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苹果里的星星:大师名篇诵读
3614700000013

第13章 一点人情味:人情·亲情篇(2)

而我自己,也从中明白了些什么。这奇迹的产生,并非来自成人实用的经验之谈,而恰恰来自孩子们天真丰富的情感。孩子们想到了,在这阴郁沉闷的十一月,人们有时需要一盆逗人的紫色的鲜花!

(管小敏译)

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紫色的菊花》赏析

这篇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是两层意思,一是“给予”他人比接受他人的馈赠更重要,也更令人愉快;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哪怕是微弱的力量),使别人(尤其是老弱者和贫穷的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作者是一位教师,她不是通过干巴巴的说教来灌输上述主题的;她是通过启发、引导一群八岁孩子,“做些额外的工作,挣些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些感恩节晚餐用的食品”,送给那些老弱或贫穷的人们--以此行动来体现“爱心”、体现“给予”的。

这群可爱的孩子按老师的要求做了。他们用剪树叶、摆餐桌、刷碗碟挣来的辛苦钱,兴奋不已地从超市选购各类食品。他们将把这些食品送给一位“已经孤独地生活了许多年的、穷苦的老奶奶。”使人始料未及的是,孩子们在选购食品的同时,别出心裁地要选购一盆花,他们不听女教师关于“要实际一些,多买些食物”的劝导,坚持要买花,而且按照孩子们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几乎不约而同地选中了一盆紫色的菊花。

老奶奶会喜欢这盆菊花吗?后来的情况证明了,这位孤苦独居的老奶奶不仅对这盆花十分喜爱,而且这盆菊花简直改变了她的生活!你看,她“穿过房间,绕过那一盒盒的食物,绕过我们送给她的火鸡……径直走到那盆菊花前,把脸埋在了花瓣里。当她抬起头时,嘴边挂着一丝微笑。此时,她脸上的倦容一下子不见了,在我们眼里,她好像变了一个人”。为什么这盆菊花的力量如此神奇?也许是深秋的菊花使老人想起了她那些苍劲的岁月,那已经逝去的美好的日子;也许是经霜的菊花使老人引起了难忘的回忆,忆起往日的辛苦与欢乐;也许是多彩的菊花使老人重回到如花的年华、缤纷的往昔……或许,是菊花为她单调的生活增加了色彩,为她孤独的日子平添了热闹,为她静寂的环境带来了生气……总之,老人是深深地喜爱上这盆菊花了,孩子们美好的愿望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难怪,“孩子们变得那么安静。就在这一瞬间,他们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这力量可以使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老奶奶的惬意与满足,折射出孩子们心灵的美丽与可爱。

这事儿看起来有些“偶然性”:孩子们怎么会“预知”老奶奶会喜爱菊花呢?应当说,是孩子们美好的“天性”、丰富的情感,吻合了老奶奶同样美好、丰富的心灵需求。

文中对老奶奶的描述绝非“闲笔”,尤其是写她“用自已的食物喂小鸟”,这小细节至关重要,它不仅着意表现了老奶奶的善良与仁慈,而且,是与“孩子们为老奶奶送食物”直接相关的。文章一开头就说,食品是“送给那些可能连顿像样的晚餐都吃不上的人”,而老奶奶作为这一类“穷苦人”中的一员,却省下自己有限的食物喂小鸟。这个细节无疑使老奶奶的仁慈与善良表现得更为鲜明。

那位女教师的形象,也体现了“平凡中的不平凡”。她不仅倡导了孩子们的“给予”行动,而且尊重孩子,很善于启发引导,善于从孩子们身上发掘与学习可贵的品质。孩子们买花,她开初是不赞成的,甚至说过“花又不能吃”;直到菊花送到老奶奶跟前,她还揣想,老奶奶“一定在想这要是一盒麦片或是一袋面粉该有多好啊”(文中的这两处描写,都“反衬”了孩子们天性的可爱与“直觉”的正确)。然而,当她发现老奶奶深深地喜爱菊花时,她便反思自己“成年人实用的经验之谈”的局限,同时由衷地赞美孩子们那“天真丰富的情感”导致了“奇迹的产生”--“使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位称职的女教师的可爱之处,在此处显现得尤为充分。

老奶奶、女教师和孩子们,三代人的美好情愫与水晶般的纯洁心灵,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闪射出人性美的熠熠光华……

旅店之夜

【德国】西格弗里德·伦茨

夜班门房带点歉意地耸了耸肩:“这么晚,您在任何地方都租不到单人房的。”

“好吧,”施瓦姆说,“我租下这个床位。只是那个我要与他在一个房间里过一夜的人,已经在房间里了吗?”

