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若然者,其平也绳,其变也循。古之真人,以天待之,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药也,其实堇也,桔梗也,鸡也,豕零也,是时为帝者也,何可胜言!
译文有沾沾自喜的人,有偷安矜持的人,有弯腰驼背、勤苦不堪的人。所谓沾沾自喜的人,懂得了一家之言,就沾沾自喜地私下里暗自得意,自以为满足了,却不知道从未曾有过丝毫所得,所以称他为沾沾自喜的人。所谓偷安矜持的人,就像猪身上的虱子一个样,选择稀疏的鬃毛当中自以为就是广阔的宫廷与园林,后腿和蹄子间弯曲的部位,乳房和腿脚间的夹缝,就认为是安宁的居室和美好的处所,殊不知屠夫一旦挥动双臂布下柴草生起烟火,便跟随猪身一块儿烧焦。这就是依靠环境而安身,这又是因为环境而毁灭,而这也就是所说的偷安自得的人。
所谓弯腰驼背、勤苦不堪的人,就是舜那样的人。羊肉不会爱慕蚂蚁,蚂蚁则喜爱羊肉,因为羊肉有膻腥味。舜有膻腥的行为,百姓都十分喜欢他,所以他多次搬迁居处都自成都邑,去到邓的废址就聚合了有十万家人。尧了解到舜的贤能,从荒芜的土地上举荐了他,说是希望他能把恩泽布施百姓。舜从荒芜的土地上被举荐出来,年岁逐渐老了,敏捷的听力和视力衰退了,还不能退回来休息,这就是所说的弯腰驼背、勤苦不堪的人。
所以超凡脱俗的神人讨厌众人跟随,众人跟随就不会亲密和睦,不亲密和睦也就不会带来好处。因此没有什么特别的亲密,没有什么格外的疏远,持守德行、温暖和气以顺应天下,这就叫做真人。就像是,蚂蚁不再追慕膻腥,鱼儿得水似的悠闲自在,羊肉也清除了膻腥的气味。用眼睛来看视自己眼睛所应看视的东西,用耳朵来听取自己耳朵所应听取的声音,用心思来收回分外逐物的心思。像选样的人,他们内心的平静就像墨线一样正直,他们的变化总是处处顺应。古时候的真人,用顺任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事,不会用人事来干扰自然。古时候的真人,获得生存就听任生存,失掉生存就听任死亡;获得死亡就听任死亡,失掉死亡就听任生存。药物,紫堇也好,桔梗也好,芡草也好,猪苓也好,这几种药更换着作为主药,怎么可以说得完呢!
原文勾践也以甲檐三千栖于会稽。唯种也能知亡之所以存,唯种也不知其身之所以愁。故曰,鸱目有所适,鹤胫有所节,解之也悲。
故曰,风之过河也有损焉,日之过河也有损焉。请只风与日相与守河,而河以为未始其撄也,恃源而往者也。故水之守土也审,影之守人也审,物之守物也审。故目之于明也殆,耳之于聪也殆。心之于殉也殆。凡能其于府也殆,殆之成也不给改。祸之长也兹萃,其反也缘功,其果也待久。而人以为己宝,不亦悲乎!故有亡国戮民无已,不知问是也。鸱猫头鹰的眼睛在晚上看东西,这是它的适宜所在,给它们去掉,它们就会很痛苦。
译文勾践率领三千士兵困守于会稽,只有文种能够知道越国复国的办法,也只有文种不知道复国后将要遭受杀戮的祸害。所以说猫头鹰的眼睛只有在夜晚才适宜看视,仙鹤具有修长的双腿,截断就会感到悲哀。
所以说,风儿吹过了河面河水就会有所减损,太阳照过河去河水也会有所减损。假如风与太阳总是盘桓在河的上空,而河水却认为不曾受到过干扰,那就是靠河水源头小溪的不断汇聚。所以,水保持住了,泥土也就安定下来,影子留住了是因为人体安定下来,事物固守着事物因而相互安定下来。
