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庄子全书》学生活
3619400000041

第41章 达生(2)

原文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

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

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

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译文孔子在吕梁观赏,瀑布高悬二三十丈,冲刷而起的激流和水花远达四十里,鼋、鼍、鱼、鳖都不敢在这一带游水。只见一个壮年男子游在水中,还以为是有痛苦而想寻死的,派弟子顺着水流去拯救他。忽见那壮年男子游出数百步远而后露出水面,还披着头发边唱边游在堤岸下。

孔子紧跟在他身后而问他,说:“我还以为你是鬼,仔细观察你却是个人。请问,游水也有什么特别的门道吗?”

那人回答:“没有,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我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我跟水里的漩涡一块儿下到水底,又跟向上的涌流一道游出水面,顺着水势而不作任何违拗。这就是我游水的方法。”

孔子说:“什么叫做‘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呢?”

那人又回答:“我出生于山地就安于山地的生活,这就叫做故常;长大了又生活在水边就安于水边的生活,这就叫做习性;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这样生活着,这就叫做自然。”

忠信济水

传说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来到吉星滩,眼前有一条大河,奔腾如千军万马。忽然孔子发现河中一汉子游泳自如犹如河中之鱼。孔子惊叹汉子在水中来往自由,问其缘故,那汉子说:只要心存忠信,就能往来自由。

原文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

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

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由是与!”

译文梓庆能削刻木头做,做成以后,看见的人无不惊叹好像是鬼神的功夫。

鲁侯见到便问他,说:“你用什么办法做成的呢?”

梓庆回答道:“我是个做工的人,会有什么特别高明的技术!虽说如此,我还是有一种本事。我准备做鐻时,从不敢随便耗费精神,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斋戒三天,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斋戒五天,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斋成七天,已不为外物所动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正当这个时候,我的眼里已不存在公室和朝廷,智巧专一而外界的扰乱全都消失。然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选择好外形与体态最与相合的,这时业已形成的的形象便呈现于我的眼前,然后动手加工制作;不是这样我就停止不做。这就是用我木工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制成的器物疑为神鬼功夫的原因,恐怕也就出于这一点吧!”

原文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

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

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

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译文东野稷因为善于驾车而得见鲁庄公,他驾车时进退能够在一条直线上,左右转弯形成规整的弧形。庄公认为就是编织花纹图案也未必赶得上,于是要他转上一百圈后再回来。颜阖遇上了这件事,入内会见庄公,说:“东野稷的马一定会失败的。”庄公默不作声。不多久,东野稷果然失败而回。

庄公问:“你为什么事先就知道定会失败呢?”

颜阖回答说:“东野稷的马力气已经用尽,可是还要它转圈奔走,所以说必定会失败的。”原文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忘足,屦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译文工倕随手画来就胜过用圆规与矩尺画出的,手指跟随事物一道变化而不须用心留意,所以他心灵深处专一凝聚而不曾受过拘束。忘掉了脚,便是鞋子的舒适;忘掉了腰,便是带子的舒适;知道忘掉是非,便是内心的安适,不改变内心的持守,不顺从外物的影响,便是遇事的安适。本性常适而从未有过不适,也就是忘掉了安适的安适。

原文有孙休者,踵门而诧子扁庆子曰:“休居乡不见谓不修,临难不见谓不勇;然而田原不遇岁,事君不遇世,宾于乡里,逐于州部,则胡罪乎天哉?休恶遇此命也?”

扁子曰:“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汗,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汝得全而形躯,具而九窍,无中道天于聋盲跛蹇而比于人数,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子往矣!”

孙子出。扁子入,坐有间,仰天而叹。弟子问曰:“先生何为叹乎?”

扁子曰:“向者休来,吾告之以至人之德,吾恐其惊而遂至于惑也。”

弟子曰:“不然。孙子之所言是邪?先生之所言非邪?非固不能惑是。

孙子所言非邪?先生所言是邪?彼固惑而来矣,又奚罪焉!”

扁子曰:“不然。昔者有鸟止于鲁郊,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此之谓以己养养鸟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以深林,浮之以江湖,食之以鳝鳅,委蛇而处,则安平陆而已矣。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吾告以至人之德,譬之若载鼷以车马,乐以钟鼓也。彼又奚能无惊乎哉!”