“是的,他已经睡了。”

施瓦姆关上门,用手摸索电灯开关。突然,他身边一个低沉却有力的声音开始说话:

“住手,请您别开灯。如果您保持房间黑暗,那是帮我大忙了。”

“您已经在等我?”施瓦姆惊恐地问,然而他没有得到答复。陌生人又说:

“您不要被我那副拐杖绊了,小心点,别摔倒在我的箱子上,箱子大约在房间中央。您沿着墙走三步,然后转身向左,再走三步,就能摸到床杆了。”

施瓦姆听从指挥,到了他的床铺前,脱了衣,钻进被窝。

“顺便说一下,我姓施瓦姆。”

“您到这里来参加会议?”

“不。您呢?”

“不是。”

“因公出差?”

“不,不能这么说。”

“或许我乘车进城有非常特别的原因,每个人都有特别原因的。”施瓦姆说。一列火车正在附近的车站里调轨,地面震动着,睡着人的床颤抖起来。

“您想在城里自杀?”

“不,”施瓦姆说,“难道我看上去像自杀的样子吗?”

“我不知道您外表如何,”另一个说,“天黑了。”

施瓦姆解释道:

“我有一个儿子,先生,一个小淘气,是为了他我才乘车到这里来的。”“他住在医院里?”

“他身体健康。但他极其多愁,要是一个阴影落到他身上,他就会作出反应。”

“那么他毕竟住医院了。”

“不!”施瓦姆叫道,“我已经说过,他各方面都健康。但是这个小家伙天生一副脆弱心肠,所以他受到了威胁。”

“为什么他不自杀?”

“真是的!您为什么提这种事?不,我的孩子是由于以下原因受害的:他总是一个人上学的,每天早上他一定在一个道口栏杆那儿等候,直到早车开过来。接着他站在那里,挥手,使劲地挥手,然后绝望……”“好,还有呢?”

“然后他上学。他回到家,就变得心烦意乱,不能做家庭作业,不想玩,不讲话。如今这种状况已有几个月了,整天这样。”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这样做呢?”

“您瞧,”施瓦姆说,“奇怪的是,孩子挥手,旅客群里从来没有人回过来向他挥挥手。他把这件事深深地记在心里,以致我和我的妻子极为担心。当然我们不能强迫旅客们这样做,不过……”

“您想通过乘早车向小家伙挥手来消除您孩子的伤感?”

“对。”施瓦姆说。

“小孩子们与我毫不相干,”陌生人说,“我甚至恨他们,由于他们的缘故,我失去了我妻子。她死于第一次分娩。”

“这使我感到难过。”

“你到库尔茨巴赫去是不是?”

“是的。”“坦率一点说,您不为欺骗您的儿子感到害臊吗?”施瓦姆不由怒从心起,回答说:“您敢冒昧地说这种话!您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他躺着思考了一阵,后来睡着了。

当他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他断定只有他一个人在房间里了。他望了望钟,吓了一跳:离上午开的那班火车只剩五分钟了。在他赶到火车站时,检票口已经关上。

当天下午~他不能再在城里逗留一夜~他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孩子给他开了门。孩子兴高采烈,朝他扑了过去,用拳头敲打他的大腿,喊道:

“一个人挥了手!一个人长时间地挥了手!”