所以,眼睛一味地追求超人的视力也就危险了,耳朵一味地追求超人的听力也就危险了,心思一味地追求外物也就危险了。才能从内心深处显露出来就会危险,危险一旦形成已经来不及悔改。灾祸滋生并逐渐地增多与聚集,返归本性却为功名所萦绕,要想获得成功便须持续很久很久。可是人们却把上述情况看作是自己最可宝贵的,不可悲吗?因此国家败亡、人民受戮从没有中断,却又不知道问一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原文故足之于地也践,虽践,恃有所不蹍而后善博也;人之于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后知天之所谓也。知大一,知****,知大目,知大均,知大方,知大信,知大定,至矣。大一通之,****解之,大目视之,大均缘之,大方体之,大信稽之,大定持之。
尽有天,循有照,冥有枢,始有彼。则其解之也似不解之者,其知之也似不知之也,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崖,而不可以无崖,颉滑有实,古今不代,而不可以亏,则可不谓有大扬榷乎!阖不亦问是已,奚惑然为!以不惑解惑,复于不惑,是尚大不惑。
译文所以,脚对于地的践踏很小很小,虽然很小,仰赖所不曾践踏的地方而后才可以去到更为博大、旷远的地方;人对于各种事物的了解也很少很少,虽然很少,仰赖所不知道的知识而后才能够知道自然所称述的道理。知道“天”,知道“地”,知道“大目”,知道“大均”,知道“大方”,知道“大信”,知道“大定”,这就达到了认识的极限。“天”加以贯通,“地”加以化解,万物各视其所见,顺其本性令其自得,各得其宜自成轨迹,各守其实无使超逸,顺任安定持守不渝。
万物之中全都有其自然,顺应就会逐渐明朗清晰,深奥的道理之中都存在着枢要,而任何事物产生的同时又必然出现相应的对立面。那么,自然的理解好像是没有理解似的,自然的知晓好像是没有知晓,但这“不知”之后方才会有真知。深入一步问一问,本不可能有什么界限,然而又不可以没有什么界限。万物虽然纷扰杂乱却有它的根本,古今不能相互替换,但是无古无今、无今无古谁也不能缺少,这能不说是仅只显露其概略吗?何不再深入一步探问这博大玄妙的道理,为什么会迷惑成这个样呢?用不迷惑去解除迷惑,再回到不迷惑,这恐怕还是当初的不迷惑。
活学活用
圆者中规,优势互补
徐无鬼对魏王说:“下等品类的狗只求填饱肚子也就算了,这是跟野猫一样的禀性;中等品类的狗好像总是凝视上方,上等品类的狗便总像是忘掉了自身的存在。我观察狗,又不如我观察马。我观察马的体态,直的部分要合于墨线,弯的部分要合于钩弧,方的部分要合于角尺,圆的部分要合于圆规,这样的马就是国马,不过还比不上天下最好的马。天下最好的马具有天生的材质,或缓步似有忧虑或奔逸神采奕奕,总像是忘记了自身的存在,超越马群疾如狂风把尘土远远留在身后,却不知道这样高超的本领从哪里得来。”
庄子说,那些不能看清自己而只能看见别人,不能得到自己而只要得到别人的人,是索求别人之所得而不能安于自己所应得的人,贪图达到别人所达到的而不能安于自己所应达到的人。贪图达到别人所达到而不安于自己所应达到的人,无论是盗跖还是伯夷,都同样是偏僻邪恶的行径。
庄子认为人道与天道是一致的,平衡才能稳定,才能长久。正如老子所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也得效仿。合作的任何一方违反约定而多占多得,都会打破平衡,失之人道。最好的合作是共同讲规矩,一是一,二是二,“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李嘉诚先生的一条成功经验是让合作伙伴有较大的获利空间,这也是杰出人士做人做事的一个基本共识。他们追求共赢,不是一方处处“争先”,占有利益,而另一方处处吃亏,失去利益。否则只会把自己的路堵死,如何能做大做强?
