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雄师渡天堑
3616200000012

第12章 渡江战役决心不可动摇(1)

时间:1949年4月,地点:长江南岸,总统府内,参谋总长顾祝同正在召开国防部江防作战会议。

合肥舒城刘伯承一路南行,直奔100公里外的安庆。

北平香山,来自长江前线的拫告一份份、沉南南地摆在******案前。

依天险蒋王朝垂死挣扎

风雨下钟山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政治上腐朽,军事上土崩瓦解,国民党政府达官贵人和政客早已感到寒冷透心失败情绪弥漫。两年半的军事较量,使******赖以发动内战的军事实力大为削弱所剩百余万兵力分散在西北、西南、江南、台湾等广大地区,相互间难以进行战略协同无法形成统一的防线。国民党惟一可以指望的是长江天险妄图沿长江南岸构筑一道防线。阻止解放军南下。力保半壁江山。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江。自西向东横贯大陆中部。历来被兵家视为天堑。下游江面宽达210余公里,水位在每年4、5月间开始上涨特别是5月汛期不仅水位猛涨而且风大浪高。影响航渡。沿江广阔地域为水网稻田地,河流湖泊较多,不利于大兵团行动。防守该地段的汤恩伯集团除以一部兵力控制若干江心洲及江北据点作为警戒阵地外,以主力18个军54个师沿南岸布防。重点置于南京以东地区。并在纵深控制一定的机动兵力。企图在人民解放军渡江时凭借长江天险依托既设工事,在海空军支援下,大量杀伤其于半渡之时或滩头阵地:如江防被突破则分别撤往上海及浙赣铁路杭州株洲沿线,组织新的防御。

到1949年4月初。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国民党军队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其中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部75个师约45万人,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部40个师约25万人。汤恩伯以50多个师直接担任湖口至上海段的沿江守备及控制江北岸要点置主力于京沪地带:另以20多个师配备在浙赣线、苏南。浙江。皖南纵深地区。其中仅有10个师可作机动。白崇禧以27个师直接担任宜昌至湖口段江防和武汉地区守备以13个师配置在长沙、南昌等纵深地区。国民党为加强其长江防御,并以海军海防第2舰队和江防舰队及空军。分别配属于汤恩伯。白崇禧两个集团。构成所谓陆海空联合防线。同时。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舰艇也停泊于上海有可能对解放军渡江作战进行武装干涉。

由于敌之战线长,兵力少配置特点是东重西轻纵深薄弱。可机动的兵力很少。向长江以南进军是中国共产党的既定方针。

南京的低气压逐渐积聚起来不知是黄梅季节提前还是政治气候恶劣气闷压抑。日见浓重。

总统府内参谋总长顾祝同正在召开国防部江防作战会议。会议气氛与户外的天气一样窒闷,顾祝同作了开场白,长时间的冷场。空气仿若凝结。汤恩伯粗大的脖子上涨着暗紫色的血管。在座的大都解开了衣襟他却连领口的扣子也不松开。

装甲兵司令徐庭瑶是安徽无为人。许是感到气氛太压抑了,咧嘴一笑。说:我老家来人说。驻在那一带的****挨家挨户捜集尿壶。说是渡江的时候放在船上当油灯照明用。

徐庭瑶的话果然引得在座的人大笑起来。

海军司令桂永清擦着笑出的泪水说:共匪那一套我们都领略过,诡计多端什么绝招。馊点子都想得出。别看这搜集尿壶,听起来像笑话,细想想就没那么简单!说明他们连过江的一切细节都想到了。我们海军倒是不怕他们的尿壶怕的是他偷渡。

第一绥靖区司令丁治磐说:也不必过虑。****过江一无海军舰队,二无空军掩护单靠几只破木船,就能漂过长江爬到江南来?我看没那么简单:

国防次长秦德纯接道:长江自古天险,曹操。何坚都渡不过来,他共产党是天兵天将?

