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奇山秀水张家界
3615600000006

第6章

响水河

响水河是一条地下暗河,全长2公里,水面宽3米,水深6米。荡舟前行,河道曲折,两岸峭壁石笋层叠,微波摇曳浮光,岛屿雾气袅袅,沿途可见栖龙岛、石花岛、鳄鱼嘴、龙花礁、龙王金盔、藏宝阁、龙头岩、海螺顶、石花礁、插香台等景观。

天仙水

天仙水是黄龙洞中的又一大洞,位于石瀑顶部,顶似苍穹,底如黄土高坡。三股泉水从洞顶三座蜂窝状的石窟中如烟似雾地倾泻而下,落差60多米,四季不断,形成洞中瀑布奇景。含有碳酸钙的泉水落入池中后漫坡流淌,历经长期变化形成壮丽的洞底流石奇观,坡底光滑如镜,似“千丘良田”阡陌纵横。

花果山

从巨形石幔头行60米,左侧石坡上竖立上百根细小别致的石柱、石笋、石花。其中六根石柱顶端形如猴子戏耍,搔首弄姿,神气活现。中有一猴硕大,被称为美猴王。

会龙桥

此桥长26米,宽3米,高25米,该桥飞架响水河上,把天仙水与天柱街、龙宫连在一起。立于桥上俯视响水河,可见游艇满载游客往来于朦胧的水面之上,恍若天外来客。

天柱街

距会龙桥百米处有一长形石廊似街。廊中石柱如林,色彩纷呈,宛如天街夜市。天柱街全长1公里,以琳琅满目的“天上街市”为中心。街西花果山石柱、石花重重叠叠,大小猴儿千姿百态;街东石琴山的钟乳、石幔众多,能敲出乐曲。

石琴山天柱街

距天柱峰80多米,山坡壁边立有巨大石柱,髙5米、直径3米,垂伸无数石片。石片内空,敲之有音,清脆如琴。

龙宫

过了龙舞厅,走过会仙桥,绕过半月楼,便是龙宫,龙宫高72米、宽60米、长200米,占地1.2公顷。宫中1700多根五彩石柱拔地而起,展现了地下水晶宫堂皇的气势。龙宫中心有一把汉白玉雕就的龙椅,高12米、直径9米,居高临下。周围石笋如同龙王臣民,纷纷向它朝拜。龙宫南端耸立着洁白如玉、高27米的“定海神针”。整个龙宫造型奇特,气势碚礴,是黄龙洞十三个大厅中最大的一个。

龙王宝座

位于龙宫入口左侧。高7米,直径9米,巍然高耸,周身闪亮。座内中空,可容8人。宝座前面20米处有虾王献宝、鲤鱼跳龙门等景观。

玉雕华表

位于龙王宝座下。游道下坡有一石笑挺立,高8米,顶端如雪,云花缠身,形如汉白玉华表。

婆婆背孙

石雪松景观前5米处有一石柱,形似一位伛倭老妪,背负孙子,蹒跚而行,此即“婆婆背孙”石。

金箍棒

距金花池景点15米处,石柱直耸洞天,高21米,两头粗,中间细,好似孙悟空的金箍棒,此即“金箍棒”景观。

迷宫

迷宫高3米、长135.8米、宽约7米,地处黄龙洞底层。此洞面积约900平方米,洞体玲珑剔透,洁白晶莹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瀑、石花、石枝、石管、石珍珠、石珊瑚密密麻麻遍布全洞。洞穴景观无所不有,奥秘无穷。游人置身其间,

宛如进入扑朔迷离的地下魔宫。

观音洞游览线

观音洞位于武陵源区东北部,离武陵源区政府5公里。它是一座神秘洞府,因洞中有石柱如观音而得名。

观音洞雾霭层层,淡蓝色的氤氲从洞内飘出。

一进洞口,左边是似塔形的石柱,其上青苔丛密。进得洞来,只觉高大宽敞。其间,石笋、石柱、石壁、石花,目不暇接。最具特色的是洞内有一尊怒祥典雅、栩栩如生的石观音菩萨像,历经数百万年自然形成。神奇动人的传说为游人所注目。1994年,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先生为观音洞题写了洞名。观音洞全长7.5公里,平均高度90米,宽30米。洞中有宫、有殿、有山、有河,而且洞中有洞,

有地下河,有峡谷,还有洞中南海。观音洞分为迎宾厅、老君堂、猛虎山、峡谷、一线天、蘑菇宫、观音殿、后花园、洞中南海等九个景区共70多个景点。

天子山自然保护区

天子山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西北部,面积达67平方公里。

元代以前,天子山与张家界一带,因青石林立而统称青岩山,许多历史文献和石刻碑文都有“青岩山”的记载。从天子山一带保留的古墓、古庙等文物古迹来看,早在元代设置土司机构以前,这里就有土家先民居住。天子山就是因为古代土家首领向王天子曾经在此揭竿起义而得名,诸多景点命名皆与向王天子有关。