在“人间天堂”杭州,百余人规模起步的娃哈哈营养食品厂,由于采用了相似的经营策略,一跃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企业。娃哈哈厂本来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校办企业,因为适时推出了“娃哈哈”儿童饮品,产品供不应求,急需扩大规模。最简便直接的办法是征地建新厂,上一条新生产线,但是风险也很明显,资金投入巨大,耗费时间过长,很可能新厂投产时产品的黄金期已过。这时,厂领导班子想到了不远处的杭州罐头厂。杭州罐头厂是一家老国企,职工有1500多人,经营机制不活,管理不善,产品大量积压,已经连续多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1700多万元,企业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两家企业一拍即合,合并组建新企业——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娃哈哈公司借助自身的品牌、技术和管理优势,迅速从产品结构、分配制度、人才选拔等几大方面对新企业进行重组,陈旧的罐头厂面貌焕然一新,不到三个月,新增利润一百多万。
所以,合作无疑是最有效率的竞争之法,它使双方的优势互补,并使各自的能力产生相乘的效果,从而创造了更大的利益,尝到了更多的甜头。只要把蛋糕做大,双方共享一块大蛋糕,也要比一方独享一块小蛋糕获益大多了。
不善博,胆大心细
善于竞争的人,明白大与小的相对关系,如庄子所说,脚对于地的践踏很小很小,虽然很小,仰赖所不曾践踏的地方而后才可以去到更为博大、旷远的地方;人对于各种事物的了解也很少很少,虽然很少,仰赖所不知道的知识而后才能够知道自然所称述的道理。知道“天”,知道“地”,“天”加以贯通,“地”加以化解,万物各视其所见,顺其本性令其自得,各得其宜自成轨迹,各守其实无使超逸,顺任安定持守不渝。大可以变小,小可以变大,一切都在变化中,所以胆大心细是竞争者的必备品质。万物之中全都有其自然,顺应就会逐渐明朗清晰,深奥的道理之中都存在着枢要,而任何事物产生的同时又必然出现相应的对立面。那么,自然的理解好像是没有理解,自然的知晓好像是没有知晓,但这“不知”之后方才会有真知。一部汽车开足马力向目的地飞驰的时候,它离不开方向盘和刹车装置,它要随着道路的具体情况,不时修正方向,增减速度。
谋划决策除了需要勇敢果断,坚韧顽强的精神,还必须谨慎细心,谨慎细心是保证成功的安全链。高明的竞争者总是考虑问题十分周全,常常计中有计,谋外有谋,处处小心。很明显,粗枝大叶的“马大哈”不但不能巧设计谋,就是别人传授的计谋,在实行中也会漏洞百出,弄巧成拙。
竞争要做到谨慎细心,除了要提高责任心、增强警觉感,还要加强心理训练,培养察微辨细的优良习惯。1973年,日本东京三菱企业总部收到了驻卢萨卡情报人员的报告,说扎伊尔发生了军事叛乱,叛军正向赞比亚的铜矿区移动。他们经过分析和推测,认为叛军一定会切断交通。那里出产的铜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交通一旦被切断,必然要影响国际市场上铜的价格。而这种情况尚未引起新闻界的注意,伦敦五金交易所铜的价格仍维持每吨860英镑。于是,三菱企业决定立即大量购铜。不久,叛军果然切断了交通,使得铜价迅速上涨至每吨921英镑。三菱企业抛出大量库存,因此狠赚了一笔。三菱人靠胆大心细,准确地捕捉到了市场信息。
策划与运用这一策略的要义有三,一是要心细冷静,允许对手占先,甚至获得一些占先之利,而自己则要保持高度清醒,随时掌握对手与市场情报;二是积极而又秘密地备战,要在对手毫无准备和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跟进”;三是选准时机,及时“突发”,不动则已,动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击先行者,使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