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席卷长江
3614400000022

第22章 百万雄师过大江(5)

4月21日,南京国民党立法院贴出紧急布告,要留在南京的225名立法委员立即乘飞机离开南京,明故宫机场准备好了10架运输机。

春风荡漾,南京的梧桐树依然婆娑弄姿,然而人们已无暇观赏。随春风而来的隆隆炮声,给这座京城笼罩了恐慌和惊惧。京沪铁路已经中断,逃难的人群洪水一般涌向京杭公路。

总统府内,李宗仁正在召集紧急会议,在座的何应钦、顾祝同缄口不语,李宗仁拉着脸,高高的颧骨悲壮地耸立着,五个手指下意识地敲着桌子。

白崇禧不愧为桂系砥柱,此时他的脸色依旧明朗,雄心不减,对坚守武汉和西南半壁,未因我军的渡江而信心丧失。他先开口道:放弃京沪,德公,只有放弃京沪才有出路。倘若汤恩伯放弃京沪,将主力移至浙赣和南浔线,与我华中40万军队互为犄角,固守湘赣,便可阻止****窜入大西南。

李宗仁看了看何应钦、顾祝同。他是同意白崇禧这个互为犄角的挽颓之策的但是,固守上海是******的谋局,他能同意放弃上海吗?他既然不让桂系拥有江南半壁江山,又岂能让西南为桂系所有?积几十年与******共事之体验,对其生性之狭隘阴险,李宗仁常常感叹不已。

何应钦开口道:眼下也只有此可行之举了。

顾祝同点头:是的,别无选择!

李宗仁说:我看健生说得很有道理,只是汤恩伯那里……

他这个代总统当得实在是窝囊透顶了。就在第二天,溪口的******派来专机接李宗仁去杭州会面。

22日晨,李宗仁偕同何应钦、白崇禧等飞往杭州,齐集笕桥空军学校会议室内。会议进行期间,前方又打来电话报告说:沪宁线已被****切断,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国军不是被围’就是在后撤,南京危在旦夕。******随即命令:将南京的火车站、码头、水电厂都炸掉,把所有的部队都撤到沪杭一带。

之后,李宗仁单独与下野总统******会谈了两个多钟头。这是自1月21日******引退后,他们的第一次会见。当两双手握在一起时,双方的内心皆是一阵凄凉。李宗仁没料到仅仅3个月,******的须发竟然十之九白。******的两眼被李宗仁高耸的颧骨刺了一下,那张他十分熟悉的国字脸,已是国将不国了。

二人略事寒暄话题便直奔主题。

李宗仁憋着一腔怒火,压了又压,口气仍是十分生硬地说:你当初要我出来,为的是和谈,现在和谈已经破裂,****大举渡江南京陷落就在旦夕,你看怎么办?

你继续领导下去,我支持你到底,不必灰心!******一脸诚挚。

李宗仁索性敞开来说:你如果要我继续领导下去我是可以万死不辞的。但是,现在这种政出多门,一国三公的情形,谁也不能做事,我如何能领导?

******比李宗仁委实老练得多,尽管李宗仁的话十分不恭,但他眼下还需要这个挡箭牌,需要李宗仁给他支撑门面,上海的一些金银和善后之事还未了结,李宗仁能多支撑一日,他就多赢得一天时间。他身子向前凑了凑,说:时局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德邻兄,只有你继续领导才有希望,谁也代替不了你呀!不论你要怎样做,我总归支持你!

******那种诚挚万分的眼神,使李宗仁的火气一下子泄了大半。既然如此,李宗仁说。眼下局势必须放弃上海,确保两广和大西南,汤恩伯部应迅速向浙赣转移,与白健生的华中部队成犄角之势,阻止****南犯。

此议甚好。******不动声色。军事指挥权全在国防部,你是代总统,完全可以要国防部按你的意志下命令部署,我决不过问。

总参谋部与国防部今后是个什么关系呢?李宗仁紧逼不放。******一直都是通过总参谋部直接指挥部队,将国防部和他架空。

******反应极快:今后,参谋总长直接向国防部长负责。

******一退再退,看来李宗仁就是提出一百个要求,他也会一百个答应。以至于李宗仁自己都感到再说下去,就显得太小家子气了。遂叹了口气,不再作声。

******又是一番安慰和鼓励,再三表示他全力支持的诚意。

当李宗仁的手又一次被******握在手里,作别时,心里一片茫然。他和******相处数十年,深知其久染洋场恶习的个性,蒋说话向来是不算数的。

当天,李宗仁飞回南京。

飞机一落地,四郊的炮声、枪声礼炮一般,不绝于耳,南京城内一片凄凉。平素最繁华的中山路、太平路商店全部关门停业,街上行人绝迹,只有少数部队做撤退准备。

当晚汤恩伯风尘仆仆,奉诏来谒。

李宗仁问:目前战局如何?

