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先生首次代表日商与上海一家五金公司洽谈中国钨砂的购销业务。大神公司沪办派邵先生登门,意在征询试探。他走进这家公司的业务科,见四处胡乱地堆着杂物,各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却没有一个人接待他。
邵先生掏出美国烟散了一圈,才被告知科长不在,继续遭冷落。过了一会儿,一个打完电话的小伙子有些不好意思了,上前答话。
邵先生极想通过这个小伙子促成交易,尽力把涉及到的双方利益全都说得清清楚楚,详详细细。
小伙子又笑了笑说:“不要讲那么多,生意成不成对你关系很大,对我没有一丝一毫的好处,我不会多拿一分钱的奖金。”
为了等待可以做主的科长回来,邵先生就与小伙子闲谈起来。话题慢慢地由电影扯到歌星,邵先生说自己认识香港某著名歌星的经纪人,小伙子立刻来了精神,称赞邵先生“脑子活络”。邵先生是上海人,当然知道这句上海话中隐藏着的那种含义,他当即拍胸脯许诺:下午就送几张这个歌星在上海举办演唱会的票子来。这一招使小伙子竟有些眉飞色舞了。
邵先生虽没有搞到歌星演唱票的路子,但讲信用。他高价买了10张黑市票,再折回五金公司业务科。小伙子惊喜极了,全科人员也开始重新认识邵先生。于是,热气腾腾的香茶端来了,亲热的脸庞凑近了,并且不再把他当成外人。
“慢慢来,跟我们公司做生意,总是开头难……”小伙子劝慰先生。
科里的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告诉邵先生:“只要能跟我们业务科搭上线,这桩生意随便你怎样做,公司头头没有一个懂业务,关键是叫他们愿意跟你做买卖。”邵先生当即掏出十几只一次性进口打火机分送给每个人,请求帮助。
业务科的人替邵先生出谋划策了:“只要邵先生把日本老板带到公司里来,公司领导就不得不出面接待,到那时大伙帮着说说,再特别强调一下你们商社是我们公司的老关系户,成交就不困难了。”
果然公司头头见到了日本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双方拍板成交用了不到一个小时。
邵先生成交生意就是从打通周边圈子开始,一步一步地顺藤摸瓜找到了关键人物从而轻而易举地做成了生意。
8媒体圈子——做生意必知的公关技巧
现代社会是一个媒介社会,做生意与媒体打交道已经是越来越频繁了,与媒体搞好关系,借媒介之力宣传自己或产品已经成为生意人常采用的手法,因此懂得一些与媒介搞好关系的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经商做老板的人都很少与新闻界打交道,但如果你的生意做大了,或做出了突出贡献,那么,就一定有媒体记者来采访你。任何一个经商者如果忽视了电视、广播和报纸在未来事件和公众形象中的影响作用,那无疑是错失了将生意做强做大的最好机遇。新闻媒介可以帮助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任何企业的生意人,都应重视搞好与新闻媒体圈子的关系。那么,如何与新闻媒介打交道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直奔主题
只有那些和新闻媒体打交道经验很少的人,才会期望那些编辑、记者们放下手中所有的事,只来关心自己这一件事。除非你是个超级明星,或者是位重要的政界人物,否则记者给你的时间总是很有限。所以,你们一旦接上头,你就应该直奔主题。任何其他的做法都会让人把你看成是刚出道的新手,你讲的事情在新闻媒体中露面的机会也要大受限制。
(2)新闻媒体往往是连锁性的,报道会带来更多的报道
别的新闻机构对你的故事越关注,你就越容易使任何一家报纸相信你提供的是一条重要的、及时的新闻。但是你必须动作迅速,在你的新闻材料中还要强调,最重要的电视台和出版物曾报道过你的消息。
(3)过多地受到新闻媒体的注意,并不见得总是好事