1982年3月,桑植县委、县政府为了开发天子山风景区,组建了天子山开发调查组,对天子山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在七星山听了土家老人讲了向王天子的故事,搞清了天子山的由来,为天子主朝、天子洞、将军岩和御笔峰等与向王天子有关的景点命了名。1983年7月15日,桑植县人民政府发文将青岩山正式更名为天子山。1983年9月19日,叶剑英元帅欣然题写“天子天子山之冬山”三个字,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天子山的第一幅题字。自此,天子山风景区更为人称道。

天子山自然保护区东临索溪峪、南接张家界,构成“品”字形风景区。天子山位于“金三角”最高处,最高峰天子峰海拔1264.5米。境内中部高,四周低,海拔800米以上为发育不成熟的石灰岩层。立峰凭眺,但见千山万壑、台地排列、石峰嶙峋,云雾缭绕,它的东、南、西三面都可观景,画面宽阔,景观众多。天子山不仅峰林奇特,更有云涛、霞日、月辉和冬雪等令人心摇神荡的天象奇观。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有黄龙泉、凤栖山、老屋场、茶盘塌、石家檐五条游览线及一座天桥、两个天池、三座向王天子庙、四个天门、五个溶洞等千余个景点。其中,最令人倾倒的是御笔峰、仙人桥、神兵聚会、将军岩和屈子行吟等十二绝景。

黄龙泉游览线

黄龙泉是天子山的西北门户,位于天子山镇政府附近。游客从市区乘车经过天子山镇政府后便可进入黄龙泉游览线。远远望去,黄龙泉犹如一条飞腾的黄龙在阳光下发出万道金光,形成一条气势雄浑的金黄瀑布。泉水流出不远,旁边窜出两条清溪,汇成一体,人们叫它“三龙相斗”。黄龙泉游览线的主要景点有老人峰、将军岩、黄龙峰、龙王洞、将军寨、天池、幽兰小径、仙翁垂钓、野猪林、古堡遥列等。

老人峰

黄龙泉游览线第一个与游客见面的是一座形似老人的山峰。该山峰凹凸不平,像一位学者在沉思:它两唇微翘,凝视前方,蓄着短发,白髯飘拂。土家人说它是向王天子之父。不知它是在盼望儿子,还是在赞叹当今太平盛世?

将军岩

看过老人峰以后,沿着公路盘旋而上,万峰丛中忽然晃出一个酷似将军的岩柱,这就是将军岩。

岩高百余米,由丹岩叠成,上缀杂树翠竹,迎风挺立。只见它身披铠甲,腰佩宝剑,俨然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其神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至于将军脸朝何方?游客众说纷纭。有的说他向东望着向王天子坠马的神堂湾,有的说他向西远眺山下的故乡。传说这位将军是向王天子的虎将,奉命镇守泗南峪,峰下城垛似的岩壁是他扼守的城池。

黄龙峰

位于天子山镇东南2.5公里处。海拔1219米,像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雄居群峰之间。山中蕴藏的硫磺矿把峰底溪水染成金黄色。在峰底仰望其峰,中裂一隙,分峰为二,如同一对情人幽会,男以右臂挽女肩至颈。

秀云寺

传说向王天子的后宫夫人秀云率领一队土家士兵驻守泗南峪,与官军奋战几天几夜。后因寡不敌众,伤亡较大。战到最后,只剩下百多人,遂向白石峪的大山撤退。后来土家族人为纪念她,把此峪命为思难峪,并修秀云寺,寺庙至今尚存。

娘娘洞

后宫夫人在思难峪战败以后,翻过白石大山行至狮子岩,官军两面夹攻,进行包围。后宫夫人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钻进山腰一个岩洞。这个洞能容千人,地势险要,官军无法进攻,只好包围。由于没带粮食进洞,没有多久,百名将士活活饿死。当地土家人把这个洞取名为娘娘洞。1959年,当地土家族人进洞挖土硝时,发现过人的骨骸。

龙王洞

黄龙寨山腰有龙王洞,全长3.5公里,高30米。洞中石壁悬满了千奇百怪的钟乳石,有的像龟,有的像蟹,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洞壁悬有一根龙柱,拱托七盏龙灯,再前行数米,有两张岩石龙床,皆呈椭圆形。

天池

天池靠近天子庙,位于栖凤山和黄龙泉之间。呈长方形,总面积达13.3公顷,池中数股喷泉,久旱不涸,碧绿见底。

雾海仙居

黄龙泉景点西部山腰一峰如扁桶搁放山间,左侧有一悬石恰似临渊而筑的吊脚楼,峰前百米处乱岩嶙峋,半隐于林丛里,像隐士的草庐,如僧侣的寺庙。

仙翁垂钓

“雾海仙居”东南300米处的山腰,一石兀立,

似一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垂钓。云雾茫茫,如浪滚潮涌,而老翁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