个孩子给苹果涂上了蓝色,老师夸奖了这个孩子。
我们的专家问:“孩子把苹果的颜色涂错了,你不纠正,反而夸奖?”
老师说:“孩子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只要完成任务就是好样的。你不觉得孩子的苹果画得不错吗?至于苹果涂成了蓝色,当孩子吃苹果的时候不就知道了吗?何必在这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这个故事被带回中国后,很多人都从中得到这样的认识:西方的教育在鼓励孩子的创造性这方面比中国强,不少中国父母在这一点就不如外国人。
有一个类似的发生在中国的故事。
一个五岁的孩子画了个蓝色的太阳,他说:“快来看我画的太阳。”
父亲说:“你的太阳怎么是蓝色的?”
孩子说:“我画的是海里的太阳。”
母亲说:“海里的太阳怎么会是蓝色的呢?”
还有另外一个关于画画的故事。
一个小孩儿画了只唐老鸭,两个头,前面一个头,屁股上一个头,他说:“这个唐老鸭不怕野兽,后面来了野兽也能看到……”
然而这样的创意受到了他父母的批评!
其实,我们应该容忍孩子这样的“不同常规”,因为他有他的道理,而我们做父母的,更应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并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另一方面,允许孩子在思维上“不听话”,这是合乎孩子独特的思维规律的;给孩子一点“不听话”的空间,就是保护他们的创造思维、创造欲望。
这一点西方的父母是比较重视的。
有几位中国教育家去美国参观考察,还没有走进教室就听到课堂里传出阵阵争辩声,他们感到有些奇怪。
陪同的一位文化参赞解释道:“在美国,只要学生听不懂老师的讲解,就允许接二连三地当场提出问题,并引起争辩,因此课堂气氛有时显得异常热烈。”这与国内那种学生在上课时只能洗耳恭听、认真记笔记的教学模式相比较,确实另有一番风光。
这几位教育家回国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美国的那套教学方式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暂且不论,但是至少他们那种积极鼓励学生提问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
在学习中,孩子向父母提出各种各样的怪问题,这不仅说明他们在学习中已开动了脑筋,而且也反映出他们对父母的信任。因此,父母对子女提出的问题应该加以鼓励,然后冷静地分析,认真解答。
对于难度适中的问题,父母应该详细解答,但有些问题不宜由父母包办,而应该启发孩子一步一步地去思考,同时介绍自己的思路,这对技巧性强的问题(如数学题等)更加重要。久而久之,孩子一定受益匪浅。
对于难度高的,甚至连专家也难于回答的问题,父母也不必感到难堪,更不能用训斥的方法来掩饰自己的欠缺,相反,大可采取坦率的态度,说声“让我来想一下”或“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之类的话,为孩子树立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榜样。对那些好像是想入非非、“钻牛角尖”的问题,更应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千万不能简单地斥之为“胡思乱想”,更需慎诱善导。对于过于简单的问题,就应分析其原因,是基础差、学习不努力,还是过分依赖父母,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另一方面,孩子向父母提出问题,这是他们求知欲望的表现,也能反映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父母应以此为契机,因势利导,夸奖他们。如果你能善于将孩子心中的“?”一个一个拉直成为“!”,孩子就会惊喜地发现,他们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程上又留下了自己一个闪光的足迹。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父母虽然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创造型的孩子,可是孩子真的出现一些创造型孩子的特点时,有的父母害怕了,又担心了。
这种特点之一就是不听话。
这样的“不听话”贵如金。
因为这样的好奇心正是创造的种子,应该倍加珍惜、培育和夸奖。
美国旺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学主任托伦斯研究发现,创造力高的孩子多数具有三个让人“讨厌”的特点:一是顽皮、淘气、荒唐、放荡不羁;二是所作所为经常越轨,不太遵守常规;三是处世不固执,比较幽默,甚至带有嬉戏人生的态度。
当然,对于孩子的不听话要进行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态度。
如果不听话是道德方面的问题,父母应该高度注意,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回到正轨上来;如果属于天真活泼或者是孩子本身很有道理,这种不听话属于思维方面的事情,父母就应该支持和鼓励。
一般来说,听话是优点,太听话就是缺点。听话是好事,但太听话就是坏事,因为这其实是缺乏活力与创造力的表现,更是没有出息的前兆!