记者们是一群打心眼儿里愤世嫉俗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如其他人敏感,而是因为他们从长期的苦涩经验了解到,和他们打交道的很多人感兴趣的是隐瞒重要事实,只讲事情的一个侧面。揭这些人的老底儿有两个好处:它让记者更加感觉到自己做的工作是有效的和道德的,而且它还能提供一些有趣的、戏剧性的素材来填充报纸的版面和电视的节目。所以,绝对有必要向你接触的任何记者表明,你不是坏人!要做到这一点,你可以用一种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来谈论问题,有时可以承认差错和疏忽,强调你很关注一般市民所关心的事情。
(4)一个好的“钓钩”应该能用一两句话就要说明白
如果你得用多于一个长句或两个短句的话才能让人理解你的“中心思想”,那你还得再下点功夫。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应该能一下子有力地把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引向某种让人立刻就能发生兴趣的东西,这种东西或者关系到直接的利益,或者有不同平常的本质,或二者兼备。如果你试图赢得媒体注意的努力收效甚微或毫无功效,那可能是因为你所传达的东西缺少简短、有力的吸引人的地方,不能刺激新闻媒体把它变成一项报道。如果你试图让新闻媒体报道你的机构,那么确定宣传中内在的引人之处就是你的责任,而不关记者的事。
(5)要做好应付局促场面的准备
你碰到的很多新闻工作者,他们之所以干这一行业就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软磨硬泡、咄咄逼人的个性。有的时候,记者或主持人的确是来势汹汹,或者使出种种让人觉得味道不对的手段。他们不见得是在攻击你,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干的是新闻这一行,这一行最大的忌讳就是枯燥无味。在大多情况下,只要你顺着这种“诱”的格式来,就能够让人理解你的观点。如果不这么做,而是“虚晃一枪,跳出圈外”,或者闭口不言,那只会落个“最差嘉宾”的名声。
(6)采取合作的态度
与传媒建立良好的关系要花时间和精力,但是一旦建立,受益无穷。如果记者来找你要新闻,向他们提供线索,努力帮助他们。有朝一日你可能需要他们的帮助。所以你要努力提供准确无误、实事求是的信息。经常会出现报道失真的情况,原因在于当事人没有花时间解释自己的真正想法。
(7)有效地对付传媒的猜测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国家公园里成千只鸟被毒死了。新闻传媒用通栏大字标题和情绪激昂的文章对这一丑闻大加批评,引起公众一片哗然。
负责喷洒杀虫剂的部门立即向社会发表声明,承认犯了错误,用错了杀虫剂。他们解释了这种情况如何发生的,打算采取什么措施,保证不再重蹈覆辙。他们对事实真相的及时说明使令人尴尬的局面缓和下来,不致进一步臭名远扬。
做错了事,就该承认。不要怕说“我们犯了错误”。你的诚实会使大多数怒气冲天的批评者消除气恼。及时公布你将采取的行动,等到弥补过错之后再作一次说明。
下面说说在处理这类危机上,与传媒打交道的准则:
(1)向手下及时公布危机,不要等到传媒大加披露之后再作说明。在手下从报刊上读到或从电视上看到关于经营危机的消息之前,就让他们了解情况。如果他们了解了事实,会把事实告诉顾客和朋友。良好的内部沟通比公共关系部门发宣传资料更有效。
(2)不要推测,如果你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不妨这样说:“我还不知道这个情况。但是我会去弄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明天上午我再打电话告诉你”。
(3)努力用公众的目光去看待局势,并且相应地做出反响。你首先应当考虑他们的担忧。
(4)关于重要的问题,不要让公关部去对付传媒。发言人一定要由公司最高负责人担任。这会使发言增加可信度以及提高公司的声誉,因为公众通常对公关人员的话抱怀疑的态度。
(5)“无可奉告”的回答更是展开全面调查时的一种最好的周旋策略。
