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奇山秀水张家界
3615600000008

第8章

太君峰

“断壁残垣”下面有一峰柱上部裸露,石纹错天波府列,如着铠甲。下体植被披覆,若曳裙带。整体状如躬身老妪,屹立帅台。人称此峰系佘太君的化身。天门阵位于“天波府”东南面谷底,谷底柱峰林立,雄峻奇伟,高低错落,竞指苍穹。东南面有两峰并立,形成巨大山门,形似穆桂英所破之天门阵。

圣旨碑

天波府正门处有一柱高30多米,裸露光滑。因为风化脱落,凹凸斑驳仿佛有字。相传天波府前曾竖石碑,上刻“奉旨文武官员至此下马”,人称此峰为圣旨碑。

马蹄岩

位于黑龙褰西南400米处。一块平滑的石面上有10多个马蹄印,脚印相距一尺多,且在同一线上,真是千古之谜。相传为土家英雄向王天子骑马路过此地留下的脚印,清代同治《永定县志》亦载:“马蹄岩在青岩山上。”

五郎拜佛

从“一毛佛”景点上行登顶,顶上横亘山梁长20米,宽3米。正前一峰如将,石如头巾,树如飘带,身披战袍,形似“杨五郎”。其前香炉峰如灵牌,杨五郎面峰而揖。

啄木鸟峰

游道瑞英径曲桥右上一峰高百米,峰身少树而裸露。峰嘴向北,峰体微曲,颈、腹显露,状如啄木鸟。

月老仙翁

瑞英径临近月亮垭百余米处,一峰突起,呈三角形,西面光滑陡哨,东面植被覆盖,顶端柱石,形若老翁,背微驻。

九曲泻玉

八里坡溪涧出口处,泉水分段跌落,形成瀑布为九折。水小落差大,瀑布激泻,飞珠脏玉。

龙泉峡游览线

龙泉峡游览线位于杨家界风景区中间地带,因峡谷有龙泉飞瀑而得名。境内石峰林立,溪水清澈,具有秀丽、原始的特点。其中绝壁藤王、五色花和灵树咬石等系绝景。

白鹤迎宾

中湖乡政府南边500米处有两座圆形山包,高百米,两山包相距25米,形似****。北面山包约2公顷,南面山包约1.3公顷,两座山包覆盖茂密杂树。每年农历三月至七月,有数以千计的白鹤(白鹭》栖息于两座山包上。白鹭飞动,像雪花款款飘拂。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曾取此景观。

知音潭

龙泉峡500米处有一瀑布高10米,宽4米。潭面约20平方米,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潭有二瀑流入,常年不断。枯水季节,其声清脆悦耳。

画里江山

知音潭上方有一块6.7公顷的平地,周围山上耸立着数十座形态各异的石峰。环顾四周皆是景观,江山如画。北面一谷名宗保湾,湾口有雄峰二座,并峙如门神。东面溪谷名刘四公湾,其上侧有五峰并列,人称五将凯旋。

龟蛇斗

“画里江山”西侧峰林中有二峰并峙,南峰顶端酷似龟,面北缩颈,如临大敌。北峰有石柱倾斜,酷似蛇头。蛇颈扁胀如眼镜蛇,口边小树似其毒芯,延伸向龟,似与龟争斗。

生死恋

位于“画里江山”西北山口,二峰细长并立,如同紧相偎依的男女,相向而立;似夫唱妇随,永不分离。

老妇训儿

“画里江山”北面山口一峰,笔立如人,顶部树枝如插簪,下身略宽如拖裙,仪态端庄,俨然一位雍容华贵妇人。其前一峰矮小,如儿跪立受训状。

龙泉飞瀑

位于龙泉峡谷尽头,爆布尚80米,上部宽5米,下部宽15米。

泉水从100多米高的悬崖中部喷出1米后,织成一匹白练飘挂在绝壁上,犹如九天落下的银河。瀑布三面环壁,下临深潭,碧绿如翡翠,花木之倒影显得婀娜多姿。微风掠过,吹皱潭面,投入潭中的倒影瞬息变形,或延伸,或压缩,或倾斜,或摇曳。羊春秋赋曲《龙泉飞瀑》:“谁把冰蚕丝,织作鲛人绨,剪取其中三百尺,挂在悬崖际。大小龙湫何足拟,景物隔云混。四周翠欲滴,一路花乱飞。”