如果一个孩子什么都看着父母眼色行事,唯唯诺诺,这种孩子将来一般是不会有大的成就。
我们要求孩子行为上要基本听话,整天打架、骂人、不听话是不行的,但在思维上可以不太听话,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以听话为主,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大了,父母要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允许孩子在行为上有自己的做法。孩子有不同的想法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科学研究表明,“淘气”的孩子往往比“老实”的孩子更有创造力,其原因就是淘气的孩子接触面广,大脑受的刺激多,这样可以激活孩子的智能。因为创造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淘气”一点,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遐想、去活动、去创造。
人们之所以将知识称之为“学问”,是因为要获得知识,就应该有学习的过程,应该有寻根究底的不断探索的过程。
鼓励孩子提问,帮助孩子思考
年轻的爸爸妈妈都望子成龙,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进行大规模的智力投资。但很多父母却偏偏忽视了既省钱又很重要的两个方法:
帮助孩子思考。
孩子提问的时候,父母帮助他们学会思考,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每一个“为什么”都是孩子对事物的缘由或目的想象,每一个“怎么样”都是孩子对事物发展过程与机理的思考。孩子问“是什么”时,父母往往可以随口解答,但当孩子进一步探求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提出“为什么”时,就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深入浅出地进行回答了。有些问题如果比较难,可以暂时不要回答,而是提出建议,让孩子去观察和动手验证,这样收效会更大。
有条件的话,父母可以多给孩子创造一些亲身体验的机会,如在节假日带孩子去旅游,让孩子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在睡觉前,父母可以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让他们看一些画册、儿童读物等,并从中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解答,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眼界更开阔。
在更多的空闲时间里,还可以利用游戏让孩子自己寻求答案。孩子是在游戏中长大,也是在游戏中满足求知欲的。当他们热衷于游戏活动时,父母应尽量帮助他们,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如小纸片、种子、泥土、小剪刀、积木、水、沙、颜料、空纸盒等,让他们开动脑筋去做,千万不要害怕孩子弄脏衣服而约束他们。
在游戏之前,还可以给孩子介绍各种工具、材料的用法,并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他们自己先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时,才给予一些帮助。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体验生活,学会思考,发展智力。
从婴儿走向幼儿,孩子从懵懵懂懂到开始接触周围的世界,逐渐认识和参与生活。这个时期,也是父母感到最快乐的时期,因为可爱的孩子每天都会发生“奇迹”。瞧,个头一天天升高,理解力一天天增强,语言也一天天增多。
在这样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许多父母都在千方百计改善孩子的物质环境,却不知道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宜的精神环境,因此,常常错过了孩子一生中最绚丽多彩的“童话”期。研究证明,运用童话这一艺术形式,是幼儿早期教育中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很好地鼓励孩子提问、帮助孩子思考。
鼓励孩子发表意见,训练创新意识
父母都有一个希望,就是自己的孩子聪明、听话。可是:
聪明的并不一定听话,听话的不一定聪明。
教师也有这样的经验,尤其是小学、中学老师,喜欢自己的学生听话,少给自己找麻烦,可是他们更清楚,过多地要求听话就会妨碍儿童的智力发展。
由于父母和老师都喜欢孩子听话,所以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不同于父母和老师的意见的孩子通常不受欢迎。
聪明的父母不是这样。有一个小学教师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具有启发性。
一次,这位教师去一年级上数学课,她问:“一棵树上站着三只小鸟,一个孩子用弹弓打掉了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手说:“一只也没有了,树上是零只。”
而一个平常不太爱说话的孩子却举手说:“三减一等于二,树上应该还有两只。”
这个孩子的回答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因为这种脑筋急转弯的题目,不少孩子在幼儿园就练习过了。
可是那个孩子却固执地说:“就是两只嘛!”
于是这位教师说:“打掉的虽然是一只,但是弹弓一响,其他的两只就飞走了。”
这样才结束了那场争论。
听了这个故事,我们觉得那位同学很值得称赞,因为他能不为多数人的意见所左右,而有自己的主见,不怕被人耻笑,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
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少年时代很少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而爱独立摸索研究事物,在学校里他曾被讥讽为“乡巴佬”;发明“相对论”的爱因斯坦的座右铭之一就是“从他人的意见中独立出来”。
这两个大科学家的发明和创见,正是因为他们能够独排众议、独立思索的结果。当然,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这样做是不容易的,因为很多孩子都很难顶住外界的冷嘲热讽和各种压力。有一定的执著,才可能有一定的创造力。
这个道理可能很多父母都能够理解,可是很多父母还是喜欢自己的孩子在家里言听计从,在外不标新立异。当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意见不合时,父母的担心就是恐怕因此让孩子背上“不合群”的骂名,遭受讨厌的后果。这实际上是强迫孩子顺从大家的意见,是不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的。
法国人的做法值得学习。他们认为,容易受别人意见左右的人没有主见。因此,他们积极鼓励孩子发表不同的意见。我们发现,法国人喜欢孩子相互讨论问题,通过这种方法来磨练孩子的处事能力。
因此,在孩子反对父母的意见时,我们不应轻易地责备孩子不听话。如果孩子的意见是错误的,也应该耐心地说明、解释。这样,才能养成孩子有主见、有创造性的思想。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古国,封建意识在很多父母的头脑中还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喜欢孩子听话,百依百顺,容不得孩子的反对意见,更容不得孩子反驳自己。而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再要求孩子们百依百顺是很难做到的,而且也不一定就正确。孩子们有时的反对或者有不同的意见并不一定就是什么了不起的错误,更不是对大人的不尊重和不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本来就可以是这样做,也可以是那样做。并不是只有一种方法才能做。俗话说的“条条道路通罗马”,也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