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孩子,物质享受大都不缺,文化生活也比先前丰富了许多,所缺的恐怕要数吃苦精神。
现在的父母可以体会到,年轻时吃点苦,能增长许多见识,受益是无穷的。倒是一个人一生不曾尝过吃苦的滋味,才是一件悲哀的事。君不见,在中国数百位帝王组成的皇帝群中,除了那些艰苦创业的开国皇帝外,有所作为的能有几个?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主要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无忧无虑的帝王生活使然。
再看当今的一些孩子,不也同样享受着“帝王”般的待遇吗?把他们戏称为“小皇帝”倒是极为贴切的。做父母的,甘心为子女充当“保姆”甚至是“孝子”。这种环境能培养出孩子的吃苦精神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不能!父母的这种做法,决非好事。因为,孩子总有长大的那一天,总有离开父母之时。总是在父母编织的网中生存,等到该自己编网了,就无从下手。民间有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苦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苦难中,环境逼着他们自强不息,也就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生活的能力。
俗话说: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嚼得苦菜,百事可做。”
吃苦不应是一种为生活所迫的被动行为,而是做人应有的一种优良品质。
不要说我们的国家现在还不富裕,能达到小康水平的家庭还不普遍;即使将来国富民强了,也没有理由在子女面前大摆阔气。吃苦,仍应作为一种精神,用来激励后来人。因此,当今的父母对子女表现出的“穷阔”,是放任不得的。面对子女过高的物欲,必要时可表现出几分小气,要有勇气说:“孩子,这东西太贵了,咱们买不起!”让孩子的幼小心灵产生震动,晓得这个世界上还有不能满足的欲望!甚至,做父母的还可以为子女创造一个能够培养吃苦精神的外部环境。当今的父母,一般是从贫困中爬过来的,倘用“时代不同了”为借口,不再用吃苦精神来激励后人,若干年后,吃苦精神将会面临严重的挑战,长此下去,一代人骄娇成气,不思进取,那就可悲而危险了。因此,应该登高一呼:救救“少年不识苦滋味”的孩子吧!
独立性,从社会发展和现状来看,是当前应特别强调和重视的。独立性是人的心理特征,是靠引导、培养、锻炼、环境造就、内化而成的。培养独立性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为孩子安排独立内容。
培养独立安排、设计、规划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能力。学习和日常生活是孩子们的主要活动内容,对他们要适当提出要求,让他们自己作出规划和打算,父母或老师帮助他们并提出建议,鼓励他们付诸实施。
让孩子放手去做。
少干预、多指导,注重习惯的养成,包括儿童父母、隔代老人、教师或教辅人员,在儿童教育中决不能干预太多、包揽代替。要做到适时的恰如其分的指导是要动脑筋花力气的。习惯的养成重在儿童时期,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内形成的良好习惯将使他终生受益。
不断树立自信心和事事依靠自己的信念。
教育孩子相信自己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创造奇迹,任何时候正确估价和认识自己都是重要的,把自己的命运交付他人,其结果必将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培养具有多渠道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
保证活动独立完成,必须有足够的信息。以后的升学、求职、就业和谋求事业的发展,都必须有获取、分析、使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决策能力。
正确而果断的决策是独立性的行动基础,没有果断的决策,就没有及时的行动。教育他们习惯于自己拿主意,错误决策、盲目决策、优柔寡断、无所适从,都不会有好结果,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贻误时机的后果可想而知。
具备正确评价自己活动结果的能力。
正确评价活动结果,检查总结该结果的成败得失,是一个人学习和工作业绩以及社会活动效益的重要反馈;同时,也是下一步活动和成功的基础。可以从独立检查作业,主动发现和更正错误做起。
多为集体服务和承担社会工作,培养组织管理才能。
同龄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和情感沟通,有利于独立性的形成。集体活动可以增加见识和增长才干。事实证明,许多人在儿童期和学生时代为集体服务和做学生干部的早期经历,对后来的求职择业、职业生涯发展和成才有着不同程度的帮助。
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力。
善于独立思考,勇于走自己的路,是当今时代的要求。面对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前途。对个人来说,在多项能力和全面素质方面的要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高了。独立性是创造力的基础,不拘于现成的结论,能接受和容忍事物的不确定性,并不懈地探索其规律和内在的合理性,才能适应未来社会,有所建树。
孩子要独立,早期是关键
儿童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
孩提时代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
所以,从“早”字出发,在孩子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候,也就是在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一般都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每当读到这句名言的时候,总是使人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们之所以在这里引用这句诗,就是希望每一个充满信心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首先抓住一个“早”字。
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很多关于“早”的格言警句,特别是关于如何对待小错误的问题上,这方面的格言显得特别多:
“小时不补,大了要一尺五”
说的就是如果衣服破了,刚开一个小口的时候不赶快缝补,破的地方大了就要一尺五寸了。这是从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述道理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句格言在中国的知名度是很高的,意思也很清楚,小小的蚂蚁就可能毁坏千里长堤,千万不要忽视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
“小时不教,大了要挨刀”
这句话听起来让人感到血淋淋的,但是却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
发掘孩子的潜力,开发孩子的智力,早已成了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于是很多父母起早贪黑,夜以继日,想让孩子在一天早晨就成为“人物”。“性急吃不了热汤元”,急于求成,急功近利,都是不会讨好的。无数实践证明,培养孩子必须循序渐进,不能希望“速成”。
什么样的尽早开发的办法是行之有效的呢?