“用一根拐杖?”施瓦姆问。

“对,用一根拐杖。他把手帕绑在拐杖上,从窗里伸出来,长时间地举着它,直到我不能看见它。”

(陆志民译)

深藏不露的爱心

《旅店之夜》赏析

这是一篇“谜”一样的文章,它的谜底“藏”在结尾。

施瓦姆与一位残疾人在深夜的旅店房间里陌路相逢,因为素昧平生而残疾人又不让开灯,他们之间的“认识”便只能通过闲聊、对话。施瓦姆讲述他深夜进城的“非常特别的原因”:原来,他的孩子天生脆弱性情孤僻,极容易受到伤害--他每天早上上学在道口候车时,总是向车上“使劲地挥手”,乘客中却从来没有人搭理,于是他更加失望和颓丧,以至郁郁寡欢达数月之久。爱子心切的施瓦姆出于无奈,只好专程进城住旅店,以便第二天搭乘早车经过孩子每天等候的道口时,冒充“旅客”向孩子挥手致意,以消除孩子心上的阴影。“怜子如何不丈夫”,作为父亲,施瓦姆真也算得上煞费苦心了。

施瓦姆就这样漫不经心地讲述着,那位陌生的残疾人不时地发问。随着两人平静地入睡,事情好像也很“平静”地结束了。--不,出乎意料的结尾却发生在第二天,当施瓦姆因睡过头误了早车只好下午赶回家中时,儿子一反常态地兴高釆烈,情绪大振。原来,当孩子习以为常地在候车路口挥手时,车上“一个人挥了手,一个人长时间地挥了手!”而且,用的是一根拐杖!--不就是昨晚旅店里那位残疾人的拐杖么!读到这里,我们的心灵不能不为之一震。显然地,我们受到了感动。

这篇文章把那位陌生的残疾人的爱心表现得何其深沉而又不露声色。他甚至有些神秘,有些古怪:他不让开灯,他由于自身经历的创痛而几次提到“医院”和“自杀”;特别是当施瓦姆谈到孩子时,他居然说“我甚至恨他们,由于他们的缘故,我失去了我妻子,她死于一次分娩”。然而,在他那饱经忧患的心灵深处,却蕴藏着一颗博大而又深沉的爱心。也许正由于他自身的创痛,他就更爱孩子,他就更懂得爱与关怀的至关重要。这种深藏不露的爱具有某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读来感人至深。首先,他是一位“有心人”。这不仅表现在他听施瓦姆谈话时的认真盘问,还表现在他次日凌晨提前起床赶早班车而又不叫醒熟睡的施瓦姆(他认为父亲假冒旅客向孩子挥手是对孩子的“欺骗”),更表现在他特意用拐杖在车上向施瓦姆的孩子“长时间地挥手”,而且特意“把手帕绑在拐杖上”以便醒目地引起孩子的注意……这位丧妻失子的“可怜”的残疾人,本应当得到社会和他人更多的同情和关爱,而他却一改“顾影自怜”为施爱他人,这种深沉而又博大无私的爱,自然会令人肃然起敬了。

文章把环境摆在没有灯光的深夜旅店,对残疾人的外貌特征既无从描绘,也未置一词,这就不仅将读者带入一种神秘的氛围,而且在“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对话中,给人以更多的悬念,为结尾那段“行动的细节”作了很好的铺垫。文中的那根“拐杖”,一头一尾出现两次,犹如戏剧中一件必不可少的“道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残疾人身份特征的体现,更是他用以表现博大爱心的重要细节的体现。那“绑着手帕”“长时间地”在空中挥舞着的拐杖,给那位需要关怀和抚慰的孩子,给我们心灵敏感的读者,带来的不仅是理解、宽容、博爱,还有更多的人性美的想象的空间……

珍爱

【美国】玛丽·L·福曼

在我遇见班奇太太之前,护理工作的真正意义并非我原来想象的那么一回事。“护士”两字虽是我的崇高称号,谁知得来的却是三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替病人洗澡,整理床铺,照顾大小便。

我带上全套用具进去,护理我的第一个病人--班奇太太。

班奇太太是个瘦小的老太太,她有一头白发,全身皮肤像熟透的南瓜。“你来干什么?”她问。

“我是来替你洗澡的。”我生硬地回答。

“那么,请你马上走,我今天不想洗澡。”