(6)关注传媒动态,尽快公布真相。
(7)与顾客长期友好的相处总比公司短期付出代价更重要。如果你要公布差错或把疵品从市场上撤回,就应尽快这么做。诚实的解释会增强你的信誉。
9名人圈子会为你造势
说起名人效应,大家都不会陌生。比如“小品之王”******家喻户晓,为此,铁岭市就借******之名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扩大了铁岭市对外宣传的窗口,大大提高了铁岭的知名度。
不管你承不承认,“名”是一种资源。而在今天的商业运作中,只要你有了“名”,你就是资源。在名人圈中,深谙此道者,不乏其人,但能将这种资源以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方式不断开采、利用,又能将其做大者,非牛群莫属。
2000年12月13日,还未摆脱《名人》杂志阴影的牛群,又“牛”不停蹄地出任中国养牛大县——安徽蒙城县副县长。永不寂寞,越来越牛的牛群这回又让媒体、公众热热闹闹“注意”了一把。
解析牛群的“造势”过程,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两个阶段。先是以“名”养“名”,加上无孔不入地用“名”;等到水涨船高之后,再将名人效应做大到注意力经济。
在第一个层次上,牛群是成功的。当相声江河日下之后,有备无患的牛群迅速将他的业余爱好——摄影发展为他的本职。在摄影上牛群是投入了巨大心血且是有灵气的,而更主要的是他一开始就认清了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方向,即名人摄影。多年在文艺圈打拼,又有“春节联欢晚会”的反复镀金,牛群那张脸早和姜昆自嘲的那样是“全国通用粮票”了,加上从他脸上传达出的他周到、圆滑、不乏义气的处世方式,所以才有那么多名人心甘情愿被牛群摆拍,他的作品,最终成就了“牛眼”在中国摄影界的地位,尤其是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摄影加大了牛群的名气砝码。
有一点是肯定的,牛群如果不是姓“牛”,他的一些人生篇章肯定要改写,起码不会成为那么多产品的代言人。姓“牛”好啊,以前是“老黄牛”、“孺子牛”,现在的股市里的“牛市”和夸某人厉害“这人真牛!”牛群早就发现他的名字有文章可做,说相声时,他最经典的自我介绍是“姓牛,属牛,有一副牛脾气,爱钻牛角尖。”而当牛群碰到有“京城文化奇人”之称的发明家韩颐和之后,牛群意识到,他的名气加上他“牛气十足”的姓氏,是一些产品的绝佳代言人。于是就有了从“让男人牛起来”的“牛哥”,到“喝牛啤,吹牛皮”的牛啤;从“五洲牛,牛五洲”的牛肉干,到“牛哥涮肉”的全国连锁,“牛哥”品牌经营连锁案例深为圈里圈外关注。牛群又开拓了一片财富的天空。
由于名人圈子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所以常常有着一呼百应的作用。而在经商方面也是不能忽视这种名人效应的。生意场上若能使自己的商品与某个名人挂上钩,销路也就会自然大开,所以,在商业活动中,利用名人效应绝对是一种明智之举。
斯威尔是一位来自墨西哥的流浪者,他本来穷困潦倒,身无分文,却通过使用借助名人效应的手段,广求于天下,不但求来许多名人作朋友,还为自己求来了百万家财。
仔细说来,斯威尔的致富法宝其实很简单,而且也很有趣。斯威尔有一本签名簿,里面贴有许多世界名人的照片,并模仿那些名人的亲笔签字,写在照片底下。然后,斯威尔便带着这几本签名簿周游世界各地,登门造访那些喜好名望和美誉的富商巨贾们。
每当见到一个有钱人,斯威尔就像很仰慕地对他说:“我是因仰慕您而千里迢迢从北美洲的墨西哥前来拜访您的,请您贴一张玉照在这本世界名人录上,再请您签上大名,我们会加上简介,让它出版发行,然后全世界的人都会了解您有多么伟大、多么成功……”
这些人有的是钱,一听说能跟世界名人排名在一起,便感到无限风光,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会出手阔绰地付给斯威尔一笔为数可观的金钱作为答谢。