流翠溪

从龙泉飞瀑至龙泉峡主干小峡谷入口处一段为流翠溪,全长2000米。溪流两岸绵延不断的高山石峰形成峡谷。峡谷宽约25米,高100?200米,沿途形成三个瀑布和数十个石潭。水循山转而曲折,石因水雕而赋形。溪流两岸杂树丛生,群猴出没,沿途有小龙门、母子岸等景观。羊春秋咏《流翠溪》云:

“人在画图里,路入林荫里,骇绿纷红双眼里,如在洞天里。美景醉人如梦里,十年本迹里。似西子湖里,似雁荡山里。”

野人谷

龙泉峡中一段因谷深林密,人迹罕至,名野人谷。谷中游道长2500米,峡谷石壁蜿蜒,壁间杂树纵横,遮天蔽日,上不见顶。壁上古藤攀附,谷间林莽,树多修长,竞指苍穹。

棒植峰

从龙泉飞瀑往西登一峰顶,在与天风口游道会合处,可见一峰高50多米,直径达10多米,上粗下细,形似棒槌。

绝壁藤王

流翠溪出口处有一石壁高约百米,下生一株古藤,长20米,直径0.31米,围径0.93米。古藤贴着石壁向上生长,根系扎入石壁;下段30米无枝无蔓,表面长有交叉条纹,呈褐色,形如巨蟒;上部枝叶繁茂,覆盖面积达300平方米。爬满藤蔓的哨壁像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隐士。

五色花

位于流翠溪东南峡谷。在一亩地上生长着数百株五色花树,高达四至五米,树冠庞大,树干曲折,生长在石缝之间。每年4月开花,每朵花由12小朵组成。此花每天变换红、黄、蓝、紫、黑五种颜色,故名五色花,可谓杨家界一绝。

灵树咬石

杨家界有三株灵树从绝壁上咬石而生,没有石罅,没有石缝,更没有土壤。三株灵树咬住石壁不放,顽强生长。游人可在它的树荫下看到对面的“龙虎风云”,好像一位驯虎豢龙的小姐,前逗虎,后引龙,在山风浩荡、云海苍茫中献技。

百猴谷游览线

百猴谷游览线位于杨家界风景区正北部石家峪村境内。因为树林茂密,猕猴众多,故名百猴谷。百猴谷共有200多座石峰,有美女劝酒、倒骑驴、红岩屋、三门岩和吊兰春早等景点。

美女劝酒

此景位于石猴谷游览线东北部。一石峰高50米,在40米高处,石峰变小,东北面有一块巨石突出。整座石峰形似端着杯盘劝酒的女郎。

红岩屋

位于寨略村。岩檐深3米,高3米,长20多米,似屋,岩石呈红色。登红岩屋顶南望,东西两侧峰峦起伏。

倒骑驴

“红岩屋”西南方200米处有一石台。立于台上,但见东方200米处峻岭上一峰中分为二。北峰似驴,长颈昂头,面北上行;南峰如人背靠驴颈。相传张果老曾经倒骑毛驴云游至此。其上有峰多座,姿态各异,传为八仙聚会。

穿眼洞

“红岩屋”西南一峰高200米,半山腰处有一天然隧道贯通全峰,名穿眼洞。洞长20多米,宽2米,高3米。洞底平坦,洞壁光滑。风吹此洞,嗖嗖有声。

三门岩

距美女劝酒峰约200米。在海拔千米的坡上并排耸立四根石柱,形成三个大门。

中间两根石柱尚60米,直径20米,构成中大门。

组成侧门。四根石柱由层层岩石堆砌而成,宛如人造,耸立在山坡上,气势雄伟异常。

吊兰春早

中湖乡政府西北方有一古树高约20米,树龄有520多年。根部镂空,树干虬劲苍老,树上寄生吊兰。

百里画廊茅岩河

茅岩河多险滩。清代光绪《永定县乡土志》这样描写茅岩河:“澧自苦竹河入境,重滩叠濑,其着者八十有奇,浪头河大多奇险。”茅岩河在明清时期系土司领地,封建统治者在黑松关设隘阻止土家人与外界往来,风光如画的茅岩河成为神秘禁地。至清雍正年间,茅岗土司“改土归流”,从此茅岩河列入版籍。现在土家首领覃堃王的古堡、碓凹、七年寨和古码头遗址沿河散布,可供游人凭吊。