时任国民党国防部次长的秦德纯在国大会上发言气氛有些活跃了。汤恩伯不知丁司令。秦次长说的是心里话还是自我打气。此刻他与前两个月对江防的看法大相径庭。2月下旬他到溪口见******。蒋问他淞沪地区和长江下游的防务他报告说:总裁放心。

长江固若金汤。我们还在长江防线部署了机动部队如果****由镇江南京段渡江我军可突击歼灭之。退一步说。如不奏效,第一绥靖区各部队,还可由镇江沿公路及铁路逐节抵抗退至上海。然后以海空军全力协助地面部队,确保淞沪。

******表示满意。然而到了3月中旬随着和谈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军的部队一批一批向长江进发。国民党军上下的动荡愈来愈疾。长江北岸与江心洲据点一触即溃有的不战自退。国防部、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第一绥靖区、第七绥靖区。各兵团、各守备司令部不得不制定严厉措施:江北一律不准停船。不肯停泊南岸的船只一律凿沉:无论上行下行。船只一律靠南岸行驶夜间停止行船:重要地段戒严封锁不准船渡:沿江村镇严格实行联保连坐不断搜查搜剿:各部队不听命令。不战而退者。一律绳以军法绝不宽容。

此时。汤恩伯语气沉重地说:诸位现在外面都在传言和平。我想在座的应该没人会相信。我们是军人。军人决不轻信和平。长江是横在国军面前的生死界。只有守住长江国军才能扭转颓势,起死回生。不错。长江是天险,是天堑然而。没有精诚善战的指挥官。没有精锐勇猛的士兵。要想守住长江也是徒然。口外马善走,蒙古马性烈,没有善驭者。总是枉然。诸位。眼下对于党国是极其严峻的日子。总裁虽不在我们身边。他的记挂和忧心使他常常宵旰焦灼燃膏耗脂。我等不可不鞠躬尽瘁啊!

汤恩伯一席话使会议笼罩在一层浓浓的悲壮气氛中。接下来汤恩伯用棍子指着江防地图宣布他的江防部署:以第8兵团指挥第55、第68、第96军防守湖口至铜陵段:以第七绥靖区指挥第20、第66、第88军防守铜陵至马鞍山段,第17兵团所属第106军位于泾县。宁国、太平地区为预备队:以第6兵团及首都卫戍总司令部指挥第28、第45、第99军防守南京及其东西地区;以第一绥靖区所属第4、第21。第51。第123军防守镇江至江阴段,第54军位于丹阳、武进地区为预备队:以淞沪瞀备司令部指挥第37、第52、第75军防守苏州至上海间。另以第9编练司令部指挥第73、第74、第85军和第18、第67、第87军共20余个师位于浙赣铁路沿线及浙东地区。担任第二线防御。防守湖口至宜昌段的白崇禧集团以27个师担任江防其中以主力第3兵团位于武汉及其以东至九江地区以13个师位于长沙、南昌之间地区。

海军第2舰队。辖各舰艇89艘位于长江下游;江防舰队,辖各舰艇44艘位于长江中游:空军4个大队共有作战飞机300余架。配置在上海、南京、汉口等地;海空军担负支援陆军扼守长江防务之任务。

南京以西至湖口的千里长江汤恩伯仅以4个军防守。这无异于给解放军渡江大开方便之门。难怪解放军最初将渡江的突破重点放在芜湖与安庆之间。

对江防部署在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提出疑义。只是蔡文治于2月底接替国防部主管作战的第三厅长后开始对汤的江防部署发难。

1949年3月上旬国防部召开作战会议。会议由参谋总长顾祝同主持。出席者有各级将领。李宗仁、何应钦列席了会议。

顾祝同简短地阐明了会议要旨。作战厅厅长蔡文治即开始提出江防计划。

他面对布满整个墙壁的作战图,说:我军江防主力应自南京向上、下游延伸。这一带江面相对狭窄北岸支流甚多便于****船只匿藏。江阴以下就不同了。那一带江面极宽,****不易偷渡可以不必用重兵把守……

李宗仁插话:我军目前有多少兵力可用于长江防御?蔡文治答日:汤恩伯司令有45万人。白崇播司令有25万人,此外还有舰艇178艘。

空中力量呢?何应钦问。可用于作战的飞机有230余架。蔡文治接下来将兵力部署的详细方案一一列出。李宗仁认为蔡之计划详尽周密。频频颔首称许。一直默然不语的汤恩伯这时说:我以为,我军主力应集中于长江的江阴以下。以上海为防御中心,集中防守。

蔡文治惊愕地说:从战略、战术哪方面说我想中外军事家。都不会认为放弃长江而守上海是上策。

汤恩伯冷冷一笑。蔡文治在中央军校学习时,汤当大队长。故而根本没把蔡放在眼里。

蔡文治奇怪。他的这个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师长前辈居然提出如此愚蠢的江防方案。尽管汤恩伯满脸的鄙视之色身为作战厅厅长。他不得不驳斥其谬误:根据汤司令的方案我军主力置于京。沪铁路沿线,

闲民党同防合第四厅了长莘文?