汤恩伯数日未眠,面容惺忪浮肿,答道:****已迫近城郊,本晚大约无事,但务必请代总统至迟于明日清晨离京,以策安全。

晚8时许,李宗仁派往北平的和谈代表章士钊、邵力子等人联衔来电,言之,****入城时,代总统不必离京,如嫌南京不安全,不妨飞至北平,****当待以上宾之礼,竭诚欢迎。

李宗仁早已明白,他的这些代表是决心向共产党靠拢了。责其临危变节亦属徒然,遂将电报掷于地上。

李宗仁已将夫人遣离南京,整个公馆空荡荡阴沉沉,使得那一阵接一阵的炮声尤为清晰。他知道****正在加紧进攻城外据点,国军亦在掩护撤退,便和衣而卧。想着茫然无措的前景,辗转反侧,长夜难寐。

4月23日天蒙蒙亮,李宗仁被剧烈的炮声震醒。

****就要进城了……他自言自语。

这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汤恩伯报告解放军先头部队已经攻进城区,催促他赶快乘飞机离开南京。

李宗仁来到机场,飞机的马达已经发动。汤恩伯和首都卫戍司令张耀明在机前迎候,面色惺忪而紧张。

匆匆握别,匆匆登机,不待李宗仁坐稳,飞机便呼啸而起。

绕南京盘旋两圈吧。李宗仁低沉地交代秘书。

这时东方已白,长江如练,南京城郊,炮火正浓。李宗仁俯望京都,感慨万千,脑子里蓦地冒出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的词句,不由悲从中来。当机翼下掠过中山陵那一片灰蓝色的建筑群时,他的粗大的喉结一阵颤抖,痛苦地闭上眼。

副驾驶入机舱请示飞航目标。李宗仁缓缓启目,良久,说了句:

先飞桂林吧。

飞机随即转翼向西南飞去。

就在23日清晨李宗仁乘飞机离开南京之后的几个小时,我第35军就胜利地进占了南京。

4月23日午夜,第35军103师312团的勇士们高举红旗,跨越长江路,直下总统府。

总统府威严的红漆大门撞开了,一队队荷枪实弹的士兵从大门鱼贯而入,对前后大殿,各条通道,各个办公室,各个角落进行搜索……昔日富丽堂皇的总统府,如今满地乱扔的纸削碎片像粉蝶飞舞。

国府机枢之地再无森严与威风。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不再是口号。战士们穿着草鞋、裹着绑腿的双脚,踩着国民政府的大红地毯。这一切来得是那么艰难,自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整整为之奋斗了28年。然而,一切来得又是如此让人始料不及,自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800万军队,在3年多的时间里稀里哗啦,所剩无几,就这么弃都而逃了。解放军的士兵们欢呼着,一直向里冲,冲过长廊,冲上十级大理石台阶,冲进子超楼踩着满地散落的书报、文件、相片,一口气冲到挂着总统办公室的大门前。

大门嘭地被打开了。******巨大的写字台上,日历翻在4月22日。

我104师312团一队战士率先冲上了门楼,将在风中瑟瑟发抖的青天白日旗扯了下来,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

就在这天午夜,已经脱衣睡下的******,突然一跃而起,对儿子******说:准备船,我们要走了。

去哪里?******一脸困惑。******未语。

直到太康号兵舰驶出港湾,******才出乎所有随行者的意料,对舰长说:去上海。

风雨苍黄,世道沧桑,蒋家王朝已经被埋葬。南京人民奔走相告,大街小巷里传出阵阵欢歌笑语和锡鼓声,欢庆南京解放。

北平,香山双清别墅。

******已经脱下那件臃肿的棉衣,换上了春装。虽是通宵伏案工作,脸上毫无倦意,用过早餐后,他信步走进六角凉亭。

庭院洒满了阳光,双清泉水如歌如琴潺潺流淌,几只麻雀在觅食,蹦蹦跳跳,唧唧喳喳,把******逗笑了。他的心情非常好。

秘书兴冲冲快步走来,将一张《人民日报》号外递给******,说主席,南京解放的捷报出来啦!

噢,这样快!

晨风中,南京解放的大字标题赫然在目。

22日2时,******为新华社写了第一条渡江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即着名的《新华社长江二十二日二时电》。这条不到200字的消息以极其精炼生动的语言写道: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闩午夜汗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段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同一天的22时,******又为新华社写了第二条渡江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条新闻真实报道了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壮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1000余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1夜起,长江北岸人陇解放军屮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锏陵、青阳、疢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战犯汤恩伯21日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为止,我东路大军已大部渡过南岸……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天堑既已突破,国民党反动中心南京顿时门户洞开。23日下午,******便在双清别墅庭院内的凉亭里读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人民日报》号外。善于捕捉时机的摄影师,当即拍取了这个富有历史性意义的珍贵镜头。

4月24日,******又写了《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的新闻稿,其中写道:

任人民解放军行万大军攻击之下,千余里国民党长江防线全部崩溃,南京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已于咋日宣告灭亡。

4月27日,陈毅、******、刘伯承陆续到了南京,总前委也从合肥移驻南京城。三位领导人到总统府作了一番巡视。红油漆的柱子和雕花宽敞的走廊,外表看俨然还是蒋家王朝的金碧宫殿,里头却是一片狼藉。陈毅皱了皱眉头,以胜利者的姿态大步跨进最后一幢房子的二楼,便看见了******久坐过的、李宗仁也过了几个月瘾的总统宝座。桌上的台历只翻到22日,今天已经是27日了。他想动手,但又停住了,要翻就是新的一页了。

4月28日,南京军管会成立,刘伯承、宋任穷就任南京市军管会正、副主任,刘伯承兼任南京市长。

南京的解放,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为纪念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以他诗人的气度和情怀,为后人留下了一首不朽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