1986年,茅岩河旅游公司首创“橡皮舟漂流”旅游项目。橡皮舟顺河漂流,时而急,时而慢。游澧水风光人坐在船上,既可欣赏沿河两岸的奇山异峰,又可领略水上的闲情逸致。这一项目推出后,获得旅游界好评,说它是“全国第一条漂流旅游线”。现在,茅岩河已被列为湖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

茅岩河风景区位于张家界市澧水上游,距张家界市区30公里。从永定区田家岗至花岩电站,全程50公里,人称“百里画廊”。河床平均宽度约40米,窄处在20米以下。茅岩河景观有:洞子坊、茅岩滩、覃重洞、钓鱼台等30多处。

回龙廊

从温塘乘船8公里,为茅岗长官司所在地。茅岗覃姓土司原有三街六巷和土司宫殿,清代乾隆年间被烧。1916年,在罗赞侯反袁斗争中,再次被毁,今存遗址。遗址东边有一处长满古树的山包,名回龙廊,是茅岗土司的风水宝地,被称为风景绝佳处。

20世纪70年代,出土过陶坛等文物。

血门沟

位于苦竹河下游4公里处。沟长3公里,沟两边石壁高150?200米,沟宽不到3米。两边石壁或光滑如镜,或扭曲浄狞;崖顶滴水如落珠,沟壁飞泉似白练。相传明初,桑植土司夜袭茅岗土司,大军过此沟时,忽有滚木檑石飞下,伤人无数,血流满沟,故名血门沟。进沟里许,高处有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修建的石拱桥一座,名曰“映花桥”。

茅岩滩

位于洞子坊下游2公里处,是上峡游览线景观集中、险滩最多的一段河谷。茅岩滩长约2公里,两岸石壁如削,钟乳倒悬,灌木丛生,野花争艳。河道三道险滩使橡皮舟颠簸于浪波谷之间,

让游人饱享刺激带来的快感。左岸绝壁上的羊肠小道旁,南48个茅岩河,第一滩碓码坑,相传为覃蜃王炼造火药而凿。

覃重洞

茅岩滩下段石壁上横排着三个洞口,统称覃重洞。上游洞口稍低,有泉水流出,俗称“白蟒出洞”,其水流形成宽约7米的瀑布;中间洞口朝北,石壁台地建有雉垛古堡,明初于洞口建有炮台一座;下游洞口较大,杂树掩映,建有石砌卡门,入洞须从此上。炮台将上下船只控制在火炮弩箭射程以内,实有一夫当关、百夫难逾之势。相传此炮台系600年前茅岗土司覃蜃抗击明军所建,故名“覃重炮台”。

七年寨

原名茅岗寨,后因覃蜃从陈友谅起义到明初牺牲,历时七年,故改名七年寨。当年曾在此寨西北大雁溪上空架设竹缆飞桥通往月驾山,故叫“飞桥湾”。大雁溪汇入茅岩河处,当年的炮台尚存。这一带与覃蜃有关的“覃蜃灶”、“覃蜃枪”、“覃2钓鱼台等景点多达20余处。

覃重枪

从钓鱼台下行2公里,有一段开阔河面,湖光山色令人赏心悦目。游人可以仰望北岸峭壁上的“覃蜃枪”。“枪”斜插在一百多米高的峭壁石窟上,有碗口粗,长约3米,呈红褐色。传说覃蜃当年曾经用过这支标枪,又说是覃星掠衣篙。是枪、是篙?游客总想问个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