湖北黄冈人,国民党陆军中将。抗日战争初、中斯,拿管战斗序列编成,军队的调通,参与作战方针、计划的拟定。后升任同盟国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筹划军队训练,负责军事外交。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军事调处执行部国民党政府委员兼参谋长。停战协定被******破坏后,先后改任国防部第四、第三厅厅长。1949年避居香港。

最后只有退守上海。这不是明摆着是自杀吗?李宗仁说:恩伯细谈一下你的想法。

这位******下野前亲自任命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威严地端坐在那里,腰板笔挺。双手扶膝,颇有武士威仪。******赋予他的作战方针是:以长江防线为外围。以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以淞沪为核心,采取持久防御方针。最后坚守淞沪与台湾呼应。就是汤恩伯当时听了此部署亦半天没醒过神儿。经过了牛反刍般的回味。才摸清了******的底牌。

渡江战役前,我军步兵阵容。

汤恩伯非黄埔嫡系。资历平平。然而在党国垂危之际却被******委以重任。他这个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的实力。只有惟一的蒋氏嫡系胡宗南集团可与他并翼比雄。

临危受命。悲壮之余。他也思忖玩味过心狠手辣。谋事以周的******究竟将他看做乱世之雄。还是良弓走狗。最让他费思虑的。还是******下野之后他一面要按照蒋的部署行事一面要应付这个李代总统。偏偏这个不识时务的李代总统登台后即着手南京的防卫计划。命国防部紧急拨款构筑城防工事,报告一份份递到他的手里。弄得他手忙脚乱分身乏术。自他上任后,早已秘密将南京周围的大口径火炮拆运淞沪这几****正秘密装备第24摩托师控制了200辆美式卡车,随时准备撤离南京,回守淞沪。

汤恩伯此时因蔡文治的当众反驳。又闻李宗仁发问,顿时面红耳赤……

这是蒋总裁的部署!汤恩伯索性亮出了底牌。李宗仁头一懵。他想起******下野之时。司徒雷登曾谴责国民党政府。说美国情报局得之******有放弃南京,退保台湾之举。当时李宗仁还不相信,如今证实了美国情报的确凿。看来******真的是釜底抽薪要另起炉灶了。

******的这个惊心动魄的游戏。足让在场的各级将领瞠目结舌。一时交头接耳。会场乱若蜂窝。

李宗仁一时气得像呛白了脸的溺水者。

蔡文治倒是生了反骨不依不饶地说:蒋总裁已经下野。汤司令不必以势压人。现在兵临长江时局危急,一切要以党国存亡为重。你那个江防计划势必江破京陷,至时你能守得住上海吗?

不等蔡文治说完。汤恩伯啪!地一拍桌子。气得血脉贲张失态地吼道:你蔡文治是什么东西!什么守江不守江!我毙了你再说!我毙了你再说!话未说完将面前的文件猛地一摔便冲出会场。扬长而去!

对蔡文治与汤恩伯的争吵,国防部长顾祝同裁决认为:如果皖南兵力不足即容易被****突破。一旦江防失守则江南全面动摇。所以。应增防皖南。竭力阻止****渡江。争取时间,以整备新生战力。

顾祝同强调指出道:合肥、蚌埠相继陷入****之手。现在长江北岸只有一个重镇安庆。万勿再失!

二野作为西集团遵总前委部署,渡江作战由枞阳至望江宽约100公里之地段。刘伯承的具体部署是:3兵团于安庆以东至枞阳段渡江:5兵团于安庆以西至望江段渡江。而后速沿浮梁直出冲县,控制浙赣线。断敌退路:第4兵团于望江至马当间渡江,而后沿江东下接替第9兵团监视芜湖敌军之任务。并做攻占南京之准备。暂归二野指挥的四野先遗兵团主力守于武汉以东地区,并指挥桐柏。江汉、鄂豫军区部队牵制白崇禧集团。策应二野渡江作战。

4月1日刘伯承带领二野司令部进驻舒城2日拟就了《二野渡江作战的基本命令》,3日在参谋长李达的陪同下,出了舒城,驱车南行。他们此行去的是战斗前沿,敌占领地安庆。

安庆地处皖西南。长江下游,上连荆楚。下接吴越,历来为皖鄂鞴三省边界通衢商贸中心。皖西南最大的商埠和长江重要港口。

这座古城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们在劳作。生息、繁衍。这里的皖山。皖水。为周代古皖国故地安徽简称皖。即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