很多父母,特别是年轻的父母,思想认识是提高了,信心是充足了,经常干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有些父母认为,所谓“早”,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进行全方位的训练,比如唱歌、跳舞、英语、绘画、提琴、运动等。在这些父母的心目中,他们的孩子是无所不能的,他们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正如人们常说的“孩子是自己的好”,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科学家、音乐家、舞蹈家、世界冠军等。
全力打造全才,正在训练能够让自己引以为自豪的“超天才”,这样的做法,肯定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一定会使父母感到灰心。
对孩子进行教育,总的原则就是“宜早不宜迟”。比如说首先就进行胎教,让未来的孩子在娘胎内就得到很好的训练。再比如说,孩子一出生就进行教育,否则“三天孩子娘惯坏”——刚生下来的孩子容易被父母娇生惯养,以后再要教育就很困难。基于这种原因,孩子刚一出生就应该进行有效的教育,特别是要在听觉、视觉、触觉方面开发孩子的潜能,这样就可能给孩子将来的发展奠定很好的基础。
心理学家指出:
“每个孩子在刚满两岁时都是任何大人都比不上的语言天才,但到了五六岁,这种才能会急剧地消失。”
这句话充分说明,孩子这个时期的内在潜能是十分巨大的。
教育孩子为什么越早越好呢?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我们就能解答这个问题。因为信息刺激、良好环境等都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促进其智能发育,抓住了时机,就抓住了关键。
从心理学角度看:
这一时期的孩子,处于心理发育的萌芽阶段,中国人常说:“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可以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所以,父母应该在最早的时候就开始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让孩子心理向最好的方向发展。
父母对孩子寄予很高期望这是完全正确的,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本能。因此,父母树立坚定的信心,确立培养的目标,这是必须的。父母有了高尚的追求,行动就会有无穷的力量,信念就会不断坚定,孩子就会因此建构出一个良好的心理参照系,向着父母的目标迈进。
从生理学角度看:
婴儿出生的0-3年内,大脑发育是相当快的。大脑总重量从出生时的大约350克,在3岁时已迅速增长达到1011克,是成人脑重的3/4;大脑皮层细胞的增生分化也在这个阶段迅速进行,是人一生中增长最快的阶段。未成熟的大脑对信息刺激的接受能力最为敏感,而大脑结构和机能的发育完善也正是在丰富的良好刺激下实现的。所以,0~3岁不仅是儿童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而且也正是施行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
日本儿童教育家木村久一认为,错过了关键时期便会限制某种能力的学习和发展,因为儿童潜在能力的发展有一种递减规律。如果把人的潜在能力化作100分,零岁开始教育,他就可能成为具有90~100分能力的人;从五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从十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了。
早期教育开始得越早,孩子的潜能就越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早期教育开始得越晚,孩子的潜能所能发挥出来的比例就会递减。所以,早期教育必须从零岁开始。
早期教育要遵循儿童发育的正常规律,有目的、有程序地多方面给予信息刺激和动作行为训练。现在,许多年轻父母希望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早期教育,这是十分可喜的。
我们来看少年大学生罗晓峰的例子。
罗晓峰是罗耀先教授的儿子。罗晓峰,4岁入小学,8岁入初中,1998年14岁时,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
罗耀先是中国著名的早期教育专家,从事早期教育研究二十多年。目前是********研究会教育分会执委、武汉大学智力开发中心实验部主任、北京创点教育发展研究所学术总监,“零岁方案”专家组成员。
他不仅潜心研究早期教育理论,还进行了很多十分有效的试验。其中之一就是对自己的儿子成功地实施了早期教育。
他的教育名言是:“从孩子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了。”
科学研究的智力曲线表明,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孩子的大脑接受了充分而恰当的外界信息刺激,智力水平就会得到相当高度的发展。
早期教育是必须讲究方法的,可是很多父母早期教育的方法有很多不当之处,比如识字卡片上,既有图,又有汉字,还有拼音或英语,这对0~3岁的孩子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图片是孩子识字的“拐杖”,孩子眼睛摄入的是图片而不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