使我吃惊的是,她眼里涌出大颗泪珠,沿着面颊滚滚流下。我不理会这些,强行给她洗了澡。

第二天,班奇太太料我会再来,准备好了对策。“在你做任何事之前,”她说请先解释‘护士’的定义。”

我满腹疑团望着她。“唔,很难下定义,”我支吾道,“做的是照顾病人的事。”

说到这里,班奇太太迅速地掀起床单,拿出一本字典。“正如我所料,”她得意地说,“连该做些什么也不清楚。”她翻开字典上她做过记号的那一页慢慢地念:“看护、护理病人或老人;照顾、滋养、抚育、培养或珍爱。”她啪的一声合上书。“坐下,小姐,我今天来教你什么叫珍爱。”

我听了。那天和后来许多天,她向我讲了她一生的故事,不厌其详地细说人生给她的教训。最后她告诉我有关她丈夫的事。“她是高大粗骨头的庄稼汉,穿的裤子总是太短,头发总是太长。他来追求我时,把鞋上的泥带进客厅。当然,我原以为自己会配个比较斯文的男人,但结果还是嫁了他。”

“结婚周年,我要一件爱的信物。这种信物是用金币或银币蚀刻上心和花图案交缠的两人名字简写。用精致银链串起,在特别的日子交赠。”她微笑着摸了摸经常佩戴的银链。“周年纪念日到了,贝恩起来套好马车进城去,我在山坡上等候,目不转睛地向前望,希望看到他回来时远方卷起的尘土。”

她的眼睛模糊了。“他始终没回来。有人第二天发现那辆马车,他们带来了噩耗,还有这个。”她毕恭毕敬地把它拿出来。由于长期佩戴,它已经很旧了,但一边有细小的心形花型图案环绕,另一面简单地刻着:“贝恩与爱玛。永恒的爱。”

“但这只是个铜币啊。”我说,“你不是说是金的或银的吗?”她把那件信物收好,点点头,泪盈于睫。“说来惭愧。如果当晚他回来,我见到的可能只是铜币。这样一来,我见到的却是爱。”

她目光炯炯地面对着我。“我希望你听清楚了,小姐。你身为护士,目前的毛病就在这里。你只见到铜币,见不到爱。记着,不要上铜币的当,要寻找珍爱。”

我没有再见到班奇太太。她当晚死了。不过她给我留下了最好的遗赠:帮助我珍爱我的工作--做一个好护士。

(杨柳译)

区别于一般意义的最深沉的爱

《珍爱》赏析

两位性格迥异的人物……位是看似苛刻“古怪”实则内心情感异常丰富的老太太班奇;另一位是看似守职尽责然而一时尚不懂得“珍爱”工作的年轻护士“我”。她们二人,由于年龄、性格的反差和对工作意义理解的分歧,一开始便发生了冲突。然而,这冲突很快就化解了;岂止化解,而且班奇太太的“临终遗言”使护士小姐获得了终身难忘的教益。她们之间冲突的“化解剂”,是班奇太太讲的那个充满感情色彩的动人故事,是她奇特的经历中用生离死别换来的珍贵的人生启迪。

那是一些什么样的启迪呢?

无论是夫妻之爱、亲情之爱,当人们天天体会着它经历着它因而习以为常的时候,往往不大在意也不大珍视它;而当一旦永远失去了它,才突然觉出它的弥足珍贵,突然体察到某种刻骨铭心的“珍爱”。

“珍爱”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爱,它是最深沉最本质的爱。

如果把这一涵义引申到更广义的范畴,比如对工作、对事业;那么,应当说,一般意义上的爱工作、爱事业是一回事,“珍爱”你的工作或事业又是一回事。前者只停留于按部就班或守职尽责地对待工作,后者则意味着怀着一片挚诚的“爱心”去珍视和全身心地投入这一工作。二者毕竟有着“爱”的程度上和层次上的区别。

正如本文中的护士小姐最后所体会到的:懂得“职责”只能做一个护士,而懂得“珍爱”则能当一个“好护士”。珍爱,便是护士对病人、对护理工作发自心底的一片爱心。

同样,教师对学生、售货员对顾客、幼儿园阿姨对孩子……所有一切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何尝不都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