礼教大行

东汉时期,罗威的庄稼屡受邻居的牛践踏,他不但不计较,反而每天拿青草喂邻居的牛,邻居知道后遂对牛严加管束,从此罗威的庄稼再不受践踏。“忘是非,心之适也”意思是忘掉是非内心便会安适。

译文有个名叫孙休的人,走到门前就惊叹不已地询问他的老师扁庆子,说:“我安居乡里不曾受人说过道德修养差,面临危难也没有人说过不勇敢;然而我的田地里却从未遇上过好年成,为国家出力也未遇上圣明的国君,被乡里所摈弃,受地方官放逐,而我对于上天有什么罪过呢?我怎么会遇上如此的命运?”

扁子说:“你不曾听说过那道德修养极高的人的身体力行吗?忘却自己的肝胆,也遗弃了自己的耳目,无心地纵放于世俗尘垢之外,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不求建树的环境中,这就叫做有所作为而不自恃,有所建树而不自得。如今你把自己打扮得很有才干用以惊吓众人,用修养自己的办法来突出他人的污秽,毫不掩饰地炫耀自己就像在举着太阳和月亮走路。你得以保全形体和身躯,具备了九窍,没有中道上夭折于聋、瞎、跛、瘸而处于寻常人的行列,也真是万幸了,又有什么闲暇抱怨上天呢!你还是走吧!”

孙休走出屋子,扁子回到房里。不多一会儿,扁子仰天长叹,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长叹呢?”

扁子说:“刚才孙休进来,我把道德修养极高的人的德行告诉给他,我真担心他会吃惊以至迷惑更深。”

弟子说:“不对哩。孙休所说的话是正确的吗?先生所说的话是错误的吗?错误的本来就不可能迷惑正确的。孙休所说的话是不对的吗?先生所说的话是正确的吗?他本来就因迷惑而来请教,又有什么过错呀!”

扁子说:“不是这样的。从前有只海鸟飞到鲁国都城郊外,鲁国国君很喜欢它,用‘太牢’来宴请它,奏《九韶》乐来让它快乐,海鸟竟忧愁悲伤,眼花缭乱,不敢吃喝。这叫做按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养鸟。假若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就应当让它栖息于幽深的树林,浮游于大江大湖,让它吃泥鳅和小鱼,这本是极为普通的道理而已。如今的孙休,乃是管窥之见、孤陋寡闻的人,我告诉给他道德修养极高的人的德行,就好像用马车来托载小老鼠,用钟鼓的乐声来取悦小雀一样。他又怎么会不感到吃惊啊!”

活学活用

早作准备,逍遥无事

以谋制胜,慎之又慎。周密的原则,备受谋略家推崇。“老谋深算”,就是说谋略家论谋总是力求疏而不漏,周全稳妥。

世界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事物,任何谋划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因为谋划者所掌握的客观情况,受到种种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观上,设谋者知识、胆略、思维方法等各有长短;客观上,纷繁复杂的情况,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凡谋划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求全,只能在不周全中求周全。周密是相对的,不周密是绝对的,于万变之中求不变,于不周密中求周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怎样才能在谋划过程中遵循周密原则呢?把握主要矛盾就是重要的一条.周密布谋,并非是不分主次的排列,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着力把握决定事物性质以及发展的关节点。这个关节点,有时看起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时看上去又似乎是一个很小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清主次,把握重心。

海尔电冰箱以其优美的造型,先进的技术,可靠的质量,赢得了用户们的广泛赞誉。他们能够在国际市场赢得经营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电冰箱生产销售的全部过程中有一套体现周密原则的经营谋略,而且善于抓住经营的关节点。比如他们紧紧抓住产品质量这个关节点,建立了一整套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真正达到100%产品合格率。他们懂得,质量是产品经营的生命,全部产品就如同恢恢大网,其中若有一件产品不合格,就往往能造成大网破孔,致使一孔毁一网,一个用户影响一片用户,一个产品的“掉价”,会败坏全部产品的声誉。关节点有时可能是重点,有时也可能是次点,但在一定条件下,次点又可能转化为重点。一台不合格的冰箱,看上去似乎是无关大局的次点,但任其发展下去,就有可能使次点发展成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